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載舞歡歌 共慶佳節


  2000年10月9日 20:30 分 四套播出

  金秋時節,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在江蘇省的南京、蘇州等5 個城市同時拉開帷幕。這屆藝術節在組織形式、演齣劇目和群眾參與方面與前幾屆相比,都有新的特點,一些台灣藝術家也首次應邀參加了本屆藝術節。此外,為國慶佳節增添喜慶歡樂的,還有在重慶舉行的有全國56個民族代表參加的世紀大祝願暨酒祭活動。

  這屆藝術節9月28號在主會場南京拉開帷幕,同時在蘇州、無錫、常州、揚州設立了四個分會場,會期16天。藝術節期間,來自海內外的一萬六千多名演員,在5個城市向觀眾獻上了105台藝術精品,其中參加評獎演齣劇目62台,祝賀演出30台,國外及港臺地區交流演出8台,群眾文藝演出5台,在組織規模和演齣劇目數量上都大大超過了歷屆。

  中國藝術節是我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國家藝術節。自1987年以來,先後在北京、昆明、蘭州、成都舉辦了五屆。與往屆中國藝術節相比,第六屆中國藝術節有四個“首次”:一是首次設立中國藝術節大獎、優秀劇目獎和劇目獎,以鼓勵藝術上的精益求精;二是首次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舉辦,前五屆藝術節除了第一屆、第二屆在北京舉辦外,其餘三屆都是在邊遠和內地省份舉辦;三是首次在一個省的範圍內設立主、分會場,使藝術節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四是首次開設“網上藝術節”,人們隨時可以從互聯網上查詢藝術節的有關情況。

  這次競爭性更加強烈,首次設立藝術節大獎,大家都希望瞄著大獎和優秀劇目獎來做出努力,增強了競爭性。

  這屆藝術節從開幕式上就給觀眾留下了江蘇鮮明的地域特色。由江蘇省歌舞劇院創作演出的江蘇民間歌舞《好一朵茉莉花》在藝術節開幕式上綻放。從輕柔婉轉的舞蹈《茉莉飄香》到令人心底發熱的蘇北民歌《楊柳青》;從深遠悠長的箏蕭重奏《楓橋夜泊》到沁人心脾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整臺晚會圍繞“江南風情錄”、“蘇北號子花”、“茉莉故鄉情”3個篇章,薈萃了一批具有濃郁鄉音鄉情的民歌、舞蹈與樂曲,加上舞美設計採用中國山水畫風格,色調清雅,如詩如畫,生動地表現了江蘇民間藝術的神韻,讓人們在欣賞優美音樂舞蹈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

  《好一朵茉莉花》是一首著名的江蘇民歌,這是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廣為流傳的一首歌曲,人們聽到這首歌曲會想到我們江蘇,我們借茉莉為名,抒愛鄉之情是這臺晚會一個最大的特點。

  在這屆藝術節上,東道主江蘇參演劇目有10台,佔整個藝術節參演劇目的六分之一,而且每一台都是近兩屆“文華大獎”或“文華新劇目獎”的獲獎劇目,參加祝賀演出的27台劇目也都是在江蘇省獲獎,這一道道藝術大餐無不來自江蘇豐厚的藝術底蘊。我們就拿江蘇的劇種來説,江蘇恐怕是全國最多的一個。蘇南人民喜愛的地方戲有錫劇、蘇劇、丹劇、滑稽戲,蘇北人喜愛看的有揚劇、淮劇、梆子戲、淮海戲、海門山歌劇等等。曲藝南方有蘇州評彈,北方有揚州評話、徐州琴書。每個劇種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都有一批膾炙人口、百看不厭的優秀劇目,也都造就了一批批公認的藝術名家。正因為有多劇種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才有了藝術節上江蘇藝術的迷人風采。

  第六屆中國藝術節首次在一個省的不同城市設主、分會場,使藝術節活動具有更廣泛的群眾性。主會場南京的演出活動與蘇州、無錫、常州、揚州四個分會場具有江蘇地域特色的各類文化活動結合在一起,從而體現出本屆藝術節“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這個宗旨。在藝術節期間5個城市中,每天人們都能在市民廣場、公園、街頭看到豐富多彩的群眾文藝演出和相關的娛樂活動。名家、名角、戲迷、票友匯集一堂,爭相登臺獻藝。

  有“票友之家”美譽的朱勁松一家三口在南京月牙湖畔為市民上演了一齣精彩的《沙家》選段《智鬥》。年紀只有10歲、身高僅一米的兒子朱天潤扮演胡傳魁,不僅唱得好,而且演得妙,把在場的觀眾都逗樂了。

  在本次藝術節上,人們還欣賞到6台國外藝術家們的精彩演出。日本石川縣藝術家演奏的“金澤素樂”和“火焰大鼓”受到南京觀眾的歡迎。“金澤素樂”淵源於日本文化古城金澤,是從日本歌舞伎的伴奏中演變出來的特有器樂演奏,格調高雅,表演華麗,有極高的欣賞價值。“火焰大鼓”是日本傳統鼓樂藝術的代表之一,以獨特的音樂性和節奏感把人們帶進充滿激情、變幻無窮的境界之中,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久負盛名的維也納約翰施特勞斯樂團也應邀參加了本次藝術節,在南京進行了兩場演出,人們熟悉的“春之聲”、“香檳波爾卡”、“藍色多瑙河”等作品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

  在本次藝術節上,台灣吳佩倩舞極舞蹈團是唯一一家受到邀請的台灣演出團體。9月30號該團17名演員在江蘇徐州開始了他們此次藝術節中的首場演出,演出的劇目是大陸觀眾既熟悉又陌生的爵士舞劇《白蛇傳》。

  吳佩倩舞極舞蹈團是以旅美歸臺的舞蹈家吳佩倩的名字命名的。吳佩倩曾在美國學習過表演藝術,在學習西方的舞蹈藝術中,對爵士舞劇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爵士舞既然可以跟很多舞蹈做融合,可以跟芭蕾、現代,可以跟迪斯科,可以跟街舞,年輕人的街舞,為什麼不可以跟中國的舞蹈做融合呢,所以我就想説,試試看,創造中國爵士舞劇。爵士舞劇《白蛇傳》由吳佩倩親自構思創作並扮演白娘子。該劇貫穿了爵士舞蹈的肢體語言,使《白蛇傳》這部家喻戶曉的中國經典傳統愛情故事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大陸觀眾面前。該劇以引子“驚魂”開場,也就是端午佳節,白蛇醉現原形,許仙驚亡。接著是“尋藥”,白蛇到仙山盜仙草,救許仙。第三場為“救夫”,白蛇得到仙草救活許仙,法海強行將許仙帶走,白蛇帶著青兒上金山寺尋回夫君。接下來的情節是“水滿金山寺”,白蛇等二人金山寺遇阻,水滿金山,展開決鬥,由於不敵法海,白蛇、許仙雙雙斃命。全劇的最後是“輪迴”,二十一世紀的西湖岸邊,景致依舊,人來人往,一陣大雨過後,許仙與白蛇出現在人間。吳佩倩對記者講,她為能夠把中國傳統戲劇與西方現代舞蹈相結合而感到高興。

  吳佩倩是在參加了第六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後率團趕到徐州演出的,吳佩倩每次到外地演出都要求團員必須在當地舞臺進行綵排,她認為藝術來不得半點馬虎,每次演出也絕不是一次簡單地重復,在演出開始前,吳佩倩都要帶領團員默默地祝福,祝願演出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

  吳佩倩此次是第一次參加中國藝術節的演出,在與各界藝術家們的接觸中,她被中國藝術節濃厚的藝術氛圍深深地感染。

  記者:藝術節你從藝術的角度怎麼看?

  吳佩倩:我覺得這個太棒了,我這個是鼓掌,對藝術這麼崇敬,那我們身為藝術家,真的是很榮幸,真的很高興,這麼多,一百多檔的節目,我真的深深受感動,我覺得大陸政府真的很重視藝術文化,不是只有舞蹈而已,我發現還有很多很多的表演,不只光是舞蹈,所以這一點我很敬佩。

  在古都南京,第六屆中國藝術節正如火如荼,而在山城重慶,一個由全國56個民族共同進行的世紀大祝願暨酒祭儀式為共和國51歲生日又增添了節日的歡樂。

  國慶節期間,重慶街頭花團錦簇,彩旗飄舞;而當夜幕降臨,雖有濃霧鎖江,但在華燈點綴之下,江城夜景更顯得雍容華貴,美不勝收。

  于長江北岸、嘉陵江下游的重慶市渝北區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56個民族的代表,他們身著節日盛裝,帶著家鄉的美酒和父老鄉親的美好祝願,在渝北區的巴蜀民俗文化村裏舉行隆重的世紀大祝願暨酒祭儀式活動。

  龍是中華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這尊被定為此次活動吉祥物的“中華龍”,是用祖國大地上的西北高原的黃土、長白之顛的黑土、雲貴高原的紅土,溶進長江黃河水燒制而成的。這尊“中華龍”高56寸,重2000市斤,以紀念56個民族在公元2000年的這次世紀盛會。

  祝願儀式開始,56個民族的代表把他們從家鄉帶來的美酒倒進“中華龍”,融合成中華民族團結酒。各民族代表共同期望中華民族繁榮昌盛、團結和睦;企盼祖國早日統一、五穀豐登;祝願海內外中華兒女吉祥如意、長壽長樂。各民族文藝工作者用傳統的民族歌舞,共慶祖國華誕。

  各民族的代表用特地為這次活動燒制的酒瓶,接出美酒,用本民族特有的方式表達他們的心聲。

  記者:你是什麼民族。

  鄂倫春族代表:我是鄂倫春族。

  記者:你剛才這個動作是代表什麼?

  鄂倫春族代表:代表的是敬天、敬地、敬人、敬神,更重要的一點是感謝我們鄂倫春族的前輩為我們留下這美麗富饒的土地、悠久的歷史,還祝願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我們56個民族團結是一家,共同的邁向美好的二十一世紀。

  雲南的佤族代表:我是去南的佤族,我們民族歷來都是信仰祭神的那種,所以我們搞什麼慶祝活動要先跟自己的祖先打招呼,然後再讓他們祝願我們做的那些活動能夠圓圓滿滿的成功。希望祖國的明天會更好,祝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在民俗文化村裏,記者採訪了這次活動的主要組織者,渝北區文化局周先鳴局長,

  周先鳴局長:這個56個民族世紀大祝願活動,主要就是要請全國56個民族的同胞到我們民俗文化村來和大家一起共同祝願新世紀的到來,選用了國慶節這一天。

  第六屆中國藝術節,使華夏藝術大放異彩;載舞歡歌,共襄民族團結進步,龍樽酹酒,祈祝祖國昌盛繁榮,由重慶市渝北區和黔江區人民政府主辦的中華56個民族酒祭暨世紀大祝願活動表達的正是中華民族的世紀心聲。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