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出訪動態     新中國中美關係     出訪背景         



中美經貿關係和經濟技術合作


  (一)雙邊貿易和投資

  中美雙邊貿易、投資以及經濟技術合作在1999年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1999年,中美雙邊貿易總額為614.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1%;其中中國出口419.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5%,中國進口195.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7%。對美順差224億美元。美國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是美國第四大貿易夥伴。

  據中國外經貿部統計,截止1999年底,美國對華投資項目累計28628個,其中協議投資524億美元,實際投資258億美元。

  中美雙邊貿易、投資以及經濟技術合作在2000年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00年,中國同美國雙邊貿易總額為744.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1%;其中中方出口額521億美元,比上年出口增長24.2%,中方進口額223.6 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5%;中方順差297.4億美元。美國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是美國第四大貿易夥伴。

  (二)經貿領域高層交流

  1999年3月底至4月初,美國商務部長戴利率多部門基礎設施代表團訪華。中美雙方就經貿領域的合作簽署了一係利協議、備忘錄等。4月上中旬,朱鎔基總理訪美期間,中美雙方在農業、民航、海關、能源和環保領域簽署了一系列協定和意向書。

  1999年10月下旬,中國財政部部長項懷誠與美國財政部長薩默斯在北京共同主持了中美聯合經濟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雙方就國際金融問題和中美國內金融問題進行了討論併發表了聯合聲明。

  2000年1月,中國動植物檢疫部門派遣預檢小組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和佛羅裏達等地對美國柑橘進行了預檢。2000年2月底,中國糧油進出口總公司組團對美國西部産麥區進行了考察和商業洽談,並訂購了5萬噸小麥。2月底,外經貿部副部長孫振宇率團訪美與美方進行中美商貿聯委會中期磋商,雙方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美國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等問題交換了意見。4月7日,中美商貿聯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與美國商務部長戴利共同主持了會議。會議就美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及貿易投資、行業合作及商業法律等雙方關心的問題廣泛交換了意見。會後發表了聯合聲明。江澤民主席、朱鎔基總理會見了戴利一行。

  10月27日,中美經濟聯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中國財政部長項懷誠和美國財政部長薩默斯主持了會議。雙方就宏觀經濟與金融、國際法律實施、經濟結構改革和區域經濟發展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和磋商。

  (三)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問題

  1999年4月6日至14日,朱鎔基總理訪美期間,朱總理和克林頓總統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發表了聯合聲明,美國政府承諾“堅定支持中國于1999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999年5月8日,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伕聯盟大使館以後,中美雙方關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中斷。9月11日,江澤民主席和克林頓總統在新西蘭奧克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舉行會晤。會議期間,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與美國貿易代表巴舍夫斯基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舉行了會談,雙方恢復了關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雙邊談判。11月10日至15日,由石廣生部長率領的中國政府代表團與由美國貿易代表巴舍夫斯基和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斯珀林率領的美國政府代表團在北京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舉行了談判。11月15日,中美雙方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雙邊協議。

  (四)對華正常貿易關係(最惠國待遇)問題

  1979年7月,中美兩國政府簽訂中美貿易關係協定,雙方互給最惠國待遇,次年2月生效。這是中美兩國對相互出口産品在對等基礎上不徵收歧視性關稅的一種互惠性貿易安排,對兩國間經貿關係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後,最惠國待遇問題一度成為中美關係中的一個突出問題。美國國會議員年年提出種種議案要求取消我最惠國待遇或對其延長附加條件。1993年5月,美國總統克林頓發佈總統行政命令,宣佈對1994年是否繼續延長提出了所謂人權等方面的附加條件。1994年5月,美國政府宣佈將人權問題同最惠國待遇年度審議脫鉤。1998年7月,美國總統克林頓簽署了《1998年國內稅務局改革法》。根據該法有關內容,“最惠國待遇”正式更名為“正常貿易關係”。1999年6月3日,克林頓總統宣佈延長對華正常貿易關係一年。7月27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60票對170票,否決了反對繼續給予中國“正常貿易關係”地位的提案。7月2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朱邦造表示,美國國會眾議院否決“取消對華正常貿易關係”的議案,是明智的。美國應該順應時代潮流,早日解決永久對華正常貿易關係問題,為中美經貿關係的持續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達成雙邊協議。美國政府承諾將全力推動解決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問題。

  2000年1月11日,美國總統克林頓宣佈成立一個由商業部長戴利和白宮辦公廳副主任裏凱蒂領導的、由內閣成員等組成的遊説班子,專門負責協調與國會的關係,敦促國會支持美中兩國去年底達成的關於中國入世的協議。此後,克林頓在發表《國情咨文》等重要場合多次呼籲國會兩黨議員支持美中兩國簽署的有關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協議,批准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的地位。3月8日,克林頓政府向國會提交關於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的議案。5月2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37票贊成、197票反對表決通過了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議案。9月19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83票贊成、15票反對、2票棄權通過該案。10月10日,該案經克林頓總統簽署成法。這標誌著美國將廢除其實行20年之久的年度審議對華最惠國待遇的做法,掃除了這一長期制約中美經貿關係發展的障礙,對於推動中美經貿合作和兩國關係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對於美方議案中乾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利益的內容,中方向美方提出了嚴正交涉並公開聲明了堅決反對的立場。

  7月1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18票反對、147票贊成擊敗眾議員羅爾巴克爾提出的“取消對華正常貿易關係”議案。美對華正常貿易關係延長一年。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