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台灣大專學生參訪團滬京行


  2003年2月10日星期一播出

  主持人 李紅:近日,來自台灣大學、東吳大學等數十所台灣高等院校的“台灣大專學生滬京參訪團”一行300余人,在上海、北京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參觀訪問。在上海,他們感受到了這座大都市的繁華和現代氣息,而在北京,他們為這座古都的悠久歷史和文化感到自豪。

  台灣大專學生滬京參訪團一行300余人是在2003年1月18日抵達上海的。團員分別來自台灣大學、東吳大學、文化大學等數十所台灣高等院校。其中70%以上的團員是第一次來到祖國大陸。就在抵達上海的當天晚上,同學們就興致勃勃地登上了夜遊黃浦江的遊船,夜色中的外灘流光溢彩。一幢幢精美典雅的建築在燈光的輝映下讓人感受到它剛健雄渾、雍容華貴的氣勢。穿行在這記錄著歷史發展的黃浦江上,台灣的同學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國大陸發展的魅力。

  台灣海專航運管理學院學生 包菁菁:第一次來到上海,然後我覺得非常的親切,就好像看到自己家鄉的朋友,對,不會説有陌生感。

  台灣銘傳大學學生 王惠怡:我覺得它有它獨特的味道,就是它中西合璧的特色,這是在別的城市很少遇到的,就是有非常先進和現代,還有世界之最的建築,然後也有很有特色的古典建築。

  在上海期間,參訪團還走訪了著名的江南水鄉古鎮朱家角。古樸、恬靜的建築、淳樸的民風讓這座江南小鎮獨具特色。徜徉在古鎮的小巷裏,走進華東地區唯一保留的大清郵局,同學們紛紛為傳統的中華文化所折服。他們説,上海既有發展的新景象,又保留了傳統的文化,這讓他們更加喜歡上海了。

  台灣大專學生滬京參訪團團員:以前聽説過上海,可是沒有真正看過。可來過這邊就發現其實這邊進步很多,其實還蠻現代化的。可是這邊還蠻復古的,就是現代和傳統都有,就是還蠻特別的。

  解説:參訪團一行結束了上海的行程,來到北京。23日晚,歡迎台灣大專學生滬京參訪團招待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宋慶齡基金會主席胡啟立會見了參訪團全體成員,併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

  全國政協副主席 宋慶齡基金會主席 胡啟立:上海、北京等等地方,都可以看成是你們的家。因此,我在此對回家探訪的300名台灣青年同學表示最熱烈的歡迎。

  會見結束後,參訪團一行參觀了人民大會堂。在具有濃郁的台灣民俗風情的台灣廳,同學們看到大廳的正墻是“日月潭”工藝磨漆畫。大廳的壁龕裏,分別陳設著民族英雄鄭成功和“天后聖母”媽祖的脫胎漆塑像。大廳的南北兩側設置的屏風是展現台灣自然風光的“淡水白鷺”、“銀裹玉山”磨漆畫。大廳後側的休息廳正墻上鑲嵌一個大型天然荔枝樹根,中間刻有“中華根”三個篆字。同學們在台灣廳邊走邊看,讚聲不斷,紛紛拍照留念。

  台灣大專學生滬京參訪團團員:很壯觀,我覺得比紐約的聯合國裏面的大會廳還漂亮。

  台灣大專學生滬京參訪團團員:覺得這蠻親切,對。蠻有地方的特色的。對。

  就在參訪團的同學們在北京參觀期間,一場紛紛颺颺的瑞雪降臨了北京城。按照行程,參訪團的同學們在21日晚上9點登上了天安門城樓看北京夜景。從天而降的瑞雪讓這次登城樓的活動更增添了樂趣。漫天飛舞的雪花籠罩著古老的北京城,在天安門城樓上眺望燈火闌珊的長安街,看白雪輝映的天安門廣場,讓這些從來沒有感受過北國風光的台灣學生高興異常,他們笑著、鬧著,盡情地揮灑著青春的歡樂。

  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學生 江晨嵐:長這麼大第一次看過下雪,很漂亮,真的是很漂亮。

  台灣大專學生滬京參訪團團員:看著雪越下越大,覺得很興奮。

  記者:第一次看見下雪。

  台灣大專學生滬京參訪團團員:不算第一次,不過第一次下這麼久,然後那麼大的雪。

  漫天的飛雪仿佛在為參訪團的同學們助興。頃刻間,古老而美麗的北京城就穿上了一件厚厚的白衣服。台灣學生馮復華雖然以前來過北京,而且也登上過天安門城樓,但她告訴記者這一天她有不一樣的感覺。

  馮復華:第一次體會到那種北國的氣氛,大家感情很融洽,然後看到雪,就好像是躬逢其盛,然後彼此在一個很特殊的緣分下面,然後共同經歷一件很美麗的事情。

  一場不期而至的瑞雪讓台灣大專學生參訪團的同學們在北京的行程平添了許多樂趣。在清華大學交流訪問時,他們和北京清華大學的同學們一起玩起了堆雪人兒、打雪仗的遊戲。相倣的年齡、共同的話題把兩岸的同學們聯絡在了一起。這其中你很難分辨出誰來自台灣,而誰又是大陸的學生。

  台灣偉發音樂教育事業 教師 余偉國:我這一輩子這麼大年紀從來沒有堆過雪人,今天跟年輕人在一起,興致來了,不管是本地的青年,還是台灣的青年,我們一起堆個雪人,我相信這是一個兩手大家一起來向前走。

  來自台灣清華大學的田家倫同學一直嚮往來北京清華大學看看,這一次他終於如願以償了,並且很快就認了北京清華大學的一個學姐。

  台灣偉發音樂教育事業 教師 余偉國:你幾年級?

  北京清華大學學生 程慧凱:我研二了。

  台灣偉發音樂教育事業 教師 余偉國:研二了,叫學姐。

  台灣清華大學學生 田家倫:學姐好。

  北京清華大學學生 程慧凱:學弟好。

  台灣偉發音樂教育事業 教師 余偉國:他是清華大學的。

  北京清華大學學生 程慧凱:我們學校都是騎自行車,大部分。

  台灣清華大學學生 田家倫:我們大多都是搭校園公車,因為我們學校有山坡,在山上,所以坐公車比較方便,很陡啊。

  北京清華大學學生 程慧凱:噢,我們是那個校園公共汽車,電動的。從西門出來,繞學校一週嘛!

  台灣清華大學學生 田家倫:校園很大,不會像台灣的校園感覺比較擠,然後看過去覺得很舒服。剛才聽見陳主任,簡報説,看到那個校徽,一樣的,對啊,啊,回到家了。

  田家倫同學詳細地詢問了北京清華大學的情況,他説雖然這是他第一次來大陸,但到北京清華大學讀書深造已是他心中的夢想。

  台灣清華大學學生 田家倫:我在台灣是念動力機械工程學系,這個係除了機械以外,還要多念一些電機的,剛才聽簡報,就是看了一下這邊機械學院,有在想説,是不是要來這邊繼續深造,念研究所。

  北京清華大學學生 程慧凱:他們在這兒看完了,還會回去跟他們同學説,可能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台灣的學生來大陸參觀,然後先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然後以後慢慢地擴大嘛,我覺得挺有意義的。

  在北京期間,台灣的同學還參觀了北京故宮、頤和園、宋慶齡故居等景點。最讓他們感到高興的是他們登上了雄偉的萬里長城。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延綿6000多公里,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之一,也是宇航員在太空中唯一見到的地球上的建築物。台灣的同學們以前都是在圖片上和影視作品中看到長城,今天親自登上了長城,興奮的心情溢於言表。

  台灣偉發音樂教育事業 教師 余偉國:長城呢就好像是我們的地球上面的一條龍一樣,那我們就好像是龍的傳人,我們現在又回到我們祖國的懷抱了。

  台灣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生 彭顯凱:心情非常地興奮,我從來不知道長城那麼高,課本上、圖片上矮矮的,想不到這樣陡峻,來到此地才了解到那種真實感。

  台灣大專學生滬京參訪團團員:今天是親身的感受,覺得中國實在是非常的偉大。長城就象一條巨龍一樣,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台灣大專學生滬京參訪團團員:我覺得比我想象中的陡很多,就不像以前我想象中的那麼平順,那麼好走。終於知道它為什麼可以抵擋敵人。

  台灣大專學生滬京參訪團 顧問 謝啟大:孩子們因為在平常都沒有機會能夠回到我們的中國大陸來,所以當他們第一次回來,看到這個地方,他們非常地驚訝,因為在傳統的,尤其是前面的一些執政者,比較有獨派思想的執政者的熏陶影響之下,他們對中國大陸的認知確實有很大距離的。當他們回來了,看到首都北京這樣的壯觀,看到這樣的道路,尤其是看到長城,聽到,再回味到這些歷史、地理時候,他們都有非常多的感觸和感動,剛才好幾個女孩子都已經哭出來了,甚至連老師都哭出來了。常常我們是第一次回到大陸地區來的時候,我們都會有一種忍不住想要哭的感覺,就是那種,我其實常常覺得我們更愛國家,我們更愛民族,因為我們離開這塊土地相當長的時間,真的我們很喜歡,很想念他們。

  在北京期間,台灣大專學生參訪團一行還參觀了中華航天博物館。台灣的學生們參觀了著名的長征系列火箭和各種人造衛星,活動主辦者還特意邀請了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李洪副院長和神舟四號飛船的總指揮、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袁家軍院長與同學們座談。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院長 李洪副:到了去年的年底,由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生産的火箭已經進行了59次飛行,取得很好的紀錄。成功率接近90%。尤其是近6年以來,我們取得了連續的成功的紀錄。基本上發射頻率都是在近五、六年。那麼這個過程應該是比較漫長的。現在掌握的技術情況,應該説,在世界航天領域來講,我們排在美國和歐洲之後,排在世界的第三位。

  袁家軍是這次神舟四號飛船的總指揮,他的講話引起了同學們的極大興趣。

  神舟四號飛船的總指揮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 袁家軍:飛船工程是在92年由國家領導人決定的一個跨世紀的工程。這個工程的目標就是要用中國自己研製的高科技的飛船把中國人送上太空。

  據袁院長介紹,神舟四號飛船是在2002年12月30日0時4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發射10多分鐘後,飛船成功進入太空預定軌道。在經過一週的太空飛行後,神州四號飛船已經圍繞地球運行了108圈。1月5日晚7點多鐘,神舟四號無人飛船的返回艙成功地降落在內蒙古呼和浩特以北的四子王旗地區。

  反推火箭,點火正常。本次回收,取得了圓滿成功。

  中國自主研製的“神舟”系列飛船經過4次成功發射,為中國實現真正載人航天飛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實現中華民族的飛天夢,台灣的同學們表現出大的興趣,他們紛紛提出自己的問題與專家進行交流。同學們告訴記者,祖國大陸的經濟實力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也讓他們感到自豪。

  台灣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系學生 顏江龍:今天我看到感覺整個中國大陸科技非常的發達,超乎我的想象。剛才看到袁院長精湛的演説,讓我獲益良多。我相信,現在雖然説,只有美國和俄羅斯他們有自己的太空站,但我相信在未來的不久的將來我們中國大陸一定能發展成屬於我們中國人的一個太空站。

  台北師範學院學生 張泰榮:我希望我們能夠合併,然後一起發展,一起發展更好的武器,防禦自己,也不要讓別人歧視我們。希望在未來外太空科技方面,能夠看到我們中國人能夠踏上外太空,這是我最希望的。

  在隨同參訪團活動期間,記者聽到最多的是這些第一次來到祖國大陸的台灣學生為上海的繁華而驕傲,為北京的歷史文化而自豪,許多同學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一次的活動讓他們收穫很大,如果有可能,不久的將來,他們還會來大陸,那時他們不再是一個參觀者,而是要到大陸來尋找自己發展的新契機。

  台灣海專航運管理學院學生 包菁菁:我希望就是能夠,看在幾年後,我們全家一起來定居上海。

  台灣闌陽技術學院學生 王大勇:有機會的話,如果來這邊工作,我很想來,或者來上學。

  台灣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生 彭顯凱:這次來參加這個遊學團,是來看看這邊的學校,然後了解這邊的環境,然後有機會一定要過來讀書,然後,很大的可能在這裡工作吧!

  參訪團副團長 吳文希:非常有意義,而且我們目前是,第一屆嘛,希望這並不是,我們只是一個開始,這一次的開始,我的感覺,已經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友好的模式,我們也希望能持續地一直下去。

  主持人 :我們的記者在隨團採訪中發現,參訪團的不少台灣同學登上長城的時候都激動得流下了眼淚。他們表示,這次到祖國大陸,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是啊,兩岸原本就是一家人嘛。在羊年新春到來之際,我們希望將來能有更多的台灣同胞常回家看看。(編導:歐陽群、王海濤)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