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動態評論     歷程思索     文獻人物         



美國概況及政治情況


  國名:美利堅合眾國(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面積:937.2615萬平方公里,本土東西長4500公里,南北寬2700公里,海岸線長22680公里。

  人口:2.83億(2001年)。其中白人約佔82%,黑人約佔13%,亞裔約佔3.3%,華人約160多萬,多已入美國籍。通用英語。56%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28%信奉天主教,2%信奉猶太教,信奉其他宗教的佔4%,不屬於任何教派的佔10%。

  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 C.),人口約52萬(2000年)。

  國慶日:7月4日(美國獨立日,1776年)。

  國家元首:喬治沃克布什(George Walker Bush)。係美國第43任(第54屆)總統,2001年1月20日宣誓就職。

  簡況:位於北美洲中部,領土還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北與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灣,西臨太平洋,東瀕大西洋。海岸線22680公里。大部分地區屬於大陸性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中北部平原溫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氣溫-3℃,7月24℃;墨西哥灣沿岸1月平均氣溫11℃,7月28℃。

  原為印第安人聚居地。15世紀末西班牙、荷蘭、法、英等國開始向北美移民。到1773年,英國已建立13個殖民地。1775年爆發獨立戰爭。1776年7月4日通過《獨立宣言》,正式宣佈建立美利堅合眾國。1787年制定聯邦憲法,1788年華盛頓當選為第一任總統。在1776年後的100年內,美國領土幾乎擴張了10倍。2000年12月,布什當選為美國第43任總統。

  行政區劃:全國共分50個州和1個特區(哥倫比亞特區),有3042個縣。聯邦領地包括波多黎各和北馬裏亞納;海外領地包括關島、美屬薩摩亞、美屬維爾京群島等。各州名稱:亞拉巴馬、阿拉斯加、亞利桑那、阿肯色、加利福尼亞、科羅拉多、康涅狄格、特拉華、佛羅裏達、佐治亞、夏威夷、愛達荷、伊利諾伊、印第安納、艾奧瓦、堪薩斯、肯塔基、路易斯安那、緬因、馬裏蘭、馬薩諸塞、密歇根、明尼蘇達、密西西比、密蘇裏、蒙大拿、內布拉斯加、內華達、新罕布什爾、新澤西、新墨西哥、紐約、北卡羅來納、北達科他、俄亥俄、俄克拉何馬、俄勒岡、賓夕法尼亞、羅得島、南卡羅來納、南達科他、田納西、得克薩斯、猶他、佛蒙特、弗吉尼亞、華盛頓、西弗吉尼亞、威斯康星、懷俄明。

  政治:2001年1月20日,布什就任美國第43任(第54屆)總統。美國新政府平穩實現權力過渡,施政重點放在減稅、教育、能源等國內問題上,推動國會通過了減稅、教育改革等議案。“貿易促進授權”議案也已獲國會眾議院通過。5月,民主黨成為國會參議院多數黨,對布什施政牽制加大。

  “911”事件對美國政治、經濟、社會等産生重大影響。布什政府將反恐作為壓倒性目標,設立了內閣級“本土安全辦公室”,並首次將保衛本土安全提升為美軍的首要任務。為穩定經濟,布什政府迅速採取一系列措施。國會兩黨對政府給予有力支持,通過了《反恐法》、反恐救援400億美元緊急撥款等議案。布什本人的支持率基本維持在85%。

  “911”事件後,兩黨紛爭一度暫息,但黨派鬥爭並未停止。隨著美國打恐取得進展,民主黨著眼國會中期選舉,力圖轉守為攻,在減稅及預算案等議題上與共和黨較量。

  政府:總統內閣制。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總統的行政命令與法律有同等效力。總統通過間接選舉産生,任期四年。政府內閣由各部部長和總統指定的其他成員組成。內閣實際上只起總統助手和顧問團的作用,沒有集體決策的權力。2001年1月20日,喬治沃克布什宣誓就任總統。副總統理查德布魯斯切尼(Richard Bruce Cheney),昵稱迪克切尼(Dick Cheney)。內閣有14名部長,主要成員有:國務卿科林鮑威爾(Colin Luther Powell,黑人),財政部長保羅奧尼爾(Paul O’Neill),商務部長唐埃文斯(Don Evans),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H. Rumsfeld)。

  憲法:1776年7月4日制定了憲法性文件《聯邦條例》。1787年5月制定了憲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屆國會宣佈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為獨立、統一國家的成文憲法。兩個世紀以來,共制定了27條憲法修正案。重要的修改有:1791年9月由國會通過的包括保證信仰、言論、出版自由與和平集會權利在內的憲法前10條修正案,後通稱“民權法案”(或“權利法案”);1865年和1870年通過的關於廢除奴隸制度和承認黑人公民權利的第13條和15條修正案;1951年通過的規定總統如不能行使職權由副總統升任總統的第25條修正案。憲法的主要內容是建立聯邦制的國家,各州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包括立法權;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門鼎立,並相互制約。

  國會:國會是最高立法機構,由參、眾兩院組成。兩院議員由各州選民直接選舉産生。參議員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兩年改選1/3。眾議員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額選出,共435名,任期兩年,期滿全部改選。兩院議員均可連任,任期不限。參眾議員均係專職,不得兼任政府職務。本屆國會(第107屆)于2000年11月7日與總統大選同時通過選舉産生。參議院三分之一席位(34席)和眾議院全部435個席位經過改選。共和黨和民主黨在新一屆國會參、眾兩院的席位對比分別變成50:50和221:212(眾院中另兩席為獨立人士)。由於副總統切尼依法兼任參議長,在參院擁有可打破平衡的投票權,因此共和黨仍掌握對兩院的控制權。參議院臨時議長斯特羅姆瑟蒙德(Strom Thurmond),多數黨(共和黨)領袖特倫特洛特(Trent Lott),少數黨(民主黨)領袖托馬斯達施勒(Thomas Daschle)。眾議院議長丹尼斯哈斯特德(Dennis Hastert),多數黨(共和黨)領袖理查德阿米(Richard Armey),少數黨(民主黨)領袖理查德格普哈特(Richard Gephardt)。

  司法機構:設聯邦最高法院、聯邦法院、州法院及一些特別法院。聯邦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8名大法官組成,終身任職。聯邦最高法院有權宣佈聯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無效。現任首席大法官威廉倫奎斯特(William Rehnquist)。

  政黨:美國有多個黨派,但在國內政治及社會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只有共和黨和民主黨。

  (1)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成立於1854年。1861年林肯就任總統,共和黨首次執政。此後至1933年的70多年中,除16年外,共和黨一直主政白宮。1933年至2001年之間,曾有艾森豪威爾(1953年1月至1961年1月)、尼克松、福特(1969年1月至1977年1月)、裏根(1981年1月至1989年1月)、老布什(1989年1月至1993年1月)執政。該黨領袖為總統或落選總統候選人,主席現為吉姆吉爾摩(Jim Gilmore)。一般而言,在總統大選中投票給該黨候選人的選民即為其黨員。

  (2)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1791年成立,當時稱共和黨。1794年改稱民主共和黨,1828年改為民主黨。1861年南北戰爭前夕,民主黨內部分裂,該黨的南方奴隸主策劃叛亂。南北戰爭結束後,民主黨在野24年。1885年克利夫蘭當選總統。此後該黨又大部分時間在野。1933年開始,民主黨人羅斯福、杜魯門、肯尼迪、約翰遜、卡特、克林頓先後當選總統執政。該黨領袖為總統或落選總統候選人,主席現為特裏麥考利夫(Terry McAuliffe)。一般而言,其黨員是大選中投民主黨候選人票的選民。

  (3)第三黨有綠黨(Green Party)和改革黨(Reform Party)等。

  重要人物:喬治沃克布什:總統,共和黨。1946年7月6日生於康涅狄格州,係美國前總統喬治HW布什長子。1968年獲耶魯大學學士學位。1975年獲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4年11月當選為得克薩斯州州長,1998年競選連任成功,成為該州歷史上首位獲選連任的州長。2000年12月當選總統。

  理查德布魯斯切尼(Richard Bruce Cheney),昵稱迪克切尼(Dick Cheney),副總統,共和黨。1941年生於內布拉斯加州。曾就讀耶魯大學和懷俄明大學,獲懷俄明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1968年至1977年在白宮任職。1978年至1989年任眾議員。1989年至1993年擔任布什政府的國防部長。1993年卸任後投身商界。2000年12月當選副總統。

  引自外交部網站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