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動態評論     歷程思索     文獻人物         



美國經濟及貿易概況


  經濟:美國具有高度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其勞動生産率、國內生産總值和對外貿易額均居世界首位,有較為完善的宏觀經濟調控體制。1994年,經濟受新經濟因素推動,開始出現快速增長,經濟增長率達到4%。1995年和1996年,經濟增速有所放慢,但仍分別達到2.7%和3.6%。1997年後經濟恢復高速增長勢頭。1997年至2000年經濟增長率均超過4%。

  美國經濟2001年明顯放緩,全年增長率1.2%,四個季度增長率分別為1.3%、0.3%、-1.3%、1.7%。美國股市在“911”事件後出現大幅波動,後逐漸回升,2001年12月31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于10021.60點,比年初縮水5.9%;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于1950.40點,比年初下挫14.9%。美國政府為刺激經濟,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美聯儲年內11次降息,聯邦基金利率降至1.75%,達40年來最低水平。2001財年(2000年10月1日至2001年9月30日),美國聯邦政府財政盈餘為1271億美元,較上年下降1093億美元。2001年外貿逆差為3463億美元,比上年有所下降。

  資源:自然資源豐富。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鉀鹽、磷酸鹽、硫磺等礦物儲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他礦物有銅、鉛、鉬、鈾、鋁礬土、金、汞、鎳、碳酸鉀、銀、鎢、鋅、鋁、鉍等。戰略礦物資源鈦、錳、鈷、鉻等主要靠進口。探明煤儲量35966億噸。探明原油儲量270億桶。探明天然氣儲量56034億立方米。森林面積約44億畝,覆蓋率達33%。

  工業:2000年,非農業生産部門創造的國內生産總值為77615億美元(按1996年價格計算),佔國內生産總值的84.1%,製造業産值15946億美元,佔國內生産總值的17.3%。工業産出的指數為145.7(以1992年為100,下同),其中製造業151.6,耐用品製造業190.0,非耐用品産業114.8,礦業100.7。非農業部門勞動生産率指數為117.3(以1992年為100)。汽車和建築業佔有重要地位,為美國經濟的兩大支柱。2000年,製造業就業人數為1846.9萬,礦業54.3萬,建築業669.8萬。2001年(估計值),製造業就業人數為1769.7萬,礦業56.3萬,建築業686.1萬。非農業産品出口額7194億美元。近年來,在信息、生物等領域科技進步推動下,産業轉型加快,勞動密集型産業進一步被淘汰或轉移到國外。與此同時,信息等高科技産業發展迅速,産品更新換代日益加快,利用高科技改造傳統産業也取得進展。主要的工業産品有汽車、航空設備、計算機、電子和通訊設備、鋼鐵、石油産品、化肥、水泥、塑料及新聞紙、機械等。

  農業:農業高度發達,機械化程度高。以1996年價格計算,1998年至2000年農業産值分別為1003億、1060億、1205億美元。2000年,農、林、漁業就業人數334萬。共有農場217萬個,耕地面積94300萬英畝。糧食總産量約佔世界産量的1/5。2000年農産品出口總額為516億美元,主要出口地區依次為日本、加拿大、墨西哥、歐盟、韓國、台灣、中國大陸和香港。當年農産品進口額390億美元。

  服務業:2000年服務業創造的國內生産總值47251億美元,佔國內生産總值的51.2%。運輸及公共事業就業人數669.3萬,服務業(餐飲、娛樂、商業服務等)4038.4萬,金融保險及房地産業761.8萬,批發及零售業3019萬。服務出口、進口額分別為2951億、2153億美元,順差798億美元。最大的四家零售商為:沃爾瑪、西爾斯雷巴克、塔爾蓋特、聯邦百貨。最大的三家人壽保險公司為:大都會人壽保險、寶德信金融(Prudential Financial)集團、紐約人壽保險。

  旅遊業:1999年,美國旅遊業總支出4516億美元,到美國旅遊的外國遊客為4850萬人次,旅遊收益744億美元(交通費除外)。1999年和2000年旅遊業順差分別為142億、194億美元。遊客主要來自加拿大、歐洲、墨西哥等地。外國遊客參觀的主要城市依次為:紐約、洛杉磯、奧蘭多、邁阿密、舊金山等;主要州依次為:加利福尼亞州、佛羅裏達州、紐約州、夏威夷州、內華達州等。

  交通運輸:美國擁有完整而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運輸工具和手段多種多樣。1998年至2000年産值分別為2887億、3027億、3139億美元。與運輸業相關的産品和服務約佔美國經濟總量的11%,吸納了1/8的就業。

  鐵路:二戰以來處於衰落狀態,在客運中已不佔重要地位。2000年一級鐵路總長12.1萬英里。1997年貨運量為37.4億噸英里,約佔全國貨運總量的1/3。最大的鐵路公司依次為:太平洋聯合、伯林頓聖達菲、CSX、南方諾福克等。

  公路:1999年高速公路總長393.2萬英里。1999年註冊小汽車數約13243萬輛,註冊卡車約8315萬輛,分別較1998年增加8.9%和147%。1997年公路貨運量為10.51億噸英里,約佔貨運總量的1/4;客運量為41300億人英里,佔客運總量的90%。

  水運:1996年百噸級以上商用輪船註冊數為5289艘,總噸位1202萬噸。此外,美國的很大部分船隊是在巴拿馬和利比裏亞註冊的。1997年,水運貨運量為7.04億噸英里。2000年,水運里程2.6萬英里。

  空運:航空運輸在交通運輸中的比重逐年提高。目前美國國內客貨空運約佔世界總量的50%。1997年,航空貨運量1360萬噸英里,客運量4630億人英里。2000年,公用機場達5317處。主要航空公司是:美國航空、聯合航空、德爾塔、西北、大陸航空等。主要航空業製造公司為:波音-麥道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聯合技術公司。主要航空港是:芝加哥、亞特蘭大、達拉斯、洛杉磯、舊金山、丹佛、底特律等。

  管道運輸:1999年,美國輸油、輸氣管道總長分別是17.9萬英里和123.5萬英里。1997年輸油管道總運量為6.17億噸英里,佔國內貨運總量的16.61%。

  財政金融:70年代至90年代初,美國政府奉行赤字財政政策,大幅增加社會福利和軍事支出。尤其是在80年代初期,裏根政府一方面減免稅收,同時擴大政府支出,特別是軍費開支,導致美國聯邦財政赤字急劇擴張。1992年,美國聯邦財政赤字達到2904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峰,佔當年美國國內生産總值比重高達4.9%。1993年克林頓政府上臺後將“減赤”作為施政重點之一,加強了稅收徵管,同時一度減少軍費開支並將部分社會保障支出劃歸地方政府負擔。聯邦財政于1998財政年度開始實現盈餘692億美元,約佔GDP的0.8%。布什政府2001年1月上臺以來,積極實行減稅計劃,2001年減稅額達400億美元。“911”事件後,政府開支大幅增加,財政盈餘減少,預計2002財年將出現赤字。

  2000年,美國國際儲備(包括貨幣當局持有的黃金、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和儲備頭寸、外匯等)總計685.31億美元。(數據來源:2002年總統經濟報告)

  2001財年結束時,美國公債總額為33393億美元,外債總額為24682億美元。(數據來源:美國財政部)

  近年來,美國政府逐步放寬對金融業的管制,金融業兼併重組加劇,商業銀行總數已從1985年14000多家減少到1998年的不足9000家。1999年11月,美國國會通過有關法案,進一步取消了證券、保險及商業銀行分業經營限制。美國主要商業銀行有:

  (1)花旗集團(Citigroup):1955年紐約花旗銀行與紐約第一銀行合併,改名為紐約第一花旗銀行,1962年改為第一花旗銀行,1967年改為花旗公司。總部設在紐約。1998年與旅行者集團合併組建花旗集團,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務公司。2001年資産總額達10500億美元。

  (2) J.P.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2000年12月由J.P.摩根公司和大通-曼哈頓公司合併而成,總部設在紐約。2001年資産總額6936億美元。

  (3) 美洲銀行公司(Bank of America Corp):美洲銀行于1904年成立,總部在舊金山。1998年與國民銀行合併為美洲銀行公司,成為橫跨東西兩岸的全國性銀行。2001年資産總額達6218億美元。

  (4)第一銀行公司(Bank One Corporation):1957年成立。1998年與芝加哥第一國民銀行合併。總部在芝加哥。2001年資産總額達2690億美元。

  此外主要商業銀行還有:第一聯合銀行、美林銀行、威爾斯法格銀行、美國銀行、美國國民城市銀行、美怡銀行等。

  對外貿易: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和服務貿易國。美國政府利用全球化大力推動自由貿易,拓展海外市場,推動並主導全球經濟規則的調整和制訂。1993年,克林頓政府促使國會批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主持召開首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1994年,美國推動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同意在2020年前實現貿易自由化;主辦美洲國家首腦會議,通過2005年“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的構想”;克林頓政府並推動國會批准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最終協議。2001年美國主導美洲國家首腦會議通過《魁北克聲明》和《行動計劃》,確定在2005年1月前完成有關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的全部談判、最遲于2005年12月成立該自由貿易區的時間表。

  2001年,美國商品和服務貿易總額為2353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534億美元,其中商品和服務出口1003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620億美元;商品和服務進口13500億美元,比上年下降914億美元。

  自1991年以來,美國對外貿易逆差逐年上升。2000年,美國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為3757億美元,達歷史最高水平。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2001年美國進出口均有所下降,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減小為3463億美元,佔GDP的3.4%。據美方統計,美國對中國貨物貿易逆差2001年為830億美元,比上年下降0.9%,對日本貨物貿易逆差為690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5.4%。由於經濟增長速度下滑,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

  美國主要出口商品為:化工産品、機械、汽車、飛機、電子信息設備、武器、食品、藥品、飲料等。主要進口商品是:食品服裝、電子器材、機械、鋼材、紡織品、石油、天然橡膠以及錫、鉻等金屬。美國主要出口國和地區依次為:加拿大、歐盟、墨西哥、日本、中國。主要進口國和地區依次為:加拿大、歐盟、日本、墨西哥、中國。

  對外投資和外國資本:截至2001年底,美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約為15864億美元(以時價計算)。2001年美國對外直接投資為1412億美元,投資的主要行業是金融保險業(471億美元)、製造業(359億美元)、批發貿易(193億美元)、石油業(183億美元)。

  截至2001年底,外國對美國直接投資總額約為15024億美元(以時價計算)。2001年外國對美國直接投資為1329億美元,較上年的3356億美元有大幅下降。投資的主要行業是金融保險業(379億美元)、製造業(356億美元)、信息産業(260億美元)、專業科技服務業(65億美元)、批發零售業(45億美元)。

  據中方統計,2001年美國對華投資項目2594個,同比增長1.61%;合同資金額75.05億美元,同比下降4.62%;實際投入43.72億美元,同比下降0.34%。截至2001年底,美對華投資項目累計達33734個,合同資金額677.74億美元,實際投入金額350.3億美元。

  對外援助:冷戰結束後,美國的對外援助額總體趨減。

  1997財政年度對外軍事援助總額為38.6億美元,1998財政年度為35.9億美元,1999財政年度為36.8億美元。

  1997財政年度對外經濟援助總額為91.7億美元,1998財政年度為103.2億美元,1999財政年度為123.1億美元。

  對外債務和債權:到1997年6月,美國對外負債共1.18萬億美元;外國共積欠美國債務6787億美元。美國凈外債約4000億美元。

  主要大公司:沃爾瑪公司(Wal-Mart Stores)、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通用電器公司(General Electric)、花旗集團(Citigroup)、雪佛龍-德士古公司(Chevron Texaco)、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菲利普莫裏斯公司(Philip Morris)、弗萊森電訊(Verizon Communications)、美國國際集團(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美國電力公司(American Electric Power)、杜克能源公司(Duke Energy)、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波音公司(Boeing)。

  人民生活:1999年至2001年美國個人收入總額分別為77694億、83192億、87235億美元。2001年個人收入主要構成:工資和薪金收入50982億美元,其他勞務收入5538億美元,資産收益7435億美元,租金收入1426億美元,股息收入4163億美元,利息收入9936億美元,轉移支付凈額(老人、兒童、殘疾人、失業、衛生保健等社會福利減去個人社會保險額)11488億美元。美國個人儲蓄率(個人儲蓄額/可支配收入)近年呈不斷下降趨勢,1997年和1998年分別為4.2%、2.2%,2000年降至1.0%。“911”事件後,個人儲蓄率有所上升,2001年為1.6%。1998年,每千人擁有小汽車487.7輛。1999年,每千人擁有電視機847台、電話(含移動電話)990部、個人電腦520台。2000年,每千人擁有電話(含移動電話)1100部、個人電腦590台。美國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全國20%最低收入家庭佔全國收入的比重從1980年的5.3%下降到1998年的4.2%;20%最高收入家庭佔全國收入比重從1980年的41.1%上升到1998年的47.2%。1999年貧困人口3463萬人,貧困率12.7%。美國的社會福利分為社會保險和非社會保險兩種。屬於社會保險福利項目的有:老殘保險、失業保險和其他就業保險;屬於非社會保險福利項目的有:對撫養兒童困難家庭的補助、社會保障收入、食品券、醫療補助、住房補助和能源補助。2001年人均壽命77.26歲,其中男性74.37歲,女性80.05歲。2001年出生率為14.2‰,死亡率為8.7‰。

  引自外交部網站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