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中華情》歌曲徵集演唱新聞發佈會


  2003年1月22日星期三播出

  主持人 李峰:1月21日上午,首次《中華情》歌曲徵集演唱大型系列活動新聞發佈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文聯、文化部、國臺辦、廣電總局的負責人及文化界知名人士、新聞記者,百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農曆臘月的北京仍然在寒冬之中,但在人民大會堂重慶廳裏,卻是春意盎然。1月21日上午,來自海峽兩岸的藝術家、新聞記者100多人,歡聚一堂,共同籌辦《中華情》歌曲徵集演唱活動。在這難得的聚會中,人們不僅看到了兩岸知名的藝術家們,也看到了中國文聯、文化部、國臺辦、廣電總局的領導們。新聞發佈會由中國文聯副主席覃志剛先生主持。

  《中華情》系列活動組委會成員,著名相聲藝術家姜昆先生在會上介紹了《中華情》的活動安排。

  北京昆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 姜昆:我們整個實施階段就是分這麼幾個階段,第一是徵集,第二階段就是組織專業創作,第三個階段由中國文聯的國內聯絡部和中國音協負責委託,然後有一些重點曲目的創作,在一月到六月之間要向大陸和港澳臺以及海外徵集歌曲,那麼在七月份評出創作獎、榮譽獎和組織獎,然後九月份我們舉辦大型《中華情》歌曲演唱會及獲獎歌曲頒獎晚會,我們邀請海峽兩岸及海外著名歌手演唱。我們現在準備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此次《中華情》歌曲徵集演唱大型系列活動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聯合主辦,中國音樂家協會、北京昆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九洲傳播中心等五家單位承辦。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向祖國大陸和港澳臺及海外各界人士廣泛徵集歌曲,並組織大陸和台灣的音樂界人士對投稿進行評選,對獲獎作品進行表彰並組織演唱。在發佈會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臺長王求先生説: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副臺長 王求:作為主辦單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將利用廣播傳媒的優勢,在我們各個頻率、節目和網站上全方位地提供及時全面、深入報道,推介、展示新人新作,並且通過一系列的宣傳造勢,逐步將《中華情》歌曲徵集、評選、演唱大型系列活動推向高潮。

  隨後,中央電視臺副臺長張長明先生在發言中給大家講了幾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深入淺出地闡明了此次活動的深遠意義,引起了與會者的共鳴。

  中央電視臺 副臺長 張長明:有一次是在印度,一位80多歲的老華僑拄著拐杖,一邊拉著我的手一邊説,你們能不能多播一點京戲,他説我一聽到京胡的那個弦兒、那個調兒,就能夠勾起我的思鄉之情,由此我也想到音樂、中華文化的力量。還是在十年前,我去台灣的一所小學去訪問,我進到這個小學裏面,是這個學校的合唱團還有樂隊,在給我們唱一首什麼歌呢?唱的是《龍的傳人》,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它的名字叫長江,當時聽了這首歌以後,我們這些記者眼淚都在眼眶裏面打轉,因此我想通過這次活動,就是要用歌聲,用中國的歌聲,用她的魅力、用她的魄力、用她的力量,去凝聚我們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心。

  記者在新聞發佈會現場還見到了很多兩岸音樂界、藝術界的知名人士,76歲的大陸著名詞作家喬羽先生在發言中説,他希望能創作出一首莊嚴大氣的《中華民族頌》來歌頌這個令人激動的時代。

  著名詞作家 喬羽:我就覺得應該現在寫這首歌了,我們過去寫過《祖國頌》、寫過“黨頌”、寫過“毛主席頌”,那也都是我們“中華民族頌”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我們正面、直接地來寫中華民族,以中華民族作為一個形象,為中華民族創造一個音樂形象,這種歌還沒有,這些年我就覺得中華民族,民族凝聚力最強的一個時期,對我們的祖國、對我們這個民族充滿了希望、充滿了信心。我這一次就想寫一個大的、莊嚴的,我都想連使用什麼樂隊我都想了,一定要把我們那個出土的那套編鐘、編磬使上,一定把我們最典型的中華民族的樂隊,大的使上,管弦樂隊也使上,我們要用我們最好的合唱來唱這首歌,莊嚴的、雄偉的,代表我們中華民族氣魄的,我就希望能寫這麼一首歌。

  喬羽先生是中國著名的歌詞作家。無論是在海峽兩岸,還是在異國他鄉,凡是有華人的地方,人們都會聽到喬羽先生創作的歌曲。很多中年人説,我們是唱著《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長大的。海外遊子們説,《一條大河》讓我們一解鄉愁。

  喬老先生認為,好歌之所以能經受住歲月的考驗,久唱不衰,關鍵在於它能表達一個時代大多數人的心願,和大多數人的心靈躍動合拍,對這一點大陸著名的曲作家徐沛東先生也深表認同。提起徐沛東,台灣的觀眾可能並不十分了解,但是只要説起他創作的電視連續劇《雍正王朝》的主題歌《得民心者得天下》,台灣卻是無人不曉。

  著名曲作家 徐沛東:雖然《雍正王朝》寫的是一段古老的歷史,但是他能夠很容易地接受,我不認為這個作品有多麼高深,但是它能夠引起共鳴,就是因為“中華”二字,我想音樂這種橋梁是最好的橋梁,還有一點是我寫過一首《愛我中華》的歌曲,在大陸唱得很“紅”的,沒有想到我們的歌手到台灣去演唱,同樣得到同胞的認可,因為中華的這個情結是永遠不可阻擋,也不可能去抹殺的,所以我想音樂的這種平臺、音樂這種紐帶的作用應該是很厲害的。

  著名的歌唱藝術家吳雁澤先生説,雖然他已經六十歲了,可是他對祖國、對民族的感情依然是熾熱的。

  著名歌唱藝術家 吳雁澤:我在建國初期的時候,我唱的是《我愛我的台灣島》,在七十年代的時候我唱的是《台灣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到了八十年代我們唱的是《半屏山啊,半屏山》,一半在大陸,一半在台灣。就是這種思念之情永遠是,一直沒有割斷,那麼到了21世紀的今天,在中華盛世,應該説最強盛的、聖明的這樣一個時期,我相信會有更好的歌,來體現海峽兩岸之情,體現整個中華民族之情,所以作為一個歌唱者來説,我雖然已經六十多歲了,但我相信我還有這個熱情,也還有這個能力,能夠把這次《中華情》所創作出來的好歌,用自己的嘹亮歌聲和同行們的強大熱情唱出來。

  在發佈會上,我們還看到了觀眾朋友們熟悉的台灣脫口秀大王淩峰先生。為了在台灣人民面前展現一個真實的大陸,將中華傳統文化介紹到全世界,二十年前淩峰帶領著外景隊走遍了大陸大江南北,把祖國各地的地理景觀、人文藝術、歷史文物及民俗活動等一一收入鏡頭,最終創作完成大型系列片《八千里路雲和月》,該電視系列片播出後曾在海內外引起巨大轟動。

  台灣文藝界知名人士 淩峰:我們用鏡頭見證了這十六年兩岸的互動,有許多感人淚下的、催人淚下的情節,有許多感人肺腑的一些故事,我想長明也是參與者,無論從1991年的大水、1996年、一直到1998年“九二一”地震,兩岸這種親情的體現,兩岸這種血緣的互動,都有寫不完的寫、説不完的説。我覺得兩岸的確需要同一首歌來記錄這個時代,來唱我們的時代,來唱一個民族從衰敗走向振興,唱出兩岸共同的鄉情,歷史的鄉愁,還有我們共同的血緣,以及一個民族整個在奮發圖強的過程。我希望這兩首歌是我們在未來奧運會上或者在世博會上,變成我們兩岸共同的記憶體,謝謝。

  國臺辦主任助理、新聞局局長張銘清先生在發佈會上説,此次活動的啟動正是順應了天時、地利、人和,響應了21世紀新時代的呼喚,符合兩岸民眾的心聲。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 新聞局局長 張銘清:天時、地利、人和是這次活動能夠舉辦成功的一非常重要的條件,首先説天時,有人説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可以説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的中華民族的人氣,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烈,應該有反映這樣時代的音樂,如果沒有産生這樣的音樂,我想我們的音樂人有愧於這個時代。從地利和人和來説,文聯主辦,有第一流的音樂人,同時我們這個活動又是徵集,不僅向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徵集,向全世界的華人華僑徵集,這就保證了這個活動的廣泛性和深厚基礎。我到國外去,正好是我們國慶期間,當地的華人華僑組織活動,一曲《我愛你,中國》,幾乎所有在場的人都在拍手唱和,不管會唱不會唱,這首歌表達了我們中國人的心聲。很多人淚流滿面,所以我們中華民族這樣強烈的民族凝聚力,是我們這次徵集活動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所以我完全相信,有這樣的信心,有這樣的基礎把這個歌曲能夠做好。

  此次《中華情》歌曲徵集活動的主辦方之一、中國文聯主席周巍峙先生説,文化的力量是無窮的,兩岸近年來熱絡的文化交流交往已經增進了兩岸人民彼此的了解和互信。

  中國文聯主席 周巍峙:《中華情》活動的目的就是通過文藝的形式展示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繼承愛國、愛家、愛故土的優良傳統,抒發海峽兩岸同胞的親情,弘揚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和堅強意志,表達全體中國人民團結起來振興中華,完成統一大業的共同心願,通過歌曲傳唱,推動親情互助互動,進一步密切海峽兩岸同胞的骨肉感情。

  《中華情》歌曲徵集活動新聞發佈會在暖暖的人民大會堂重慶廳裏結束了,但那些令人回味無窮的經典老歌卻依然在人們心中盪漾著,這些代代相傳、經久不衰的老歌,不僅讓今天的人們記住了過去那些難忘的歲月,也將告訴未來的人們,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曾有著如此美好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人曾這樣努力地創造著更加美好的未來。(編導:安倍含)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