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兩岸專家話小學生減負


  2001年6月1日20:30分,四套播出。

  主持人:兒童是祖國的花朵、人類的希望,我們中國人歷來就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多少父母望子成龍,俗話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見父母們對孩子的初級教育都是十分的重視,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海峽兩岸的教育界都在努力探索二十一世紀小學教育的新思路。那麼台灣與祖國大陸在小學教育方面究竟是怎樣的呢,有哪些方面可以相互借鑒呢?今天我們演播室裏請到了兩位嘉賓,一位是來自台灣“國立”台北師院實驗小學的鐘秋枝老師,鍾老師你好,你好。另一位是來自北京教育學院教管室主任關鴻羽教授,關教授你好,你好。我們今天談的是小學教育的問題。我們首先來一起看一下記者編輯的一個片子。

  隨著海峽兩岸教育文化交流的不斷增加,相互了解也日益深入。兩岸教育界對小學生負擔過重的問題都適時的進行了一些改革。去年初教育部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負擔過重,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所謂素質教育就是以促進整個新生一代素質發展為宗旨的教育,素質教育著眼于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形成健全的素質結構,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實施素質教育以來,許多學校取消了早、晚自習和雙休日家庭作業,個別學校規定學生在下午4點之後必須離開學校。儘管大部分學校為小學生減負做了比較有效的努力,但有家長表示,仍有部分小學生的負擔比較重。與此同時,在台灣島內,由於受傳統教育觀念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在台灣也存在學生負擔過重的現象。曾經在台北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五名小學2到5年級的學童,在記者會上訴説書包太重,一位小朋友心酸地説她快被書包壓成小矮人了。甚至其中一位小朋友帶著裝有輪子的書包出現在記者會上,他説因為書包太重媽媽幫他買了帶輪子的書包,以後再也不用背著書包上學了。為此從去年9月開始,台北“教育局”在大安、雙連以及西園等3所小學進行了書包減重試點工作,今年元月開始推廣到台北市各所小學全面實施。可是根據最新調查顯示,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百分之五十二的家長認為學童們的書包並沒有減重。連最早推行書包減重的大安小學,也有百分之四十多的家長認為書包並未減輕多少。減負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也需要家長和社會的配合。今年的六月一日是新世紀第一個六一兒童節,希望每一位小學生都能夠在這一天度過一個輕鬆愉快的節日。

  主持人:那麼鍾老師,看了剛才的片子我想首先想請你給我們介紹一下,台灣現在小學是幾年制呢?

  台北師院實驗小學老師鐘秋枝:是六年制,

  主持人:教材和教學模式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呢?

  台北師院實驗小學老師鐘秋枝:這個課程改革之後接著就有一個,以前我們小的時候所有的課程都由一個“國立”編譯館,然後全台灣的全部的教科書是一樣。那可能就是你每隔一段時間做一個改革這樣。可是所有的出處都是一樣,所有學生讀的書都是一樣。可是呢到1996年,就已經自由化了。就是教科書自由化,所以你可以選這個出版社的你也可以選“教育部”統編的,也有民間的教材。民間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主持人:現在從小學的班來講,象我們來説大班小班這個是怎麼樣的情況呢?

  台北師院實驗小學老師鐘秋枝:在台灣很有意思,有一年大概是在1995年,我自己也參加它有一個叫“四一零教育改革聯盟”,舉辦了一個遊行,那我們都綁著一個白布條去參加這個遊行,爸爸媽媽大家都是中産階級,每個人都很注重教育。為什麼呢,父母親他都不希望孩子再回到從前自己那樣子的教育,所以他們都希望教育是更自由的更多元化,那這其中有一個口號很重要,就是説他希望小班小校它希望班級人數降低。學校也變小。一個學校二萬多個,從前可能覺得是驕傲,但這實際上是不對的,太多了,所以他們實際上是希望回到小班小校。以前在我們很小的時候,都是金字塔形。越高等教育投的錢越多,後來因為整個“教育部”長他們整個觀念上也改變化很大。

  主持人:關教授你是這方面的專家,從這個教學的要求上面來講,小學應該是怎麼樣的模式才比較理想呢。

  北京教育學院教管室主任關鴻羽:我們現在搞的叫一綱多本,就是一個大綱是國家定的,然後下邊應該是有很多種教材,就像你説的,讓大家自己選,這個政策是定下來了,但是現在在執行過程中還沒有達到這個程度。

  主持人:但是選擇是下一步的趨勢。

  北京教育學院教管室主任關鴻羽:對是個趨勢。方向已經定了,我們叫校本教材,就是由學校他自己可以選擇教材,也正在改革,改革的目的也是為了減輕負擔提高質量。

  主持人:那麼鍾老師台灣小學生的課業負擔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

  鐘秋枝:基本上台灣學校裏面的課業壓力並不大,因為台灣沒有這個小學生入初中並沒有聯考。所以基本上他在課業上的負擔並不大。小孩子回家的功課也不多。在低年段的小學生大概就是三十分鐘內,那麼到中高年段大概在五十分鐘內。所以整體而言,小學教育在台灣來説他基本上負擔是不大的。我也相信會有一些壓力,可是可能不是來自學校,可能是來自於父母親,因為就像剛才你所説的,中國人歷來有望子成龍的現象,因為有些現象因為整個經濟結構變了社會結構變了,所以父母親都是雙薪,那麼他可能在小學放學時間,他沒有辦法準時來接孩子。所以他給小孩可能安排很多才藝課,學英文啊、學鋼琴啊、學小提琴啊學跳舞啦游泳啊各種活動都有,相對的我相信孩子壓力也會更大啦,所以他的壓力我相信不是來自於學校,有一些是來自家庭的。

  主持人:那麼關教授,看來大家都比較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尤其關心孩子減負問題,對此您怎麼看呢

  關鴻羽:我贊成減負,就是負擔輕不見得就不成材。我們現在一個觀念就是讀的書越多,越容易成材,但實際上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這個問題了是不對的。我們古人講一句話叫“少則得多則惑”。少了,少而精,到能得到,多而雜反而到迷惑了。所以現在我們的負擔這麼重對孩子成材是不利的。這個家長不敢讓孩子玩,就整天的讀書讀書讀書,學校是考試考試考試,那麼最後呢孩子非常厭學反而到成不了材,所以我覺得應該減負。

  主持人:那麼從這麼多年的實踐看,這種減負以後會不會影響孩子教育呢。父母的這種擔心有沒有道理呢。

  關鴻羽:其實玩也能發展人的能力,舉個例子説,您比如説玩能提高人的動手能力、玩能夠提高人處理人際關係能力,他小孩在一塊玩啊,玩也能提高他組織管理能力,因為他把這些小孩靠他的人格魅力把這些小孩組織到一起。這比那班幹部那組織能力還強呢。玩也能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碰到問題得解決問題啊。而這些問題很多在課本裏是學不到的。將來工作上都用得上。如果我們只注意那個分了,而沒有注意這些能力的發展。那麼最後可能這孩子將來走上社會,不適應社會,就是我們以前所説的高分低能。

  主持人:不過現在也有一個現象在減負過程中很有意思。拿我的小侄子來説,他也是剛歡天喜地兩天,告訴我説學校減負了。晚上沒作業了可以打遊戲機了,但是後來我的哥哥就給他請了兩個家教。就是説現在存在一種什麼現象,學校在減負而家長卻在增負。對這個問題您怎麼看。

  關鴻羽:我覺得這個呢就必須得提高家長的教育觀念,端正他的教育觀念,因為現在就是説如果你學校減了,家長給增了,學校的減等於白作廢。做在孩子身上還是負擔重。

  鐘秋枝:所以我在想這是也是一個觀念上的轉變。就是家長也要有一個很好的觀念,因為你沒有很好的觀念的話,那麼小孩子既便説是“教育部”啊教委會啊,每個人都希望是減負減負,但是他家長的觀念他不認同,我相信實施起來也是蠻辛苦的。在我們更早的時候,大概在二三十年前,二十年前我們會覺得很不公平,會讀書的人就進入好高中好大學,然後如果説,他那時候初中,小學進初中,初中有壓力啦,為什有壓力呢,因為就分升學班跟不升學班,那不升學班我們開玩笑説叫放牛班,可是其實是很不公平的,因為有些小孩他可能在這個時候他還沒有發展得很好,那你這樣子去論斷他一生不對的。但是後來因為整個多元化了,這樣的人他也很多人是出人頭地了。他因為他的創意他的創造力。他從他的事業領域走出一片天,這都是有很多成功的例子的。

  主持人:那麼關教授這個減輕學生負擔和素質教育他們這二者之間是什麼關係呢?

  關鴻羽:我覺得應該説是,減輕負擔的目的是提高素質,因為過去的問題是什麼呢大家都在死讀書,死讀書為了得100分,但實際上他素質並不高,他別的方面沒有發展起來,如果我們減輕的負擔就可以勻出這麼多時間來,提高其它那方面素質。所以提高素質是很有好處的。但是這個減輕負擔,也得因人而異。現在家長擔心在什麼地方呢,就是你減輕負擔,孩子成績下降了,就像你剛才説的。這個呢我的觀點就是啊有的孩子,比如現在他負擔特別重,他留的作業都犯睏了,這個負擔要減少,另外一部分呢,比如正合適,就不要減了,還有的孩子根本就不學習,他就整天玩,這個我覺得應該加負。非得家長按著他,你得把這道題給我做完了。所以我想呢,如果我們作為家長和老師來説,把這方向調整一下,就是一方面我減輕負擔,一方面激發孩子學習興趣。那麼這個孩子不會覺得負擔重。但是現在的問題是什麼呢,是沒有興趣,講得特別枯燥。而且大量作業壓下來。還加上老師和家長給加上心理負擔,學習不好了又打又罵,小學考90就挨罵了,你怎麼考90啊你,你看人家孩子考多少,是不是,結果孩子一努力,進步了,多了5分,應該表揚了嗎,不表揚,你怎麼考95啊,人家都考100。孩子再一努力,考100了,有的連100都不表揚,別看你考100你只不定怎麼蒙的呢。他沒有興趣了。主持人:減負不但是減課業負擔的問題,還有一個減心理負擔的問題。

  鐘秋枝:我們從前喜歡也比較容易從分數來判定,然後在整個過程裏面,我相信兩岸這一點是很像,就是考好分數好成績,來論斷這一個人是成功的,在台北學習成就我們叫智育,台灣在幾十年前,在我小的時候在1968年它就改成德育品德教育、智育就是學業了、體育體能這方面的、群育就是你跟人的人際互動關係、這個群育就是很合群的嘛,這個群育其實是很重要,因為你要在整個社會生存適應,那美育就是像音樂啊美術啊這些,它一直的目標就是五育要並重,五育並重,對。所以呢我們在學校裏面就變成説,我們小的時候就是説考試分數就是決定你功課很好你分數考很高,你可能連德育都很好,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只要他讀書讀得很好,什麼都是成功的,可能做錯事情也是對的,但是這是不對,因為分數是一件事情,所以整體我們比較注重小孩嘗試説希望他每一樣都是平均的。

  主持人:我覺得鍾老師説的這五育啊和我們倡導的素質教育是不謀而合的。

  關鴻羽:基本一致,我們講德智體美勞也是五,但是把你那個群育放在德育裏頭了,再增加一個勞動教育,是這麼做的。

  主持人:看來這方面大陸和台灣可以相互借鑒的東西非常多,畢竟有相同的文化相同的語言,可借鑒的東西非常多。

  關鴻羽:現在我們看到一道曙光,第一是教材現在正在改革,改革的方向是要降低水平,不要那麼高,第二,考試製度在改,那麼比如小學升初中我們不考試了,當然考大學將來也會改,那麼現在大學的考試方向呢,將來要以考知識為主要向考能力過渡,就不完全靠死記硬背了。比如語文我考得可能不是課文上的,我拿一篇你沒見過的文章,你來分析你來鑒賞,那麼這個就要有能力了,所以他這樣考的話呢,教材改革了考試製度改革了,我想有些問題可以解決了。

  主持人:看來減負的確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需要學校包括老師家長全部配合,這樣才能讓們這些花朵茁壯地快樂成長,恐怕是這樣。(編導:李剛)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