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頻道 > 法國電影回顧展 > 正文

阿侖.雷乃 (Alain Renais)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3日 11:54)

  60年代中期,法國“新浪潮”電影轉入後期,以阿侖雷乃、瓦爾達、羅伯格裏葉等為代表的“左岸派”(因居住在法國塞納河的左岸而得名)聲譽日隆。他們的影片更新重末探討現代人的迷惘和心理過程本身,很少直接表現浪漫主義的抒情主題;更多地熱衷於進行各種心理實驗,向體現存在主義和弗洛依德主義方面進了一大步,並吸納了伯格森的直覺主義與布萊希特的戲劇技巧。

  “左岸派”的代表人物阿倫雷乃是法國新浪潮的主將,他在電影史上的位置絲毫不亞於戈達爾。

  阿倫雷奈1922年生於法國的布丹,幼年時代,從流行的小説、電影到普魯斯特(Proust)、赫胥黎(Huxley)和曼絲菲爾德(Mansfield)的文學以至漫畫都是他涉獵的範圍,為了看沒有法譯本的連環畫甚至跑去意大利!阿倫雷奈後來甚至説漫畫是第一個讓他認識到電影技巧的媒介。

  1939年,雷奈在巴黎的生活目標由做一個教師轉到舞臺表演。1943年,他考入法國高等電影學院,但只讀了18個月就退學了,理由是他認為在昂利朗瓦的法國電影資料館看經典電影,比在學校裏上課收益更大。之後,雷奈搬到了塞納河左岸,正式開始他的電影事業。在這個時期,他對蒙太奇和場面調度之間的關係作了一系列的重要實驗。其中1948年的作品《梵高》35mm的重拍版本,贏得了威尼斯影展兩個獎項以及1949年的奧斯卡短片金像獎。

  法國電影大師讓雷諾阿曾説:“許多導演想在每一部影片中説太多的道理,可是他們並不成功,而有一些導演想以自己的一生的所有電影只講述一個道理,我是屬於後者的……”。無疑,阿倫雷奈也是這樣的導演,對他來説,形式就是風格。

  阿倫雷奈在1950年的短片《格爾尼卡》中用自己獨特的蒙太奇手法把畢加索的名畫和他希望的作品及超現實主義詩人Paul Eluarcl的解説拼合在一起,強烈地表達了他對戰爭的不滿。1955年,他的另一部經典短片《夜與霧》面世,不同於傳統的紀錄片,雷奈不追求細節的重組,而以強調觀眾主動想象和回憶的獨特手法又一次撼動人心,而對於《夜與霧》來説更重要的一點是:記憶與遺忘作為阿倫雷奈電影中的母題,正是在這部影片中開始出現的。

  也正是因為此,令人迷茫于把雷奈定義為“現代主義大師”還是“後現代主義大師”的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美國電影理論家傑姆遜在《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中曾指出:“過去不僅僅過去了,而且在現實中仍然存在”。

  在阿倫雷奈的電影中,我們看到的是《廣島之戀》中作為歷史的一戰、二戰及原子彈爆炸與作為個人記憶的女主人公同兩個男子之間的戀情;作為戰爭記憶的《夜與霧》中納粹時代的猶太集中營;《穆裏愛》中法國在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的暴利;政治立場非常強的《遠離越南》與以英國為背景而觸及了智利獨裁政府的暗殺活動的《天意》;以及《活在戰爭的夢魘》這部60年代重要的政治電影之一,劇中一句“戰爭雖然完結,打鬥依然繼續”成了傳誦一時的名句;更有找尋個人記憶的《去年在馬里昂巴德》,在部影片中,阿倫雷奈打散了人名(甚至沒名字)、時間、與地點的確定性,走進懷疑主義的思考,使《去》對很多人來説是一個猜謎遊戲,但更重要的是,正如阿倫雷奈自己所説的“形式就是風格”,他一生在電影形式上的追求使他成為一個“不斷令人有所期待的大師”。

責編:趙蕾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