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申辦進展     魅力上海     圖説今日上海     走進世博會         



博覽會的發祥地——英國


  世界博覽會是一項具有較大影響和悠久歷史的國際性活動。它是對人類社會科技與文明進步的真實記錄,更體現了人類對未來的展望和憧憬。談到世界博覽會,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它的發祥地——英國。

  19世紀中葉,英國經過工業革命和殖民主義擴展,成為世界頭號強國。為了顯示其實力,英國于1851年在倫敦海德公園舉辦了第一次世界博覽會。史料記載,為舉辦博覽會,當時英國動用了整個工業界的技術和力量,耗用4500噸鋼材和30萬塊玻璃,建成了一座長1848英尺、寬408英尺、高100英尺的鋼架玻璃結構的“水晶宮”。該建築佔地9.6萬平方米,相當於遙遙相望的聖保羅大教堂的6倍。博覽會集中展出了1400余件藝術珍品和代表當時最高工業成就的工業産品,其中,引擎、水力印刷機、紡織機械等新技術産品向世人展示了現代工業發展前景和人類無限的創造力。而最搶眼的展品是24噸重的煤塊和來自印度的一塊大鑽石。

  當時,維多利亞女王通過外交途徑發出邀請,接受邀請參展的國家達到10個。從5月10日到10月15日長達22周的展期中,盛況空前,觀者如鯽,630萬人次現場參觀,其中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工業巨子和社會名流。英國人自豪地把這次博覽會稱為“偉大的博覽會”。

  在經過了150年後,記者來到當年舉辦博覽會的地方。當年那個鋼鐵玻璃結構的龐然大物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綠蔭森森、花草繁茂的休閒園林。隔開海德公園與肯辛頓花園那兩扇維多利亞風格的大鐵門,也就是當時博覽會場的大門,仍在向人們述説著當年的盛況與輝煌。在海德公園附近的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記者找到了當年曾經在博覽會上展出的部分藝術品。據博物館保存的有關史料記載,當時博覽會的直接經濟效益為17萬英鎊。更為重要的是,它啟動了博覽會在世界各地輪流舉辦的進程,並對英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包括藝術和設計教育、國際貿易關係甚至旅遊業的發展都産生了巨大推動作用。博覽會結束後,在附近建立了許多科學與藝術機構,對當時及後世的藝術與設計方向産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1851年舉辦第一次博覽會之後,英國又于1951年舉辦了“英國節”。“英國節”既是對第一次世博會的百年紀念,又是英國人借此擺脫二戰創傷記憶的一個契機。“英國節”長達5個月,包括建築、工業實力、科學、陸地旅遊和兩個娛樂性主題等6大部分,而建築是展覽的靈魂和中心。在泰晤士河南岸,英國人集中建造了許多風格各異的現代化建築,展品涉及英國生活的各個方面。展覽過後,那些建築物因完成了使命而陸續拆毀,只留下“皇家節日大廳”作為紀念。現在,它已成為倫敦市區一個重要的旅遊景觀。

  倫敦第一屆世博會的舉辦,標誌著商品信息交流方式的歷史性突破。“偉大的博覽會”已經成為歷史,但它在促進人類文明共享和科學技術交流方面的功績,是值得永遠載入史冊的。如果説“偉大的博覽會”給舉辦世界博覽會開了先河,那麼百年之後的“英國節”則進一步推動了英國的經濟貿易和社會發展,振奮了國民精神。當時的英王喬治六世曾表示,英國之所以舉辦這一盛大節日,在於對國家的驕傲,在於對富含機遇的未來充滿信心。(記者劉桂山)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