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台灣新當局執政一年透視之四


  2001年5月21日20:30分,四套播出。

  主持人:台灣新領導人上臺之初,他向民眾承諾他有能力在任期內讓台灣民眾生活得更富裕、和諧與安全,並順應民意厲行改革等等。那麼一年來,台灣當局出臺了哪些經濟改革方案?是否順應了民意?又為台灣民眾創造了怎樣的生活空間呢?今天我們的演播室請到了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教授殷存毅先生,歡迎您。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冠華先生歡迎您。我們一起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有關的情況,一起來看一看。

  5月18日是台灣新當局上臺一週年最後一個股票交易日。當天股市收盤指數為5111點,與一年前的9119點相比下跌4008點;股票市值也由一年前的十三萬一千八百多億元新台幣縮水為八萬八千多億元新台幣。若以島內2300萬人口計算,縮水掉的4萬多億新台幣的市值平均在每人頭上約20萬新台幣。“傾家蕩産”早已不再是股市上的傳言。據這一天台灣公佈的一份最新民調顯示,55%的台灣民眾認為未來一年經濟會更加惡化。

  去年,台灣倒閉的工廠為5000余家,比前年增長25%。今年4月的台灣失業率接近4%,為20多年來的同期最高紀錄,失業波及人數超過94萬。而島內民間機構調查認為,台灣的失業率事實上已經達到8.4%。自5月1日以來,幾乎每天都有失業民眾上街遊行,向當局討説法。

  台灣失業工人:我們的孩子都要讀書,買房子繳貨款,繳不起,我們要有正常的工作。

  回顧台灣新當局上臺一年來的島內經濟,可謂陰霾一片,但放眼兩岸經貿,卻是難得的陽光燦爛。2000年,在島內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台灣企業,掀起投資大陸的空前熱潮。去年,大陸新批准臺商投資項目3082家,同比增長了22%。

  主持人:面對這种經濟不景氣、失業率不斷攀升、房地産不景氣等等經濟現象,台灣當局採取了哪些對應措施呢?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張冠華:我記得,民進黨剛上臺的時候,提出來台灣DOUBLE,GNP要翻一倍,後來有人就給他改成台灣BUBBLE,就是泡沫,我看現在泡沫都沒有了。現在應該還是把他改成台灣DOUBLE,這個DOUBLE是什麼意思呢?恐怕就是失業率要翻一倍。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民進黨政府能提出切實可行的,能讓大家提高信心的一些措施。他提出來一個投資8100億元新台幣擴大內需方案,這個方案看起來比較具體一點,但是絕大部分的預算或項目,都是延續過去的一些項目。實際上追加的項目資金,只有1100億(新台幣)左右,再扣除其它一些因素在這裡面,恐怕就(剩)700多億。

  主持人:這700多億能做什麼事情呢?

  張冠華:這700多億恐怕對台灣今年經濟惡化情況來説,恐怕是杯水車薪。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主持人:那麼殷教授您是如何來判斷,為了挽救島內目前經濟滑坡的這種局勢,他採取了一些補救措施,您怎麼來看呢?

  清華大學台灣問題研究所教授殷存毅:我想自從(台灣)經濟不景氣,或者衰退比較明顯,或者比較緊迫以來,他提出的一些具體性的東西,除了剛才提到的8100億台幣的振興方案,實際真正新增加的投資沒有多少,另外最近(台灣)“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在講話中,談到有關兩岸經貿問題時提到,其中有兩條,一條擴大內需當中要大力發展台灣旅遊業,來增進它市場消費,另外還有一個,提出希望大陸的資本,陸資是不是能夠進島,來帶動它經濟的發展。如果真正向大陸開放,大陸方面去台灣旅遊應該是它旅遊資源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資源,但是由於政治上設限,這個就要大打折扣。他如果大力發展旅遊業的話,就像他的經濟必須要跟大陸交流,要依靠大陸市場,它旅遊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要依靠大陸的旅遊市場。但是這個想法能不能推動,看看台灣當局目前在兩岸關繫上的原則或者態度,可能也是沒法落實的。

  主持人:很多非經濟因素影響了島內經濟的發展,那麼,就具體的政策而言,台灣當局一方面限制到大陸來投資,但同時他又不斷地開拓所謂東歐市場,南亞市場等等,這一套做法,他根本的出發點在哪呢?

  殷存毅:對這種做法我想應該從兩個層面來看,第一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環境之下,台灣尤其是外向型經濟,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或任何一個地方,去開拓市場本來是無可非議的,這也是從經濟發展的需求和環境來説。但是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呢?也不是什麼深奧的問題,哪個市場,現在來説最富有朝氣,經濟利益最大的市場,肯定是大陸市場。(台灣當局)現在捨近求遠,這樣肯定會讓人感到另有企圖,或別有用心。

  主持人:所以他也沒有什麼效果,不斷地台灣當局有人來喊話,但始終沒有遏止住臺商投資大陸的熱情。

  殷存毅:因為臺商要考慮他的成本,要考慮他的利潤、收益,台灣當局是在考慮政治,這個和台灣工商界合不上拍。所以就是你説你的,商人幹商人自己的。

  主持人:剛才殷教授也是分析了,就是説大陸實際上為台灣經濟振興提供了很多商機。比如説如果能夠開放陸資入島,比如説如果能開放(赴島)旅遊。但是現在台灣當局採取這種限制性措施,如果這種措施還繼續維持下去的話,會對島內經濟産生什麼樣的負面影響?

  張冠華:台灣的生産或者大陸的生産,雙方都已經作為一個國際生産分工的一個環節而存在。那麼,把這個環節人為地割裂開,某種情況下要把自己跟整個國際經濟聯絡要分割開。比如台灣的企業,在世界上要提高它的競爭力,它必須要按照國際分工遊戲規則來進行。那麼,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兩岸經貿産業分工,是它的一個很重要的立足點,把這個立足點切掉以後,對台灣企業以後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影響,長遠來説是非常有傷害的。還有一個就是海峽兩岸的經貿,對台灣經濟來説不僅僅是實實在在地,比如雙贏,對它影響正面助益非常大。那麼,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信心指標,這也是很明顯的。舉兩個小例子,第一個前一段時間中國大陸開放B股市場,還有前些日子,台灣“陸委會高級官員”宣佈,準備要對大陸資金開放房地産市場。那麼,這兩者第一個,前一段(時間)大陸開放B股市場,引起了島內股市中大陸概念股,就是在大陸投資的企業,在島內上市的公司,股票迅速上漲,島內很多企業包括公司,也紛紛想投入大陸股市,當然台灣方面,馬上採取封殺在這方面。那麼還有這個房地産,當時説出這話,準備對陸資開放房地産以後,島內房地市場當時也是全是漲停,這種信心的指標,某種程度上,現在就目前來説,恐怕比對兩岸經貿産生的具體利益還要大得多。因為現在島內經濟,最需要的是信心,工商業的信心,老百姓的信心。

  主持人:換句話説這種限制性的措施會極大地挫傷台灣百姓的一種感情或者説他們的需要。

  殷存毅:台灣的老百姓,不管經商的還是不經商的,在他的頭腦中,已經有這個概念就是,第一:兩岸關係的好壞跟他們的切身利益有關係;第二:兩岸經濟的發展與否,跟他們的切身利益有關係。

  主持人:為了安撫民眾,台灣當局不失時機地提出調整“戒急用忍”的政策,但是一年下來,我們看到政策沒有做絲毫的調整,反而在“三通”問題,在(臺商)投資大陸等問題,設置了很多障礙,那麼,你們是如何看待這種行為的呢?

  張冠華:兩岸經貿關係,在他手裏某種程度上也是作為一張政治牌來打。那麼民進黨上臺以後,一開始是寄希望於,通過釋放出一些在兩岸經貿關係方面,改善政策方面的期求,開放政策方面的期求,來換取兩岸政治關係的緩和。那麼,這個前提是他不承認一個中國。在他不承認一個中國前提下來換取兩岸關係的緩和。但是實際上,這一年以來,他這個政治目的沒有達到,他原來釋放出來的這些期求,比如要“三通”或者開放“戒急用忍”。那麼,他既然達不到他的目標,他自然而然就會往回收。比如他在改善“戒急用忍”方面,已經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補救措施,比如“動態調節機制”、“資金回流機制”、提出“安全捐”,這種論調很多了,他的實質就是在兩岸經貿關係不得不做調整的情況下,他保留他對兩岸經貿關係強硬行政干預。

  主持人:我們一起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有關的情況,一起來看一看。

  兩岸經貿交流給台灣經濟帶來了巨大利益。連台灣當局的統計也表明,在兩岸貿易中,台灣對大陸的年順差額平均超過150億美元,去年達到了200億美元。台灣大學教授杜震華的研究表明,1980年至1995年,台灣的失業率一直保持在2%以下的水平。只是在1996年台灣當局推出“戒急用忍”政策後,失業率才一路上升。這是因為企業被限制赴大陸投資,“其國際競爭力必然受到影響,連帶影響到企業在台灣的投資”。

  事實表明台灣當局施政能力不足和經濟泛政治化的做法,無法為島內經濟規劃出切實可行的前瞻策略。可悲的是台灣當局不但不承認事實,竟公然給赴大陸投資的臺商扣上了一樁嚇人的罪名。不斷宣講島內失業率不斷攀升,與企業赴大陸投資有若干關聯。言下之意,島內投資意願低落,經濟增長率急劇下滑,股市暴跌,失業率連創歷史新高,痛苦指數節節飆升等等,這一切都是臺商赴大陸投資的結果。在5月19日島內舉行的一個座談會上台塑總經理王永慶公開説,民進黨當局只有儘快承認一個中國,和大陸展開談判,兩岸僵局才可以破解,才能解除台灣百業蕭條的危機。另外台灣統一集團董事長高清願也提出建言,大陸已經成為全球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民進黨死抱“戒急用忍”政策,只會被罵。台灣前“經濟部長”趙耀東説,新當局執政一年民不聊生,政治挂帥一定滅亡,到現在還在堅持“戒急用忍”實在無知。

  殷存毅:台灣當局在認識上,在一些觀念上有很大的誤區,比如説它老強調“安全”,以“安全”為由來限制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那麼實際上什麼才能安全呢?如果你的經濟發展得一塌糊塗、衰退,你能有安全嗎?

  張冠華:大陸由於他自己的內需市場,相對來説他受國際因素的影響,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因素,相對來説要小一些,抵抗力要強一點。那麼,這惟一的利多因素這個亮點,如果台灣還不利用的話,恐怕它內需方案它提不起來,外面環境它也不能充分利用,那麼,它的經濟是一個什麼樣的結局,恐怕它自己心裏比我們更清楚。

  主持人:好,非常感謝二位嘉賓今天光臨我們的演播室,謝謝。目前,台灣財政窘迫,累計債務餘額已達3萬億元新台幣,分攤到百姓頭上,平均每個台灣人負債要達到13萬元新台幣。沉重的財務壓力,令人觸目驚心。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當局仍然不顧有識之士“不要再浪費民脂民膏”的呼籲,不惜重金擴充軍備,並尋機出訪,大搞“金錢外交”、“過境外交”。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不可告人的用心,不言而喻。關於台灣當局上臺一年來,在所謂“外交”方面尋求突破、分裂國家,拒絕統一的言行,還請關注近期的《海峽兩岸》節目。(編導:安倍含、高輝)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