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福建:加速生態環境重建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   
08月15日 15:48

    新華網消息  在《新華每日電訊》報眼每日刊登的<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行>的前5名裏,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廈門、福州兩城市的名字頻頻出現。其實,這兩個城市良好的空氣質量是福建省良好生態環境的一個縮影……

    經濟發展速度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的福建省,背山面海,山多海闊。全省森林覆蓋率達60.5%,居全國首位,海岸線3324公里,居全國第二位。這裡的山海交相輝映、水系星羅密布,景觀千姿百態、城鄉相得益彰,是一個社會經濟和資源環境較為統一、海上陸地密切聯絡的區域生態系統。在八閩大地採訪,記者無論是在東南沿海的泉州、漳州、莆田、寧德,還是在閩北、閩西山區的三明、南平、龍岩、武夷山,漫步其城市的林蔭道上,潔靜的街道,明媚的陽光,清新的空氣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記者曾在西北某地工作數年,到福建採訪最大的好處是省掉了每天擦一兩次皮鞋的麻煩,三個多月沒有擦一次皮鞋。國家級園林城市廈門市的一位居民幽默地對記者説,咱們這裡城市綠化好,鳥語花香的園林,清潔衛生的街道,濕潤無塵的空氣,白衣領襯衫穿一個禮拜不臟,皮鞋穿幾個月不用擦,鞋刷、鞋油那玩藝兒成了冬天裏的扇子早就扔啦!

    這一切可喜變化,是福建省認真貫徹中央人口資源環境政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在近幾年裏每年投資數十億元打造的結果。省長習近平説,福建已經嘗到了環境保護的甜頭,要實行“資源--産品--再生資源--産品”的循環經濟,達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省裏將在今後20年內再投資716億元來打造生態環境!

    改革開放初期,福建省也曾經過大辦“小磚瓦、小水泥、小鋼鐵、小電鍍、小造紙”時代,走過“村村辦廠、處處冒煙”、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發展的彎路。為建設生態省,省裏近幾年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堅決淘汰落後的生産力、生産工藝和産品,下決心取締了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小土群”“小洋群”,鼓勵利用高新技術和“綠色技術”改造傳統工業,以清潔生産提升傳統工藝發展水平。去年以來,省環保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對659件環保違法案件和138名責任人進行了嚴肅處理,使全省人民的環保意識大大加強。如今全省二氧化硫、工業粉塵、煙塵、化學需氧量和工業固體廢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削減,製鞋業“三苯”廢氣治理、水泥業粉塵和陶瓷業煙塵等重點整治工程已取得階段性成效,閩江、九龍江、敖江等重點流域的水環境綜合整治取得了明顯效果。

    實行保護和開發並舉,加快綠化步伐是加速生態恢復最有效的措施。幾年來,福建省實行了對重點生態功能區施行搶救性保護、對重點資源開發區施行強制性保護、對生態環境良好區施行積極性保護戰略,加速了全省生態質量的恢復和生態環境重建。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完成造林更新面積99.91萬畝,佔年計劃的111%;全省新增城鎮園林綠地3600畝,完成鐵路、公路、江河堤壩等綠色通道建設1900公里,超額完成全年任務指標。目前已建成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的面積已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8%。

    堅持以人為本,建設有利於身心健康、佈局合理、自然和諧、舒適宜人、經濟與社會發展同步的生態城市、生態社區、生態鄉鎮,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打造生態福建的終極目標。目前,福州金山、廈門海滄、泉州泉港三個經濟開發區創建生態示範區工作已經啟動,其它各地生態示範園的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劃之中。在農村,各地根據不同的地理條件、生態環境和農業特色,構建無公害蔬菜、優質果品、優質家禽等多類綠色食品的生産、加工和製作基地,使之成為海峽西岸綠色環保食品的“廚房”。(楊廷建 巫奕龍) 



責編:趙瑋寧 來源:新華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