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台灣“楚、漢、三國文化尋訪團”赴鄂交流


  2001年4月25日20:30分,四套播出。

  主持人:兵馬俑在台灣展出,在台灣社會掀起了一股大陸文物熱,而對於台灣的文物工作者來説,他們對於大陸文物的關注,已經不能僅僅用“熱衷”兩個字了。4月中旬台灣故宮博物院的部分工作人員組團來到湖北考察關於春秋戰國時期以及三國時期的文物,這一趟嚮往已久的旅程。帶給她們怎樣的感受呢?一起來看報道。

  湖北省簡稱鄂,位於中國的中部,地處長江中游。湖北省會省會武漢與台灣省省會會台北,空中直線距離僅為1200公里,若兩地直航只需要1小時30分鐘便可到達。4月15日由台北故宮博物院工作人員組成的“楚、漢、三國文化尋訪團”一行28人,一大早就從台北桃園機場起程,傍晚終於到達武漢天河機場。經過8個小時的長途跋涉,代表團成員已經是很疲憊了,但卻難以抑制踏上湖北土地的新鮮與興奮。

  台灣楚漢三國文化尋訪團成員許峰美:能夠有機會來親眼看到,真是很興奮的事。

  台灣楚漢三國文化尋訪團成員梅琦:我們所學的,我們希望從課本上變成實際的東西。

  台灣楚漢三國文化尋訪團成員郭克靜:任何念過青銅器、念過玉器、絲織品的都會想再來看,一而再再而三的會來看的。

  台灣楚漢三國文化尋訪團成員張怡慶:為了這次旅行我們有特別再研究一下,因為我們多數人現在都在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做事,所以我們有接觸到相關的文物,所以那個時候有再學一些。

  此行的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絕大多數是第一次來湖北,對書籍、文獻仲介紹的湖北以及這裡近五十年來出土的珍貴文物,可以説朝思暮想、嚮往已久。按他們的話講,有生之年不來看看會成為終身憾事。

  來自遠古的長江水,東西橫跨湖北境內,沿江兩岸美麗富饒的土地孕育了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100萬年以前這裡就有古猿人棲息,觀眾朋友從歷史教科書中認識的,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之一炎帝神農,5000年前就誕生在這裡。春秋戰國時期,鬻熊及後代在這裡創建了燦爛的荊楚文化。如今在坐落于武漢東湖之濱的湖北省博物館,我們可以清楚看到祖先留下的文化遺存。湖北省博物館佔地面積51000多平方米,是湖北省歷史文物陳列、保護和收藏、考古發掘與研究的中心。這裡展出了14萬件春秋戰國及三國時期的文物,其中一級品佔了645件,屬國家級保護文物有16件。如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編鐘和大量的青銅器、越王勾踐劍等珍貴文物在這裡都有陳列。

  曾侯乙編鐘應該是這裡最引人注目的文物。它是戰國早期曾國國君的墓葬品,是湖北省考古工作人員于1978年發掘出來的。當時墓內出土了青銅禮器與用器、兵器、車馬器、金玉器、漆器、樂器以及竹簡等一萬五千余件,其中不少是罕見的珍品。曾侯乙編鐘訴説了中國古文明的驕傲,它讓我們看到了祖先鐘謦和鳴的禮樂場面。這先秦古樂的出土也使兩岸學術界人士,獲得了研究中國音樂史的珍貴資料。目前中國有三套曾侯乙編鐘複製品,兩套在大陸一套在台灣。

  湖北博物館研究員唐剛卯:兩岸文物交流開展得比較早,大家都有這個要求。因為畢竟中國的大陸的一些東西去了台灣,有些非常著名的東西。大陸還看不到。而且台灣故宮的同行們,因為(對)有些在50年代以後?中國考古發現非常多,科學的考古有蓬勃發展,發掘了很多很多東西。因此台灣的同行也非常迫切希望來大陸,來了解大陸的發掘。只有這樣雙方聯絡起來,然後才能把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幾千年悠久的文明史共同研究,把它真正理解,真正把它發揚光大。

  這幾年,來湖北旅遊、考察的台灣同胞每年都有4、5萬人次。為成千上萬個臺胞做過導覽的唐剛卯先生,對20多位來自台北故宮博物院工作人員的提問,還真是有點應接不暇。團隊有成員問,曾侯乙墓墓主名字中的乙是姓?還是名?竹簡上的字是用漆寫的還是用墨寫的等等。對這些問題,唐先生都熱心地一一作了回答。曾侯乙墓墓主姓姬名乙,是戰國時期諸侯國曾國的國君;儘管文獻上有古人漆書的記載,但至今並無考證實物,因此這裡竹簡上的字也都是用墨寫的。可見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對文獻上記載的祖先遺留文物也是深有研究。

  台灣楚漢三國文化尋訪團成員劉培柏:在台灣的博物館,像(台北)故宮博物院,都是從大陸運過去的東西。沒有自己本身特殊的這種東西。我們是希望像湖北省、湖南或者是陜西、河南都是自己出土的文物,那麼一個博物館,在台灣缺少這樣的東西。這是我們來大陸看到最大的收穫是這樣。到實地出土的地方去看比較震撼。

  台灣台灣楚漢三國文化尋訪團成員:雖然我們花了, 我不知道在那幾個鐘點,2、3個鐘點,但是還是走馬看花,一點都沒有辦法看得很清楚。我真是希望有一整天,讓我一個人慢慢慢慢這樣子把整館的東西都看清楚。

  台灣楚漢三國文化尋訪團成員許峰美:因為我們那邊都是蠻多,一些明清傳世的東西,很多很精緻。這邊陸陸續續這幾十年也出土了很多文物。如果兩邊能合起來文物,那鐵定是非常非常精彩。而且很多東西斷代啊。都把它聯接延續起來了。

  對於海峽兩岸各自保存文物的斷代現象,是交流過程中兩岸人士討論比較多的話題。坐落在台北外雙溪的台北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64年,館藏文物大部分是1949年從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帶走的。總共有2972箱文物,其中銅器、瓷器、玉器等器物有68270件,書畫等9132件,圖書文獻等有568382件。大部分是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文物的精品。但不管是保存在台灣還是保存在大陸的祖先遺留珍貴文物,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也是兩岸文物界人士的共識。

  湖北博物館研究員唐剛卯:它們的館藏非常豐富,有些東西是非常著名的。像散氏盤、清宮的官窯瓷器都是非常豐富的,還有古代的特別是宋代的書畫,都是非常寶貴的。這些珍貴的,我們民族的非常寶貴的遺産,大家都很認同,都認為這些都是我們民族的驕傲。

  此行最令“楚、漢、三國文化尋訪團”成員感到振奮的一刻,應該是乘車駛入荊州古城的那一刻。這裡一年一度,舉辦的國際龍舟賽令今日古城名揚海內外。而對於此行團隊成員來説,《三國演義》中的荊州在他們腦海中留下的記憶,更為深刻。“劉備借荊州,一借永不還”、“得荊州得天下,失荊州失天下”、“關公大意失荊州”等等。荊州遍地是三國的遺跡,到處是三國的傳説。走進古城,眼前掠過的儘是劉備、關羽、張飛、孔明、孫權、周瑜等人物在這裡活動的場面,《三國演義》120回有80余回在荊州。整個荊州城由三道外水城、中磚城、內土城包圍,難怪人稱“鐵打荊州城”。目前荊州古城有9個城門,古城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東西長3、75公里,南北寬1、2公里,城內面積4、5平方公里。荊州也是楚文化誕生、發展和繁榮的搖籃,楚在這裡建都共有二十王,歷經411年。城郊有十八位楚王加上歷代邦王共292位的墓穴,可謂是王墓群——地下博物館。

  台灣楚漢三國文化尋訪團成員劉培柏:我們對荊州的概念是在看《三國演義》這本書裏面,“大意失荊州”,當時就想這個荊州是一個古城,剛才坐車子過來看到這個古城還是覺得很興奮還保存很完整,至少我們在台灣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古城。

  走過荊州博物館再登古城墻,千年美麗與滄桑令人低回不已。

  台灣楚漢三國文化尋訪團成員鍾碧董:這種感覺就是由心底的這種感覺,尤其是到我們這種年齡有時會尋找心靈的故鄉。以前我感覺,中原文化好像以黃河流域為主,可是這次我看到,覺得江漢文化相當的,也很有它的特色。那我覺得楚文化的特色很浪漫,而且很有想象力。從漆器也好,從絲織品也好,從它各個的那個圖騰,像那個鳳鳥有三個頭的,在我想象,我覺得他們非常有想象力。所以,我覺得楚文化為什麼會有屈原,就是他們蠻有他們的理想,而且比較浪漫,所以我今天看了我覺得非常感動。

  台灣楚漢三國文化尋訪團成員張怡慶:真的是豈止十五朝(思想),好像整個中國五千年都收到了。像這個城墻明清也修過,所以過了荊州博物館,再到荊州古城,真的是五千年都在我們的心底裏面,感觸非常深。

  湖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副研究員徐元宏:坦率講,台灣的廣大臺胞對荊楚文化是不是太了解的,他們過去把中華文化一般等同於黃河流域中原文化,但是對長江流域的荊楚文化他們並不太了解。像楚國過去也是雄踞一方,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它很有影響,它有輝煌的過去,也有悠久歷史,燦爛文化,但是它也是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他們一般了解不是太多。

  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已經是中華文明發達之地。如果沒有文化的積澱,是不可能與商周秦三大王朝抗衡如此之久的。歷史上流傳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唯楚有才”等説法,可為佐證。楚人真摯而熾熱的愛國精神,是構成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傳統的基礎之一。這種精神不僅使楚國國祚綿長,同時也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寶庫。楚人的拳拳愛國精神,既是楚人,也是整個中華民族值得自豪的民族精神所在。

  湖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副研究員徐元宏:她們如饑似渴,對大陸文物的鑽研和考察,也很令我們感動佩服。像昨天到湖北省博物館,為了看博物館,她們提出,寧可不吃中午飯,拿幾個麵包就行了,這個很叫人感動。

  隨著近幾年鄂臺兩地雙向交流活動,不斷增加。湖北省的楚文化和三國文化在台灣産生了廣泛影響。1998年10月至11月,台灣《中國晨報》開闢了“三國古戰場”專欄,刊發了21期有關三國文化和遺址的文章。應台灣觀眾的要求島內幾家電視臺也在這段時間安排播出了《三國演義》電視劇。一時間楚、漢、三國文化成為島內的熱門話題。

  湖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陳春林:臺胞的關注和興趣,為我們進一步開展鄂臺交流提供了良好契機。這次台灣“楚、漢、三國文化尋訪團”到我省進行考察活動,是鄂臺之間文化交流的深入發展,展示了鄂臺文化交流的良性互動,也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真切體現。

  主持人:來自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楚、漢、三國文化尋訪團”成員在湖北期間還參觀考察了長江三峽水利工程、瞿塘峽風光、襄陽古城等十幾個景點。按照參訪團成員的話來講,歷史的燦爛與輝煌令她們感到振奮,幾天的參訪時間真的不能夠滿足她們,了解吸收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渴望,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再回來。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