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走向輝煌】科教興國 民族復興的基石

央視國際 (2002年09月27日 20:01)


  央視國際消息(新聞聯播):火藥、造紙、印刷、指南針……在世界科技發展的長河中,中國曾經為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世界所矚目。2000年,我國自主開發的TD——SCDMA系統,和美國、歐洲並稱為第三代移動通信的三個國際標準之一。2001年,我國作為參加人類基因組計劃唯一發展中國家,提前兩年完成1%人類基因組測序;2002年,我國成功地把“神舟號”飛船第三次送上了太空,標誌著我國實現太空載人飛行的夢想正在成為現實。當時間的車輪駛入二十一世紀,中國在世界科技發展的史冊上用自己獨特的智慧和創造力繼續書寫著光輝的篇章,科技成果已從量的積累邁向了質的飛躍,開始全面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普及委員會主任王渝生教授:近十幾年以來,特別是近五年以來,我國的科技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飛速發展階段,這些成績的取得從根本上來講,都是得益於“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

  1995年5月26日,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江澤民總書記首次提出“科教興國”戰略。這一戰略是總書記對國內、國際形勢進行深刻分析和思考後提出來的。90年代初期,世界新科技革命形成了新的高潮,知識經濟初見端倪。而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雖然很快,但是某些領域仍存在科技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結合不緊密,基礎研究比較薄弱,原創性成果少等問題。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江澤民總書記提出“科教興國”戰略,把科技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1997年,在十五大上,黨中央進一步把“科教興國”確定為跨世紀的國家發展戰略,科技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普及委員會主任王渝生教授:江澤民同志(提出)的科教興國戰略就是對鄧小平提出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這一論斷的全面落實,也是把理論變成實踐的一大飛躍,這是繼1956年毛主席提出向科學進軍、1978年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之後,我們中國科技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

  如何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江總書記明確指出,必須要走創新求發展的道路。隨著以創新為核心內容的“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中國科技界又迎來了科學創新的春天。

  因為創新,國家對科技的投入成倍增長,實現歷史性突破。“九五”期間,國家財政的科技投入累計達2300多億元,是“八五”期間的兩倍多。因為創新,1998年,一項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重大戰略決策——國家知識創新工程全面啟動。中科院把原有的123個研究機構重組為84個科研院所,1.6萬名優秀科技人員競爭上崗,大批國外優秀人才被吸引回國,一支生機勃勃的跨世紀科研隊伍基本形成。因為創新,1999年,我國近400家科研院所全面實現向企業化轉制,被直接推向市場。三年來,轉制後科研院所收入平均增幅在15%以上。因為創新,科研人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高禮遇, 2001年,科學家吳文俊、袁隆平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科學家第一次從共和國的最高領導者手中接過每人500萬元的獎金,人們感受到了科技的無窮價值。因為創新,科技與經濟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2000年,我國企業對科技的投入已經佔到了全國科學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的60%,聯想、華為、方正等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迅速崛起,十年間,我國高新技術産業的工業産值從3000億元增加到18000億元,年均增長20%;十年間,我國高新技術産業在國民經濟構成中所佔比例從百分之一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因為創新,科技走出了神秘的象牙塔,用智慧裝點著百姓的幸福生活。目前,我國計算機用戶突破4580萬戶,網民人數位居世界第二,移動電話用戶人數達到1.85億戶,數量居世界第一位。


  幾年來,圍繞“科教興國”戰略,一個完整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國家創新體系已初見規模。

  科技部秘書長石定環:從過去來講,我們的科學技術還是比較局限在科學研究的這樣的隊伍裏面,現在科學技術已經滲透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科教興國戰略調動了全國人民從事科技創新的積極性,使我們國家呈現出一派萬馬奔騰、百花齊放這樣一個大好局面。

  十五期間,隨著863、973、科技攻關、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等一系列國家科技計劃的進一步實施,隨著國家科技體制的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的步伐將進一步的加快,“科教興國”戰略的意義將更加突現。中國這個曾經擁有燦爛文明的東方古國,正乘著科技創新的巨輪,大步駛向輝煌的明天。

責編:于冰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