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記錄2002之圓夢     記錄2002之情緒     記錄2002之反思         



上海金交所開業 改寫中國黃金不能自由買賣歷史


  經過長達近一年時間的模擬運行,上海黃金交易所從2002年10月30日起開始正式運行,向108家會員單位提供黃金現貨的買賣,金價由市場決定,並與國際黃金市場接軌。用來交易的是重量分別為50克、100克、1公斤、3公斤和12.5公斤的標準金錠。

  黃金交易市場的正式運行最令人興奮之處還在於普通百姓從中看到了個人炒金的曙光。

  新中國建立後,政府對黃金採取了“統購統配”的管理模式,黃金不再是一種可以自由買賣的商品。但是,對於崇尚黃金文化的中國百姓來説,保值仍是不少家庭黃金消費的主要動機。隨著投資渠道的日益豐富,裝飾逐漸取代傳統的保值功能成為中國人一種重要的避險、保值工具,即使金價下跌, 也不可能太離譜。中國銀行交易處的交易員表示,相對於目前的股市來説,黃金市場的風險較低,市場的波動比較理性,其規範性強于股市。而且黃金與股票、債券等走勢是相反的,同時投資這幾項,可以很好地分散風險。

  據有關人士介紹,個人投資者參與炒金,主要形式將是依託銀行的“無紙化交易方式”。央行已經批准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對居民個人開辦黃金投資産品零售業務,銀行可以直接向個人出售金條、金幣、金塊等黃金産品,並且提供黃金存摺、黃金代保管等服務。比如,銀行將不定時公佈、計算存金利息,定期打入個人黃金存摺。這種不用交割的炒金方式,就是“紙黃金交易”。估計金交所開業運行後,過一段時間就能推出。

  記者從中國銀行了解到,目前該行可從事黃金現貨買賣、黃金交易資金的清算、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辦理黃金實物的倉儲和交割、黃金項目融資、同業黃金拆借、租賃收購黃金及對居民個人開展黃金投資産品零售等業務。在國內黃金市場開放初期,中國銀行將為上海黃金交易所會員提供黃金交易的資金清算、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為會員辦理黃金實物交割、代理非會員客戶在上海黃金交易所進行黃金現貨交易、為各類黃金企業提供黃金項目融資及對居民個人提供黃金零售産品。

  開業一個多月,上海金交所的交易、倉儲、清算系統運轉通暢,總體呈現出開局良好的態勢。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開張為我國商業銀行拓展業務提供了又一條新的途徑。特別是四大國有銀行在為交易所及黃金企業提供倉儲和清算服務以外,在自營和代理交易方面均進行了成功的嘗試。據透露,各銀行發揮其人才優勢,都已嘗到了黃金業務的"甜頭"。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