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海峽兩岸記者西藏之旅


  2000年10月4日 20:30 分四套播出

  主持人:這期節目我們將繼續報道前不久由國臺辦和全國記協組織的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西藏的活動。

  千百年來受到無數人頂禮膜拜的布達拉宮已經成為西藏的象徵。公元七世紀,松讚幹布為迎娶文成公主在拉薩紅山上建造了最初的布達拉宮。17世紀五世達賴喇嘛又在紅山上建造了白宮大樓,後來經過多次曾建、擴建形成今日的規模。布達拉宮是五世達賴及以後歷代達賴喇嘛的駐錫地,也是西藏政教合一權力的中心。

  布達拉宮建築以木石結構依山奠基,最高殿宇海拔3700米,主樓13層,高115米,建築面積達13萬平方米,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宮堡式建築群,其中珍藏著數以萬計的精美雕塑、獨特的唐卡畫、各類典籍、無數壁畫、難以計數的佛塔、法器、供品、價值連城的珠寶,使它具有無與倫比的特殊文化價值,1961年被首批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海峽兩岸記者跟隨導遊尼瑪次仁先生走進了布達拉宮。

  尼瑪次仁(布達拉宮導遊):靈塔殿就在中央,最高大的是五世喇嘛的靈塔。這個靈塔高度有12.65米,鑲嵌有各種天然寶石,有一萬八千八百多顆,其中最為珍貴的是在第四排臺階,也就是佛龕網狀下面的第一排的中央,有一個白色的像雞蛋一樣的寶石。這個據説是在大象腦內天然生成的夜明珠。五世靈塔的左右各有四座白銀的佛塔,是稱為八大聖世佛塔,這個靈塔殿後面的墻壁上有非常著名的經書墻就在這個背後,藏有用金汁寫成的金字的《甘珠爾》、《丹珠爾》等大藏經一共有兩千多部,是布達拉宮最著名的經書墻。這裡面的書用金子寫的經書非常非常好的經書,一個人只能扛一部,所以説它非常的重,都是用金量非常大,非常非常地珍貴。這裡就是五世達賴喇嘛當年在1652年進京見清朝順治皇帝的情景,一共有十多組壁畫這裡面。除了五世達賴喇嘛出訪內地以外,還有十三世達賴喇嘛在1904年到北京去晉見過清朝的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在1952年還是51年,十四世達賴喇嘛還到北京去見過毛澤東等咱們現在原來的領導人。這裡面還有最大的特點,號稱釋迦牟尼所傳播佛教各個地方合金的佛像和佛塔基於這個殿一身。因此這裡面的佛像和佛塔來自於印度的、尼泊爾的、克什米爾的、中國內地的、蒙古的、西藏的、還有少量的不丹、錫金這些地方的。咱們中國內地來的佛像這裡面最多的是明永樂時期的。

  位於拉薩市西郊的羅布林卡在藏語中意為“寶貝林園”,始建於1755年,是七世以後歷代達賴喇嘛處理政務、消夏避暑、居住休息和進行宗教活動的地方,也被稱作“夏宮”,現在已辟為公園。這裡有人民政府于1954年為14世達賴喇嘛修建的行宮——達旦明久頗章,意為“永恒不變宮”,為了尊重歷史,如今宮內仍然基本保持了14世達賴喇嘛出走前的原貌。

  在日喀則,人民政府也于1954年為十世班禪大師修造了一座新宮——德慶格桑頗章。1989年元月17日,十世班禪大師專程來到日喀則,主持扎什倫布寺五世至九世班禪合葬靈塔的開光大典,10天之後,因勞累過度導致突發心臟病,就圓寂在德慶格桑頗章。

  記者團在西藏採訪期間,所到之處都感受到了藏族人民正在過著幸福的新生活。在拉薩市郊的當巴鄉乃瓊村,海峽兩岸記者採訪了兩戶藏民家庭。其中一戶的女主人叫阿桑,她告訴記者,她家四口人,80年代開始搞多种經營,現在家裏有三輛桑塔那租出去幹出租,兩輛農用車跑運輸,留一輛夏利轎車自用,全家年收有兩、三萬元。

  而位於大昭寺寺外的朗孜夏監獄則是舊西藏封建農奴制的一個縮影。正是這種新舊兩個社會的對比是今天絕大多數藏族人民擁護共産黨的基礎。

  熱地(西藏自治區常務副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我在舊社會我們那個地方叫傭人,身上留下一塊塊傷痕。我在舊社會農奴主家當牛馬,沒有吃的,這樣我的一個弟弟在舊社會被活活餓死了。

  列確(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舊西藏是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有5%的這掌握了西藏所有的生産資料。我心裏這樣想,當年拉薩城區不到三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兩萬多一點,不到三萬人,所謂的拉薩也就是現在的八角街、大昭寺那一塊,連布達拉宮都是當時拉薩的西郊我們現在所在的這些地方全是沼澤地。剛才熱地書記講了,當時西藏人口不到100萬,就 100萬吧,到現在255萬,那究竟發展了,還是沒有?

  9月12日,是中華民族傳統的中秋佳節。這天晚上,自治區有關部門為來自海峽兩岸的記者們舉辦了一次歡快、溫馨的節日晚會。兩岸記者在拉薩渡過了一次距離月亮最近的中秋之夜。海峽兩岸記者也對記者團的記者們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訪問。

  記者:在大陸、雪域高原過這個中秋有什麼感想嗎?

  張秀曼(台灣華視記者):我覺得本身每一個可以過中秋的節日的人都非常的幸福,更何況是來到平常人很少來到的地方,對我個人而言,我前一天才過生日,接著又過中秋節,所以等於説雙重的意義。

  呂明華(台灣《明日報》記者):我覺得在雪域過中秋的話,當然第一個感覺就是很特別。

  范麗青(新華社記者):也是非常難得的機會,一起跑到這麼遠的聖城來過這個中秋節,兩岸的記者聚集在一次,我覺得大家非常的愉快,一點也沒有隔閡。

  蔡婷玉(台灣東森電視記者):今天晚上臺辦準備了這麼好的節目,剛剛看了以後覺得很高興,這個中秋夜覺得不寂寞。

  鄭固固(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心裏有一種相同的這種民族的情,這種同胞的情,這種情應該説是非常非常濃的。

  陳世莉(台灣中視記者):西藏是一個很吸引人的地方,它有很特別的宗教,它是一個特別的民族,還有民族文化,我覺得來這邊曾進了對西藏的了解,非常有意義。

  記者:和台灣記者一起過中秋,你有什麼感想?

  趙茲(經濟日報記者):我覺得這是非常高興的一件事情,作為兩岸新聞界的同行,這兩年隨著兩岸交流的密切,新聞的交流越來越頻繁,這是兩岸人民和新聞界大家願意看到的。我希望這種交往以後越來越多,讓我們今後能過更多的中秋。

  記者:這幾天的採訪,你覺得收穫怎麼樣?

  呂明華(台灣《明日報》記者):兩岸能夠一起來到西藏這個地方採訪真是難得,我想兩岸今後的新聞交流應該會更加地密切,這樣有助於兩岸人民以及各方面的相互的了解,我想兩岸大家原本都是同一個民族。

  杜聖聰(台灣勁報記者):西藏的文化燦爛,希望以後能夠有機會跟台灣島內的文化大家多交流、多溝通,相信可以以撞出非常不錯的質素來。謝謝。

  張秀曼(台灣華視記者):我第一次跟大陸的記者這麼長時間的相處。我想跟二位還有其它的大陸記者我覺得我們都建立很好的友誼,在這邊大家相處都非常的愉快,大家也互相幫忙,我所以我很珍惜這個緣分。

  被譽為“世界屋脊上的人才搖籃”的西藏大學,是一所擁有七個係,包括少數民族文學和歷史專業共18個本科專業,1個師資培訓部,5個研究所的綜合性大學。建校15年來已經為國家培養種類人才9000多人。它的高原宇宙射線研究所、中國藏研究所在世界都享有盛譽。為適應國家開發西部的需要,學校正在從師資培養向為西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方向轉型。據一起採訪的台灣記者説,拉薩師範學校這樣的辦學條件已經不輸于台灣任何一所同類的學校。

  藏醫藥學源遠流長,是祖國醫學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地道的藥物資源。西藏民主改革以後,藏醫藥事業得到迅速發展。到1999年底,全自治區已有獨立藏醫機構17個。

  藏成藥的開發和研製成績也十分顯著,已被列為西藏新的經濟增長點之一。自治區藏藥廠作為西藏最大的藏藥生産基地,可生産350多個品種,年生産能力達十萬公斤。全自治區現有21家藏醫廠,生産的藥品佔領了全區藏醫藥市場,部分名貴藏成藥暢銷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成為內地600多家各級醫院的醫療用藥。部分藏藥還遠銷世界許多國家。1998年西藏醫藥專家還應邀赴我國台灣參加了傳統醫學學術交流會。

  藏毯主要用牦牛絨、牦牛毛和綿羊毛絨等為原料,質地平整柔軟,色彩艷麗,密實保暖,可鋪可蓋,攜帶方便,經久耐用,是藏族人民十分喜愛的生活必須品;其中又特別以卡墊最具民族特色,在西藏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記得剛到拉薩的第二天,自治區徐明陽副主席在向海峽兩岸記者介紹情況後表示,希望所有中華兒女共同將祖國的明天托起。

  徐明陽(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諸位作為新聞記者,無論是來自台灣的朋友還是中央新聞單位的同志,在藏採訪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更新鮮、更豐富、更深刻的見聞和感受。台灣和西藏作為中國版圖兩端的高度敏感地區,也都戶負著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的重大歷史使命。在經濟合作方面,進一步把西藏資源優勢與台灣經濟技術實力結合起來,實行優勢互補、共同開發,這是西藏與台灣在各個領域加強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基礎和條件。我們熱切盼望早日完成祖國統一大業,讓中華兒女在祖國大家庭中迎接輝煌的21世紀,共同將祖國的明天托起。

  參加採訪的海峽兩岸記者似乎還沒有從初到西藏的興奮中平靜下來,短暫的聯合採訪活動就要結束了。由於有了10天的感受,如果再用幾個詞組來形容對西藏的印象,反而到不知從何説起,西藏美麗的風光、神秘的宗教、精深的文化、神奇的醫藥、優美的歌舞、熱情的人民……,真是太多太多;然而西藏留給記者們最深印象的可能就是“變化”,古老的西藏在變,在發展,而傳統卻仍然得到尊重,得到保護,智慧的藏族人民相信自己可以完成傳統與現代的統一。

  除了採訪的收穫,也許最令兩岸記者難忘的就是這10天結下的友誼。大家希望今後這樣的機會更多,希望台北再見!

  主持人:海峽兩岸記者共同採訪,相互交流,並通過媒體進行客觀報道,的確有助於兩岸民眾之間的了解和認同,希望今後這種交流能夠在雙向、良性和互動的基礎上蓬勃發展。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