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台灣競爭力排名為何下降


  2002年11月20日星期三播出

  主持人 李峰: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每年都會公佈一份《世界競爭力年鑒》,對49個國家和地區的競爭力水平進行分析排名,2002年台灣地區在這份報告中的競爭力排名連降六位,到了第24位,那麼是什麼因素影響了台灣的競爭力,台灣的競爭力狀況究竟是怎樣的呢,就這一話題,今天我們特意邀請到了兩位嘉賓。他們是首都師範大學台灣研究室的劉建興教授,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室的助理研究員朱磊先生。

  主持人:在我們談話之前我們一起來看一個短片,一起來了解一下背景情況。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每年公佈的《世界競爭力年鑒》被公認為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競爭力水平的重要依據。這份報告對全球49個國家和地區的競爭力水平進行評估排名。1992年,台灣地區曾排在第十一位。此後,台灣的競爭力排名呈現局部搖擺,整體下滑的態勢,到2002年,台灣在《世界競爭力年鑒》中的排名已下降至第24位。《世界競爭力年鑒》的考察範圍涵蓋了經濟表現、官方效率、基礎設施和企業效率四大方面的314項數據。從2001年到2002年,台灣在經濟表現、官方效率和基礎設施三個方面的排名均有所下降,只有企業效率上升一名,排在第18位。

  主持人:那麼首先我要請問劉教授,關於這個競爭力它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我們今天來探討這個競爭力,對我們的現實生活來説它有什麼樣的意義?

  首都師範大學台灣研究室 教授 劉建興:競爭力這個概念,現在沒有一個固定的東西,有爭論。按照我的理解它是市場經濟下的一個概念,也是現代經濟學當中的一個概念。簡單來説,按我的理解就是,一個國家或者是一個地區,在一年以內,創造財富的能力。這就是競爭力,這個競爭力它包含了流動性的管理、科技水平這些方面,另外也包括固定的比如土地、勞力。前面那個是生産要素的問題,成本問題,後面那個是比較優勢的問題。競爭力的提高,高與不高,它關係到一個國家或者是地區它的富裕程度,關係到人民的生活水平、關係到社會的穩定。同時還關係到老百姓的信心,除此以外,還與國際地位也有關係。

  主持人:剛才劉教授從廣義的這種概念來解釋一下競爭力,那事實上對競爭力的理解,各個學術,各個學説都有不同的一種解釋,那麼關於這個洛桑這次這種調查,它基於一種什麼樣的一種考慮,基於一種什麼樣的基礎呢?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室 助理研究員 朱磊:這個競爭力就像剛才劉教授説的一樣,理解上有很大的不同,洛桑學院每年出的這個《世界競爭力年鑒》有它自己對於競爭力的定義,它認為這個競爭力是一個經濟體,對於能夠為企業可持續性發展提供有利條件的能力。換句話説你可以把它簡單地理解成是一種投資環境的好壞。洛桑學院排這個競爭力排名,它最主要的對象其實是企業界,企業可以根據這個排名決定自己在全球範圍內的資源配置,以及投資方向,那這個競爭力排名可以給它提供隨時隨地的投資環境的變化,當然政界和學術界也可以從這個競爭力排名獲得好處,它們可以探討各個經濟體的競爭力程度以及制定對策來改善自己的競爭力條件。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關於台灣這個競爭力排名它始終出現這種,搖擺不定的一種狀況,時而高時而低,總體的情況是怎麼樣,能不能給我們做一個概括的介紹?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室 助理研究員 朱磊:總體情況還是在呈現一種下降趨勢,你拿1992年到今年是2002年,這11年間,前四年平均排名是第15名,那麼中間四年平均排名是19名,後三年平均排名是21名,整個趨勢還是下降的,那麼這就説明在其它經濟體,競爭力都在往上提升的時候,台灣的速度下降了。

  主持人:那麼具體到這一次台灣競爭力排名的下降,對於台灣的百姓來説,它有什麼樣的意味呢?劉教授。

  首都師範大學台灣研究室 教授 劉建興:因為它競爭力確實是下滑了。這個下滑反映在各個方面都出來了,你比如財政、金融、股市,金融方面的股市下降,再就是投資、失業,消費能力,都在普遍地下降。台灣現在是基本上是吃老本,關鍵是現在這個信心問題,信心危機,不知所措,老百姓。我們家在台灣,打電話來,我的妹夫在那兒炒股票,都七老八十了,炒股,炒到不可説血本無歸,也套到裏面,賠得差不多了。

  主持人:股市的狀況非常不樂觀。

  首都師範大學台灣研究室 教授 劉建興:我那兩個侄兒都30來歲了,都沒工作。我所知道的一些實際情況是這樣的。現在三萬多億台幣的債務,這還是不包括其它的地方債務,據統計人均是,2300萬人人均負債37萬,所以説小孩子在娘肚子裏就要負債了,這些等等這些問題。

  在今年的《世界競爭力年鑒》中,台灣的經濟表現排名下降幅度是最大的,從2001年的第29名掉到了40名。2001年台灣經濟出現50年來首次負增長,為-1.91%。人們常説,股市是經濟的晴雨錶,台灣股市從2000年就開始下滑,到2001年9月底最低時僅為3400多點,股民損失超過4萬億元新台幣,平均每人損失約20萬元新台幣。此外新台幣對美元的匯率持續下跌。島內銀行呆壞帳比率也在節節升高,財政金融形勢進一步惡化。消費者信心嚴重受挫,民間投資不斷減少。到2000年第四季度以後,島內産業面開始全面衰退。多項經濟指標跌到了歷史最低值,對外貿易大幅衰退。僅去年一年,台灣倒閉的工廠就有5000多家。經濟的持續衰退對民眾的最直接影響是失業率的居高不下。全島失業率從1999年底的2.85%上升到2000年底的3.19%,今年3月的實際失業率更高達7.32%,創下歷年單月最高紀錄,失業人數達74.5萬人。不斷升高的失業率給普通民眾帶來了生活與工作上的極大壓力。

  台灣失業工人:我們的孩子都要讀書,有的買房子繳貸款,都繳不出來。我們要有正常的工作。

  主持人:剛才兩位教授介紹就是説,這次這個洛桑的這種競爭力排名它有四個方面的因素,那麼關於這种經濟表現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也就是説台灣在這個經濟表現的排名也是下降的這種幅度也是最大的,它説明什麼樣的問題?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室 助理研究員 朱磊:我個人理解,總的來看它是兩大原因造成整個經濟表現排名往後下降。第一個原因就是它的這個政治環境不好,朝野紛爭,兩岸關繫緊張,這些就造成整個投資人和消費者信心不足,信心不足,那麼民間投資和民間消費都會下滑,這樣的話,內部總需求不足就造成它的整個經濟形勢衰退。那麼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呢就是經濟層面它有它的企業轉型的問題,因為它現在正面臨新的産業轉型,90年代以來這個電子信息産業增長得比較快,那形成一種單一結構,在這個去年整個全球電子信息産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台灣的電子信息産業受到很大的衝擊,另外一方面它的傳統産業又沒有辦法挽回這個局面,那麼造成整個台灣工業衰退,造成去年的2%的負增長。

  主持人:那麼除此之外,就是説關於這種政府的效率問題,在這次排名當中也有所下降,它説明什麼樣的問題呢?

  首都師範大學台灣研究室 教授 劉建興:我認為這個是互相聯絡的。台灣經濟表現的下降,原因多種多樣,國際因素不能説沒有,但根本不是主要的,台灣政府民進黨上臺以後,它缺乏這方面能力。所以這就從政府方面,財政的緊張,金融的混亂,與它政府都有關係。

  根據洛桑今年的《世界競爭力年鑒》,台灣的官方效率排名也有所下降。專家認為,民進黨執政能力不足,以及由此引發的政局動蕩和兩岸關係前景不明,是造成台灣經濟形勢迅速惡化的深層原因。民進黨上臺後,以意識形態挂帥,政策搖擺不定,當局經常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對外缺乏全球化的視野和政策,對內組織人事制度極不穩定,導致財政空前困難,各種政治、社會矛盾激化,朝野鬥爭不斷,社會動蕩不安,僅“核四停建風波”,就造成100多億元新台幣的巨大損失,更嚴重影響了政府信用。如此種種,直接導致民眾對民進黨執政信心的下降,不滿情緒上升,而兩岸關係僵局不能突破,前景不明,更加重了台灣民眾的信心危機。有學者指出,兩岸關係不能徹底改善,台灣民眾的信心就難以建立,台灣的投資環境就難以從根本上改善,台灣經濟的發展就會蒙上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

  主持人:那麼從外部這個因素來講,因為我們也聽到很多島內的學者也分析説台灣現在經濟出現這種不景氣,或者是競爭力排名也下降這種狀況,是與外部因素有關的,那麼您怎麼來看就是説台灣經濟下降與世界經濟的不景氣狀況之間這種關係問題呢?

  首都師範大學台灣研究室 教授 劉建興:這是次要的東西。因為主要是台灣的經濟取決於一個是美國,一個是日本。日本是泡沫已經十年了,美國的經濟,這兩年克林頓以後,布什在逐步地開始復蘇,起動不大,所以對台灣的波動不太大。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室 助理研究員 朱磊:同樣是依賴於外貿的一些經濟體,比如説韓國,馬來西亞,它們在去年同樣的世界經濟景氣狀況下,競爭力排名卻上升,那這個説明一個問題,台灣的競爭力排名下降應該是自身出了問題。包括它的政治和經濟的環境惡化,那麼造成島內投資環境下降。

  主持人:那麼劉教授您怎麼來看就是説未來台灣經濟的這種競爭力要擺脫這種困境,要提高它的這種名次,它現在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是什麼?

  首都師範大學台灣研究室 教授 劉建興:一個是島內,一個是兩岸關係,我覺得。島內就看陳水扁民進黨能不能總結經驗教訓,真正做到拼經濟,而不是拼選舉,我覺得從島內這方面呢,政策上面採取一些措施,你比如去年開的經發會,作了300多個決議,它現在又實行了多少,再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兩岸的關係。現在叫“三通”要講叫兩岸的關係,兩岸的關係現在是上冷下熱,政冷經熱。就是什麼呢,熱和呢,還不合法,(台灣當局)它認為不合法。如果通了以後,這就好辦一些。這些方面自然而然就又創造了一個雙贏的局面。單向,現在是單向,搞個雙向,我認為基本上就是從這兩個方面來看。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室 助理研究員 朱磊:我個人覺得它的競爭力提高應該從短期和長期兩方面分別著手,短期主要是信心問題,長期就是戰略問題。信心方面如果它能夠減少政治紛爭,兩岸關係能夠緩和,會給島內投資和消費造成一個良好的環境,這個會提高它的信心,民眾信心。那麼從戰略方面來講這是長期的問題,台灣2000年曾經制定過兩個比較重要的經濟發展戰略,一個是知識經濟發展方案,另外一個是全球運籌發展規劃。那麼這兩個方案提出來兩年,實施的效果沒有達到預期,所以它今年又提出了一個六年重點發展計劃,這個發展計劃的核心,它有很多項目了,那核心就是要把台灣未來發展成一個營運總部和研究發展中心,但是它這個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缺陷,和1995年台灣當局提出來的亞太營運中心相比,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格局都很宏大,都是從全球角度來考慮問題。但是有一個不同就是亞太營運中心計劃是以大陸為腹地,而這個新的發展規劃是儘量避免以大陸為腹地,如果不以大陸為腹地,對於台灣經濟戰略能否實現,這個是有很大疑問的,因為全球投資人都知道現在世界經濟離不開大陸經濟,台灣如果離開大陸經濟,想自身發展成全球的一個重要環節,這個恐怕會有相當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講,兩岸經貿進一步合作以及儘快實現兩岸直接“三通”有著重要意義。

  主持人:那麼有島內的一些學者認為就是説未來如果解決這個“三通”問題的話,能使台灣企業的成本大大地降低,對於台灣的競爭力水平會有很大的助益,您怎麼來看待這個問題?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室 助理研究員 朱磊:如果“三”通能夠實現,毫無疑問,會對台灣企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比如説現在有一些台灣企業,它們因為“三通”沒有通,那麼本來下游産業在大陸發展,上遊産業可以留在島內,那麼因為“三通”讓它們成本增加,不得不把上遊産業也挪到大陸來,這樣的話,實際上是不利於台灣當局所設定的“根留台灣”這麼一種發展戰略的,所以如果能夠“三通”之後,兩岸能夠合理分工,這樣對於台灣企業會有很大的好處。

  主持人 結束語:從廣義的角度來理解競爭力的話,那就是創造的價值越高越好,成本是越低越好,那麼除了要致力於創造新的價值之外,對於台灣的企業來説降低成本是它們的看家法寶,那麼目前降低成本最大的因素可能就是“三通”了,因此對於臺商來説還是對台灣經濟來説要想提高競爭力,“三通”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問題。(編導:晏萌)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