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大陸教育領域商機大


  2003年5月5日星期一播出

  主持人:有學者指出,隨著祖國大陸民眾收入不斷增加和生活品質日益提高,百姓家庭用於教育的投資在逐年遞增,已經超過住房的支出,教育將是最有潛力的消費領域。那麼目前教育消費市場的現狀如何?在未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當中,教育消費領域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能否為海內外熱衷教育投資的人士提供新的商機呢?就這些話題的探討,今天我們的演播室邀請到了兩位嘉賓,他們是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戰略研究室曾天山主任和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龐詩博士。

  為了解普通民眾在家庭教育消費方面的支出的情況,日前記者在北京街頭做了以下採訪。

  記者:在您家裏面最大的生活開支是什麼呢?

  民眾:主要是教育費用嘛,孩子上學、補課、其它(技能)學習東西多一點。一般佔到收入工資的一半不到,三分之一差不多。

  民眾:尤其是在孩子基礎素質教育方面肯定會比較舍得.

  記者:現在的投入情況是怎麼樣的?

  民眾:花在孩子身上的錢,大概在整個家庭收入的將近一半。

  民眾:比如我自己花在教育上的錢我覺得也是不少的,比買衣服的錢要多。

  記者:主要學什麼?

  民眾:我是大學畢業以後學的MBA,然後現在在學華爾街英語。

  民眾:(家庭收入)40%或50%都用在他的學習上。各方面都得培養他,不能光學習好,綜合素質(培養),音樂、美術都應該會點。

  主持人:從我們記者的採訪來看,這個教育的支出現在已經是一個三口之家的主要支出,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的?

  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戰略研究室主任 曾天山:從這個一個家庭的反映,乃至反映到整個國家情況,大致上是這樣,以點及面。國家投入的經費的增長,已經達到三千多億,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一直連年增長。特別是1998年之後,那麼到了2002年將近達到3.3這樣一個比例。從我們個人家庭上也有這種感覺,大家用在文化、教育這種發展性的投資方面是越來越多,正如剛才看片中講的一樣,它已經超過住房(支出),這預示著我們教育消費結構、層次發生一個質的變化,這也是面向小康社會的一個必然的情況。

  主持人: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我們的教育提出了什麼樣的要求?

  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戰略研究室主任 曾天山:十六大明確提出教育發展的一些重要指標,特別是提出要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國民教育體系,建設一個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化的社會,同時要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消除文盲,使人人享受良好的教育機會。它還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對我們國家跨越新世紀以後,完成“兩基”之後,我們的各級各地教育怎麼發展,一個明確的定位,而且有一些量的規定。這樣的話我們的教育工作可能是一個戰略性的轉型和跨越式的發展。

  主持人:您談到了教育的戰略性轉型,具體是怎樣一個轉變呢?

  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戰略研究室主任 曾天山:大家可能進一步地從教育的投資觀念來認識這個教育問題。過去是靠政府投入,現在要提倡以政府為主體的社會多樣化的投入,這種投入如果再加上社會化的個人選擇,這種就投入比較有效,那麼它就是能夠促進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再加上我們現在開放辦教育,我們過去的理想面向世界,現在不是面向的問題,已經走入世界了,那麼國際資本對教育的發展,民辦力量對教育的發展,那麼都會帶來教育是大的擴張。

  在祖國大陸儘管有關部門為滿足社會對教育的需求,招生規模在逐年擴大,但高等教育資源仍然是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有專家提供的數字指出:祖國大陸每年有近50%的初中畢業生和70%的高中畢業生不能升入高一級學校。也就是説大陸尚有近一半的高中階段學齡人口沒能接受中等教育,絕大多數學齡青年沒能接受高層次的教育。教育供給與需求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這為社會辦教育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座落在北京昌平的匯佳學校成立於1993年,是北京市教委批准的第一批民辦學校之一。在匯佳小學,五年制讀完,每個學生僅贊助費和學雜費就要支付16萬元人民幣。高昂的費用使得類似匯佳這樣的民辦學校被人們稱作是貴族學校。在這裡我們不妨也來聽聽,學生家長為什麼會為孩子選擇這類民辦學校。

  學生家長:私立學校的收費可能是稍稍貴一些,但是留給孩子和家長的時間都相對寬泛了,孩子沒有那緊張地天天上學呀、中午吃飯呀、晚上接送呀,家長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當中。我想雙方,孩子、家長和學校三方面的責任和義務都能夠更好地發揮。

  提起學校的成長過程,校長王家駿感慨萬千。

  北京匯佳學校 校長 王家駿:匯佳學校是1993年建校,從36個學生發展到現在已經超過兩千人,剛剛開始就在(北京)十三陵的天麓山賓館租了一個小院,隨著以後每年發展,現在整個匯佳學校校舍有9萬平方米,有的學生家長講,説匯佳學校是一年一個樣,半年不來又出了一個樓,半年不來你那又增加了什麼設施。學生規模大體上初期前幾年一年翻一番,現在的狀況我們都感到太快了,管理有時跟不上,隊伍有時跟不上,因為隊伍的適應需要一定的時間,後來我們就控制規模,選擇生源,想提高生源的質量,這樣更有利於學校辦成功。應該説學校發展的速度,我們老師説是奇跡,我説是偉大的勝利。

  如今的匯佳學校已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民辦小學發展成,包括幼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各階段,以及職業技術教育培訓的教育機構。王校長告訴記者,是教育消費市場的巨大需求創造了匯佳今天的奇跡。

  主持人:曾先生,匯佳的成功是否具有代表性?

  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戰略研究室主任 曾天山:這種學校我看得比較多,你比如説湖南的涉外經濟學院,我以前去的時候這個學校只有幾十畝地,後來我去年去的時候,這個學校有一千多畝地,有一萬五千多名學生。在學校裏看一眼的話,必須坐車。董事長又跟我談,他們又要徵收兩千畝土地,要達到三千畝土地這樣的學校。所以我就看到類似匯佳,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還有其它這樣,他都是一個跨越式發展。有些學校,包括現在有些學校是靠50塊錢起家的,有的是靠大家湊了點錢起家的,現在能辦成上億元的規模,上萬人的學校,特別是我們像學前教育、社會教育這一塊薄弱環節,民辦教育介入比較多,我們形容多元的結構已經形成,所以民辦教育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中國發展社會力量辦學的重要性,也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自己的業績,同時證明教育市場還是供不應求。

  中國民辦教育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再度興起至今,經歷了20年的發展歷程。

  字幕版:據統計,2001年全國各級各類民辦學校有5萬多所,在校生900多萬人。截止到2002年8月經教育部或教育部授權批准的具有頒發學歷文憑資格的民辦高校有89所,在校生15.1萬人。民辦學校已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辦學力量。

  主持人:如果想在教育領域投資的話,最具挖掘潛力的是什麼?

  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戰略研究室主任 曾天山:我覺得要是我選的話,一個是選職業教育。因為我們普及9年義務教育以後,大概90%以上的人口都基本上實現了,但是這個方面的職業化的成分是比較低的,勞動者的科技含量比較低的,所以發展職業教育,應該説是我們目前最薄弱的一點,同時也是國外最成熟一個方面,像德國、美國這些國家,在發展職業教育方面,在他們教育體系方面,比方他設計學院,短期大學,都非常有經驗。而且跟高等教育這樣的連貫性,所以這方面我覺得是最大一個商機。第二個就在非義務教育領域。因為我們國家這種情況,教育大國,他必須集中精力,發展義務教育,這是國家、政府的責任。非義務教育裏面,包括現在我們提出一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這個目標,目前來講我們平均才是53%,要達到這個普及,即使低線,我們都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目前來講各地高中教育還不是很發展,所以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點。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博士 龐詩:中國人的期望值來看,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長得非常好。那麼在幼兒教育這一塊兒市場,中國目前發展來看,應該説是開展得非常普遍,但是説一些高質量幼兒教育還比較少。尤其是國外這種高質量一些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的引進方面,這方面還是應該説是比較不足的。那麼遠程教育這一塊兒,可能由於我們國家目前技術的一種限制,所以現在應該説發展還是比較少的。那麼也就是説我們目前國內一些教學質量比較好的一些學校,以及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學校,沒有辦法立刻向教育比較貧瘠的地方輸送自己的教育資源。那麼國外一些比較好的教育,也沒有辦法進入我們國內。所以説這一塊兒,在信息技術發達的情況下,我們覺得一些好的教育資源,教育經驗應該可以通過遠程教育這種方式進入我們國內,或者從國內比較發達的地方,到比較落後的地方進行開展,這是國內也是比較需要的。那麼電腦市場來看,從我們國家來看,電腦學校、培訓學校比比皆是,但是能夠滿足現在高層次的需要,高質量電腦培訓,應該説是很少,大部分都是質量比較低,而且就是説比較粗淺的那種培訓,那麼這種高精深電腦培訓應該説比較缺乏,在我們國內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存在消費這種要求的一個市場。像外語也是,那麼這個英語來講,應該説目前處一個遍地開花一種趨勢,但是特別好的也很少。目前像新東方,以及華爾街這樣的,應該説是比較成功的典範,他們走的是高精深這樣的路線。但是目前從國內這種。包括其它上海、廣州這種城市來講,應該説這個需求還是相當大的,也主要是由於我們國家國際化,以及全球化影響,這個因素在內。

  早在1996年,世界教育市場收入總額高達9300多億美元。在美國每年教育産業總産值高達2000億美元,居美國經濟所有産業的第3位,還提供了200萬人的就業機會。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教育服務領域實施的進一步開放,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目光轉向了中國大陸教育培訓市場。有數字顯示,在大陸僅北京市每年英語培訓市場的産值就能夠達到10到20億元人民幣;而在IT培訓市場方面,一年能有5.6億人民幣的收入,並且會以每年50%的增幅上漲。

  主持人:看來現在教育市場還是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那麼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教育消費市場的成長是不是能拉動地方經濟的增長?

  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戰略研究室主任 曾天山: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它是一個間接,而且是長效,大家可以感覺到,如果沒有1999年擴招,我們就業壓力會更大。像天津、像黑龍江這些原來國有企業比較多的地方,它那個地方就出現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是教育,教育解決了工人的下崗問題,教育解決了很多人收入不足問題,那麼這些人把周圍多餘的廠房,多餘的民房租給學校,那麼學校獲得了大的發展,學校成為一個經濟增長點,同時成為一個聚攏人力,增人氣的一個地方,我覺得這個作用可能長效來看的話,可能是這個作用,緩衝就業,提高就業質量,拉動教育産業鏈條,這三個方面的作用。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博士 龐詩:教育的發展對地方經濟的拉動,表現最明顯的一個方面,我們所能看到的,教育産業的繁榮,首先跟教學有關的一些工業生産,包括一些工廠,比如説我生産這個教具、黑板、筆這些産業。第二個就是説跟教育服務有關的這些産業,包括其它一些家教、家政,以及跟我們其它一些,跟整個教育服務的有關的産業。

  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戰略研究室主任 曾天山:比方説周圍的食宿,周圍的餐飲,還有就是教育的社會化程度,我們可以看到(建)幾所大學以後,它周邊的經濟就帶動起來了。所以它對周邊經濟的帶動是我們應該看到的,它是一個輻射作用。

  主持人:對於來大陸教育領域投資的人士(來説),有什麼樣的問題是他們可以預想到的?

  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戰略研究室主任 曾天山:應該遵守中國的法律這是大原則,第二就是把宗教和教育分開。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博士 龐詩:需要了解我們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我們教育開放裏面,中國開放了哪些領域,哪些領域是已經可以開放了,哪些領域是不能夠開放的。那麼包括軍事教育,一些義務教育這些都是國家嚴格控制的,這一塊兒就是我們在進入市場的時候應該做一下分析。像學前教育、高等教育應該是沒有問題。

  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戰略研究室主任 曾天山:中國教育市場非常大,但並不是所有的教育都弱,教育發展是不平衡的,他應該找到他比較好的定位。你比如他是搞職業培訓,我覺得可能在中國很快就能上手,因為職業培訓的要求是比較低的,他要是搞學歷教育的話,我們有一套嚴格的規定,搞學歷教育要求什麼的資質。政府將來,我們國家政府管教育的話,他要求教育機構的一個資格認證,然後是課程的認證,然後是教育標準——受教育者的認證,然後培養模式的認證,首先你這個是符不符合中國設置教育機構的標準。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博士 龐詩:那麼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説,在進入市場的時候,我們要跟地方的這種實際上的發展狀況相結合,也就是説如果你考慮進的是東部發達地方的話,那麼在這個時候你應該選擇哪一個層次的教育。如果你想往西部發展的話,那麼這個西部裏面你應該選擇職業教育還是什麼教育,地方性差別很大,在選擇的時候應該慎重考慮。

  主持人:那麼到了2020年,我們的教育消費市場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

  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戰略研究室主任 曾天山:教育創新應該是新世紀教育的一個主旋律,從觀念上、體制上、內容方面,還有師資、運作模式方面,包括吸納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把社會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把國家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來發展我們的教育。那麼大家就變成一個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廣泛參與,而且是一個龐大的教育體系,是一個終身教育體系,是一個現代國民教育體系,而且還進社區、進社會的一個學習化社會。我們這個教育正是一個朝陽産業,而且是無限廣大的朝陽産業。

  主持人:教育消費的高速增長,得益於人們收入的穩步增長,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處在進入小康向富裕過度的階段,居民的消費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人們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需求中,教育消費脫穎而出,成為熱點也就不奇怪了。(編導:安倍含)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