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仲裁及其法律效力


  2000年12月12日20:30四套播出

  導視:合資公司虧損嚴重,投資雙方互推責任:

  王文平:他們的礦務局領導在一年以內就輪調了四次。

  郝忠:我底下有那麼多企業、那麼多礦換局長沒垮,就垮你一個企業。

  張利國:臺方它違約的三點嘛。

  彭琰:關鍵的問題就是它根本就沒有進入正常的經營。

  配播:企業能否維持?糾紛如何解決?請看《臺胞法律服務百問》。

  主持人:目前,在解決經濟糾紛的時候,國際上通常有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四種方式。今天我們的話題就是關於仲裁。我們演播室特意請到了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副主任王生長先生,歡迎您!首先我們一起來看記者發回的報道。   

  配播:位於山西省長治市的潞安礦務局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擁有固定資産40億元人民幣,年産煤炭1200萬噸以上,為全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之一。為拓展經營範圍,經有關部門批准,1995年6月,礦務局同台灣溢達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了“山西潞昌塑膠科技有限公司”,計劃生産高科技的PVC塑膠異型産品。按照雙方簽定的“合資經營合同”,潞安礦務局投資240萬美元,佔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的60%,台灣溢達塑膠公司投資160萬美元,佔40%的股份。合資公司董事長由礦務局委派,任期四年。合資雙方的400萬美元投資全部用於進口設備,由臺方負責選型和採購。1995年8月18日,在潞安礦務局提供的生産基地,合資公司舉行了生産剪綵儀式並開始試生産。但是,在隨後的運作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該公司卻始終沒能進入正常的生産軌道。據97年上任的合資公司現任總經理桂保平介紹,96年全年公司沒有生産,97年PVC塑膠的産量也不足200噸,僅相當於原計劃20天的産量;進口的11條生産線中,除兩條斷斷續續地有生産以外,其餘的均一直處於閒置狀態。   

  由於合資公司無法正常經營,虧損嚴重,在多次協商沒有結果的情況下,臺方于1997年底撤走了全部技術人員,並於1998年4月向設在北京的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遞交了仲裁申請書,稱潞安礦務局嚴重違反“合資經營合同”,要求礦務局賠償臺方經濟損失共計1332.6萬元人民幣。臺方認為,在礦務局方面九項違約行為當中,最為嚴重的是礦務局委派的董事長頻繁更換,管理班子不懂經營。   

  王文平(台灣溢達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總裁):他們礦務局領導在一年以內就輪調了四次,每一個領導一上臺就只有一句話,就是“我剛剛上臺嘛,你也讓我了解了解嘛”。他了解了解是沒錯,但是每一次了解,都是經過3個月到5個月,這個工廠就一直停工啊。   

  郝忠(潞安礦務局 局長):我底下有那麼多企業、那麼多礦換局長沒垮,就垮你一個企業?這個不成為一個理由。

  王文平:他們幾乎就不讓我們參與(經營),他們所有都是一手包辦。     

  張利國(潞安礦務局委託代理人 北京市國方律師事務所律師):董事會是由雙方組成的。生産經營實際上是由董事會任命的這些高級管理人員來進行的,是雙方共同經營的。   

  配播: 1998年8月27日和9月4日,潞安礦務局相繼提交了仲裁答辯書和反請求書,反向臺方索賠人民幣約332萬元。潞安礦務局認為,首先是臺方在三個方面存在嚴重的違約行為。   

  張利國:一個方面就是臺方提供的機器設備和合同的要求是有出入的。他現在的機器設備和模具的品種,不足以支持合資合同原來所約定應該生産的産品。   

  彭琰(台灣溢達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委託代理人 北京市海元律師事務所律師):我們現在不能説我們的産品缺少那個,市場上正好就需要那個。沒有生産窗戶,市場上就需要窗戶。是不可能的。   

  張利國:第二個主要違約方面就是他在技術服務方面存在嚴重問題。97年合資公司能夠逐步開始比較正常生産的時候,他的技術人員恰恰是不在場。   

  彭琰:他帶的技術人員從合資企業成立之前就一直在礦務局,最多的時候有13、4個人,少的時候也有5、6個,6、7個。   

  張利國:第三個方面是合同約定的外銷義務他沒有履行。合營合同裏規定得很明確,(産品)70%的內銷由合營公司負責,30%的外銷義務由臺方負責,而臺方根本沒有履行外銷的義務。   

  彭琰:王先生有一次把出口的訂單、外銷的訂單拿到了,又拿了20萬港幣購買原材料的訂金,也通知了公司在多長時間以內提供這些産品。但是,很遺憾,公司也沒有提供出來,所以這個訂單就廢了。   

  配播:1998年11月12日,由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的三名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在北京開庭審理了此案,雙方的委託代理人就事實與法律問題進行當庭辯論。儘管雙方在許多方面存在分歧,但也都表達了和解的願望。通過仲裁庭的調解,1999年1月28日,雙方簽署了和解協議。2月3日,仲裁庭作出終局裁決,台灣溢達公司將它在合資公司的全部股權以790萬人民幣的價格轉讓給潞安礦務局和第三方,無論第三方是否落實,在2月10日以前,潞安礦務局應該一次性支付全部股權轉讓款。對裁決內容,當事雙方都沒有提出異議。但是,潞安礦務局卻以資金困難為由拖延付款。2月9日,台灣溢達公司總裁王文平向長治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李露剛(長治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庭 執行員):我們對裁決書的實體進行了審查,我們主要審查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是否訂有仲裁條款;第二項,我們主要是審查被申請人的意見是否充分地在仲裁的時候表達了出來;第三,我們要審查仲裁的時候是否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實體進行;第四,我們要看這個仲裁是否有違背社會公德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我們對這個仲裁裁決書進行審查以後,發現它完全符合執行的條件,所以我們就當即立案、當即執行。   

  配播: 2月9日當天下午,法院就下達了執行通知書,礦務局也給予了積極配合。由於款項數額較大,在法院和長治市對臺辦的協調下,雙方同意分兩次支付。2月10日,潞安礦務局付給台灣溢達公司200萬元人民幣,餘款也在3月30日以前全部付清。   

  主持人:王先生,剛才看了我們這個節目,我們可以看到,這起由履行合同引起的糾紛最後獲得到了比較圓滿的結果。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雙方當事人對於解決爭議,他們選擇了要採取仲裁這種方式,而不是我們熟悉的到法院去打官司。   

  王生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副主任):採取什麼方式來解決合同糾紛,這個主要取決於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時候所作的選擇。訴訟和仲裁是解決經濟糾紛的兩種基本方法。和訴訟相比較而言,仲裁具有自願、保密、專業、一裁終局和具有廣泛執行力這樣一些特點。   

  主持人:如果當事人希望通過這種仲裁方式來解決這種爭議的話,他們應該怎麼去做呢?   

  王生長:他們可以通過在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或者事後訂立仲裁協議的方式來實現仲裁意願。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一份有效的仲裁協議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要有明確的仲裁意願;第二,應該有提交仲裁的事項;第三,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主持人:按照國際通常的做法,調解和仲裁是分開的,這起案件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雙方當事人最後達成了一種和解協議,仲裁庭作出的也是調解仲裁。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呢?   

  王生長:我們國家的法律有一個特點,叫做仲裁和調解相結合。這種作法從實踐上來看有三個好處,第一是通過仲裁和調解相結合,節省了單獨的調解程序,也節省了時間和費用;第二,是成功率比較高。因為調解員本身也就是仲裁員,有專業知識和當事人的信任,同時,通過開庭審理和證據的交換,雙方當事人能夠明白自己的長處和弱點,這樣有利於他們客觀公正地評價對方提出的和解提案,從而有利於達成和解協議;第三點就是氣氛比較融洽,雙方本著互諒互讓、友好合作的精神來達成和解協議,對雙方都有利,應該説是一個“雙贏”的協議。   

  主持人:無論是剛才我們談到了這種調解也好、還是仲裁也好,最後都要由仲裁庭作出裁決書。那麼,這種裁決書有什麼樣的法律效力呢?   

  王生長:仲裁裁決一旦作出,對雙方當事人都有約束力,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一錘定音”、“一裁終局”。如果敗訴的當事人不履行裁決書的內容,勝訴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包括中國的法院和外國的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仲裁裁決。中國1986年加入了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公約,也就是1958年《紐約公約》。根據這個公約的規定,我們國家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可以在公約140多個國家得到承認和執行,反過來也是一樣。   

  主持人:也就是説外國的裁決書可以到中國來執行,是嗎?   

  王生長:對,是這樣的。   

  配播:《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二條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産權益糾紛可以仲裁,但是,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以及行政爭議不能仲裁。   

  第四條規定,當事雙方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單方面的仲裁申請將不被受理。   

  第六條規定,仲裁委員會由當事人協議選定,不受級別和地域的限制。   

  第九條規定,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裁決作出以後,當事人不能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十八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當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員會申請財産保全和證據保全。   

  第六十二條規定,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另一方當事人履行裁決。   

  主持人:一直以來,台灣獨資或者合資的企業都比照外資企業的待遇,那麼,一般地,目前我們這種涉外的仲裁機構有哪些呢?   

  王生長:目前,中國內地已經有154家仲裁機構,這些仲裁機構目前的情況是既可以受理涉外、涉港澳臺的案件,也可以受理內地案件。   

  主持人:在這些仲裁機構當中,有沒有外籍的仲裁員呢?   

  王生長:仲裁委員會現在的500名仲裁員中,有三分之一的是外籍仲裁員,同時還有4名台灣籍仲裁員,比如説陳長文、范光群等台灣籍的知名人士。   

  主持人:也就是説,我們的台灣同胞遇到需要仲裁的糾紛時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了。   

  王生長:對。   

  主持人:看來,仲裁確實有它的好處。其實呢,仲裁也好、訴訟也好,都是借助外力來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在這起仲裁案件當中,雖然爭議最終得到了解決,但雙方都受到了一定的損失。所以,合作的雙方在先期的市場調查、項目確立、合作對象的考察和選擇、合同的訂立等等方面以及後期的運作過程當中,都應當做得更為科學一些、更合乎法理一些,那麼,我們今天就可以看到的是一家更加健康有序的合資企業。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