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透視民進黨執政三週年——台灣經濟


  2003年5月9日星期五播出

  主持人:陳水扁上臺前曾為民眾描繪了一幅理想的前景,吸引了不少中間選民。但是三年過去了,台灣社會卻沒有出現人們所期待的經濟繁榮與社會清新的景象。那麼三年來台灣當局採取了怎樣的經濟政策?目前台灣的經濟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狀況?又面臨哪些問題?今天我們的演播室請到了《海峽兩岸》特約評論員張冠華先生為您做分析。

  在陳水扁上任屆滿三年之際,台灣政策研究基金會委託輔仁大學進行了一項調查,主題是民眾對台灣當前財政經濟問題的看法。結果顯示,認為台灣目前的財政及經濟狀況好的民眾有35.7%,認為不好的有60.7%,顯示多數民眾仍憂心台灣的經濟狀況。三年前,陳水扁一上任就把“拼經濟”三個字挂在嘴邊。但是在實際運作上,卻看不到他的章法。例如,8英寸晶圓廠要不要開放?在全台灣幾乎吵成了一團。台灣要不要開放陸資來臺投資?要不要對大陸同胞來臺觀光鬆綁?兩岸要不要直航?陳水扁總是瞻前顧後,遲遲拿不定主意。為提升經濟景氣指數,創造就業,台灣當局曾先後推出“8100台灣啟動方案”、“擴大內需方案”、“永續促進就業方案”等至少10個以上的大型甚至特大型方案。

  主持人:陳水扁上臺的時候,他曾經向民眾做了這樣的承諾,他説他將順應民意,提高台灣的經濟競爭力,讓人民過上富裕的日子,那麼三年過去了,據您的觀察,他在經濟施政方面,他能拿到幾分?

  特約評論員 張冠華:這個打分我想實際上島內民眾和經濟表現更有説服力,那麼最近一、兩年,台灣島內媒體各種調查都顯示,應該説島內民眾和工商界對陳水扁經濟施政滿意度是相當低的。基本上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對他的經濟施政是不滿意的,可以説從民意的調查來看,他不能説是及格的。那麼再從經濟表現來看,大家都知道,從2000年下半年以後,台灣經濟步入一個空前困難的時期,幾乎所有重要的經濟指標,都創戰後以來的最低點,它整體的經濟表現也説明他的經濟施政是不能合格的。所以總體來説,經濟施政已經成為陳水扁執政以來,他最大的一個包袱。

  主持人:那麼到底台灣經濟現在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它有什麼樣的一些問題?

  特約評論員 張冠華: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我們先看它的經濟增長率,經濟增長率在2000年的時候還是不錯的,尤其是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創90年代以來,單季經濟增長率的最高點,當時開局是不錯的,但是到第四季以後,情況開始急轉之下,那麼到2001年我們大家都知道,台灣陷入了50年以來的首次經濟衰退,衰退幅度達2.18%,是戰後台灣經濟所從來沒有過的。2002年台灣經濟表現也不理想,雖然出現一些緩慢的復蘇,但是經濟增長率也只是3.54%,今年根據各種估測,今年的經濟增長率比去年也好不了多少。所以總體來説,連續三年台灣經濟增長率出現衰退,或低於4%這種情況,是戰後以來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再從它的股、匯市來看,在2000年3月份,台灣的股市一度曾達到萬點,但是從此以後,台灣的股市可以説是急速下滑,最近這兩、三年基本上是維持在5000點上下,甚至一度跌破4000點,島內民眾財富的縮水程度也達到一半以上。從匯率來看,在2000年的時候,台灣的新台幣,1美元對新台幣的匯率大概是30元台幣左右,那麼最近一、兩年急速貶值,在35元左右,匯率的貶值也達到百分之十幾,還有一個我們看它的銀行呆、壞賬,也急劇的惡化,台灣的金融呆、壞賬在90年代的時候,基本上維持在百分之三、四,步入21世紀以後,台灣的呆、壞賬比例急速升高,目前根據官方估計的數字是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

  主持人:剛才提到經濟增長率不斷下降,體現在您剛才提到的幾個經濟指標上面,那麼據您的觀察,三年來,台灣當局在經濟施政方面,它有沒有一個完整的思路,或者有一個經濟的主軸呢?

  特約評論員 張冠華:我看不出這三年以來,它的經濟理念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比如説它的經濟戰略,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經濟發展戰略,那麼具體的經濟施政,是如何來針對島內一些具體的問題,深層原因進一步改革看不出來,但是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從政治層面,或者一些非經濟層面來看,我覺得有些東西倒是一貫性的,就是説意識形態,或者政治因素在它的經濟施政裏面,佔有很大的成分。這也是導致它的經濟施政,不僅沒有解決目前台灣存在的一些問題,某種程度上反而是惡化了台灣經濟存在的一些弊端。

  主持人:回首陳水扁執政三年來,關於島內經濟發展的一些事件來説,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可能就是“經發會”了,因為它號稱是召集了島內各界人士來共同研討島內的經濟問題,那麼站在經濟的角度,您認為“經發會”對島內的經濟到底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它有沒有實際的效力?

  特約評論員 張冠華:對整個經濟發展也沒有産生多大的影響,民進黨當局的一個想法,它就是要整合在野黨,還有島內的各界,共同為當時經濟惡化問題背書,那麼後來它也達成一系列的共識,但是後來我們看到,這一系列的共識,並沒有完全得到落實,即使部分得到落實,對整個經濟發展也沒有産生多大的影響。尤其是我們看到“經發會”最引人注目的,它達成的共識裏面,比如説“三通”問題,現在都沒有實現。

  主持人:透過對於“經發會”的分析,我們對於島內領導人對於經濟施政能力也産生了一定的質疑,那麼您怎麼來評價他這种經濟施政政策的有效性?

  特約評論員 張冠華:對民進黨上臺以來,三年的經濟施政,我們可以大體進行一個評估,第一個方面民進黨當局沒有為台灣的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從這個環境方面,一方面是島內政局,處於一種動蕩不安的狀態,兩岸關係處於一種緊張,民進黨它是第一次有“台獨”黨綱的政黨來上臺,而且在一系列施政過程中,又搞“漸進式台獨”,這就使島內的民眾和工商界對台灣的前途,以及台灣經濟未來的發展,充滿一種不確定感。第二個方面我們看,台灣當局的經濟政策,就像在“經發會”裏表現得一樣,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第三個就是台灣當局施政經驗不足,整個經濟政策不能保持連貫性,那麼我們看到民進黨執政以來,“行政院長”就換了三個,“財政部長”換了四個,“經濟部長”也換了三個,政策的連續多變,經濟部門首長的不穩定性,也使工商界和島內民眾無所適從。

  不久前,台灣政策基金研究會分別在台北、新竹、桃園舉辦了三場座談會,邀請了島內學者、專家、民眾以及地方行政主管部門的代表,針對當前台灣經濟情況、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黃耀輝:台灣經濟最大的問題在於政策搖擺,當局在許多問題上都違反誠信,導致民眾對當局失去信心。

  台灣交通大學 教授 沈華榮:建議當局不要從政治的角度看台灣企業到大陸發展,而是要回歸經濟面,限制或管制産業到大陸發展都不是好方法。

  台灣大學教授 周治邦:台灣當局在兩岸政策上的反復,對島內外的投資意願有很大影響,以春節包機為例,可以説陳水扁無意改善兩岸經貿問題。

  台灣政治大學 教授 賴士葆:台灣所面臨的最大財經政策,在於重大政策的搖擺不定,不論是工時還是“核四”問題,都使台灣的經濟受到重創。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當局現在又出臺了新的經濟舉措,您怎麼來看待這些新的措施,您認為這種新的措施能否有效執行?

  特約評論員 張冠華:我覺得最近台灣當局出臺了一些新的政策,在它施政的不成熟性,還有意識形態色彩重的這種特點是更加明顯了,我們看到最近出臺了200億元(新台幣)擴大就業計劃,還有一個500億元(新台幣)的公共投資計劃,這些計劃都在島內引起了非常大的爭議,因為200億元(新台幣)的擴大就業計劃,實際上它不是從一種專業化的考量,而是從一種政治的角度來考量,它要解決目前的失業問題,為以後自己的選舉,營造一些聲勢,然後匆匆忙忙通過200億元(新台幣)擴大就業計劃,臨時在有關機構裏面增加一些比如説臨時工,或者閒職這一類的,臨時補充一些就業人員,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這也反映出陳水扁施政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説不從專業化的問題來解決經濟問題,再有500億元(新台幣)擴大投資案,公共投資案也是有比較明顯的政治色彩,尤其在500億元(新台幣)方案通過以後,500億元(新台幣)怎麼分配,這個資源是公平分配,還是分配對自己以後選舉,或者鞏固自己政經勢力有用的範圍裏面,這裡面都藏有很多的玄機。所以這個問題最近在島內“立法院”也是鬧得不可開交。

  主持人:在我們一開始的討論當中,我們就提到陳水扁當初向民眾做承諾,他要讓台灣的經濟具有競爭力,讓民眾過上好日子,那麼您認為,如果陳水扁要實踐他這樣的承諾,台灣經濟的出路在哪?

  特約評論員 張冠華:其實台灣經濟現在處在一個新的十字路口上,台灣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這三年以來,它有短期的因素,也有長期的因素,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內部的原因,從經濟方面本身來説,台灣經濟正處在一個新一步的産業結構調整,在服務業成為主導産業以後,如何進一步發揮服務業主導作用,由內需型的發展轉為外需型的發展,成為支撐台灣經濟增長的一個長久動力,第二個就是説,它的一個瓶頸是工業升級問題,工業面臨著如何確立一個新的主導産業,再一個就是如何擺脫過去的委託代工,委託設計這種模式,進一步向更高層次的研發和設計提升,當然還有一個兩岸經貿關係的問題,如何處理台灣經濟發展與兩岸經貿關係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也是台灣當局急切處理的問題。

  主持人:今天我們分析了民進黨執政三年來,島內經濟狀況的問題。台灣島內輿論指出,陳水扁執政三年來,他內心並非不想實現他上臺時所做出的經濟承諾,只不過是三年來,他的心思更多地放在了拼選舉、拼政治上面,經濟成了選票的犧牲品。面對即將來臨的2004年大選,台灣當局又提出了“拼經濟、大改革”的論點,不過輿論指出,台灣民眾現在更看重的是實效,口號恐怕不可能為陳水扁帶來更多的選票。(編導:高輝)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