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精彩報道     主創人員         



廣西篇之五:加快實施綠色工程建設


  工業革命的一個沉重代價就是:開發往往伴隨著毀壞。西部大開發最具深謀遠慮的一個思路就是,把再造優美山川和快速發展經濟統一起來,把生態環境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廣西主要領導同志明確提出要做好5篇文章,其中重要一篇就是“要搞好廣西生態環境治理。”

  廣西的生態建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水土流失現象仍很嚴重,據1999年調查,僅紅河流域沙土流失面積就佔土地總面積的25%以上。在一些地區,石漠化趨勢不僅沒有得到遏制,面積還在擴大。由於石漠化不斷加劇,導致生態環境惡化、水土流失日趨嚴重,乾旱、洪澇等自然災害越來越頻繁。加快廣西的石漠化治理已經成為廣西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緊迫的任務。

  廣西各級領導清醒的認識到,廣西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資源的開發,而資源的開發絕不能以犧牲環境和生態為代價。儘管這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但廣西的幹部群眾仍以巨大的熱情投入環境建設。珠江防護林建設一期工程已經完成,二期工程還在建設。針對石漠化現象,目前全區已封山育林1500萬畝,人工造林140多萬畝。到2001年7月,全區已推廣使用柴節煤灶802萬戶,佔總農戶的96.86%,建沼氣池70多萬座,年節標煤400多萬噸,相當於保護森林資源33.3萬公頃的規模。可謂初戰告捷,成效顯著。

  2000年11月,在區黨委七屆九次會上通過的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明確指出:要“加快實施綠色工程,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還竹還草,抓緊石山地區綜合治理,積極推進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廣西防護林、自然保護區體系建設以及沿海和海洋生態環境建設。”在廣西,一項從治理石山到治理海洋的環保攻堅戰已經打響。我們相信,只要堅韌不拔,持之以恒,必定獲得巨大成功。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