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第四屆京臺科技論壇在北京舉行


  2001年5月11日20:30分,四套播出。

  主持人:5月10日,為期三天的“第四屆京臺科技論壇”在北京閉幕。海峽兩岸的科技界、學術界和工商界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們匯聚一堂,共同為推動新世紀兩岸高科技合作獻計獻策。11日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閣,錢其琛副總理會見了作為本次活動的特邀嘉賓蕭萬長先生。請看記者的報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11日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了中國國民黨常務副主席蕭萬長率領的台灣工商界人士訪問團。錢其琛副總理首先對台灣客人的來訪表示歡迎。錢其琛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我們的一貫立場。只要台灣當局領導人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承認1992年兩會共識,恢復兩岸對話與談判,兩岸關係才會穩定和發展。

  錢其琛説,發展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實現兩岸直接“三通”,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和根本利益,這已成為台灣絕大多數黨派、團體和民眾的共識。我們希望台灣當局為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的發展多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不要設置障礙。

  蕭萬長是應北京市“第四屆京臺科技論壇暨京臺科技合作研討洽談會”的邀請來北京訪問的。蕭先生此次北京之行是應北京市“第四屆科技論壇”組委會的邀請,前來參加“第四屆京臺科技論壇”,並做經貿考察。5月8日蕭先生在北京機場對記者説,此行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推動新世紀兩岸高新技術合作,加快兩岸市場的共同開發。對未來兩岸經貿合作起到促進作用。

  五月的北京春暖花開,生機盎然,“第四屆京臺科技論壇”5月8日上午在北京國際飯店拉開了帷幕。這是繼“2000京臺科技合作研討洽談會”之後,京臺兩地又一次科技交流與合作的盛會。

  京臺科技論壇始於1998年,今年是第四屆,來自北京台灣兩地的500多名企業家和學者參加了這次為期3天的研討洽談活動。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陳雲林、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龍新民、北京市人大副主任張燕麗等領導出席了論壇開幕式。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孟學農代表北京市政府向出席會議的台灣同胞和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孟學農説,北京有很大的科技發展空間,台灣同胞到這裡來發展事業將大有作為,北京和台灣在高新技術領域各具優勢,進一步加強海峽兩岸、京臺兩地的經濟科技合作,既有利於繁榮台灣的經濟,也有利於北京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這是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基礎。國務院臺辦副主任李炳才在論壇開幕式上致詞。

  國臺辦副主任李炳才:加強兩岸科技合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前景廣闊。希望台灣工商界朋友們果斷抓住這一機遇,我們將繼續執行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政策,鼓勵台灣同胞來祖國大陸投資,與從事其它的經濟活動。同時依法切實保護臺商投資的一切合法權益。國務院臺辦希望並將一如既往地鼓勵更多的台灣科技産業界人士,來北京進行交流與合作,投資興業。

  前三屆京臺科技研討洽談會都曾取得過可喜的成績,而這次科技論壇是歷屆京臺科技研討洽談會參與人員最多、也是對兩岸相關業界影響最大的一次,因而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國臺辦主任陳雲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京臺這種科學交流的形式,應該是兩岸的同胞為了求得在經濟上更好的合作,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比較好的形式,面對新的世紀,兩岸的中國人真的應該坐到一起,很好地研究一下我們怎麼樣面對這世界一個競爭的局面,儘快地把我們中國人的共同的這種智慧發揮得更好,為我們中華民族創造更多的福祉。

  在以圍繞通信産業、IT産業及風險投資産業三大領域為主題的論壇上,與會的兩岸業界人士普遍認為,兩岸高科技的發展應相互取長補短,才能取得共同的發展。許多臺商都表示,他們看好的是祖國大陸的政策優勢、人才優勢、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

  北方交通大學教授李承恕:在移動通訊方面來看的話,我們不論是在技術力量或者在生産的水平方面比過去有很長足的進步。現在我們正在加緊研製第三代移動通訊,具有自己知識産權的。那麼台灣在這方面呢過去有比較好的基礎。我想海峽兩岸共同努力的話,能夠取長補短,今後都有互相促地,有個更大的發展。

  台灣學者黃欽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台灣和大陸在電子信息領域各有所長,兩岸如能結合自身優勢,緊密合作,就有機會與日本、韓國抗衡。

  台灣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海峽兩岸兩邊的中國人加起來,現在大概佔全世界電子産業總産值的百分之三十二左右。也許到十年之後我們會超過百分之五十,當然這前提是兩岸怎麼樣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來合作。

  在論壇期間,活動主辦單位組織有關人員,就雙方共同感興趣的技術成果轉讓以及科技項目的合資、合作等進行交流和洽談;參觀了中關村技術交易中心、科技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介紹了有關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生物工程與新醫藥、新材料和環保等領域的科技成果和技術。目前中關村科技園已形成了一區五園的發展格局,海淀園以眾多的大學和科研機構為依託,集高新技術産品的開發、生産和國際商貿為一體,是高新技術研發孵化和輻射的中心;豐臺園是以光機電一體化為主導的高科技産業基地;而昌平園形成了以新醫藥和生命科學為主的高科技産業結構;電子城科技園重點發展以電子信息為主的高新技術産品;亦莊科技園則是一個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技術密集型産業基地,這將逐步形成中關村板塊。同時還會有五六個大學科技園陸續建成,如清華科技園、北京大學科技園、北航科技園和理工大學科技園等等。目前中關村的主路工程已經完工,現在從機場到中關村核心地帶原則上只需要25分鐘就可以到達。近年來,許多在台灣新竹科技園投資的企業,也逐漸把目光轉向了中關村高科技園。

  祖國大陸從南到北有許多城市都具有發展高新技術的條件,然而中國的“矽谷”究竟該建在那裏呢?北京中關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段永基認為,首選之地應當是北京,他認為北京是最適合搞研製開發的地方。

  中關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段永基:科技創新首先是人才,第二是政策。所以我認為不要説全國各地搞,就是北京、上海、廣東各搞一個包括香港都沒有這個力量。我是從這個角度提出來,要舉全國之力,建設一個中關村。也就是説你必須集中精力投資一個比較成功的創新基地。那麼創新投資創新成功之後,它生成生産規模,那你可以到上海去搞。你要生成大規模的生産進入國際市場你當然可以到深圳去搞但是你説每個地方都要從頭到尾又要創新又要生産又要出口這是不可能的。

  北京有眾多的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人才濟濟,具有極強的研製開發能力,許多領域都處在發展階段,不少有眼光的風險投資商都瞄準了這塊風水寶地,因此風險投資也成為本次論壇的焦點話題。台灣富鑫資産管理公司總裁李岳貞作了《兩岸創業投資的雙贏》專題演講。論壇間隙,我們採訪了李岳貞總裁。

  記者:您認為就是京臺科技合作,就風險投資而言,您覺得存在哪些問題和機遇呢?

  台灣富鑫資産管理公司總裁李岳貞:我覺得這樣子,在國外的這個創業投資、風險投資方面呢,已經相當成熟了,不過在中國大陸整體來看的話,還在開始階段。所以我們是希望透過這個京臺論壇呢,能夠把台灣跟海外的這些經驗呢帶到這來。

  記者:無論是京臺或者是海峽兩岸,一直是説大陸這方面有人才、有技術,但好像説缺乏資金,可是剛才您講大陸並不缺乏資金?

  李岳貞:大陸資金是不缺乏的,怎麼把資金從創業投資的渠道,轉進作為創業投資,這個是缺乏的,稍微缺乏的,也就是説在中國大陸來講,專業的風險投資機構是不夠的。

  去年曾參加過“2000京臺科技合作研討洽談會”的溫世仁先生,也參加了本此論壇。去年他和台灣中華普訊創業投資集團、中關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還有北京高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共同出資一億美金成立風險基金。

  記者:溫先生你好,我們又見面了。我想問您一下,就是説,您去年在2000京臺科技研討洽談會上投資的基金,今年有沒有找到合適的項目?

  英業達集團總裁溫世仁:剛好就一整年,也是去年五月九號我們投了一億美元的風險資金,那麼到去年的後半年呢,陸續第一期的資金到位已經找到好的項目已經投資下去。

  90年代以來,北京的高新技術産業保持著快速穩定的發展勢頭。為了充分發揮北京自身的教育、人才、信息聚集的優勢,使高新技術企業有更為長足的發展,近年來,北京市政府特別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這為臺商來北京發展提供了利益保障。

  北京市副市長張茅:北京在這方面的政策優勢,除了我們已經制訂的鼓勵跨國公司總部和在北京設立研究開發機構以外,那麼我們又制訂了中關村發展條例。那麼就鼓勵高科技企業鼓勵促進高科技發展的仲介機構。在中關村發展。這個政策是非常寬鬆的。那麼還制訂了鼓勵軟體産業和微電子産業的發展政策,那麼就是在這個土地的使用、資金的支持、規劃等等方面,鼓勵軟體和微電子産業高科技加工業的投資,那麼在這個政策的鼓舞下呢,已經有一批台灣的企業,高科技的加工企業,包括微電子的企業在北京投資建廠。我們想,今後我們還根據這個高科技産業的發展,繼續制訂鼓勵高科技産業,在北京投資的政策。

  第四屆京臺科技論壇以研討洽談為主,使兩岸的企業家和學者們有機會坐在一起,共同探討未來兩岸的科技走向與雙方如何加強合作、以期營造兩岸雙贏的局面。京臺兩地的企業家和學者都認為舉辦這樣的活動,是推動兩地經貿與科技合作的良好方式。在“第四屆京臺科技論壇”結束前,北京市臺辦的鄧主任告訴記者,此次論壇取得了頗為豐碩的成果。

  北京市臺辦主任鄧培德:我們通過前前後後吧,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六七項屬於高科技簽的意向或者是合約。大約我想了一下可能有五億多美元的。

  記者:大概有哪幾方面的項目?

  鄧培德:這幾個合作項目,比如説,京東方的軟體公司、還有就是富士康的精密組件,一些組裝的一些東西,還有就是六寸的砷化鎵硅片的等這樣一些都在談協議都在談,

  記者:這些項目跟去年比您覺得有沒有什麼變化。

  鄧培德:我覺得去年我們最突出的是創業投資,搞的一個項目,今年就是在軟體方面,集成電路方面,還有其它高科技産業方面,都做比去年推進了一步加深了京臺兩地科技界的合作。

  主持人:在記者採訪過程中,有位台灣企業家是這樣説的:合作已經不只口號,在新的時代要學會合作,網絡時代是一個共享知識的時代,競爭重要,但合作比競爭還要重要,第四屆京臺科技論壇正是本著這樣一種理念,在新世紀讓京臺兩地科技界攜手共同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編導:杜鵬)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