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記錄2002之圓夢     記錄2002之情緒     記錄2002之反思         



國有股減持叫停 股市改革任重道遠


  2002年6月23日,國務院公佈了“不在國內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政策。之後,股市強勁上漲,根據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的調查,人們對國務院的此項決定表示支持。但要從根本上提高股民們對股市投資和未來的信心,中國證券市場的改革步伐尚不能停,股市改革任重而道遠。

  從國有股減持開始到全部停止,時間剛好走了一年。在去年6月,《減持國有股籌建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剛出臺時,市場一度談減持色變;而其中的第五條規定——新發、增發股票時,應按融資額的10%出售國有股,國有股存量出售的收入全部上繳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更令不少人猜測“減持是籌集社保基金的墊腳石”。而現在面對國有股減持的全線叫停,證監會仍然堅持:國有股減持政策不是錯誤的,而是執行的方法有待考量,時機尚未成熟。

  解決國有企業的接軌和轉制問題是近年來經濟工作中的中心話題。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相互割裂的問題解決得好壞與否直接關係到市場的發展。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史美倫女士指出:非流通股遠大於流通股會造成很多問題,流通股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股票價格、投資者行為。如果股票全流通的話,股市上很多不正常的現象會消失,但這是一個過程,不可能馬上全流通。

  由此可見,減持並沒有錯,但減持宛如壯士斷臂,這一傷痛不是每個投資者,每個中國股民都能承受得了的,於是股價大跌,穩定大局受到衝擊。管理層為了市場和社會穩定不得不喊停!雖然國有股減持的方向正確,但由於它是一項新的複雜事物,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探索和多方面的準備,才能制定出系統的、為市場廣泛接納的方案,因此暫停執行國有股減持,為經過較長時間制定更完善的停止減持為經過較長時間制定更完善的減持方案提供了基礎,也表明政府決策更加系統規範,契合實際和具有科學性。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時間不長,解決國有股一股獨大等問題需要較長時間的研究和醞釀。同時,原來制定的國有股減持辦法,由於缺乏系統性和對市場承受力的考慮,不但引起股民擔心,也影響長線資金進入市場。因此,停止國有股減持,不但表明政府對資本市場及其問題解決的認識進入新階段,也大大有利於提高股民信心、吸引長線資金進入股市和促進股市的穩定發展。

  但,停止減持所帶來的反轉行情只是曇花一現。要從根本上提高股民信心,凈化股市資本,還需加大中國證券市場結構改革的力度。可喜的是,我們不斷的看到首家合資基金公司的獲准籌建、開放式基金高速擴容、上市公司購並辦法出臺、QFII制度的正式實施……各種創新政策層出不窮,這將有利於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十六大報告中提出,“要正確處理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係”、“推動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這對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具有實質性利好。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