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代表、委員談兩岸經貿合作前景


  2001年3月14日20:30分,四套播出。

  主持人: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在今年的兩會期間會見台灣代表團時指出,去年兩岸的交流和經貿往來實現了兩個突破,一是到大陸來訪的台灣同胞達到了三百萬人,一是兩岸的貿易額突破了三百億美元,對於兩岸今後的經貿合作的前景,兩會代表和委員們普遍看好,他們認為,隨著“十五”計劃的實施,大陸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兩岸經貿會出現新的發展態勢,特別在高科技領域會有更大的合作空間。

  今年的兩會代表、委員們對“十五”計劃,實施西部大開發,中國的外交以及祖國的統一等普遍關注的問題建言獻策,在期盼祖國統一早日到來的時候,代表和委員對今後的兩岸經貿發展前景以及在經濟、文化、科技領域進行更廣泛的交流與合作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政協委員,台灣中華兩岸科技交流促進會顧問,北京市台資企業協會副會長黃紫玉説,海峽兩岸雖然處在不同的制度,不同的經濟結構體系下進行,但彼此間有著互補的作用,這有利於兩岸的經濟發展同步於世界經濟發展的軌道。

  政協委員黃紫玉:我看好兩岸經濟的前景,因為我自己也是台灣人,我的家在台灣五十多年了,在台灣搞金融商貿,這麼多年來,就是説,我們的家族在大陸的投資也是逐年增大和擴大,那麼,首先有幾個條件,就是説,大陸這方面現在的這個資源,還有市場、還有人力等等方面,都是全世界投資者很矚目的地方,那麼台灣它有一個先決的條件,它同一個文化、同一個民族、同一個背景,那麼在台灣來講,它是一個首選,台灣現在的經濟的走向我們看得到,它的政治環境不夠穩定,第二個,再發展的大型的、更高程度的發展,某一個地方已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了,因為基於我前面説的這些因素,如果它到大陸,應該是首選幾個地方比較好的,它的那個投資,還有再繼續發展的一個首選地方。

  政協委員、臺盟北京市委副主委,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高壓研究所總工程師蔡國雄説,兩岸經貿發展,首先要能解決的是儘早實現兩岸的三通。

  政協委員蔡國雄:這三通以外,從我們電力系統的角度上來説的話,就應該還有一個第四個通,就是通電,通電的意思就是説,我們全國的電力系統要聯網,聯成一個大的電網,在這個全國聯網的過程當中,我們不能把台灣忘掉,我們要和台灣形成一個共同的電網,有關在全國聯網當中,把台灣放進去,這樣的考慮的話,是過去也已經有的,可是這個問題的話,由於兩岸的關係,實際上一直沒有把它真正立項,來執行這項工作,所以我的意思的話,就是通過這個工程使兩岸人民有更多的溝通的機會,使得我們的話,為祖國的統一能夠貢獻出更多的力量。

  政協委員蕭善因指出,在兩岸經貿合作中,臺商通過投資大陸已經有了很大的收穫,繼續吸引台資到大陸,目前正是最好的時機,

  政協委員蕭善因:他如果來瞄準大陸這個市場,勞動力便宜、土地便宜、市場廣闊,他才有發揮他資本的流動的餘地,他才能掙著錢,我是吉林省的,在吉林省看到很多,跟很多台灣企業家一起座談,他們往往有一種心態,就覺得我是從“敵佔區”來的,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結束敵(對)狀態,好像沒有娘的孩子,這樣的話,我們大陸就要給他一些溫暖,就要給他國民等遇,要政策上給他更多優惠和照顧,使他們能夠得到更好地發揮,讓他們掙點錢也是應該的。

  政協委員賀定一闡述了在促進兩岸經貿合作中,澳門所起的橋梁作用不可忽視。

  政協委員賀定一:其實澳門可以起到一個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因為我們也有很大的優勢,在我們從台灣到北京是直航了,那麼有很多就是台灣人在經過澳門的,事實上現在我們跟台灣的貿易也是很多,比如説,澳門在出口來講,進口到台灣,澳門是台灣的第三大市場,那麼,如果是出口的話,我們是到台灣是佔第九位的,所以説,這方面來説,我們覺得我們還有很多的優勢發揮,我們可以再跟台灣是進一步地合作。

  人大代表,天津市臺聯副會長梁燕君説,在兩岸交流進入新的階段的時候,我們歡迎台灣各黨派、團體、階層多到大陸來,走一走、聽一聽、看一看,來了解大陸經濟發展的大好形勢,了解祖國政府為改善人民生活不遺餘力加快經濟建設步伐的信心和措施。

  政協委員梁燕君:實際上很多台灣同胞,他們對祖國大陸也有一種非常強烈的使命感,他們也願意把他們自己的這種自身價值實現,能夠融于在祖國大陸的建設之中,因為特他們在這個傳承中華傳統的文化,還有他們吸取西方文明這方面,一些先進的經驗和管理上,我覺得他們做得還是很好的,那麼所以我們應該吸引更多的台灣的專家,我們可以一起探討中國的這個市場經濟,在這個過程裏頭,他們自身的價值,也覺得能夠融入到我們祖國的建設之中。

  主持人:我們在政協委員的駐地採訪了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先生,請他對兩岸經貿合作前景發表看法。

  林毅夫,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中國經濟評論》編委,世界銀行顧問,他著有《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中國的奇跡,發展戰略和經濟改革》等著作。

  主持人:那麼最近,就是説有一份最新的數字表明,就是説兩岸經貿,去年兩岸經貿額已經超過了三百億美元,那麼從經濟學角度來講,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呢?

  政協委員林毅夫:這代表兩岸經濟的一體化的程度很高,同時也代表兩岸經濟的互補性很高。

  主持人:那麼您認為,就是目前兩岸這种經貿合作呈現了一種什麼樣的特點呢?

  林毅夫:從幾個角度來看,可以把時間放得長一點,不只是去年一年,因為一年的時間沒有多大的説服力,但實際上從1985年以後,台灣經濟還一直保持比較快速地增長,那麼現在回顧起來,主要原因是台灣把當時勞動力比較密集的,那麼台幣升值以後,沒有競爭力的産業。大量地轉移到大陸沿海來,轉移到大陸沿海以後,其實比在台灣發展得更好,很多在台灣的一些加工業,比如説製造球鞋的鞋廠。一般在台灣的話,你能雇用到一萬個工人,那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廠了,但到大陸以後,因為我們勞動力比較便宜,勞動力的質量也高,所以這樣子的話,有的廠現在甚至雇用到十幾萬個人,而且不止是一個廠,那麼它一到大陸來了以後,利用大陸廉價的勞動力,這些加工就發展得非常快,發展非常快,他們賺了很多錢了,賺了很多錢又回到台灣,那麼也幫助了留在台灣的這些産業的技術升級和産業升級,所以,從這方面來看的話,台灣跟大陸的這种經濟的交流,對台灣的經濟是有很大的貢獻的,那麼第二個表現,就是説,你看在東南亞金融危機,1997年開始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台灣台幣有點貶值,這幅度不大,大概百分之十五,百分之二十,但是經濟基本上還維持一個比較快速地增長,能夠達到百分之五、百分之六,所以基本上是東亞經濟當中,除了我們大陸經濟之外,惟一的還保持一個正的經濟增長,而且是比較快的經濟增長,那麼這個原因講起來的話,也跟台灣經濟,跟大陸經濟的一體化有相當大的關係,原因就是剛剛你提到的,這個大陸經濟發展,給台灣的出口創造了很多的機會,那麼這種狀況下的話,對台灣經濟的外貿需求還要挺大,同時,台灣的企業從台灣轉移到大陸來,發展以後,也發展得非常好,那發展得非常好,賺了錢又把資金回到台灣去,所以就給台灣的這种經濟的穩定,在這個東南亞金融風暴當中的經濟穩定,市場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條件,那當然,這种經濟貿易是互惠互利的,台灣的不少的這種勞動力比較密集的産業轉移到大陸來以後,也對我們從1985年以後,這個大陸對外國的這種貿易的快速增長作了很大的貢獻,我們知道今年,整個對外貿易已經達到這個四千八百億美元左右,那麼這個我想,臺商到大陸的投資貢獻也是很主要的因素之一了。

  主持人:您剛剛分析了很多台資企業進入大陸的這種原因,但最根本的您認為,大陸最吸引台資的原因是什麼呢?

  林毅夫:大陸最吸引台資的原因,我想有兩方面,應該有三方面,一方面就是這种經濟不同的發展階段,所以它的互補性,還有隨著兩邊經濟的發展,這種産業的重組的可能性特別大,第二個優勢,就是説,兩岸之間距離比較近,而且文化上面溝通比較容易,所以為什麼説李登輝他曾經提出“南進”政策,他希望把台灣比較優勢的産業要轉到海外的時候,他希望轉移到越南去,轉移到印度尼西亞去,或是東南亞其它國家去,但其實,大半轉移去都不成功,真正成功的是轉移到大陸沿海來,我想這是文化上面的相同,語言的相同,這是第二個優勢,那麼第三個優勢,是大陸內部本身有一個很大的國內市場,那麼資源非常豐富,我前面提到的説,你比如説製鞋業在台灣雇用一萬個工人,製鞋業已經非常非常了不起,在大陸它可以雇到十萬個人或者更多,那麼很多在台灣小企業到大陸發展成國際性大企業,那麼還有像康師傅等等是很明顯的例子,所以既然大陸有這麼大的市場,有這麼多的資源,就給台灣從一個小企業變成一個國際性的大企業,提供很好的機會。

  主持人:我們現在也聽到了很多大陸企業的一種呼聲,它們覺得有必要,也有實力進入島內去發展,你認為這樣,如果按照這樣發展下去,會對台灣島內的經濟會不會有好處呢?

  林毅夫:我想比較重要的説,台灣應該更加地開放,它的門戶,讓大陸的産品能夠進入到台灣去,目前我覺得來説,兩岸的貿易上面,比較不正常的是説,台灣的産品能夠比較自由進入到大陸來,而大陸的産品比較難進入到台灣去。

  主持人:那你剛才談到很多台資企業進入大陸,特別是目前出現了高科技企業比較密集地,進入大陸的這種狀況,您認為這種形勢會有一種什麼樣的前景呢?

  林毅夫:我想這個也就是産業不斷升級的結果了,你比如説像電腦芯片的生産,那麼這一部分的話,我想它到大陸來的話,它會採取這樣的形式,一方面是大陸有很大的內部市場,如果你在大陸設廠的話,當然對地入大陸自己的市場是有優勢的,二方面它的資金不會完全進入台灣,它很多資金,是台灣的企業它發展到一定的規模,那麼有一定的歷史,在國際資本市場上面,有一定的聲譽,那麼它是用它這種聲譽在國際資本市場上面融資,然後在轉移到大陸來投資。

  主持人:正如代表委員們分析指出的,大陸是台資企業發展最大的腹地,“十五”計劃的實施,又為台資企業在大陸的發展,營造了更為寬鬆的環境,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未來五年兩岸的經貿合作,必將有大的發展。(央視國際網絡:www.cctv.com)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