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兩岸民眾關注伊拉克戰爭


  2003年3月20日星期四播出

  伊拉克當地時間20日淩晨5點多,也就是北京時間10點40分,美國發動了對伊拉克的戰爭。伊境內數個目標遭到了巡航導彈的襲擊。那麼這場戰爭會怎樣發展,對海峽兩岸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呢?就此話題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節目邀請到了軍事科學院彭光謙將軍和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陶文釗先生。

  主持人:伊拉克戰事爆發了之後,海峽兩岸人民都予以了極大的關注。應該説這件事情是今天所有報紙的頭版頭條,也是各大媒體最關注的一件事件,我們知道台灣媒體也非常關注這件事情。

  軍事科學院 少將 彭光謙:這場戰爭它雖然爆發在遠在海灣地區,離我們很遠,山隔千里。但是因為他這次冷戰以後,特別是“9.11”以後,繼阿富汗戰爭以後,又一場將牽動戰爭格局的一項戰爭。所以大陸比較關注,兩岸人民都是很關注的。

  社科院美國研究所 副所長 陶文釗:我同意彭將軍的意見,雖然這場戰爭不能説是出乎意料,説實在話,不能説出乎意料的。但是真的戰爭爆發了,大家還是非常關注,因為我們知道這場戰爭在聯合國安理會辯論了這麼久,從去年9月12號布什在聯合國安理會做關於伊拉克的一個演講,後來11月8號“1441”號決議通過,在安理會以全票多數通過,然後聯合國的武器核查人員在伊拉克進行了這麼好幾個月的核查,然後在聯合國安理會裏頭一而再、再而三的進行這樣的辯論。在冷戰結束以後,我們還沒有看到有一個事情,像安理會裏頭進行這麼長時間的辯論,全世界人民給予這麼大的關注,而在國際輿論當中對這個事情發生這麼大的分歧,所以我從幾個角度來説,全世界人民關注這個戰爭,海峽兩岸人民關注這個戰爭,都是有道理的。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台灣現在也是出現了兩種聲音,就是民間和官方的一種不同的一種論調,而民間大多數人民都是反對戰爭,呼籲和平的。特別是注意到台灣的這些著名學者有千人在聯署發票了這種反戰聲明,這反應人民的一種什麼樣的一種心態呢?

  軍事科學院 少將 彭光謙:反應了廣大的人民群眾,包括兩岸的老百姓,他們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一種良好願望。這場戰爭應該説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一場戰爭,也是本來不應該發生的一個戰爭。

  社科院美國研究所 副所長 陶文釗:世界的一個主流是和平與發展,應該説雖然地區的動蕩不斷,但是從整個全世界的形勢來説,還是和平的,還是在發展。那麼各國的經濟也都在進行互相的,互相依賴當中在增長。那麼全世界人民都希望能夠把和平與發展這個勢頭能力保存下去,世界上這個問題許許多多,像我國領導人説的那樣,世界上的問題許許多多,如果能用和平的方法解決,為什麼用戰爭的方法去解決?因為你打仗總歸要死人,總歸要造成人道主義的災難,總歸要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難民流離失所,總歸要毀壞家園,總歸要破壞自然資源,那麼這些東西都是可以跟世界人民這個和平生活的意願不相符合的。所以我覺得這一次海峽兩岸人民,包括全世界人民不希望看到這場戰爭的爆發,這個是很可以理解的事情。

  主持人:應該説反戰,維護世界和平是世界的主流。但既然人們不願意看到這場戰爭的爆發,但是這場戰爭還是出現了,這種原因是什麼?

  軍事科學院 少將 彭光謙:就美國人員,他還是有他的多方面思考的。我這麼歸納一下,有這麼幾個動因,第一個這個海灣地區是一個戰略須留地區,它的位置非常重要,它是三洲五海的一個咽喉地帶,非洲、亞洲、歐洲交界地帶,是個咽喉地帶,紅海、裏海、黑海、地中海、波斯灣,所以它是一個交通樞紐。控制了這個地區,也就控制整個三洲的一個結合部,控制了歐亞大陸中間連接點,非常重要的地方,這是應該從地緣上講,非常重要的。第二,這個地方是非常豐富的石油資源地區,中東地區的石油佔整個世界石油産量的60%多,伊拉克而言,它也佔11%多,是非常重要的。石油是現代工業的血液,掌握了石油,掌握了石油通道,掌握了石油生態園,生態的資源,對一個國家的發展還是很重要的。這個考慮我想是經濟上的考慮,歷來在美國不景氣時候,只要戰爭是在國外打,那麼對經濟當然都有刺激作用,第一次海灣戰爭,本來他是一直在走下坡路,但是戰爭的這個結束以後,美國國民生産總值以3%的速度增長,一直是引領美國經濟11年的高速增長,對美國經濟還是有刺激作用的,這一次我想是不是有這個因素呢?還是可以討論的。

  主持人:應該説這是美國他自身的一種戰略需求。

  社科院美國研究所 副所長 陶文釗:我做一些補充,我覺得有一點就是,打完海灣戰爭以後,薩達姆不服,所以如果我們看一看的話,當今的世界上伊拉克是唯一向美國的霸權挑戰的國家。比方説伊拉克、薩達姆他要向利比亞似的,前幾年我們知道因為洛克比空難事件,然後又是美國説的利比亞生産生化武器,對利比亞的幾個工廠進行了轟炸,炸完了以後,卡扎菲也不言語了。那麼如果説當初打完海灣戰爭,薩達姆他也趴下了,而我覺得也不會有現在這場現在,但是他不服。

  主持人:所以我們注意到美國的主流媒體採訪薩達姆的時候,他説提起那場戰爭,説我們沒有失敗我們是光榮的撤退了。

  社科院美國研究所 副所長 陶文釗:對,而且美國的總統換了一任又一任,老布什換成了克林頓,克林頓現在換成了老布什的兒子,換成了布什喬治總統。而薩達姆還在那個地方,而且去年伊拉克的選舉他是以百分之百的靠票當選。而當今世界上美國是容不得有一個國家向他的霸權挑戰,我覺得這是一個考慮。第二個考慮呢,那是跟“9.11”是有關係,因為在“9.11”以後美國民眾的心理受到一種極大的打擊,美國民眾一方面覺得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經濟、軍事實力都舉世無雙,但是一方面又發覺美國那麼很容易被襲擊,那麼美國人最擔心的就是恐怖主義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結合。據我的觀察,從美國的一些民調,以及從我們跟美國學者的一些接觸當中,大多數的美國民眾相信薩達姆有大規模的殺傷性的武器,多數的美國民眾相信了薩達姆捲入了,以這樣那樣的形勢捲入了“9.11”的事情。所以我們想去年美國國會授權布什發動戰爭,對伊拉克的戰爭,那麼國會裏頭並不都是共和黨,還有民主黨,雖然通過中心選舉共和黨在參眾兩院都佔了優勢,但是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差距是很小的。如果真的民主黨都反對戰爭,如果美國大部分民眾反對戰爭,我覺得這個戰爭也打不起來。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美國有反戰的浪潮,甚至是從越戰結束以來最大的反戰的浪潮。但是我注意到了,這個反戰的人士當中,沒有重量級的政治人物,比方説民主黨的代表人物,當然有前總統卡特。那麼但是其他在任的民主黨的,甚至重量級的人物都沒有。所以這個説明布什他現在打這場戰爭,在國內他是有一定的支持。

  主持人:戰爭的爆發是人們不願意看到的現實,因為戰爭不僅會給人類造成災難,可能會對世界經濟也會産生相當大的影響。我們來評估這場伊拉克的戰爭,對世界的經濟會産生怎樣的影響呢?

  社科院美國研究所 副所長 陶文釗:大家關心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我想首先是關心石油價格,甚至包括我們現在街上的出租汽車司機都在關心這個事情。我覺得專家有幾種不同的意見,有一種意見就是覺得現在的石油價格已經很高,一桶高到了27美元,或者大概是這個價格。那麼有的專家認為呢,這個石油價格裏頭,有五六美元,甚至七美元是一種戰爭議價,或者説戰爭貼水,它就是人們對未來戰爭的一種擔心,有很多的不確定的因素,所以石油價格就上去了。如果戰爭真的開打,石油價格會下來,比方説第一次海灣戰爭的時候,第一天,海灣戰爭以後第一天石油價格是每桶40美元,第二天就降到了30美元,所以價格一下子就落下來。所以這些專家認為呢,戰爭不會影響石油價格的上漲。那麼還有一種意見認為戰爭會影響石油價格的上漲,因為伊拉克石油生産高,中斷,那麼甚至可能,戰爭會殃及旁邊的國家,像科威特,也是石油大國,如果科威特的石油生産受到影響,那麼世界能源的供應就會造成短缺,石油價格就會上漲。第三種意見就覺得取決於戰爭的時間進行的長短,如果戰爭的時間進行得不長,伊拉克的能源供應雖然短缺了,但是其它國家的能源供應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而且因為我們知道現在國際能源的總的生産能力是供過於求,是在那裏現産,所以歐佩克也還有它的石油儲備,所以大概不會造成國際能源供應的短缺。但是如果戰爭進行的時間過長,比方説兩三個月、三四個月這麼進行個下去,造成海灣地區比較長時間的動蕩,不但伊拉克,不但科威特,甚至其它一些産油國的能源生産都受到影響,那麼真的就會嚴重地影響世界上的石油供應,那個石油價格可能會持續地上漲。如果石油價格持續上漲,那對世界的經濟呢,就會有很負面的影響。我們知道現在很多國家的經濟狀況都不是很好,美國的經濟去年表現也不好,雖然很多專家預計,今年年底美國的經濟可能會走向衰退,可能會達到3%的這個年的增長, 但是能不能達到不一定。有的美國專家估計,這個戰爭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是負面的。因為第一次海灣戰爭的時候,很多的國家都幫美國買單,日本就出了130億美元。那麼這次戰爭可能就沒有那麼多國家來替美國買單,布什現在已經向國會要求600億到1000億美元的戰費,另外還有戰後的重建。所以這個戰爭的代價應該説是相當地高的。

  軍事科學院 少將 彭光謙:一個我們不能不關注的因素,就是在戰爭期間,在美國對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國內安全形勢會怎麼發展,會不會有新的恐怖主義活動,比較大規模活動重新發起?或者伊拉克不是要向全世界發動戰爭嗎?會不會波及到美國本土。如果有這樣情況我想會美國的經濟將來,投資環境、消費心理都是重大的打擊。

  社科院美國研究所 副所長 陶文釗:如果再有像“9.11”那樣恐怖主義事件,它主要的是打擊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那美國的股市又會很快下來,這個因素也不能不考慮。

  主持人:剛才我們分析了,就説石油的價格會隨著戰事的變化而産生一些新的情況。那麼具體對於大陸來説,我們知道大陸原來是石油輸出國現在是大量的採購這種原油,那麼會對我們這種石油價格會不會産生一種影響?

  社科院美國研究所 副所長 陶文釗:去年我們石油進口是七千萬噸,我聽經貿界的人士説,我們對伊拉克的石油依賴不多的,大概只有3%。所以具體從石油來講,這個戰爭如果進行時間短,很快就結束了,對我們國家的石油價格大概不會有大的影響。

  主持人:台灣的經濟也會隨著美國的戰事也産生了一些波動,因為台灣的經濟對美國的經濟相對來説有一定的依賴性。所以台灣的股市也好,包括它的一些物價也好,也出現了一些波動。我們先來看看我們記者的電話採訪,了解一下島內的情況,一起來看一看。

  台灣民眾比較關注的就是美國攻打伊拉克這場美伊戰爭,更多的民眾關注的是這場戰爭對促以經濟不景氣的台灣將會帶來怎樣的後果。根據台灣經濟部門的估計説,這場戰爭將會使全球的經濟增長下降2%,所以對台灣民眾來説,應該講這是雪上加霜,所以他們也擔心這場戰爭以後對台灣的經濟來講還是有負面的影響。

  主持人:台灣會因為這場戰爭對它的經濟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社科院美國研究所 副所長 陶文釗:我覺得現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形勢,它就是一種互相依賴的經濟。美國是台灣一個主要的貿易夥伴,那麼台灣的大眾的出口都是到了美國市場。所以如果美國市場長期不景氣,勢必對台灣經濟造成影響。比方説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以後,中國保持了人民幣不貶值,而且我們經濟也還維持了增長。但是對我們經濟也還是有影響,98年、99年中國外貿出口形勢就比較的嚴峻。這兩天我們外貿出口形勢就比較好。所以現在世界經濟大家都是有關聯的。

  主持人:戰爭爆發了之後,人們最關心的是,這場戰爭會怎麼樣打下去,最後的結局會是怎麼樣的,彭將軍您的看法嗎?

  軍事科學院 少將 彭光謙:這場戰爭呢還要繼續觀察,因為剛剛開始。從軍事上的對比來看,戰爭雙方實力比較懸殊,比較大,有代差,美國它是冷戰以後唯一的一個超級大國,超級軍事大國,加上這十年的從新的軍事革命中他又獲得了一些新的軍事能力。而伊拉克經過十年的制裁,他的軍事實力大幅度萎縮。儘管伊拉克人民會對美國打進來説會予以堅決抵抗,這是可以預見到的。但是從戰爭結局,從軍事上講,我想沒有太多的懸念。不過是遲早的問題,不過是美國到底付出多大的代價,以多長時間的問題。所以從軍事上講沒什麼太多懸念。但這並不等於美國就是這場戰爭的贏家,我這麼看,從軍事上講,美國也許能夠贏得這場戰爭,但是他不能夠贏得和平。這個地方太複雜了,各種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資源爭奪,領土爭端,多少年來一直連綿不絕,互相交織。美國也可能用軍事佔領這個地方,但是他不可能消除這地方動蕩的根源,甚至還可能激化矛盾,他不能夠贏得和平。第二個他又有可能贏得軍事,但他不能贏得政治。大家知道這次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它有兩個大的背景,一個是安理會,因為安理會沒有授權他動武決議。第二個背景就是全世界,全球的廣泛的反戰聲浪。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動武,繞過聯合國動武,它的振蕩性受到置疑。包括前總統卡特就講,你要沒有授權這個戰爭是不合法的。安南也講,説那是不正當的,沒有合法性。所以這場戰爭,它沒有正常合法性,那麼即使它在軍事上打贏了,它的道義力,它的號召力,它的感召力可能下降了,這是我想第二個。第三個呢,如果有可能贏得對伊拉克的控制也好,征服也好,但他不能贏得人心。另外這場戰爭畢竟會帶來很多的災難。

  主持人:這場戰爭是沒有懸念的戰爭,是因為雙方的軍事實力實在是懸殊太大了。但是是不是美國在這場戰爭中他會不會遇到他意想不到的一些困難?

  軍事科學院 少將 彭光謙:我想這是有可能的,因為現在已經一個天氣逐漸進入夏季,非常炎熱,這對美國來説是沒有把握的。最近就有沙塵暴,這對他作戰是有影響的,但是影響不是很大。

  主持人:這個季節是中東沙塵暴季節。

  軍事科學院 少將 彭光謙:對低空的直升機是有影響的,對高空是沒有大影響。另外沙漠地帶,以前美國打過。但現在伊拉克的戰術就是,怎麼樣把敵人引進來,打巷戰,甚至打地下戰,像巴格達地下是地下長城,所以到底雙方在作戰過程中會不會犯錯誤,這都很難説,對美國來説它也是一個未知數數,它雖然實力很強,但是他這裡面沒有把握。包括今天第一次打擊,第一次首次打擊,應該説沒有達到美國的,他要達到的目的。

  社科院美國研究所 副所長 陶文釗:美國可能也有一些預料,包括今天中午布什講話的裏面也講到,戰爭的進行可能比人們預想的時間還要長一點,可能美國感覺到可能會有一些他們意想不到的情況。

  主持人:比如説今天發生的首次戰事,就説美國空隙了他的一個目標之後,實際上薩達姆的表現非常地活躍,是不是對美國來説他也感到了某種壓力?

  社科院美國研究所 副所長 陶文釗:我覺得是這樣,因為美國的一再提出來,到最後布什總統48條小時的通牒,薩達姆他也不流亡。那麼薩達姆到底打什麼牌,到底他怎麼跟美國抗爭,這一點美國心理是非常底的,到底薩達姆會用什麼戰術?美國當然有很多先進的武器,但薩達姆也有他自己的計劃。所以這一點在戰爭當中我覺得怎麼著也不能排除意想不到的情況。

  軍事科學院 少將 彭光謙:這是跟第一次海灣戰爭相比,那個時候是把伊拉克趕出科威特,所以很快達成了戰略目的。這次是要攻佔他的核心,要顛覆他的政權,這個是生死的較量,所以抵抗必定要打。

  社科院美國研究所 副所長 陶文釗:這戰爭的目的是不一樣的,就像彭將軍所説的那樣,這次戰爭美國是要政權更迭,薩達姆不能再留在臺上,同時又要所謂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都查出來。所以這次戰爭的目的跟第一次海灣戰爭是不一樣的,要達到這個目的是不很容易的事情。

  主持人:戰爭剛剛開始爆發,對戰爭的這種結果還有待於觀察。但是我們現在可以來做一個簡單的分析,這場戰爭爆發之後,對於世界的政治格局它會産生怎樣的影響?

  社科院美國研究所 副所長 陶文釗:國內有的國際問題分析家認為,這可能導致戰後國際格局的重組,但我個人看,這個事情我們也還要繼續觀察,因為就像歐洲國家和美國畢竟還是一個跨大西洋聯盟,他們都是北約的盟國。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戰後伊拉克的重建。因此這些國家在伊拉克都有自己的利益,他們不可能説戰後伊拉克的重建我不參與了,你美國打了這一戰,戰後的重建是你的事,那麼他們這些國家在伊拉克的利益就會掃地出門了,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美國他一定要在戰後伊拉克重建當中發揮主導的作用,這是很早就預料到了。所以在戰後伊拉克的重建上,這些國家之間的關係我覺得又是剩下來的一個問題。這個我們值得關注。另外一個聯合國在現在這個世界形勢之下,怎麼樣,安理會怎麼樣來發揮它的作用,怎麼樣來維護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因為我們知道這次辯論了好幾個月,各個國家的外長頻繁地到紐約去,這個確實是很少見,可以説在聯合國的歷史上都非常少見的情況,絕無僅有的情況。這個事情又留給人們去思考。

  主持人 :從地理角度來説伊拉克戰事離海峽兩岸都很遙遠,但是兩岸人民都非常關注這場戰爭,因為愛好和平、反對戰爭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心聲。對於美國向伊拉克發動的戰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強烈呼籲立即停止對伊軍事行動。對戰爭的動向我們將繼續關注。(編導:安倍含、高輝)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