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精彩報道     主創人員         



西藏篇之七:確保長治久安


  鞏固和發展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是實現西部大開發可靠保證。愛國統一戰線,作為黨的一項長期方針和重要法寶,特別在西藏的改革開放、經濟加快發展和實現社會從基本穩定到長治久安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黨的統一戰線政策感召下,各族各界愛國人士高舉愛國、團結、進步的旗幟,為西藏的穩定和發展群策群力,身體力行,做出了積極貢獻。

  當前,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西部大開發的新的歷史時期,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的工作範圍和對象,已由過去的以民族、宗教界為主,發展成為包括民族宗教界人士、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業者、國外藏胞中擁護祖國統一的有識之士及國內親屬、港澳和台灣同胞、出國和歸國留學人員在內的各族各界人士。

  鞏固和發展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必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加強各民族之間的共同因素和社會主義的一致性,不斷鞏固各民族的大團結,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鞏固和發展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必須全面正確地貫徹黨的宗教政策,保護群眾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宗教活動,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要引導群眾崇尚科學文明,追求社會進步。要堅決抵制達賴集團利用宗教進行政治和思想滲透,使寺廟的領導權真正掌握在愛國進步的宗教人士手中。積極引導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西藏的發展、穩定和安全,事關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事關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事關祖國統一和安全,一定要做好。只有這樣,才有利於我們國家的長治久安。

  《西部百評》之二十九

  山川秀美新西藏

  加強西藏的生態保護,還山川以秀美,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全局而做出的戰略性舉措,對於在西部大開發中更好地建設西藏,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長期以來,由於短缺經濟和計劃體制的雙重影響,以及自然條件的制約,西藏的農牧業生産,一直沿數量型增長方式,生態環境遭到一定的破壞,嚴重制約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西藏是我國和東南亞地區的“江河源”和“生態源”,加強城市污染防治和環境治理,對全國乃至亞洲都有深遠影響。“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西藏實施長江上遊流域、雅魯藏布江流域的綜合治理和環境保護,實施金沙江上遊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工程,有著特殊重要意義。

  西部大開發,為西藏生態環境建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同時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目前全區共建立自然保護區13個,面積32.5平方公里,佔全區土地面積的26.5%。拉薩市綠地覆蓋率為17.6%,人均綠地面積12平方米。全區現有的23.2萬公頃耕地未曾受到工業三廢污染;因自然災害損毀的耕地,約有70%復墾利用;草場圍欄面積已達159.61萬公頃,草場灌溉面積155.1萬公頃;滅鼠、滅蟲、滅毒草面積近97.78萬公頃。

  當然,增強環保意識,加快生態建設,保護西藏這個“世界上最後一片凈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要走的路還很長。只要我們堅持保護資源和合理利用並重,以退耕還林還草為契機,一方面落實保護天然林的各項措施,另一方面在宜林宜草地帶大力造林種草,增加林草植被。長此以往,耕耘不止,必將建成一個江河長流、大地常綠的西藏高原!

  實施西部大開發,一定能為西藏各族人民帶來美好的未來。扎西得勒!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