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台資銀行西進大陸


  2003年3月4日星期二播出

  主持人:12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了第三批台資銀行到大陸設立辦事處,台灣第一銀行和土地銀行的代表處將設在上海,台灣“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的代表處將設在北京,截止到目前為止,已有7家台資銀行在大陸開設了代表處,那麼這些台資銀行代表處的成立對於兩岸金融界的交流以及整個商貿交流與合作會有什麼樣的意義呢?就這些話題,今天我們演播室邀請的到的是中國人民銀行銀行管理司鄧紅國助理巡視員和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張冠華先生。

  3月3日,台灣“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北京代表處揭牌儀式在北京君悅大酒店舉行,信託董事長辜濂松先生主持儀式,北京市有關部門的領導、台灣企業界、金融界代表約300人到會表示祝賀。台灣“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北京代表處是第7家在大陸設立代表處的台灣金融機構,也是繼台灣合作金庫銀行後,第2家在北京設立代表處的台資銀行。台灣“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從1966年成立至今已有36年了,目前是台灣最大的發卡銀行,也被稱為是台灣地區最賺錢的商業銀行,是台灣金融機構中,在島外建立分行數量最多的銀行,已有60個網點。談到台資銀行迫切進入大陸市場的原因時,辜先生説。

  台灣“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董事長 辜濂松:因為現在兩岸的經貿互動一直在增加,臺商也來了非常多,這次來的幾萬家臺商大部分都是我們的老客戶,這些(企業)在當地增加設備、增加新的技術都是要靠銀行的服務,貸款那些,所以我們假如能夠來這裡,能夠幫助它們增加它們的生産,這個可以增加(大陸)的出口,對我們是雙贏的情況。

  記者:對你們本身來講,很迫切嗎?

  台灣“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董事長 辜濂松:也迫切,因為外商銀行一直在進來,所以時間是很重要的。

  台灣宏基股份有限公司10年前就進入大陸,已經在大陸建立了16個分公司,總經理王振堂先生説,熱絡的兩岸經貿交流形勢迫切需要台灣金融機構進入祖國大陸發展。

  台灣宏基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王振堂:因為臺商原來的公司還是在台灣,跟很多台灣銀行本來就有很深厚的關係,我們會覺得比較習慣,原來的關係或者額度都可以共用,可以幫助兩岸之間的金融調度、籌資以及整個擴展的支持,我想有很多方便的地方。

  2001年9月台灣當局迫於壓力,終於批准島內8家銀行赴大陸設立辦事處的申請。2002年3月 台灣彰化銀行、世華銀行率先獲准在昆山和上海設立辦事處,截至目前,已有以下7家台灣銀行在大陸設立了辦事處,它們分別是:

  台灣銀行名稱 代表處設立地點 核準時間

  彰化銀行 昆山 2002年3月

  世華銀行 上海 2002年3月

  合作金庫銀行 北京 2002年9月

  華南銀行 深圳 2002年9月

  土地銀行 上海 2002年12月

  第一商業銀行 上海 2002年12月

  信託商業銀行 北京 2002年12月

  主持人:我們知道像台資銀行申請到大陸來開辦這種代表處也是經歷了一段時間,現在終於能夠有所結果,那麼張先生怎麼來看這一次代表處的這種成立呢?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經濟室主任 張冠華:台資銀行現在到大陸來設立銀行辦事處,而且已經有7家獲得成立,這是在兩岸經貿關係發展中,應該説是標誌著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也就是説兩岸的經貿關係從過去的相對集中于貿易和投資關係也走向一種金融的交流關係,這對兩岸經貿關係發展來説,是一個有它的促進作用在裏面,台資銀行到大陸來設立辦事處,應該説它有自己自身發展的因素,還有追逐市場的因素。

  主持人:去年三月份台灣的彰化銀行和世華銀行作為第一批台資銀行代表處,被允許在大陸成立的消息在島內一發佈之後,對島內的震動非常大,特別是股市也有這樣的相應反映,您還記得當時的情況嗎?張先生。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經濟室主任 張冠華:三月份祖國大陸批准這兩家銀行的消息傳到島內以後,帶動了整個金融股市有了強勢增長,所以説實際上它如果是開放金融服務業,到大陸來投資,利用大陸這個市場,進一步帶動它島內金融産業增長的話,對於台灣實現所謂把台北發展成為“亞太金融中心”也好,帶動它的整體經濟增長也好,是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長期以來,海峽兩岸間的金融業務往來必須經過香港或海外第三地銀行“繞道”進行,影響了業務處理的速度和資金的使用效率,由此衍生出可觀的金融市場,也被外商囊括了近90%。有專家計算,僅僅由於海峽兩岸不能直接通匯一項,一年就給臺商客戶造成5000萬美元的額外轉匯費用。因此建立兩岸直接金融業務往來一直是兩岸金融企業界的迫切願望。作為第一家在北京設立代表處的台灣合作金庫銀行,如今開展工作已經近半年了,首席代表洪偉先生説,該代表處成立後,積極收集兩岸各項經貿往來信息,了解臺商在大陸的經營情況,也與祖國大陸各金融機構建立溝通渠道,為未來申請在大陸設立分行打好堅實的基礎。

  台灣合作金庫北京代表處 首席代表 洪偉:目前我們是不經營業務,我們進來只是為了兩年後能夠升格為分行。我們開始了解這裡的金融制度、有關的法規,以及對金融市場的了解,我想這些對我們是有幫助的。

  據統計,兩岸去年的貿易總額已經突破400億美元,台灣企業在大陸投資項目達到5萬多個,項目協議資金達600多億美元,實際投入資金為330億美元。 洪先生説,大陸的金融市場是全世界矚目的市場,來這裡發展也是台灣金融業者本身發展的必由之路,因為目前島內平均5000人就有一家金融機構的惡性競爭環境已經導致島內銀行的獲利減少、品質下降。

  台灣合作金庫北京代表處 首席代表 洪偉: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而且是一個成長中的市場,各種金融商品在這兒我想空間都很大。在台灣我想我們的銀行獲利會減少,因為過度競爭、價格競爭太厲害了,你可能會降低你的要求,資産品質就會降低一點。這對銀行的風險是會增加的。

  主持人:島內的一些金融學家對於島內的經濟,島內的金融市場有些憂慮,比如説現在台灣的銀行出現呆壞帳比較多,逾放比率在不斷地升高,您能不能給我們簡要地介紹一下,目前台灣的銀行在島內發展的基本狀況是怎麼樣的?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經濟室主任 張冠華:台灣的金融問題應該説是在當前台灣經濟問題中是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主要是體現在一個是股市方面比較低靡,但是更重要的是體現在銀行呆壞帳率不斷升高,(2002年)6月份為止,台灣的全體銀行呆壞帳比率已經達到8.28%,已經是相當高了。那麼還有另一個因素,就是台灣的銀行家數增加過多,而島內市場又非常狹小,一個台灣島它的金融機構家數已經達到440多家,總的分支機構達到5800多家,將近6000家,也就是説不到5000人,就有一家金融機構在這裡面,所以它的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同時還面臨著一個客戶不斷流失的問題,隨著臺商比較大規模地向大陸轉移,台灣很多傳統的客戶都跟隨著到大陸來投資,它如果能進一步開拓大陸市場,利用大陸市場增加自己的國際競爭力,改善它的銀行體制的話,這對台灣解決金融問題是非常有幫助的。

  主持人:目前一種看法就認為現在在大陸有很多的內地銀行,也有很多的外資銀行,從實力上來比的話,台資銀行顯然和大陸銀行是有一定的距離,從資歷上比,外資銀行可能是更勝一籌,那麼台資銀行要進入大陸市場顯然沒有明顯的優勢,那麼為什麼他們還那麼熱衷,為什麼要對大陸市場這麼感興趣呢?鄧司長您的看法?

  中國人民銀行銀行管理司 助理巡視員 鄧紅國:台資銀行在這裡頭進來晚了,有沒有自己的優勢,它能做什麼我們不妨從這個方面看。加入世貿組組織以後,中國取消了許多實質性的限制,開放金融市場,特別是銀行業市場的步伐非常大,給下一步外資銀行進來提供了非常大的商機,而台資銀行相比其它外資銀行來説更熟悉臺商的企業,台資企業的這種融資,項目融資、貿易融資和這種結算的需求非常非常大,推動了商業銀行必須要跟著這些實際投資進入大陸商場,目前看這個市場上由於市場這種格局的劃分,大型的臺商企業它的融資需求由這些大型的內地的大陸銀行或者是外資銀行來滿足是沒有問題的。而一些中小的台資企業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並不能那麼方便地得到這種滿足。

  1995年來北京發展的林彥宏先生曾經是統意油脂公司的總經理,現在他已著手開了一家自己的農貿公司,談到未來的發展,林先生説,能否成功地融資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企業的前途。

  北京林迦億兆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總經理 林彥宏:中小型企業靠的都是自己褲兜裏面的錢,它只要資金稍現不足,那我想最後結局就是關門。當然假如説台灣銀行能夠來這邊以後,是不是我在台灣有房地産,我在台灣跟它低押,它這邊就願意給我錢,我不知道行不行。那假如行的話,是不是對臺商來講,他的對企業的操作性會增加,那很簡單嘛,這邊有市場,而且我又可以有錢,我當然就來。

  主持人:其實我們還有一項調查非常有意思,就是發現很多臺商對於台資銀行進入大陸市場,可能比台資銀行本身更為熱衷,比如有一項調查就顯示出,95%的臺商希望台資銀行能夠進入大陸市場,鄧先生您怎麼來看這種現象?

  中國人民銀行銀行管理司 助理巡視員 鄧紅國:一些中小的台資企業,它的母機構,在台灣設立的機構,它的信譽、這種還款記錄、現金流、什麼樣的實力,並不為在大陸的金融服務的提供者所這麼透徹地了解,這樣的話,就給台資銀行在未來金融這個市場做業務留下了一定的空間,我覺得這恰恰是台資銀行的優勢所在。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經濟室主任 張冠華:剛才鄧司長也談到了,一方面就是屬於大陸的內資銀行對它的信譽狀況,也就是資信材料不足吧,一般風險性比較大,那麼不願意做貸給它,還有另一個方面,就是有一些剛剛進入大陸市場的這些臺商,尤其是中小企業,他們要利用大陸投資的一些優惠政策,比如説“三免兩減半”,什麼類似于這些各種稅收的優惠方面,所以它公佈自己的帳目的時候往往是處於一種虧損狀態,實際上很多企業是提前盈利了,但是如果提前盈利的話,有的優惠政策可能就會取消,那麼它實際上是通過一些海外的資金渠道,把一些利潤已經轉移到外面去,那麼因為你在帳面上你是處於虧損的狀態,大陸的銀行也就很難再給你提供這種擔保,但是同時這些中小企業,跟島內的銀行就比較熟悉,如果島內的銀行也跟著過來的話,對它的融資、還有降低融資的成本當然是非常有幫助的。

  主持人:兩岸經貿交流交往過程中,我們發現目前兩岸的金融交流是遠遠滯後於兩岸經貿交流,您認為這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呢?

  中國人民銀行銀行管理司 助理巡視員 鄧紅國:實際上是反映出台灣當局擔心這種金融交流會引起台灣本土資本外逃,加速台灣向大陸資金的流動,我個人感覺是這樣的。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經濟室主任 張冠華:金融服務業是屬於,它認為是一種島內的核心産業,在過去“戒急用忍”時代的情況下,從1997年開始,李登輝採取“戒急用忍”政策,限制了台灣金融業進入大陸市場,也延誤了台灣的金融業開拓大陸市場的時機,到了2001年,台灣當局從資金回流這個角度出發,而且著眼于海峽兩岸入世以後的新的互動,在政策上做了一下放鬆,也就是説允許符合它提出的一些相關條件的一些島內的銀行到大陸來設立辦事處,但是在設立分行或者是營利性的分支機構這方面,至今還沒有開放。

  主持人:據我們了解,現在目前大陸已有三家銀行已經向台灣提出了申請,要在台灣建立分支機構,但是現在的情況好像並不是很樂觀。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經濟室主任 張冠華:台灣當局目前在對大陸的資金進入台灣的限制是非常嚴的,過去它一直是限制在,陸資佔20%以下的海外企業才能進入島內進行投資,所以在這個條例沒有修改之前,大陸銀行要去島內設立分支機構或者辦事處應該説是難度很大。

  中國人民銀行銀行管理司 助理巡視員 鄧紅國:中國人民銀行歷來是支持兩岸金融往來進一步密切的,由於兩岸的經貿關係這麼密切,確實也有大陸銀行在台灣設立機構來為他們提供服務的這種需求。我們人民銀行是非常非常支持的,我們希望有所改動,來推動這件事情的發展。

  主持人 :因為兩岸金融業的交流應該是一個互補雙贏的結果。兩岸業界人士都認為,台資銀行在大陸設立辦事處非常重要,兩岸金融往來的進一步擴大有利於臺商在兩岸間建立起正常的資金流動機制,對於促進兩岸金融合作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編導:柴玉潞)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