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申博成功對上海意味著什麼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04日 09:48)

  人民日報華東新聞消息: 2010年將是極為關鍵的年份,上海面臨一個建成世界級城市的歷史機遇期,而中國經濟又有了一台新的“引擎”。

  1889年的一個春日,建築師古斯塔夫埃菲爾快步登上1710級臺階,將法蘭西國旗插上一座剛落成的鐵塔頂端。他宣稱,巴黎以往的建築象徵著過去,而這座鐵塔則預示著未來和人類即將取得的成就。

  在當時看來,這話已經顯得頗為誇張。但是,埃菲爾可能沒想到,他還是低估了1889年對於巴黎和法國的歷史意義。在當年巴黎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上,這座新奇的建築便接待了200萬遊客。隨後,充滿魅力的埃菲爾鐵塔順理成章地成為巴黎的傳世經典。100多年中,竟有兩億人登塔一遊。

  其實,在眾多學者眼中,那屆世博會是一道重要的“分水嶺”,巴黎城由此躍升為一座典型的世界級城市。

  整整113年後,一座與當年的巴黎懷著同樣夢想與憧憬的東方城市,多次派團來到埃菲爾的故鄉。目標簡單而明確:把綜合性世博會首次帶到發展中國家。付出總會有回報。在經歷了一番艱苦努力之後,中國終於贏得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辦權。

  2002年12月3日,全世界把當年給予巴黎的機會,給了中國,給了上海。從現在起,所有的人都開始展望未來。雖然預測總有“風險”,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2010年將是一個極為關鍵的年份,上海面臨一個建成世界級城市的歷史機遇期,而中國經濟又有了一台新的“引擎”。同時,正由於中國有了這份幸運,世界也將增添一片異彩。

  規劃中的世博會會址跨越黃浦江,巧妙融合了時空阻隔,將更好地利用浦東的“集聚效應”,促進兩岸開發取得突破,在空間上使“東西上海”完全聚合

  前幾天,一塊巨大的橋面板被吊上形如彎弓的盧浦大橋。在眾人的期盼中,這座極具現代感的黃浦江新大橋即將完工。就在離它不遠處,有著近140年曆史的江南造船廠靜臥在江邊。作為中國第一家近代企業,它的前身是古老的江南製造總局。儘管這些年來江南廠也輝煌不斷,但與身邊朝氣逼人的大橋相比,它畢竟擋不住那份歷史滄桑。

  現在有了世博會。就由它來充當融合昨天與明天的“紅娘”。

  在規劃中,這片區域將成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會址的一部分。在世博會場館的建設過程中,古老的江南造船廠將搬遷新址,取而代之的將是一片綠地和高檔住宅區。其中,一些具有歷史和利用價值的建築、船塢將得到保護,計劃改造成船舶工業博物館、商業博物館和能源博物館等。

  顯然,世博會的舉辦將大大加快上海的城市功能和産業結構的調整,推動新一輪的舊城改造。但是,它不是簡單地把上海變得年輕,而是有效調整城市佈局,使這座城市更符合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基本理念。

  上海是座奇特的城市。從一個海邊的小縣城,到中國最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歷時不過數百年。在此進程中,穿城而過的黃浦江起了關鍵的作用。很多時候,它是巨大的動力。而有的時候,它卻是阻隔。

  看過規劃圖的人都會説,上海的世博園區氣勢磅薄。説這話,不僅僅因為面積達400公頃,更重要的是它橫跨了黃浦江兩岸。園區中,不僅有運河和植物走廊,還將建造一座連接浦江兩岸的人行花橋,以此作為聯絡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標誌。

  對上海而言,世博會來得正是時候。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經濟發展成功跨越黃浦江,以浦東開發開放為契機,成功實現體制轉型和經濟起飛,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由於那次跨越,使上海站到了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前沿。通過多年的努力,上海的工業建設和城市改造的成就,已為世人所矚目。

  從今年起,上海開始實施黃浦江兩岸綜合開發,此舉被視為繼浦東開發後的又一項世紀工程。看上去,這是調整黃浦江的功能定位,加速産業結構調整。實質上,更重要的是用好浦東的“集聚效應”,實現浦東浦西聯動發展。

  至此,讓世博會跨江而辦的用意已十分明顯:以此促進黃浦江兩岸開發取得突破,在空間上使“東西上海”完全聚合。

  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的上海,現在到了尋求突破性發展的關鍵階段。申博成功,意味著新的突破點已經找到,為上海儘快建成世界級城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力。也許,上海的巨變今天才剛剛開始

  最近,如果在上海評選流行語,也許有兩個詞會高票當選:“申博”與“世界級城市”。湊巧的是,兩者之間有著極其密切的內在聯絡。

  其實,“申博”是個“老詞”,流行開來已有兩三年,這段時間進入最高潮,而“世界級城市”則是新近提出的概念。在上海的決策層眼中,未來的5至10年裏,上海將按照建設世界級城市的要求,全面推進城市現代化發展。現在,這兩個名詞找到了最佳契合點。

  很多人關心:上海離“世界級城市”到底有多遠呢?最近,專家們提出了一份題為“上海建設世界級城市的現狀、差距與構想”的報告。報告指出,若以100作為世界城市綜合評價標準,上海市相當於世界城市高級階段綜合指數的30%左右,相當於世界城市初級階段綜合指數的60%左右。

  在專家看來,從城市的歷史發展軌跡和現在發展勢頭看,上海完全具備向世界級城市邁進的條件和底氣。不過,上海離真正的世界級城市還有很大差距。上海剛剛達到“世界級城市”的初級階段,正站在“世界級城市”的起點。

  種種跡象表明,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的上海,現在到了尋求突破性發展的關鍵階段。

  此時申博成功,意味著新的突破點已經找到,為上海在21世紀初實現跳躍式發展,儘快建成世界級城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力。這種“引擎”作用,最直接的當然表現在對主辦城市的巨大推力。

  對於世博會給一座城市帶來的變化,只需查一下歷史就知道。目前看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那就是世博會將帶來一個全新的上海城。據最新消息説,上海為2010年世博會的直接投資將達30億美元,而由此帶動的交通、通信等城市基礎設施,以及商業設施、舊區改造等延伸領域投資,將是直接投資的數倍。

  權威部門預測,此次上海世博會的遊覽人數將突破7000萬人次,成為有史以來人氣最旺的世博會。按照世界旅遊組織的計算方法,旅遊每增長直接收入1元,相關行業的收入就能增長4.3元,這足以説明旅遊業所蘊藏的巨大商機。毫無疑問,上海世博會將為“旅遊消費鏈”的形成推波助瀾,對旅遊及相關行業起到巨大拉動作用。

  與此同時,由於有了世博會,上海不僅能解決數萬個就業崗位,還將衍生出一些新型産業。更重要的是,世博會提供了一個最佳契機,為上海在我國加入WTO後加快與世界全面接軌創造了條件。

  從某種意義上説,申博成功是繼上世紀90年代初浦東開發開放後,歷史在新世紀伊始賜予上海的又一個重大發展機遇。也許,上海的巨變今天才剛剛開始。舉辦世博會,將書寫上海在新世紀的“新傳奇”。(高淵)

責編:千尋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特寫:張藝謀執導的申博片“艷驚四座” (2002/12/04/ 08:57)
  • 特寫:申博團舉行慶祝酒會 李嵐清登臺放歌 (2002/12/04/ 08:57)
  • 打開通往未來的窗口--解讀上海申博主題詞 (2002/12/04/ 08:53)
  • 上海喜慶中國申博成功(2002/12/04/ 08:39)
  • 蒙特卡洛的不眠夜 申博現場全景紀實(2002/12/04/ 07:57)
  • 外交部發言人就我申博成功發表談話(2002/12/04/ 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