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上海世博會:中國的期待 世界的機會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01日 13:22)

  新華社上海12月1日電 高樓大廈上的“上海如有一份幸運,世界將添一片異彩”的申博標語在初冬的陽光下發出奪目的光芒,公交車上“背帶褲小男孩”張騁昊純真的“期盼”目光感染著行色匆匆的路人。時下的上海沉浸在熱切的期盼之中,期盼12月3日在摩納哥蒙特卡洛的國際展覽局第132次會議能把上海選為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地。

  殷殷申博情,誠心可鑒

  隨著投票決定2010年世界博覽會申辦地的日期臨近,上海的“申博”熱情不斷升溫:“申博”的宣傳彩車又一次駛向鬧市街頭,擂響了期盼的鑼鼓。十余萬大學生喊出了“我們會成為世博會最熱情的東道主!”響亮的申博口號。他們還以“支持中國申辦2010年世博會”為主題舉行了中國大學生視覺設計比賽,對宣傳招貼畫、主題雕塑、獎狀獎盃、甚至禮品設計貢獻出他們的聰明才智。2010年上海世博會場館規劃區內的雪野小區和白蓮涇小區製作了千人簽名的申博橫幅和“申博號”龍舟,表達了上海市民熱切期盼申博成功的心情。東方網嘉賓聊天室以“申博”為主題的一次談話,一個多小時內有近萬名網民點擊,表明他們對上海申博的關注。

  自從2001年5月2日中國政府正式向國際展覽局提交申辦申請書以來,中國人民,特別是上海人民以元旦宣誓、放飛希望之鴿、簽名聲援、組建世博會志願者團、企業後援團等等形式表達著他們對中國政府申辦2010年世博會決定的支持,全國各地的群眾也以多種形式表達了他們對申辦世博會的支持。88天單人騎車跨越9個省市7000多公里宣傳申博的退休工人楊根明、發動公司兩千多名員工簽名支持中國申博的瑞士羅氏制藥(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威廉凱樂等只是他們的代表。蓋洛普調查顯示,中國申博的民眾支持率超過了90%。

  2001年12月28日,國家主席江澤民在致國際展覽局主席和秘書長的信中説:“我以極大的熱情向你們表示,中國政府鄭重地申辦2010年世界博覽會。”“擁有近13億人口和悠久文明、並正在迅速發展的中國,非常熱切地期盼著能夠舉辦一屆世界博覽會。這將擴大國際展覽局和世界博覽事業在中國及全世界的影響和普及,加強各國、各地區間的相互交往與合作。”

  綜合類世界博覽會,被視為展示各國經濟、科技和文化綜合實力的“經濟奧林匹克”,推動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中國20多年的改革開放政策使中國的綜合國力迅速提高,正從基本實現小康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闊步邁進。而上海的人均GDP已從1977年的約1000美元躍至2001年的4500余美元,上海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並迅速向建設國際經濟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之一的目標邁進。中國需要舉辦一次綜合類世界博覽會與世界進行“零距離”接觸,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世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市長陳良宇表示,上海如能舉辦世博會,無疑就象裝上了一個加速器、一個輻射源,不僅中國、上海收益,也會有更多的國家和人口從中獲益。

  “上海世博會”商機誘人

  在上海,“申博”已成誘人的商業題材,向海內外客商展現出廣泛的商機。根據規劃,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規劃面積為400公頃,在這個區域內上海世博會將充分發揮濱水特點和區位優勢,建造一批大型文化、會議、展覽、居住、休閒娛樂和商業服務設施,這些設施連同綠色走廊和運河,都將在世博會後予以保留,併發展成為上海重要的文化博覽中心和特色濱江居住區。上海用於世博會園區建設的直接投資額將達到30億美元,而由此帶動的産業結構調整、交通、商業、舊區改造等延伸領域投資約是直接投資的5━10倍。同時,世博會的需求將催生一大批中外合資的融資、商業、旅遊、管理以及法律諮詢等專業服務公司,海內外客商參與的市場空間非常大。上海市有關人士已明確表示,將與各國企業分享上海世博會的鉅額商機。

  “上海世博會”這個展示“舞臺”定將給參展國帶來豐富的旅遊客源和經濟利益。已經基本實現小康的中國人民,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渴望更多地走出去,去了解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2001年中國出境旅遊已達到1200萬人次,花費超過200億美元,到2010年出境旅遊的人數將會成倍增加。這為參展國通過他們富有特色的展示把更多的遊客,特別是中國遊客吸引到他們的國家參觀、遊覽、消費提供了良機。

  受惠的不僅僅是旅遊界,上海在提升城市基礎設施過程中也將為全球企業界帶來廣泛的貿易機會。僅以上海城市交通為例,到2010年,上海的城市軌道交通將從目前的65公里增加到400公里,需要引進數量可觀的車輛、機電設備。上海每年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約佔國內生産總值的3%,重點治理污水、噪音、廢氣和固定廢棄物以及自然風景的保護。在這方面的國際合作空間也是巨大的。

  據權威部門測算,如果2010年在上海舉辦世博會,參觀者將超過7000萬,有望創下世博會歷史的最高記錄,這對於擴大世博會的影響、促進國際展覽事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此,中國方面還提出,在國際展覽局的指導下,將為發展中國家在場地租用、場館設計和建設、展館工作人員在展出期間發生的住宿等等費用提供1億美元的資助,為使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參加這一世界大家庭的盛會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世界經濟論壇亞洲區總裁弗蘭克瑞奇特博士近日在此間説,上海總給人一個欣欣向榮、充滿創業精神的感覺,對外國人的吸引力不斷增強,它完全可以成為一個世界級的城市,這個城市不僅對中國經濟發展有利,對世界經濟也會産生很大的積極作用。

  “事實上,”他説,“現在國際資本涌入上海,不僅是為了開拓中國市場,更是為了把它作為向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出口的基地。上海正在成為連接亞洲和歐洲市場的黏合劑,成為變化的製造者。在上海這樣的城市舉辦世界博覽會是非常合適的。它所引發的商機可以使全世界的投資者受益。”

  “上海如有一份幸運,世界將添一片異彩。”中國期待著,世界期待著。(記者朱忠良、嚴文斌)

責編:楊潔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以獨有魅力做出承諾 上海將給世博會帶來驚喜 (2002/11/27/ 09:52)
  • 人民日報:全力支持上海申辦2010年世博會 (2002/11/24/ 21:34)
  • 吳建民:上海是舉辦2010年世博會理想城市(2002/11/27/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