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台灣當局為何將“三通”議題政治化


  主持人 李紅:7月25日,台灣當局領導人在接受《遠東經濟評論》專訪時強調,在“一中原則”下,“三通”談判無法展開。據台灣媒體報道,近期他不只一次説過這樣的話,僅7月份一個月的時間裏,他已經連續三次在不同場合發表同樣的言論。這相對於其去年5月在大擔島的“三通是必走的路”的大膽講話,可以説是大大地倒退。更與其2000年台灣領導人大選前的“將於任內實現三通”的競選承諾,背道而馳。那麼,陳水扁為什麼會在近期拋出這樣的言論?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其在“三通”的話題上總是反復無常呢? 就這些話題今天我們演播室邀請了兩位嘉賓共同探討,他們是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所徐博東教授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毛仲偉教授。

  7月25日,台灣當局領導人在接受《遠東經濟評論》專訪時強調,在“一中原則”下,“三通”談判無法展開。然而長期以來,關心兩岸“三通”問題的廣大台灣民眾,尤其是台灣工商界人士,都不會忘記陳水扁在2000年台灣領導人“大選”前,向選民誇下的海口,“選我阿扁,就會實現兩岸三通”。其主政後,也是多次表態願意推動兩岸“三通”,2002年5月還聲稱“兩岸三通是必走的路”,提出“兩岸三通可由民間來協商”。此番講話之後,僅僅過了五個月,陳水扁對“三通”的態度又發生了根本性變化,2002年10月24日他説“兩岸‘三通’並非台灣經濟發展的萬靈丹”。2002年11月1日他又説任何形式的直航都涉及“政府公權力”,非民間可取代。

  主持人:我們看到陳水扁任內期間,態度曾經出現過幾度的轉變,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復轉變的情況呢?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所 所長 徐博東: “三通”問題上我們可以看到,陳水扁已經變了數不清的次數。早在他和許信良爭取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時候,他當時為了爭取民進黨內的,台獨基本教義派對他的支持,把許信良排除在外,結果他就站在“台獨”基本教義派一邊,提出來反對兩岸“三通”。他説:“‘三通’是我們的最後的籌碼,輕易不能夠開放兩岸‘三通’”。那麼最終,得到了民進黨的提名,成為民進黨2000年大選的所謂“總統”候選人。那麼當上了候選人之後他又改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 副研究員 毛仲偉:首先他把這議題定為統獨的議題,第一個籌碼是“台獨”籌碼。比如他強調我要是“特殊的國際航線”,“兩國航線”,這個時候沒有問題。也就是“三通”作為他“台獨”的一張牌,如果説在這種情況下進行“三通”,就是為“台獨”張目,這是一個。再有一個他把“三通”的議題作為“選票”籌碼。早期時候由於剛執政的時候由於他有新中間路線,所謂“全民政府”,要爭取中間選民的認同,他講要擴大執政政治基礎,那個時候,可能説得比較委婉一點,甚至有時候表現出善意,説“三通”還是必須做的事情。當島內政治格局比較確定的時候,尤其是“藍綠”分野很清晰的時候,我們説“泛藍軍”現在基本上是主張“三通”的,主張緩和兩岸關係的。“泛綠軍”的支持基礎,基本傾向於兩岸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甚至要“一邊一國”這樣。這個時候他的“選舉”需要就是權衡利弊。如果放開這條道可能還鬆動他傳統基本教義派支持,所以在這個評估下“選舉”需要,他就考慮這時候我要硬扛,拒絕開放。所以這是“選舉”需要,而不是民眾利益需要。不是從政策周延性考慮,(不是)社會整個公眾利益去考慮。所以我覺得,“三通”到現在來看,很明顯是被他們,屬於經濟議題政治化了,等於這樣一個“三通”議題籌碼化了。

  儘早實現兩岸“三通”是祖國大陸的一貫主張。以民為本、為民謀利,是祖國大陸解決"三通"問題的立足點和出發點。為儘快實現兩岸“三通”,祖國大陸表示出了極大的誠意和善意,僅2001年1月5日到2002年10月16日間,就多次調整兩岸“三通”政策,一次比一次務實。2001年1月5日,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在會見台灣新黨、國民黨“三通”參訪團時表示,兩岸“三通”應本著直接雙向、互惠互利的原則,透過民間組織協商解決。2001年4月3日,錢其琛在會見台灣親民黨“三通”參訪團時説,兩岸“三通” 可以定位為“兩岸航線”,應該參照“港臺通航”的辦法儘快通起來。2002年7月5日,錢其琛在先後會見由台灣統一企業集團總裁高清願率領的幾十家台灣知名企業家參加的考察團和台灣知名人士許信良率領的促進兩岸“三通”訪問團時進一步表示, “三通”是一個經濟問題,不應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只要把兩岸“三通”看做是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儘早可以實施,可以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2003年1月24日在紀念江澤民主席《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重要講話發表八週年座談會上,錢其琛副總理再次強調指出。“三通”是兩岸之間的事,是經濟問題,"三通"商談不是政治談判,可以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

  主持人:在剛才短片當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大陸在“三通”議題上的政策,一直在做務實的調整,而且也主張不以政治干擾經濟。那麼,對於這樣一個兩岸家喻戶曉的經濟議題,我們怎麼來看待陳水扁近期拋出的“不能為達直航目的,而接受一個中國原則”這樣的言論呢?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所 所長 徐博東:他歪曲大陸方面的已經調整了的“三通”政策主張,然後加以攻擊。因為一個中國原則已經在陳水扁上臺這幾年之後,已經把一個中國原則妖魔化了,扣上了“一個中國原則”,他就可以欺騙島內民眾,認為既然一個中國原則下就會把我們台灣的吃掉了,“三通”當然就變成投降了。然後就把主張兩岸“三通”的“泛藍陣營”可以打成賣臺集團,“連宋”變成中共代言人,妖魔化“連宋”主張“三通”這樣一個兩岸政策。所以我覺得,一方面他又可以把“三通”不能通,不能兌現他的“競選”承諾,這個責任推給大陸,一方面又可以打他的政治對手,所以他是一箭雙雕這樣的一個的策略。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在今年7月份陳水扁曾經連續三次發表過這樣的言論,他為什麼選擇這樣一個時間,並且這麼多次來發表這樣的言論呢?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 副研究員 毛仲偉:我們都説現在又快到選舉的熱季了,既然是一種選舉的考量,他可能根據選舉的變化調整他的身段,調整他的表述。但總體來看,陳水扁在這裡面這種政治表現,實際上已經他是到了他壓力很大的情況下,才把“三通”這個籌碼祭出來,動員反“三通”支持群,當然跟“藍軍”有區隔,我的路線就是跟它有區隔。在這種情況下,我記得好像去年他講“三通”的時候,説出“三通”不是萬靈丹,整個行政院系統都在講這個事情,等於“三通”剎車的時候,島內一些輿論,比如説島內的《經濟日報》就發出這樣的呼籲,呼籲當局給台灣企業、台灣民眾一個民主的、自由的發揮空間。還有的媒體講,台灣當局拒絕“三通”的道理,于理不合,于利不實,實際上是根本不通的道理。而且台灣也沒有拒絕“三通”的本錢了,都是強調從台灣整體發展務實面,實事求是去看,“三通”確實不應該阻攔,阻攔一天損耗一天,浪費台灣資源喪失機會一天。

  主持人:如果推開台灣當局出於政治考慮,基於兩岸經貿往來、人員往來,以及兩岸關繫上推動“三通”是不是勢在必行呢?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 副研究員 毛仲偉:如果從現實面來看,起碼省時省錢最起碼的這個事情,繞道一下又費時又費錢,經濟成本增加,實際上從深廣的角度來看,兩岸經濟已經發展到這種程度,由於台灣出口的依存度對大陸百分之二十幾,它的投資依存度去年好像達到50%!加上它對大陸的其他方面的依存。這樣一種密切的經貿關係,兩岸卻處於一種不通航的狀態,實際上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有台灣學者指出,兩岸無法實現“三通”,每年光是轉運,最少要無謂耗去1000億元新台幣的成本自不必説,真正的問題會逐漸顯現。例如,外商國際採購中心搬去大陸、營運總部移去上海。這些動作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將在三五年後顯現。然而開放“三通”,不但令製造業受惠,且能推動服務業,包括旅遊觀光業的發展。如果兩岸“三通”﹐僅運費節省50%﹑金融服務等相關費用節省30%﹐則台灣平均每年可增加0.5%的經濟成長率。也就是説5年內﹐就可為台灣累積創造2.5%的經濟成長率。因此,台灣有關部門持續所做的民調顯示,島內一直有高達60%以上的民眾贊成“三通”確屬現實需要。

  主持人:那麼在“三通”問題上,除了陳水扁出於競選連任的考慮之外,也有人認為在多變的“三通”政策當中,陳水扁也有一種畏懼“三通”的心理,如果説他畏懼“三通”,他怕的是什麼呢?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所 所長 徐博東:的確陳水扁把“三通”看做是非常可怕的一個事情。不久前李登輝就曾經講過,“三通”實際上是無硝煙的戰爭,兩岸關於“三通”問題上較勁。如果兩岸“三通”的話,台灣等於投降了。所以“三通”等於投降不是陳水扁發明的,是李登輝先説的。問題為什麼他把“三通”看得那麼可怕,等於投降呢?實際上我們研究一下“台獨”産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根源,就是兩岸長期隔絕,兩岸民眾互相不來往,兩岸經濟切斷,文化切斷,造成這樣一個“台獨”之所以能夠産生、發展,一個重要原因。同樣道理,如果兩岸直接“三通”之後,兩岸經貿往來、人員往來越來越密切,那麼由於兩岸同文同種,文化接上了,來往密切之後,特別是台灣的青少年、大陸的青少年來來往往,台灣的學生到大陸來讀書、來旅遊觀光,甚至工作、求職工作。這樣的話,台獨的社會基礎逐漸就會剝蝕,就會動搖,對他當然覺得可怕。所以我看兩岸“三通”雖然它拖到現在,而且還頑固地繼續想阻撓,但是我比較樂觀,我覺得整個一個兩岸的交往,還有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最終恐怕過不了太久,兩岸“三通”總是要通的,否則的話台灣真正是邊緣化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 副研究員 毛仲偉:所以如果説再過幾年,“三通”真能再拖幾年的話,我們回頭再反思這段時間,就會發現,真正使台灣邊緣化、矮化的話,恐怕是陳水扁的政策。就是如果説以前,昨天李登輝“戒急用忍”,拒絕“三通”,耽誤了、傷害了台灣的今天的話,那麼今天陳水扁的拒絕“三通”,他強化他的“有效管理”,恐怕要傷害台灣的明天,台灣的前景要堪憂。

  結束語:如果不是“台獨”優先,何懼兩岸人民的接近和密切往來,何懼兩岸經貿在互補互利的基礎上進一步邁向分工合作、共同繁榮的坦途?陳水扁的“一中原則”下,“三通”談判無法展開的説法,不過是繼續其“台獨”路線和拼“選舉”服務的又一個説辭罷了。“三通”能拖一時但不能拖永久,因為其與台灣現實利益衝突最終是無法解決的。(編導:安倍含 )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