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國親合作引起島內高度關注


  2003年2月27日星期四播出

  主持人 李峰:國民黨、親民黨籌組聯盟,引發各界關注。2月24號,台灣親民黨黨團大會在台灣苗栗縣召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會上發表演講,就國親合作,以及合作平臺的人數,以及授權方式進行了説明。繼2月12號宋楚瑜發表《建構台灣未來願景》萬言書,以及2月14號國民黨主席連戰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會面簽署了《國親聯盟備忘錄》之後,此舉再度引起台灣媒體及民眾的關注。就這一點熱點話題,今天我們演播室邀請到兩位嘉賓。他們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黃嘉樹教授和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綜合室副主任毛仲偉教授。

  2月23日、24日,親民黨“立院”黨團大會在台灣苗栗縣召開,這是2月14日所謂“連宋配” 成形後,親民黨黨內第一次正式會議。宋楚瑜在會上發表的“千言書”,為未來國親合作提出政治願景,強調兩黨合作的必要性,指出兩黨合作不是政治遊戲,合作不是合併,親民黨不會被邊緣化,安撫黨內部分關於國親合作的疑慮和雜音。

  親民黨主席 宋楚瑜:合是合作。而不是合併。

  宋楚瑜還為國親合作定出了基本方向,提出了“八不兩會”的口號。

  親民黨主席 宋楚瑜:那就是國親合作不是零和遊戲,不是權謀分贓,不是老人政治,不是密室交易,不是黑金復辟,不是思想貧血,更不會出賣台灣。

  在“兩會”方面,宋楚瑜指出,國親合作會組成一加一大於二的競選執政團隊,也會提出具體可行的政策作為。

  主持人:現在可以説這個國親合作的話題是島內目前最熱的話題之一。您看剛剛召開的親民黨的黨團大會,有媒體就認為,説這是國親合作進入了實質的操作階段。那麼島內媒體也非常關注此事的進展。黃教授,您怎麼來看,人們為什麼特別對這件事情予以了這麼大的關注呢?原因是什麼?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教授 黃嘉樹:因為可能在未來一年多的時間內,台灣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就是明年三月的所謂“大選”。“大選”陳水扁肯定是要尋求連任了,那麼“泛藍”呢,如果是分裂地來參選的話,可以説就不用選了,這個選舉就沒什麼看頭。如果“泛藍”能夠共推一組人馬來參選,那麼這個是會成為一場有看頭的這麼一個選舉。所以大家對這個關注是很自然的。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綜合室副主任 毛仲偉:尤其是“泛藍”的支持群體,有這種強烈的期待。那麼這種期待就折射到對連宋的關係,對國親兩黨關係的一種關注。因為這裡邊衍生出一些問題,比如説國民黨勢頭升起來了之後,親民黨是不是邊緣化了?連戰是不是未來領軍選舉?宋楚瑜是不是要出局?“新生代”是不是要接替?一系列的問題都會出來。那麼基本支持群眾,像你講的這個,對未來台灣走向的一種關注,一種焦慮,恐怕更傾向於希望國親能夠合作。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教授 黃嘉樹:這個選舉競爭的背後,實際上反映的是,大家對台灣不同的發展的方向,以及對台灣前幾年走過的道路,有不同的認識。那麼有些人是希望轉變一個方向,或者説對民進黨施政不滿意。但是這個轉變能不能實現,前提就要看“泛藍”能不能團結,如果不能團結,可以説一切無從談起。

  主持人:其實對選舉本身的這種關注,也反映出島內民眾有一種普遍心理,就是對目前台灣島內這種局勢有一種普遍不滿的心理,毛教授,你是不是這樣看?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綜合室副主任 毛仲偉:這三年來,老百姓的一些願景都沒有得到實現,答應的承諾也沒有實現。那麼也為“泛藍”他們提出新的議題有著力點。比如説國民黨“2004年人民幸福工程”,親民黨是“救台灣大聯盟”。那麼這兩個工程實際上都是針對民進黨執政的,兩個合起來也許有希望。所以導致到對於連宋這個會,是2月14號選擇這個情人節見面,這種期待、這種關注,我覺得跟島內形勢也有一定的關係。

  2月14日上午,在近百位台灣媒體記者的團團包圍下,國民黨主席連戰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台北國賓飯店會面,歷時1小時15分鐘。會後,兩黨秘書長陪同連宋二人舉行記者會,宣佈成立“國親政黨聯盟”,由兩黨主席共同擔任聯盟主席,並成立“決策委員會”,由宋楚瑜召集工作小組,雙方同意在2004年“大選”時合作,共推一組人選角逐。國民黨秘書長林豐正公開宣讀了“連宋會”所達成的《兩黨共同書面聲明》與《國親政黨聯盟備忘錄》。其中共同聲明的三點內容分別是:國親回應主流民意期待,決定推動黨對黨的合作,共組“國親政黨聯盟”;對於2004年選舉人選搭配問題,宋楚瑜表示尊重連戰的意見,兩黨按黨內程序及民主機制辦理提名事宜;兩黨將提出台灣發展藍圖等共同政策主張,併合組“聯合執政團隊”。國民黨主席連戰宣佈,簽署聲明及備忘錄標誌著兩黨合作的第一步,他們考量的是台灣的前途。

  國民黨主席 連戰:這是兩黨合作的一個開端,一個起始,我們惟一的一個考量的方向就是民眾的福祉和台灣的前途,我們沒有任何其它的考量。

  宋楚瑜表示,他們的合作不是“泛藍”與“泛綠”的對抗,而是一種包容,令台灣發展,他們將在2004年共同努力把台灣的競爭力及自信找回來。

  親民黨主席 宋楚瑜:就是重新把台灣的秩序找回來,把台灣的活力找回來,把台灣人的自信力、自信心找回來,不能夠讓台灣老百姓還繼續這樣過苦日子,我們更捨不得的是,臺海兩岸可愛的鄉親,不要讓他們生靈涂炭。這才是我們真正捨不得的。

  此次連宋會面是自2000年大選後,兩人第六度公開會面,也被看作是“泛藍”全面整合的開始。島內輿論分析指出,連、宋兩人的高度默契,尤其是“連宋會”達成的共識,表示“連宋配”已經成形;對外宣佈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主持人:那麼自從2月14號連宋會面之後,也就標誌著國親兩黨這種合作正式啟動了。那麼我們再來探討一下,就説國親兩黨合作這種機制問題,那毛教授您怎麼來看?就説國親兩黨應該採取什麼樣的一種合作方式,可能是最有利的?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綜合室副主任 毛仲偉:不是應該了,它已經形成一個東西。就是從原來那種議題合作,個別的議題合作,或者是在聯盟機制的時候,那種某些,甚至包括一些人事的,包括在“立法院”人事的問題,和一些政治問題合作。那麼現在上升一個層次,就是政黨的一種聯盟機制,那麼這個機制實際上已經比較細化了,根據他的聲明來講,他有一個專門的委員會,甚至確定了人事,比如宋楚瑜召集工作小組的職能,研究政策,甚至推出共同的綱領,推出共同的政策方案吧。對後面的一系列都有一定的設計,我覺得這個設計實際上是從國親兩黨在兩三年來磨合,紛紛爭爭,甚至説有很多彼此之間的恩怨,到現在能夠建立到這麼一套機制的話,已經是很不易了,當然這個機制能否正常運作下去還有待觀察。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教授 黃嘉樹:其實國親合作,從2000年3月敗選以後,就已經開始在磨合了。在“立法院”,他們兩個黨基本上議題是合作的。後來在“副院長”人選上他們也打了一個勝仗。包括到了去年(臺)北、高(雄)兩市市長在選舉中間,就市長這個部分也算是合作了,台北市沒什麼問題,高雄市一開始有些問題,後來實際上也合作了。然後現在又提出要做一個“共同發言人”的制度,還要建立高層的聯絡熱線。所以未來的合作,就是聯合競選,聯合提出政策主張,聯合執政,同時聯合在“立法院”獲得“國會”多數。

  回顧歷史,由於李登輝執政時期大搞權謀、推行“台獨”政策和路線,使得許多國民黨人士紛紛出走,到目前為止,國民黨經受了三次分裂的重創。第一次是1992年許歷農、趙少康等人從國民黨出走,另組新黨;第二次是1995年,林洋港和郝伯村,由於與李登輝政見不合,離開了國民黨;而2000年台灣領導人選舉中,宋楚瑜出走,獨立參選,與國民黨第三次分裂,導致了國民黨最終失去在台灣的執政權力,同年3月宋楚瑜組建親民黨。此後,國民黨、親民黨和新黨幾股政治勢力分分合合,形成了被台灣社會稱之為“泛藍”勢力的在野力量。而以綠色為黨旗主色調的民進黨、臺聯黨等“臺兒”,則被稱為“泛綠”勢力。2000年8月間,民進黨陳水扁強行“停建核四廠”事件,導致國親兩黨成立“在野聯盟”泛藍開始第一次整合;2001年連戰、宋楚瑜宣佈國親兩黨成立“政策協調機制”,並在台灣立法主管部門負責人的選舉中,國、親兩黨第二次成功合作,使得國民黨籍王金平、江丙坤順利出任;而2002年12月7日結束的台灣地區第三屆台北、高雄市長暨市議員選舉中,國民黨籍的馬英九高票當選,又再一次印證了國、親兩黨整合的力量。

  主持人:所以我們聽到島內現在還有一種比較強的一種聲音,就是大家認為,要改變目前島內現在這種政治上一種亂局,可能很大希望寄託在“連宋”這種聯合上。所以就引發了説,國親兩黨必須合作,才可能為台灣政治前途帶來一線希望。那麼我們就來探討,“連宋”為什麼要合作?黃教授,您來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教授 黃嘉樹:基本上現在是這樣,因為前十年的台灣政治發展來看,原來的國民黨這個陣營,或者説“泛統派”陣營是在不斷分裂的這麼一個趨勢之中。從新黨的出走,到後來宋楚瑜的出走等等。那麼這個就決定了它的相反的方向,就是“綠營”不斷地坐大。那麼這個趨勢到了去年的年底,(臺)北、高(雄)兩市市長選舉的時候,開始有往回走的趨勢出來了。就是説“泛藍”陣營從分裂這麼一個態勢中間,走回到開始合作的道路。這個部分就使得“泛藍”的選民發現,只有團結合作,才能對付日益坐大的“綠營”的勢力,使“泛藍”的主張能夠有賦予實踐的現實政治基礎。因為你沒有權力,什麼都談不上。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連和宋都認識到,如果繼續單打獨鬥,那就是大家共同完蛋。團結起來還有一拼。

  主持人:這個國親合作,有評論就認為這是不得不為之的一種行為,毛教授,您怎麼來看?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綜合室副主任 毛仲偉:因為這個從政治生態,或者政黨的版圖來看。現在島內不管民進黨現在是第一大黨也好,或者國民黨,都沒有過半的實力。任何一個單獨的黨,在施政、執政也好,都沒有主導的這種實力。那麼相反來説,就説在藍綠如果劃分的話,卻有誤頗,甚至還有説“泛藍”還略多於“泛綠”。也就説國民黨和親民黨合作起來,它的支持率也好,還是後來的“立委”選舉這樣算,都略多於民進黨,而且總體上格局“立委”席次上也還略多一點。那麼就是一個最基本的算術,選民就很清楚。只有兩個黨合起來,才有一戰的機會,才有一戰的可能。

  主持人:剛才我們探討説,國親合作走到今天這一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了一個不斷嘗試,不斷調整的一個過程,但其中也取得一些實質性的進展,但是還存在著磨合上的問題,甚至出現一些障礙問題。那綜合起來,黃教授您怎麼來看?目前國親合作,以及未來發展道路當中,他們最大的障礙在哪?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教授 黃嘉樹:國親合作原來的障礙主要是親民黨認為它有實力,就是宋楚瑜在2000年選舉中間得票很高,而連戰比他得的少,但是現在這個障礙逐漸在排除,因為親民黨的力量在下降,而連戰這兩年,國民黨的力量基本上慢慢在穩住。所以這也是這次“連宋會”能夠成形,宋楚瑜表示要尊重連戰背後的原因。另外國親合作核心的問題,是雙方會有利益上的衝突,因為政黨有不同的政治利益。但這種衝突往往是表現在所謂“多席次選舉”之中。比如説像“立法委員”的選舉就很難合作,因為我這個黨能上,我為什麼讓給你?而在“單一席次的競選”中間,反而比較好合作。

  主持人:那麼這種障礙會不會影響到今後這種國親兩黨未來合作的道路?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教授 黃嘉樹:就是在選舉這個目標,就是選上這個目標沒達到之前,國親合作大方向無法改變,而且雙方都會理性地做一定的妥協,來照顧這個團結合作的大局的。因為利益太大。就是説我贏了的話,我就是拿回執政權,然後就可以分配很多資源,可以有很多活動的舞臺和空間,所以在這樣一個情況下,雙方基於前進利益很大,再後退、再分裂,那什麼都沒有,所以我想這樣一個基本的格局決定了大概“合作選舉、共同執政”,起碼走到這一步之前還是可以樂觀的。

  主持人:應該説國親合作這種大勢已經基本定局了。那麼合作了以後,從這種近期也好,遠期也好,他們應該做些什麼事情?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教授 黃嘉樹:這個實際上是真正重要的問題,實際上“泛藍”也好,“泛綠”也好,在競選中主要爭奪的是中間選民。中間選民要期待的不僅僅是所謂“泛藍”跟“泛綠”兩個陣營的對壘,而是要看“泛藍”陣營能夠拿出什麼樣的改革的方案,以及他自身的形象跟兩岸關係,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對台灣的民主改革,他有些什麼政見、政綱,他才能夠決定是不是要換。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綜合室副主任 毛仲偉:因為現在目前島內其它的評判對於民進黨都不太有利,但是在改革這個問題上,民進黨還略高於國民黨和親民黨,就是在哪個黨最能改革這上頭,因為畢竟是,尤其國民黨的歷史包袱比較重,原來中間選民對國民黨歷史上有些東西,他可能是有情結在那裏頭,能夠使他這個改變,這個也很重要;親民黨當然還要改造自己的“一人政黨”,突出它黨內民主機制,突出共同參與這裡面,也需要加強。還有很多問題,包括經費的運用,一系列問題。

  主持人:所以對媒體來説,可能炒作更多是“連宋配”這個事件本身,但是對於普通民眾來説,他們關心是台灣未來的前途。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教授 黃嘉樹:對,他們更期待的要看到就是“泛藍”在整合成一組候選人以後,他能提出什麼樣的政綱,他未來施政的方向是什麼。特別是他有一些所謂連宋一些,所謂不利的部分如何克服。國民黨要強調改革,親民黨要強調清廉,強化他要改革的形象,破所謂“復辟”的問題。他還是有一些包袱要甩一甩。

  主持人:從目前來看,國親合作現在已經邁出了第一步,未來如何發展,還有待於觀察。據島內媒體報道,國親合作搭檔參加台灣領導人選舉的具體人選,將在三月份正式宣佈。國親合作究竟將如何發展,將影響到台灣未來的政治格局,我們的節目也將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編導:柴玉潞)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