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動態評論     歷程思索     文獻人物         



中美政治關係


  
(一)建交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兩國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二)中美關係正常化及兩國建交以來雙邊關係概述

  1972年2月,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邀請訪華,重新打開了中美交往的大門。尼克松訪華期間,中美雙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發表了《中美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1975年12月,美國總統傑拉爾德福特應邀訪華。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美國宣佈斷絕同台灣的所謂“外交關係”,並於年內撤走駐臺美軍,終止美臺《共同防禦條約》(即“斷交、廢約、撤軍”)。1979年1月,應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的邀請,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訪美,揭開了中美關係史的新篇章。1982年8月17日,中美兩國政府發表中美“八一七公報”,美方承諾“它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台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建交以來近幾年的水平,準備逐步減少它對台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解決”。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和“八一七公報”),成為中美關係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中美建交以來,中美兩國在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科技和軍事等廣泛領域開展了交流與合作。1984年1月,中國總理訪美,4月,美國總統裏根訪華。1985年7月,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訪美,這是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美。1989年2月,美國總統喬治布什應邀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同年5月,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萬里訪美。

  1989年北京政治風波後,美國宣佈對華進行“制裁”,中止兩國高層往來,嚴重惡化兩國關係。

  1989年7月和12月,布什總統派遣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作為特使兩次訪華。1990年11月31日至12月1日,中國外長錢其琛應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的邀請訪美。1991年11月,美國國務卿貝克應邀訪華。1992年,美國政府宣佈向台灣出售150架F-16戰鬥機,嚴重違反中美“八一七公報”,兩國關係再度惡化。

  1993年11月19日,江澤民主席出席在美國西雅圖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同美國總統克林頓舉行了首次正式會晤。雙方表示,為了兩國的共同利益,中美雙方都要從戰略的高度和21世紀的角度來看待和處理兩國關係,妥善處理雙方的分歧。此後,中美兩國領導人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多次舉行會晤。

  1995年5月,美國政府宣佈允許李登輝以“私人”名義于當年6月訪美,中美關係陷入低谷。中國政府對美方干涉中國內政、侵犯中國主權的行徑進行了嚴正交涉和堅決鬥爭。

  1997年10月底至11月初,應美國總統克林頓的邀請,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對美國進行了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12年來對美國進行的首次國事訪問。訪問達到了增進了解、擴大共識、發展合作、共創未來的目的,推動中美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江澤民主席訪美期間,中美雙方于10月29日發表了《中美聯合聲明》。雙方在聲明中確認,將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基礎上處理中美關係,共同致力於建立中美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雙方表示,將進一步發展經貿合作關係,擴大在環保、能源、科技、法律、教育和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美方在《中美聯合聲明》中重申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美國領導人公開明確重申,美國政府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主張,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並按照中美“八一七公報”的原則處理售臺武器問題。除華盛頓外,江澤民主席還訪問了檀香山、威廉斯堡、費城、紐約、波士頓和洛杉磯等地。江主席通過演講、接受記者採訪及舉行記者招待會等多種形式,與美國國會議員、主要媒體、工商企業和學術等各界人士廣泛接觸,增進了美國人民對中國的了解。

  1998年1月,美國國防部長威廉科恩訪華,中美雙方簽署了《中美兩國國防部關於建立加強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的協定》。4月29日至5月1日,美國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訪華。兩國外長簽署了《中美關於建立直通保密電話通信線路的協定》。5月25日,江澤民主席同克林頓總統首次通過兩國元首直通保密電話通話,就南亞局勢和中美關係進行了交談。6月1日至2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塞繆爾伯傑訪華。6月3日,美國總統克林頓宣佈再次延長對華最惠國待遇。

  6月25日至7月3日,應江澤民主席的邀請,美國總統克林頓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江澤民主席與克林頓總統舉行了會談,雙方達成了廣泛而重要的共識。雙方同意中美兩國進一步加強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的對話和合作;雙方同意繼續共同努力,向建立面向21世紀的中美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的目標加速邁進。雙方決定,不將各自控制下的戰略核武器瞄準對方;雙方同意,進一步加強在經濟和金融領域的戰略對話,為促進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的良性發展做出積極貢獻。雙方發表了“中美關於《生物武器公約》議定書的聯合聲明”和“中美關於殺傷人員地雷問題的聯合聲明”。雙方特別就南亞核擴散問題和當前南亞局勢進行了深入討論,併發表了“中美關於南亞問題的聯合聲明”。雙方同意將繼續加強和擴大在政治、經貿、環保、能源、文化、教育、科技、軍事、法律等廣泛領域的合作與交流。除北京外,克林頓總統還訪問了西安、上海、桂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

  7月27日,唐家璇外長在馬尼拉出席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議期間會晤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9月,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訪美。9月27日至29日,唐家璇外長訪美。11月16日,江澤民主席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出席第六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會見了代表克林頓總統與會的美國副總統艾爾戈爾。

  1999年1月1日,江澤民主席和克林頓總統就中美兩國建交20週年互致賀信。3月1日至2日,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應邀訪華。3月2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對於美國政府決定將在聯合國第55屆人權會上提出涉華提案表示強烈反對。

  1999年4月6日至14日,應美國總統克林頓的邀請,中國總理朱鎔基對美國進行了正式訪問。這是中國總理15年來首次訪美。朱總理一行受到了美國政府和各界人士的熱情歡迎和高規格接待。訪問期間,朱鎔基總理和克林頓總統舉行了兩輪會談,就中美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廣泛、深入地交換了意見。雙方都表示高度重視發展中美雙邊關係,並將繼續共同致力於建立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4月9日,朱鎔基總理同美國副總統戈爾共同主持了中美環境與發展討論會第二次會議的開幕式。4月10日,朱鎔基總理和克林頓總統在華盛頓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發表了聯合聲明。美方承諾堅定支持中國于1999年加入WTO。朱鎔基總理還闡述了中方在台灣、人權和科索沃等問題上的原則立場。除華盛頓外,朱鎔基總理還訪問了洛杉磯、丹佛、芝加哥、紐約和波士頓等城市。

  4月23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第55屆會議上,中國提出的一項對美國所提反華提案“不採取行動”的動議獲得通過,從而使美國提出的所謂“中國人權狀況決議案”未付諸會議表決即宣告失敗。

  北京時間5月8日清晨5時45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用五枚炸彈從不同角度擊中中國駐南斯拉伕聯盟共和國大使館,造成3名中國記者死亡,20多名使館工作人員受傷,使館館舍嚴重毀壞。同日上午,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對這一野蠻暴行表示極大的憤慨和嚴厲譴責,並提出最強烈抗議。同日下午,外交部副部長王英凡緊急約見美國駐華大使尚慕傑,就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用導彈襲擊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事件提出嚴正交涉,向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提出最強烈抗議。5月9日,美國總統克林頓致函江澤民主席表示,“對昨天發生在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的悲慘場面和人員死亡表示我的道歉和誠摯的哀悼。”5月1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發表談話,宣佈推遲中美兩軍高層交往;推遲中美防擴散、軍控和國際安全問題磋商;中止兩國人權領域的對話。同日下午,唐家璇外長代表中國政府,再次向美國駐華大使尚慕傑提出嚴正交涉,要求美方公開、正式向中國政府、中國人民和受害者家屬道歉,對轟炸事件進行全面、徹底的調查,迅速公佈調查的詳細結果,嚴懲肇事者。5月14日,應美國總統克林頓的要求,江澤民主席與克林頓總統通了電話。克林頓總統對炸館事件表示道歉,表示將命令對這一事件進行徹底、全面的調查。6月16日,美國總統特使、副國務卿皮克林在北京向中國政府報告了美國政府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襲擊中國駐南斯拉伕聯盟共和國大使館事件的調查結果。7月10日,中國女子足球隊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女子足球世界盃決賽中,以4比5負於美國隊,獲得亞軍。7月11日,江澤民主席就克林頓總統7月10日來函覆函美國總統克林頓,對美國女子足球隊奪得第三屆女子足球世界盃比賽的冠軍表示祝賀,並希望兩國人民在各個領域的友好交往得到不斷深入與擴大。7月,中美雙方就解決美轟炸中國駐南聯盟使館造成的中方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害賠償問題舉行兩輪會談,雙方就人員傷亡賠償問題達成協定,美方將儘快向中國政府支付450萬美元的賠償金。7月25日,唐家璇外長在新加坡出席東盟地區論壇會議期間,會見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9月11日,江澤民主席同美國總統克林頓在新西蘭奧克蘭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舉行了正式會晤。會晤是積極的和建設性的。雙方表示,中美兩國將繼續致力於建立面向21世紀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江澤民主席闡述了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克林頓總統再次重申美國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雙方還認為,這次會晤將對中美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談判的進程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這是中美兩國元首實現成功互訪以來又一次重要會晤,對於推動中美關係的恢復、改善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9月12日,陪同江澤民主席出訪的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在新西蘭奧克蘭應邀會見了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伯傑。此前,唐家璇外長于9日會見了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

  中美兩國元首奧克蘭會晤後,中美關係氣氛有所改善,雙方在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往來有所增多。9月23日,唐家璇外長在紐約出席第54屆聯合國大會期間同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舉行了會晤。10月11日至23日,由中國全國人大常委、人大外委會主任委員曾建徽率領的中國全國人大代表團應美國國會眾議院的邀請訪美。訪問期間,代表團會見了美國國會參議院臨時議長瑟蒙德以及多名美國國會議員和美國國務院官員等。10月17日,應美國總統克林頓的要求,江澤民主席與美國總統克林頓通過中美元首直通線路通了電話。雙方就中美關於中國加入WTO談判的有關問題交換了意見。10月25日,江澤民主席致電美國總統克林頓,就克林頓總統9月30日致江主席的國慶賀電表示感謝。江主席在信中表示,我們在奧克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舉行正式會晤,取得了積極和建設性的成果。希望中美雙方繼續努力,推動兩國關係進一步改善和發展 。同日,中國財政部部長項懷誠和美國財政部部長薩默斯在北京共同主持了中美第12屆聯合經濟委員會。10月28日,外交部副部長楊潔篪在北京與美國副國務卿皮克林舉行了中美副外長級政治磋商。11月7日,應美國總統克林頓的要求,江澤民主席與克林頓就中美關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雙邊談判問題通了電話。

  11月10日至15日,由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率領的中國政府代表團和由美國貿易代表巴舍夫斯基和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斯珀林率領的美國政府代表團在北京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問題舉行了談判。11月15日,雙方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雙邊協議》。協議簽署後,國家主席江澤民在中南海會見了由巴舍夫斯基和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斯珀林率領的美國政府代表團。江主席在會見時表示,這一協議的簽署將有利於加快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進程,有利於促進中美經貿合作的全面發展,有利於中美關係的改善和發展,並將為世界經濟的發展與繁榮注入新的動力。江澤民指出,中美雙方關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問題達成協定充分説明,我們雙方應該從戰略的高度和展望21世紀的角度來審視和處理事關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

  12月15日,國家主席江澤民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了美國新任駐華大使普理赫遞交的國書,並就當前中美關係和台灣問題等交換了意見。12月16日,中美雙方就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伕聯盟共和國大使館的賠償問題達成協定。根據協議,美國政府將向中國政府支付2800萬美元,作為對今年5月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所造成的中方財産損失的賠償。

  進入2000年,中美在各個領域的高層往來與合作繼續增多。1月12日,第三次中美環境與發展討論會在美國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正式開幕,會議由中國科學技術部部長朱麗蘭和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尼爾萊恩博士共同主持。1月13日,外交部副部長楊潔篪會見了作為美國駐華使館客人訪華的美國助理國務卿羅斯,雙方主要就中美關係、台灣問題以及一些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外交部部長助理王毅也于當日會見了羅斯,就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1月14日,中美科技合作聯委會第九次會議在美國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舉行。1月22日至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中將一行訪問美國,與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斯洛科姆進行中美兩國國防部第三次防務磋商。美國國防部長科恩于1月26日會見了熊光楷副總參謀長。訪問期間,熊副總參謀長還分別會見了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謝爾頓上將、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羅爾斯頓上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斯坦伯格和美國副國務卿皮克林等。2月17日至18日,外交部副部長楊潔篪與美國副國務卿塔爾博特舉行了中美戰略安全磋商,雙方重點就全球和地區安全、中美關係,特別是台灣問題深入和坦率地交換了意見。雙方認為,中美兩國對維護世界和地區的和平、穩定與安全都負有特殊責任。雙方表示要增加接觸,增進了解,擴大共識,促進合作。中方指出,發展和部署國家和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不利於全球戰略平衡,不利於地區和平與穩定。希望美方尊重國際社會的普遍願望,謹慎從事,作出明智的抉擇。2月18日,錢其琛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劉華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分別會見了塔爾博特一行。3月18日至22日,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爾布魯克訪華。江澤民主席、錢其琛副總理、唐家璇外長和楊潔篪副外長分別予以會見,王光亞副外長與霍爾布魯克就聯合國事務等問題舉行了會談。3月28日至30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伯傑訪華。江澤民主席、朱鎔基總理、錢其琛副總理、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劉華秋分別會見了伯傑。唐家璇外長與伯傑舉行了會談。伯傑在會談和會見中表示,美國將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加入必須是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4月8日,美國副國務卿皮克林約見中國駐美大使李肇星,通報美國中央情報局對美轟炸我駐南聯盟大使館責任調查的結果。美方只承認使用了不合適的目標定位方法,而且每一級審查都未能發現其中錯誤。美方對中央情報局八名人員進行懲處,其中一名已被解雇。4月1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此發表談話指出,美方的解釋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同日,王光亞副外長召見美駐華大使,強烈要求美國政府對轟炸事件切實進行全面徹底的調查,兌現美方關於賠償中方財産損失的承諾,嚴懲肇事者,給中國政府和人民一個滿意的交代。5月28日,江澤民主席和美國總統克林頓通電話,就中美關係等問題交換意見。6月22日至23日,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訪華。江澤民主席、朱鎔基總理、錢其琛副總理分別予以會見,唐家璇外長與奧爾布賴特舉行了會談。奧爾布賴特在會談和會見中表示,美國政府理解台灣問題的重要性和敏感性。美國政府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加入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7月7日至8日,美國副國務卿霍勒姆訪華,與王光亞副外長舉行了中美軍控與防擴散磋商。7月28日,唐家璇外長在曼谷出席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議期間會見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9月8日,江澤民主席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期間與美國總統克林頓舉行正式會晤,就中美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同日,江澤民主席在紐約出席了由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等美國友好團體舉行的午餐會,並就中美關係發表了重要演講。陪同江主席出訪的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會見了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伯傑和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爾布魯克。9月14日,唐家璇外長在出席聯大會議期間再次與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舉行會談。10月22日至29日,應美國副國務卿皮克林的邀請,外交部副部長楊潔篪赴美舉行中美副外長級政治磋商。11月15日,外交部長唐家璇在文萊會見了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11月16日,江澤民主席和美國總統克林頓在出席文萊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舉行正式會晤,就中美關係、台灣、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問題交換了看法。同日,陪同江主席出訪的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在文萊會見了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伯傑。12月14日,江澤民主席和胡錦濤副主席分別致電祝賀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喬治沃克布什正式當選為美國第43任總統,理查德切尼當選副總統。12月15日,美國國會通過“綜合撥款法”,對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財産損失賠償款項2800萬美元作出安排。12月17日,唐家璇外長致電祝賀鮑威爾被提名為美國新一屆政府國務卿。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