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兩岸清華大學共慶建校90週年


  2001年5月14日20:30分,四套播出。

  主持人:4月29日,是清華大學建校90週年紀念日,來自海內外的清華校友匯聚清華園,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與北京清華大學同出一脈的台灣新竹清華大學也組團參加了北京的校慶活動,兩岸的清華交流交往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請看記者的報道。

  在北京西北郊繁茂的園林景區內,有一座聞名中外的高等學府——清華大學,而在海峽對岸的台灣新竹東南部亞熱帶自然風景區內也有一所清華大學。為了讓海內外的清華校友今年能夠參加兩岸清華的校慶活動,台灣新竹清華大學把校慶活動提前到4月22日進行,北京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院士與20多名師生一起參加了台灣新竹清華大學的校慶活動。4月29日,台灣新竹清華大學的師生代表在校長劉炯朗先生的帶領下參加了北京清華大學的校慶活動。

  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新竹清華在整個台灣的大學當中學術地位還是蠻高的,特別是在一些理科方面,新竹清華在很多方面做得很不錯的,我想我們兩個學校,兩岸的清華今後通過這種學術交流,在學科上的互補,我想互相之間都會受益的。

  清華北美教育基金會總裁、著名愛國人士張治中先生的女兒張素久女士這次特地從美國回來參加母校的校慶活動,她是1954年從清華大學畢業的,在參加北京校慶活動之前,她陪同王大中校長參加了台灣新竹清華大學的校慶活動。

  清華北美教育基金會總裁張素久:這次我到新竹去,我感到我們清華的學生跟新竹的學生很容易打成一片,因為大家説的都是一樣的話,大家學的都是一樣的東西,所以覺得根本沒有任何區別,所以兩地都覺得非常好,兩地的校長這次交流我覺得也是非常好。

  據張素久女士介紹,在海外,凡是有清華人的地方,都有清華校友會,而且海峽兩岸的清華校友向來都是同在一個校友會之中,從未單獨成立過校友會。

  張素久:新竹清華跟北京清華我們都是一個清華,等於在兩個校園,我們的校慶、我們的校訓、我們的校歌都是一樣的。

  台灣新竹清華大學校長劉炯朗教授來到北京清華大學的第一站便選擇了清華科技園。清華科技園在成立之前,北京清華大學的專家學者曾到新竹科技園取過經,因為新竹科技園不但成立時間早,而且在世界範圍內也算是成功的。劉炯朗校長認為兩岸清華大學在科研環境上極為相似。新竹清華大學位於台灣著名的新竹科技園區內,與園區內眾多的企業建立了科技合作關係,很多科研成果都能及時得到開發應用,而北京的清華大學則處於中關村科技園的核心地帶,有不少清華學生在清華科技園裏開辦了自己的公司,劉炯朗校長對他們的經營模式及管理方法很感興趣。

  台灣新竹清華大學校長劉炯朗:用幾句話給我們同學介紹一下從零開始到今天你們的經驗是怎麼樣的?

  北京清華大學學生:剛開始是1998年的時候,在展示會上我們的産品一炮打響得到很多用戶的認可,隨之而來的一些訂單讓我們陸續地來做,當我們有了第一筆資金的時候,我們就自己註冊了這樣的公司。

  劉炯朗校長來北京清華大學已多次,最近這幾年更是每半年來一次。劉校長的研究專業是電子資訊,他與北京清華大學信息學院的教師建立了密切的關係。談到兩岸清華大學的交流,劉校長認為應該鼓勵和支持。

  劉炯朗:學術上的合作,教授們的交流,同學們的交流,尤其是同學們的交流,除了在求學上面互相生活之外,體育、平常學生的活動,我們都應該大量地給他們提供機會,讓他們能夠互相交流。

  主持人:兩岸的清華大學本屬一家,兩岸的清華學子無論走到哪,他們都以清華人相稱,從未有過彼此之分。雖然兩岸的清華園被一條海峽隔開,但是兩岸的清華學子在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方面從未間斷過。

  在北京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有一位女院士,她就是畢業于台灣新竹清華大學化學系的趙玉芬。趙玉芬院士1949年隨父母到台灣,1967年考入新竹清華大學化學系,畢業後赴美國留學,獲博士學位。1979年趙玉芬放棄在美國優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科研環境,回到祖國大陸,1988年任清華大學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當時年僅42歲,成為我國最年輕的院士。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玉芬:1988年我才回到北京清華母校,這時候我覺得這是我事業上很關鍵的時刻,也就是在清華工作了十幾年,使我們對生命科學有了攻堅的任務,對生命科學的認識我們從一個高中生,朦朧的了解,變到了在事業上工作了30年,在今天應該説在生命科學化學領域工作了30年以後,對生命科學有一個自己的認識,自己的看法。

  趙玉芬院士對記者講,當年她從美國回到北京清華大學時,很多人問她來北京會習慣嗎?這句話1967年她從台灣鄉下彰化縣考入新竹清華大學後,假期回家看望母親時,她母親也曾問過她。當時台灣的鄉下沒有自來水,生活水平還比較低。趙玉芬院士説當年回到北京條件雖然艱苦了些,但這些她早就習慣了。她對選擇了北京清華大學感到很欣慰,因為來到北京清華大學後,她對生命化學領域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取得了眾多的科研成果,在國內外受到高度評價。

  趙玉芬:因為在北京清華園母校十幾年紮實的工作,我們在國際上自己佔領了一個完全嶄新的領域,而且發現了一些新的理論,也讓國際上都會提到北京清華大學趙玉芬他們發現了什麼什麼,是世界創新的發現。

  1992年趙玉芬當選為中科院院士,美國駐中國大使館文化參讚得知她是在美國學成的博士,特意到清華大學拜訪了她。美國參讚問她:是不是中國政府做工作把她爭取回來的?趙玉芬回答説:我是一個人尋根回來的。當年趙玉芬從台灣去美國,母親送她到車站,問她:“美國人用獎學金把你買走了,我養你20年,這下是不是你一去不回啦?”後來趙玉芬雖然沒有能夠回到母親的身邊,她説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對母親也算是極大的安慰。

  趙玉芬:當時我自己跟那個時期不少台灣的同學都有一個看法,我們希望對祖國多了解,通過我們在這裡生活,在這裡工作,你才能夠真正地了解祖國。當然,我那時就想能夠把自己所學的為我們自己中國人做一點貢獻,那是應該的。

  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吳之明教授今年1月份去台北參加了第二屆兩岸關於修建台灣海峽隧道的學術研討會,第一屆是1998年在廈門舉行的,兩屆研討會吳教授都提交了論文。吳教授産生論證修建海峽隧道的想法是在1996年,那年他考察了連接英法的英吉利海底隧道,覺得海峽兩岸統一後,應該有一條便捷的通道。

  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教授吳之明:台灣寶島和我們祖國大陸同樣是有很深的歷史淵源,人民又有迫切互相聯絡的願望,我想我們中國人也應該可以有條件在將來建成我們中國人的台灣海峽隧道。

  1997年吳教授在《科技導報》上發表了一篇論證修建海底隧道的論文,立即在兩岸引起了轟動,台灣的學術界積極響應。經過兩岸學者的論證,修建一條海峽隧道雖然具有一定的難度,但在工程技術上並非不可實現。吳教授説,在目前論證的幾種方案中,最短的一條是從福建的平潭到台灣的新竹,全長140公里。

  大家一致認為這個事情儘管非常艱巨,是一個世界級的,目前比現有的工程都更加艱難,但是還不是説不可能做,而且隨著工程技術的發展,這種現實性是存在的。

  吳教授説他在台灣訪問期間,很多老百姓很關心海峽隧道的修建情況,有一位陪同人員就曾提醒吳教授説,台灣的鐵路軌距是1067毫米,跟大陸的鐵路不一樣,在規劃時是否考慮到這個差異。吳教授説,應該感謝他的關心,這的確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細節。

  吳之明:兩岸工程界的人士,學術界的人士的責任就是儘早地思考、探討這個問題,做好準備,一旦我們的條件成熟的時候,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需要我們拿出一個計劃方案的時候,我們能夠拿得出東西來。這是我們兩岸的科學技術工作者、工程界人士的一個心願。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饒子和教授領導的結構生物學實驗室是與新竹清華大學進行學術交流較為密切的實驗室之一。從1998年開始,新竹清華大學每年都派學生到饒子和教授的實驗室來實習,而北京清華大學生物系98級的學生,除個別同學到香港、新加坡實習外,全部到新竹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進行了為期2個月的實習。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教授饒子和:台灣的學生來了以後,我對他們印象非常好,我想到我們這邊來除了研究工作以外,我還有意地安排他們多跟我們的同學交往,多跟社會進行交流,所以説,我想他們到大陸來的收穫還是應該可以的,收穫還是不小的。

  據饒子和教授介紹,台灣新竹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成立於1992年,其前身分子生物研究所成立於1973年,是台灣第一所專門致力於分子生物學教學與研究的機構,在台灣生物學界享有極高的聲譽,其研究的重點領域之一結構生物學與饒子和教授的研究方向相似,因此雙方的交流也就自然密切。目前,新竹清華大學已決定聘請饒子和教授為客座教授,相關手續正在辦理之中。

  饒子和:台灣新竹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研究實力還是不錯的,因為他們大部分教授都是從國外留學回來的,特別是做得很突出的前任院長張子文教授、李家維教授。李家維教授最近幾年在《科學》發表了好幾篇文章,跟大陸合作的。

  主持人:清華大學之所以要紀念90週年校慶,是為了要在未來的十年做得更好。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院士説,清華大學要在2011年建校100週年的時候,躋身世界一流大學。目前清華大學已經提出了綜合性、研究性、開放性的辦學模式,同時,兩岸的清華大學也將在多項學科上開展合作研究和交流。(編導:高輝)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