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光陰的故事——海峽兩岸流行音樂交流


  2003年6月1日星期日播出

  主持人 李紅:上世紀80年代初,《鄉間的小路》、《外婆的澎湖灣》、《橄欖樹》等台灣校園歌曲傳入了祖國大陸,它們就像一陣清風吹遍了大地。一時間,羅大佑、蘇芮、齊豫、齊秦成了那個時代青年崇拜的流行歌曲的偶像。很多人至今還能哼唱《童年》、《光陰的故事》、《是否》等台灣流行歌曲。那麼台灣流行音樂的發展歷程是什麼樣的?大陸的流行音樂從台灣流行音樂中汲取了哪些營養?兩岸在流行音樂創作上有哪些交流與合作?今天我們的演播室邀請到了國家一級作曲家、著名音樂製作人卞留念先生光臨我們的演播室,和我們共同來聊一聊台灣的流行音樂。

  台灣流行歌曲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國語歌曲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涌現了一大批國語流行歌曲的創作者,如莊奴、李泰祥和劉文正等。《請跟我來》、《在雨中》是這個時期的經典作品。到了70年代,台灣一批大專院校的青年學生不滿社會上出現的崇洋媚外的現象,開始掀起了“校園歌曲熱”。到了80年代初,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剛剛開始。人們渴望富有生活氣息、易於學唱的流行歌曲。這時候,曲調簡單、歌詞朗朗上口的台灣校園歌曲傳進了大陸。一時間,年輕人都在學唱《龍的傳人》、《外婆的澎湖灣》、《鄉間的小路》等台灣校園歌曲。這些歌不論是寫景物,還是寫愛情,在文字意境方面都給人以美感,散發出純樸的鄉土氣息,是台灣青年學生求新、求變和熱愛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的生動表現。

  主持人:卞老師,説到台灣的流行音樂,可能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就有著很濃的學院派的風格,那麼現在我們也在,很多歌手在傳唱著當初台灣的校園民謠,比如説成方圓演唱過羅大佑第一張專輯裏的《童年》,那麼您對這個台灣的校園民謠怎麼看?

  著名音樂製作人 卞留念:台灣的校園民謠實際上也是在台灣原來的鄉間民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被國語化以後,再一個民謠變成它自身的原創歌曲以後,所以它發展到它的校園民謠以後就比較順理成章的,比如像《橄欖樹》,這是齊豫唱的,就是在那個時期誕生出來的。因為這個《橄欖樹》非常好聽,我們聽了以後,橄欖樹,非常漂亮,好聽,旋律非常好聽,而且到現在為止都是百聽不厭的,這種東西經得起時間考驗,那麼再加上你説的那個《童年》,都值得讓人們一想到那個年代的那個音樂,就等於回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早期的,人的性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我們都有感觸的,可能在那個時候,最早能夠吸引我們的,就感覺他們怎麼那麼純,怎麼那麼,怎麼讓人感覺有一種童年的感覺。

  主持人:而且有一種青春的味道。

  著名音樂製作人 卞留念:對。

  主持人:那麼説到台灣的流行音樂,我們就不能不提及羅大佑,可以説他當時這個演唱風格和舞臺的形象可以説打動了一代人,而且給很多人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那麼您怎麼來看羅大佑在台灣歌壇上的位置?

  著名音樂製作人 卞留念:羅大佑首先我對他的這種尊重,比一般的人要多的,他的流行音樂的創作,他是一個完整的,他不僅僅是一個流行音樂,他自己是一個創作者,是一個演唱者,是一個製作人,我更認為他是一個思想家,他的流行音樂的思想的這種意識,尤其是台灣的新文化的一種,他的文化人的一種走向吧,他的創作的意念,我認為是對台灣流行音樂的發展是貢獻最大的。比如説他寫的這個《鹿港小鎮》,寫的很多帶有思想的音樂,帶有很多讓人反思的,發人深省的,讓人有回味的,讓人有所對一個人生有所感悟的一些東西非常的濃,他的音樂風格也非常獨特,極具創造性,而且他的音樂的演唱的給人留下的沙啞的聲音,也是極具個性的。

  1982年,羅大佑以《鹿港小鎮》、《童年》、《戀曲一九八○》等崛起台灣歌壇。他的歌反映了兩種社會情緒:一是年輕一代對政治和社會陳規感到厭煩。二是隨著台灣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化的轉型,人們開始懷戀過去那種純樸的鄉村生活。這種既要打破現狀又不禁懷念過去的矛盾,恰巧是社會轉型中人們的普遍心理狀態。因此,這位黑眼鏡、黑衣服、長頭髮的歌手剛一齣道,就以他不事雕琢的嗓音和蘊含深刻文化反思意識的歌詞,給青年歌迷帶來了巨大的心靈撞擊。

  著名音樂製作人 卞留念:我認為他的創作,他的詞和他的曲,我認為到現在為止的話,很少有人能夠逾越過他的流行音樂的高度的。

  主持人:回憶起當時的情況,是不是對我們也會産生一定的影響?

  著名音樂製作人 卞留念:那當然了,因為我那時候也形成了一種概念,我們的音樂創作如何能夠納入我們自身發展的軌跡,如何就是在借鑒外來的東西之上,在我們的思想的這種主導之下去創作,而並不是拿來,並不是拿來就去模倣,就去克隆,我不贊同這種流行音樂的發展走向,因為中國的文化幾千年發展,它的流行音樂在近年代的,近一、二十年派生出來的這個新的東西,等於是老樹長了一棵新芽,那麼這個新芽肯定是滋生在我們的土壤之上的,所以我們的流行音樂的發展一定是按照我們原來文化的這種派生,應該是傳承,應該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受到現代的文化的氣息,它長的這個花,開得應該非常鮮艷而且非常堅實的步子,所以我覺得中國流行音樂的原創性的捍衛,是我們這代人以及下一代人一直要往下走的。

  主持人:我們知道談到早期的台灣流行歌手,可以説蘇芮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一個人物,而且據我們的了解,很多大陸女歌手當初都是從模倣蘇芮開始步入自己的演唱生涯的,您怎麼來評價這樣一種模倣的現象?

  著名音樂製作人 卞留念:我認為蘇芮,首先她的這個音樂是更靠西方,她的最代表的東西就是英文歌曲,所以她的英文歌曲又能夠在台灣能夠這樣登陸,我認為她應該是這個方面的一個先驅者了,所以她的流行音樂受到西方音樂的影響,她的歌曲風格非常的濃,所以這個更加有一種對大陸的歌手來講,更有一種吸引力,再加上她的音色,她演唱的音色和她的音樂的走向非常的洋氣,而且她的流行音樂的味道非常濃。

  二十多年來,海峽兩岸的流行樂壇經常進行合作與交流。幾乎每一個想成功的台灣流行歌手,都把大陸作為他們的主打市場之一。蘇芮、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都為大陸歌迷傾情奉獻了許多好歌,而大陸的音樂人和台灣的歌手也有很多的合作。郭峰是大陸流行歌壇實力派人物,1986年,他作曲的《讓世界充滿愛》風靡兩岸,他也是較早與台灣歌手合作的大陸流行音樂家之一。

  著名音樂製作人 郭峰:從1988年到日本去了10年,後來我又去了新加坡。那我們在新加坡的時候主要的工作就是面向於台灣的市場和香港的市場。當時創作了很多的歌曲,當然我覺得有一首歌曲有可能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我和蘇芮合作的,名字叫《不要説走就走》。因為這首歌曲大家都非常非常熟悉。當然我還和很多的歌手,如柯以敏很多很多的歌手有很多的合作。

  而大陸年輕的詞曲作家楊洋的一首《天涯共此時》很好地表達了海峽兩岸人民的心聲。

  主持人:可以説我們兩岸在流行音樂方面的交流還是很多的,我們也曾經有很多歌手到台灣開過演唱會,您印象最深刻的這種交流與合作是在什麼時候?

  著名音樂製作人 卞留念:近幾年的流行音樂兩地交流非常多,像我們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反正每一年都會有港臺的歌手來大陸來進行春節晚會,參加春節晚會。除了這個以外的話,每一年流行歌手商業演出,幾乎台灣想要成功的歌手,或者是已經成功的歌手,都會到大陸來走一圈,因為大陸的市場太大了,它的吸引力太大了。大陸也有一些歌手去,那麼大陸歌手去,等於是,肯定是有些民間的交流,有些是商業公司的運作,有些是通過交流的會議呀什麼的,但總的來講,大陸去台灣交流的歌手,我認為這個沒有台灣來大陸交流的多,我倒認為今後的這種兩岸的這種交流呀,應該更加地再頻繁一點,尤其是大陸到台灣去交流文化的機會應該再多一點就會更好的。

  主持人 :音樂是最能打動人心的,而通俗易懂、膾炙人口的流行音樂更易於在普通人中傳唱。但願兩岸在未來能夠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流行歌曲,讓它們都化成一座座七彩橋,架在兩岸人民的心中。(編導:歐陽群)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