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21世紀經濟報道:中央黨校教授眼中的胡錦濤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18日 15:08)

  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副主任、教授、博士導師王東京是近年來活躍于理論界的一位經濟學家,王經常深入到鄉村進行調研,與各地官員和企業家、與各層次人士廣泛影響。王曾提出公有制的三條標準:1、出資者也是勞動者;2、聯合勞動;3、資本聯合,同時符合這三個條件就算公有制。

  十六大閉幕之際,《21世紀濟報道》在北京專訪了王東京教授。

  胡錦濤同志一向注重黨建工作

  《21世紀》:胡錦濤同志在中央黨校的10年,恰好你也在中央黨校,對於他的工作,你一定有很多了解吧?

  王東京:胡錦濤同志對黨校的工作一向非常重視,每個學期的開學典禮他都親自講話。當然,他最重視的還是“黨建”工作。

  十五大之後,他曾請新當選的中央委員、包括候補委員前來集中培訓。記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我們在中央黨校辦了一個全國金融研修班,各省的一把手參加,第二年又搞了一個全國財稅班,也是各省的一把手參加。今年,中央黨校在他的領導下,又結合WTO辦了大中型國企領導研修班,這些都是很高層次的班。

  縣委一級是連接中央和地方基層的樞紐,胡錦濤同志充分認識到,縣委一級搞好了,黨的基層政權和執政根基就有了保障。所以,繼1997年把全國520多家大企業的老總分批請來“輪訓”之後,胡錦濤同志還十分注重抓對縣委書記的培訓工作。1999年下學期,中央黨校開辦了一個進修3班(進修1班針對省級幹部、進修2班針對地、市級幹部),這次來接受培訓的全部是縣委書記。每期200多人,學習時間半年。通過這種培訓,使縣級黨組的領導者在政治素質、業務素質進一步提高,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

  另外,胡錦濤同志很注重黨校本身的理論建設,並全面負責黨校理論建設的方向。我們在培訓過程中用的是一套比較系統的“三基本”、“五當代”教材。“三基本”包括馬列主義基本理論、毛澤東思想基本理論和鄧小平理論;“五當代”包括當代世界經濟、當代軍事、當代科學、當代法制、當代思潮。這些也是全黨的學習教材。每次開學,他都是親自前往參加典禮、聽學員的畢業、結業彙報。

  2000年,中央召開全國黨校工作大會,當時江澤民同志講話了,還就黨校工作怎麼搞的問題專門發佈了4號文件,文件中提到了黨建的重要性。

  胡錦濤同志是我們的校長,我是一名教員,黨校同事們經常一起商量討論如何搞好黨建工作。江澤民同志七一講話之前,胡錦濤同志一再強調黨建調研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隨後,我們中央黨校組成了由常務副校長鄭必堅負責的專門調研隊,抽調30多人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齊抓黨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世紀》:在“黨建”工作推進的過程中,黨校的教職工對胡錦濤同志的印象怎麼樣?

  王東京:來中央黨校接受培訓過的學員對胡錦濤同志的印象都很好,他們認為胡錦濤同志不僅個人理論修養深厚,而且平易近人,和他在一起學習有一種溫暖的感覺。每次培訓活動,他不僅要親自前來做開學動員、參加結業典禮,而且經常前往學員宿舍,找學員座談,為他們答疑解惑,勉勵他們好好學習、好好幹,爭取結業後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黨建過程中,胡錦濤同志很注重黨校的紀律問題。比如,有一次一位教員在講課過程中方法不大得當,事後,胡錦濤同志親自找到這位教員做思想工作,一方面批評了他的過失,另一方面積極跟他做思想工作,盡可能地把嚴肅的説教、把嚴厲的紀律用溫和的方式表達出來,促成了黨校領導與教員、教員與學員之間和睦相處、共同進步。

  全面解讀“小康社會”

  《21世紀》: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小康社會,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是,應該看到的是,我們現在還是處於低水平、不全面、發展不平衡的小康狀態。對報告中“全面建小康社會”的目標,你如何理解?

  王東京:這種初級的小康狀態具體體現為,城鄉發展不平衡、東西部發展不平衡、高低收入群體並存,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都得到了發展但還不協調,精神文明建設呈滯後狀態。

  十六大報告指出,在本世紀的頭20年裏,黨將領導全國人民致力於建立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這種理想的小康將是一种經濟更加發展(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美好的社會狀態。

  我們要達到的小康社會的目標是:國內生産總值翻兩番;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備;全民族的思想首先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長。我相信這個目標很快會實現。

  《21世紀》:作為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副主任,你的《與官員談中國經濟》和《聚焦時政:獻給中國官員》等書,對三農問題、機構改革、國企改革等問題都曾經有過獨到見解,面對十六大報告,你能否從經濟發展與經濟體制改革的角度分析一下其中關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提法?

  王東京:威廉配第説:從業之利,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建設小康社會,必須走工業化的道路。小平同志也一再強調説: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十六大報告在如何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問題上更是綱領性地指出,我們要實現目標,必須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用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大力發展科教興國戰略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其次,還要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鎮化的步伐。建設小康必須縮小城鄉差別,而重點是回憶農村的發展。解決中國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不在農業結構調整,也不在農業産業化,更不在農産品提價,而在於農業人口非農化、城鎮化。

  過去我們提“小城鎮大戰略”,十六大提出: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報告同時強調:發展小城鎮要以現有的縣城和有條件的建制鎮為基礎。為此,要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

  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建設小康社會,必須按小平同志講的兩個大局的要求,加強東西部經濟的協調發展。國家要在投資項目、稅收和財政轉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支持。

  堅持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深化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的改革。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完善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除少數必須由國家獨資經營的企業外,還要積極推行股份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保護私有財産的法律制度。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的改革,總方向是要把管資産、管人、管事結合起來。成立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國有資産管理機構。

  《21世紀》:相比以前的政策,你覺得在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方面,十六大報告有哪些新的突破?

  王東京:黨的十五大提出:實行按勞分配為主,把按勞分配與按市場要互分配結合起來。而十六大提出:要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産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報告又提出,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即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懸殊。

  我們黨的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建設小康社會,最後必須落實到改善人民生活。人民生活不改善,小康社會無異畫餅充饑。(記者王海明 鄭春峰)

責編:千尋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南方週末》:他們眼中的胡錦濤 (2002/11/18/ 10:19)
  • 美國官方祝賀胡錦濤 期待與中國新領導人合作(2002/11/16/ 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