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中華文化不容分割


  2002年10月25日星期五播出

  主持人李峰:近日,陳水扁參加了台灣一所大學成立文學系的儀式,並對該校將河洛語文學和華語文學課程並列的做法大加讚賞,説台灣文學不屬於中國文學。台灣文學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記錄著台灣的興衰、台灣人民的心路歷程。它有著中國其它地區的文學作品所不具有的特點,但它是否不屬於中國文學呢?今天的《熱點透視》節目我們就來探討台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今天演播室邀請到兩位嘉賓是北京大學教授汪景壽先生和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周大計女士。

  記者來到中國現代文學館,在這裡了解了在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的幾個階段中台灣文學所具有的特色。中國現代文學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它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同時又具有文學資料研究、理論研究、文學交流的功能。走進中國現代文學館,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現代文學的博大和豐富。它們是中國現代史最直接、最生動寫照。展區按時間順序排列著中國文學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1919年新文化運動以後,中國進入了嶄新的文學時代,代表人物有大陸的作家魯迅、郭沫若、巴金、茅盾,台灣的作家賴和、楊逵、吳濁流等,他們都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和推動者。同時,他們以筆為刀向日本侵略者發起猛烈攻擊。以反映現實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鞭撻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60年代以後,台灣的鄉土文學發展迅速,代表人物有鐘理和、陳映真等。台灣鄉土文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反映了台灣人民的生活。在中國現代文學館的三樓是作家們捐贈的藏書,其中有林海音女士、何凡先生、卜少夫先生所捐贈的藏書2345 冊。其中有捐贈者自己的著作,也有他們收藏的作品和刊物。它們與館內其它的藏書一樣都是中國作家對讀者們無私饋贈。它們與其它藏書又有所不同,它們記敘的是中國寶島台灣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中所經歷的滄桑巨變,裏面有著台灣人民的感傷、奮鬥和渴望。

  主持人:那麼首先請問周老師,台灣新文學從它的産生發展到繁榮,始終是和中國歷史分不開,你怎麼來看待台灣文學産生和中國歷史的關係?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周大計:如果説原住民的口頭文學是台灣文學最初形態的話,實際上在鄭成功收復台灣之後,跟隨鄭成功到台灣去的第一批明末文人,應該是中國文學在台灣的最初的傳薪者。應該説從這個時候開始一直到後面,整個台灣地區文學的發展,一直是和大陸歷史的發展結合在一起。在19世紀80年代台灣建省之後,當時在第一任台灣巡撫劉銘傳的領導之下,台灣的軍民勵精圖治,那麼在那個時候,台灣地區的文學又獲得了空前繁榮發展。我想這些都可以説明這一點。

  主持人:按照您的學術研究,您認為中國新文學它分哪幾個階段,在這幾個階段當中,台灣的新文學和中國文學發展的關係是什麼?

  北京大學教授汪景壽:中國文學從新文學來説,就是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919年開始,就是五四新文化運動開始,叫現代文學階段,再就是1949年開始,叫當代文學階段,台灣文學大體上是這個框架,1926年台灣才有新文學,所以它那個文學的産生完全是在咱們五四新文學運動感召之下産生,所以它那個階段就是繼承了一種反帝、愛國這個傳統。到了抗戰勝利以後,這時候我們就進入了當代文學階段,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台灣光復以後,它有一段短期的過渡時間,也就是從1949年開始,它也進入了台灣當代文學階段,所以看起來兩岸的文學發展基本上是相對應。

  主持人:這個歷史的脈絡是一脈相承。那我們再來細看台灣,比如現代文學階段當中,比較傑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是什麼?

  北京大學教授汪景壽:一個賴和,就是台灣新文學之父。1926年以後他就開始寫小説,當時日本統治者強制推行日文。賴和寫小説從來不用日文,堅持用漢語寫。

  賴和,1894年生於台灣省彰化縣,是台灣新文學初期,第一位在創作上取得卓越成就的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説《一桿“秤仔”》、《善訟人的故事》等,作品表現了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統治下,台灣人民的悲慘境遇。《一桿“秤仔”》就講述了台灣一個農民對日本警察的百般欺淩忍無可忍,終於在除夕夜與日本警察同歸於盡的故事。

  北京大學教授汪景壽:還有一個是吳濁流,吳濁流叫鐵血詩人,那就是説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他的著名作品叫《亞細亞孤兒》。

  吳濁流,1900年生於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統治下的台灣省新竹縣。1936年開始創作小説。他的代表作品是長篇小説《亞細亞的孤兒》。這篇小説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胡太明這個藝術典型。胡太明是台灣的一個知識分子,生於日據時期的台灣。作品表現了他從希望能在殖民統治下生存、發展到投入抗戰救國的革命洪流這一過程。

  主持人:由於歷史的原因,就是説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我們在讀台灣文學作品當中我個人也有一種很深刻的感受,就是説遭遇這個不幸的一代台灣人,他們可能有委屈,有苦悶,但是他們始終抱持著對一個中國的概念。其實除了剛才汪教授提到的例子之外,就是台灣文學作品當中,很多是描寫台灣本土派的人物的命運,我想在這些作品當中也能體現非常強烈的愛國思鄉的情感。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周大計:我們都可以感受到這一點,非常強烈。比如當代的作家中,像鐘肇政的小説《台灣人三部曲》,它所講述的也是台灣人民在日據時期50年前赴後繼進行鬥爭的故事。我記得小説有一句原話。當時就講,他説我們不能讓這塊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就這樣沉淪下去,因此當時陸家的子孫就組織了陸家兵,就和當時各路義勇一起來進行抗日鬥爭。當然這樣的作品還有非常多。比如像《先生媽》裏面講到,在皇民化的時期,當時主人公錢新發,等於一個皇民化中毒很深的人了,要一味追求“標準國語家庭”,説日語,然後吃日本飯,睡日本床,他的媽媽就是和他對立的一個藝術形象,他媽媽就不理他這一套。後來等她病重的時候,她的兒子給她買了一套日本和服,然後她就用刀把那個和服給剁碎,她説我不能穿著這種衣服,她説我怕,如果我不把它剁碎的話,那麼我的兒子可能在我死以後,會給我穿上,那麼我穿上這種衣服我就沒有辦法去見我的祖先,我想這樣的藝術形象都是非常感人,都反映了台灣文學作品中另外一個主題很鮮明,就是反侵略這樣一種主題。

  主持人:按照剛才的分類,在當代文學階段,台灣文學當中的一些代表作品以及代表人物是什麼?

  北京大學教授汪景壽:台灣有相對應的一些作家,我可以舉出三個來:一個是林海音,林海音是生在日本,長在北京,回到台灣。你看她本身就是兩岸一個天然的橋梁,第二個是陳映真,第三個是白先勇,大家都知道,他是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的兒子,他所寫的作品最成功的叫《台北人》,《台北人》的人物就是大陸人,是到台北的大陸人的命運。所以在這個時期內這三位作家是有非常明顯的代表性,他們成就是相當高。

  主持人:那麼進入80年代以後,隨著兩岸的交流交往的日益密切,兩岸文學界的交流也日漸地熱絡起來,而且兩岸的文學也呈現多元化發展的態勢,我們知道很多這種大陸的作品,台灣民眾非常喜歡,很多台灣的作品大陸的讀者也是津津樂道,你怎麼來看待這種現象?

  北京大學教授汪景壽:80年代以後,多元化,各種各樣的作品涌現進來,他又感覺親切又感覺到新鮮,他為什麼不看?我舉一個例子,就是瓊瑤,瓊瑤的言情小説,這個言情小説不是孤立的,説瓊瑤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不是,它是中國文學傳統的繼續,它繼承了我們30年代張恨水、劉雲若那個言情小説的傳統。

  主持人:在節目一開始我們就提到了,台灣有的大學把河洛語文學課程和華語文學課程是並列在一起,我想請問汪教授,您怎麼來看待這一現象?

  北京大學教授汪景壽:到底什麼是河洛語,因為這個概念很生疏,應該這樣解釋,河,黃河,洛,洛河,這個洛河是洛陽附近一條河水,它和伊河河流在一個地方併入黃河,它泛指中原地區,那麼我們就説河洛語就是中原的漢語,就是早期的漢語。如果我們説河洛語是漢語的話,它就流傳在中國包括台灣,包括大陸廣大的地區。誰都知道,漢語它包括方言,台灣這個地方,它是閩方言,閩方言就是福建方言,台灣人叫“臺語”,實際上是閩南話,就是跟廈門話非常相像,籠統地説它當然也是河洛語流傳的結果。河洛語不但流傳到這兒,整個漢語都是河洛語。現在他偷換概念,偷換什麼概念?他説:閩南話,“臺語”是河洛語,日語當然不是河洛語,他説國民黨推行的白話文,他認為白話文是國民黨推行。實際上是“五四”(推行),白話文不是河洛語,大陸這個普通話也不是河洛語。這就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用偷換概念的方法,把所謂的過去中原的河洛語和當前的漢語對立起來,這個應該説除了不學無術,就是別有用心。

  主持人:就像方言具有不同的特色一樣,中國文學由於剛才談到了由於地理的原因,或者傳播速度的原因,體現在各個不同的地域呈現不同的特點,比如我們説現在有京味文學,有海派文學等,我想請問汪教授,你怎麼來評價中國文學的一些基本的特點,以及台灣文學它獨特的一些特點?

  北京大學教授汪景壽:文學的特點,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來分析,就是剛才你説的,京味文學,從內容上説它反映北京地區的生活、習慣、風俗特徵。海派文學反映上海一帶的生活、習慣、風俗特徵,同樣我們説它的形式上,從語言上來説,北京的京味文學,它有一些北京土話,它不屬於真正的普通話裏面。海派文學也是這樣,它有吳方言。台灣是閩方言,閩南方言,它從內容上説,反映台灣的社會環境,它的現實生活,它的風俗習慣,這方面有它的特點,還有就是它這個社會經歷和其它省不同,它一定在文學上有所發展。

  主持人:這是一個共性和個性的關係。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周大計:在台灣新文學運動之初的時候,當時在整個文學陣營裏面也有一種討論和思考,當時就是説如何使文學貼近大眾,在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涉及到了語言的運用問題,當時有一些文學家就認為説這個書面語言,就是白話文,還是在20年代的時候,説白話文基本上都是書面語,而台灣老百姓不用這種話,我們要是寫成這樣的作品,可能台灣老百姓就不懂。是不是就可以用閩南話來寫,用我們的方言來寫,那麼當然更多的作家經過討論以後,他們認為用閩南話來寫小説又有問題,一個就是説它有一些字很難用漢字來表意,發音沒有辦法對照。所以從台灣新文學運動開始,其實一直在走白話文的發展路線,從語言形式上來説。

  主持人:周教授怎麼來看,就是在兩岸文學交流日益密切的現實下,它反映出的社會背景是什麼?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周大計:它實際上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整合,你看兩岸隔絕有將近40年,互不通音氣,大家都不知道對方在做些什麼,或者發生了什麼事情,從兩岸開放探親開始,從文學到各種各樣的交流,人們慢慢對這些情況逐漸有了更多了解,我想普通的大眾不是像我們專門作研究的話,可能更多是通過文學作品來逐漸地了解海峽對岸彼此之間各是什麼樣子。在這種情況之下,我想也很有助於兩岸,通過文學的整合達到文化的整合,就是説文學的整合是文化整合的一個方面,但是它要被文化整合所推動,而文化的整合對於一個民族來説,又是民族統一、國家統一一個最基本的層面,或者説是它的前提和基礎,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我覺得兩岸文學的交流,從整個歷史發展的過程來看,是深具意義。

  主持人我想文學作品是現實生活的一種折射,一種反映。台灣作家陳映真在作品中寫到,台灣新文學在表現整個中國追求國家獨立,民族自由的精神歷程中不可否認是整個中國近代新文學的一部分,我們回顧台灣文學的發展歷史,從它的寫作題材,寫作方式、語言、主題等各個方面都能清楚看到台灣文學是中國文學的一部分。(編導:羅怡)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