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焦點訪談:崇尚學習——新時代 新生活(四)

央視國際 (2002年10月05日 22:32)


  説起教育最近幾年我們耳邊聽到越來越多的名詞恐怕就是回爐和充電了。的確,終身教育的理念現在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繼續學習成為了時尚。今天《焦點訪談》演播室裏請來了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的周滿生副主任,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關於教育這個話題。

  古稀老人的大學生活

  新學年開學後,在南京醫科大學,人們經常能看到一位背著書包的老人,在新生課堂上,在一張張年輕的面孔中間,這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今年全國年齡最大的新生,南京醫科大學在2002級旁聽係的學生,73歲的汪俠老人。

  (畫面提示:採訪南京醫科大學2002級旁聽生 汪俠)

  汪俠:這是一個非常愉快的事,非常難得的事。只有在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後才有可能,連我自己也沒想到。


  記者採訪汪俠老人的時候,正是他跨進大學校門的第10天,這一天他要上三門課,上午是普通物理和應用化學,汪俠老人一絲不茍地記著筆記。下午是英語聽力課,老人聽得也是聚精會神。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汪俠老人在73歲的時候背起了書包,跨進了大學課堂?他又是怎樣成為南京醫科大學旁聽生的呢?

  汪俠:去年的4、5月份,國家公佈要進行教育改革以後,放寬高考考生年齡以後才想起的。當初也不相信,看到《老年報》講80歲也能考,起初報著試試看的心理到秦淮招生辦報考。

  汪俠老人年輕的時候曾經四次參加高考,但因為各種原因都沒能如願。由於多年從事醫務工作,去年,他在72歲的時候報考了南京醫科大學,因為考分低沒被錄取。今年,汪俠老人再次報考了南京醫科大學,考分還是沒有達到錄取分數線,但是,他這種渴望讀書的精神卻感動了南京醫科大學的師生。

  (提示:採訪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 曲兆敏)

  曲兆敏:學校考慮到他這樣的一個願望,經過研究以後,決定他作為我們學校的旁聽生。

  73歲的汪俠老人讀大學的這件事,在年輕的大學生中也産生了不小的反響。

  (提示:採訪南京醫科大學2002級新生)

  新生1:我覺得跟他同學是一種幸運。

  新生2:我覺得這種精神對我們肯定是有鼓舞的,他將會刺激我們,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什麼是終身學習這種新的概念。

  新生3:這種理念可能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這對我們也是一種激勵。

  高校大齡新生:追求夢想 把握機會


  和汪俠老人一樣,今年各地高校大齡的新生還有很多,在黑龍江哈爾濱學院中文系就有兩名大齡新生,一個是33歲的雞西市女青年楊春,一個是32歲的邊縣農村青年王建偉。記者在哈爾濱採訪的時候,楊春、王建偉和同學們剛剛完成軍訓。

  (畫面提示:採訪哈爾濱學院2002級新生 楊春)

  楊春:這麼多年上大學的夢一直在心裏,高中畢業14年了,一直在心裏做這個夢。

  (畫面提示:採訪哈爾濱學院2002級新生 王建偉)

  王建偉:對於我們這個年齡的人,可以説是一個最後的機遇。

  從數字看高等教育發展

  主持人翟樹傑:30多歲的考生還能考上大學,特別還有73歲的老人也上大學。這真是一個有趣的事。

  周滿生:社會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高考制度進行了改革,考生的年齡放開了,這樣就為更多的人創造了考試和學習的機會,營造了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


  翟樹傑:過去前幾年,大家提起上大學還是一個難事。我了解一個數字,在十幾年前我們國家其實才200萬大學在校生。

  周滿生:在1992年的時候,全國當時是215萬學生,今年過了十年,我們現在高校的學生是719萬。如果再加上成人高校在校生456萬,合起來將近1175萬。所以高等教育發展規模還是相當快的。

  統計數字表明,近十年是我國教育發展最快的10年,不僅廣大民眾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而且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和全國基本掃除文盲工作都取得了歷史性進展。這兩項工作的人口覆蓋率達到了85%,受到了國務院等的高度評價。

  周滿生:我們做的這件事聽起來容易,實際上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事。

  終身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翟樹傑:我們國家是一個這麼多人口的國家。現在我們老百姓學習的觀念和受教育的觀念的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的記者在外面採訪的時候,就了解到北京的一家工商管理碩士培訓班上,竟然有很多年過半百的老學員,而且這裡邊有一些本身就已經是碩士、博士了,他們到這裡邊來學習深造,顯然不是為了拿文憑。

  今年52歲的李士研究員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核物理專家,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和科學普及出版社社長。在北京,由國家經貿委、經濟幹部培訓中心舉辦的工商管理碩士培訓班上記者見到了他。

  (畫面提示:採訪中國科技出版社社長 李士)


  李士:按説我已經是業務職稱研究員,我現在也在帶研究生,帶了7、8個研究生已經畢業了。我為什麼還要學呢?因為我現在要從事管理工作,必須要學會在市場經濟特別是入世之後,在跨世紀當中,怎麼樣把管理做得更好。

  和李士一起參加培訓班的還有熊國祥,他是中國科學院的一名化學博士。

  (畫面提示:採訪中國科學院綜合規劃處處長 熊國祥)

  熊國祥: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很多講課內容對自己確實有很多啟發。

  翟樹傑:你看一個博士,一個教授級的專家,自己本身又帶著研究生,可是自己還要努力再學習,這些年這種情況真是比較普遍。

  周滿是:跨學科的知識越來越多,知識不斷要更新、不斷要淘汰,而且每天都要産生大量的信息。我們中國現在也是到處都在辦各種各樣的培訓班,這就不光是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是一種精神上的追求。

   盧國欣一家的故事

  如今,繼續學習、終生教育的理念不僅在城市流行,也滲透到了農村,人們以不同的方式繼續學習。在河北省河間市,農民盧國欣幾十年來一直保持著讀書、看報鑽研農業科學的習慣。

  (提示:採訪河北省河間市國欣農研會董事長 盧國欣)

  盧國欣:我認為作為一個農民來説,不但要研究種子——屬於遺傳學,還要研究土壤——土壤學,還有農藥化肥,所以得懂得點化學;再一個蟲子、植保,氣候、天氣年年變,還得研究氣候,各種知識都得研究,都得懂一點,要不怎麼能種好地?


  1984年,盧國欣發起創辦了棉農科技服務組織、國欣農研會,採用棉花新品種、新技術種植棉花,讓5000多戶棉農得到了實惠。國欣農研會也成了遠近聞名的全國先進科普工作集體。為了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最近57歲的盧國欣和老伴盧會書還學習了電腦知識。

  (提示:採訪盧國欣的妻子 盧會書)

  盧會書:這幾個孩子是我的老師,在電腦這方面,尤其是女兒比他們懂得多點。

  (提示:採訪盧國欣女兒 盧懷靜)

  盧懷靜:那會覺得網絡上東西太多,而且有很多是英語單詞,就有點怵了。那會兒大家都鼓勵我媽媽,大家都鼓勵她。

  現在,盧國欣、盧會書夫婦打字、上網、發郵件樣樣都通了,每天他們應用網絡了解棉花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棉花市場的供求信息。

  作為國欣農研會新的掌門人,同時也是的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棉花專業委員會主任、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的盧國欣的大兒子盧懷玉還經常給棉農講解農業知識。

  (提示:採訪中國農技協棉花專業委員會主任 盧懷玉 盧國欣大兒子)

  盧懷玉:我們農研會也制定了一些培訓計劃,像今年我們可能要給場長、骨幹們辦一個夜校,請一些專家過來講課。在請進來的同時,我們也要選一些優秀的年輕的場長、大學生技術人員,也準備把他們送到大專院校或科研院所做短期或者中長期的培訓,甚至讓他們上學。

  教育和科技不僅使國欣農研會的事業欣欣向榮,也讓盧國欣一家償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如今,盧國欣、盧會書的三個子女都已大學畢業。其中二兒子盧懷謙和小女兒盧懷靜今年分別獲得了吉林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碩士學位。

  (提示:採訪盧國欣的二兒子 盧懷謙)

  盧懷謙:從我父親和我自己的成長經歷,我悟出一個道理,知識改變命運。如果是你一無所知,你面對的是一個無知的世界,如果你掌握得越多,你對這個世界越發了解,對自己的前程可能有一個更清晰的規劃,可能對社會有一個更有益的貢獻。

  描繪一個藍圖

  無論是個人、家庭還是組織、國家,知識改變命運,知識就是力量。

  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發展教育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根本大計。

  1997年,黨的十五大進一步闡明,要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自1998年起,國家教育投入連年保持增長,優先發展教育已經得到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共識。

  翟樹傑:您是搞教育發展規劃工作的,您能不能給我們描繪一下,今後我們國家教育發展的一個藍圖會是什麼樣?

  周滿生:我們未來的社會應該像江澤民同志説的那樣,中華民族具有崇尚教育的優良傳統,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應該成為人人皆學之邦,我們就應該朝著這麼一個目標、理想的學習社會去努力。

責編:白秀穎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