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從護照改名看 “事實台獨”


  2001年7月6日20:30分,四套播出

  主持人:最近台灣當局領導人宣佈目前島內通用的所謂“中華民國護照”上要加注“台灣”,並稱這是經過民意調查,得到了島內民眾普遍支持的。同時7月份被稱為所謂“國幣”的主要面值的新鈔基本發行完畢,這是自新台幣發行銀行由台灣銀行轉為所謂的“中央銀行”之後,當局在金融領域的又一次重大改變。在其它領域當中,類似這樣更名改姓、巧立名目的例子還有不少,今天我們就這一話題邀請了兩位專家一起來共同探討。這位是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綜合研究室的主任劉紅先生,這位是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的彭維學先生,歡迎二位今天的光臨。那麼首先我想問一下劉先生,台灣當局現在宣佈將民眾通用的這種外出的護照上面要加注台灣,這樣加注了兩個字之後,意義是不是有所改變?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劉紅:從台灣當局的領導人最近幾天的發言來看多次談到這個問題,就是要把台灣現在已經通用的護照,在它的國際譯音上,用英文的方式標注“台灣”兩字。因為我們知道,作為護照它起到兩個作用:一個是表明他的國籍,一個是表明他的身份,那麼更主要的是這個護照的頒發是體現出一個主權的問題在裏面。那麼台灣以前一直用的是“中華民國”的護照,今天它加上“台灣”兩個字,這個性質就不一樣了,為什麼,它突出的是“台灣”。就像台灣地區領導人講的,現在的台灣正如要進行“龍蝦換殼”,它要換掉什麼?它要換掉“中華民國”這個殼。在今天的台灣,“中華民國”這四個字本身就是對“台獨”的一種遏制,是反對分裂的一種標誌,所以它千方百計地就要去掉這個“中華民國”,要突出它的“台灣”,這也是它所謂建“新台灣”的一部分。實質上是“新台獨”。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彭維學:所以這個一齣臺之後,它強調是為了方便島內的民眾旅行,便於外國人士區別兩岸的差異,但由於它的“台獨”性質,比如它這是“台獨”政策在外交領域的延伸,所以這個政策一齣臺之後,就遭到了島內各界的批評。島內的學者就認為這是要變更“國號”、服務“台獨”,比如台灣前“陸委會”主任蘇起先生就批評這個政策是只做不説的“兩國論”。同時島內的在野黨也都認為,台灣民眾拿“中華民國”的護照出遊並沒有什麼不方便,同時新黨更加激烈,他們批評它這個動作是違憲的,因為按照慣例,護照上的國名是應該直譯的,不能加注,那麼它這個做法不僅違反了國際慣例,同時也違反了台灣所謂的“憲法”。

  主持人:那麼就這個問題,我們採訪了台灣新黨的知名人士馮滬祥先生,聽聽他的觀點。

  台灣新黨知名人士馮滬祥:他目前就是已經違背“憲法”的做法,因為護照上面的名稱應該是正式的國名,不能加任何字的,我們《中華民國憲法》裏面也從來沒有説國號是中華民國,然後再加“台灣”兩個字的,他這種做法就是説“中華民國”只等於“台灣”,這就是“台獨”的普遍講法,説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它就是故意包裝,把“台獨”借“中華民國”的殼子,來讓“台獨”繼續滋長,蔓延,很明顯這是“一中一台”“兩國論”的這種變相台獨的作為,所以我在台灣是首先站出來(反對)。

  記者:陳水扁自己聲稱他是經過了民意調查的,是得到了島內民眾的支持的,您認為事實是這樣的嗎?

  台灣新黨知名人士馮滬祥:這個是蒙蔽老百姓的一貫手法,就好像當年李登輝他説“總統公民直選”是得到了多數老百姓同意的,以後説不是“台獨”,可是他現在承認搞“兩國論”的時候就以這個作為“兩國論”“台獨”的基礎。現在他(陳水扁)當然一步一步地要把“國號”更改,表面上講得到台灣民意的多數支持,實際上根本是假象,實際上根本沒有認真地、普遍地問過台灣人民的意願的。他的民意調查如果很清楚告訴大家,現在是要把“中華民國”國號更改,請問大家同不同意,我相信絕大部分都不同意的。他這個民意調查如果弄一些陷井、弄一些包裝、弄一些舞弊,當然可能看起來有部分同意,但是這根本是一個宣傳手法,是一個欺騙的手段,大家到後來畢竟不會被它長期蒙蔽的。

  記者:也就是他所謂得到了民意的支持並不是真正地得到了民意的支持?

  台灣新黨知名人士馮滬祥:當然不是,當然不是,因為他並沒有明白地講出來,説這個代表什麼,他有一種誤導性的問題,他民意調查可能講加一個“台灣”兩個字可能技術上比較容易辨別,或者對大家方便、或者對大家出國有幫助,那麼就用這種誤導性的陷井得出一些錯誤的結論,可是他的本質如果講清楚,這個就是要更改“國號”,更改“國號”就是要走向“台獨”,你問問大家同不同意,我相信99. 9% 都是不同意的。

  記者:好,馮先生,謝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

  主持人:他説他是徵求過民意調查,得到了民眾的一種支持,那麼我們反過來説,對台灣的民眾來説,如果拿到這樣被加注了以後的護照,對他的出行來説到底有沒有一種實質的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彭維學:它的政治意義大於它所講的什麼“方便理由”這方面的意義。這從兩個方面看,一個方面對外來講,台灣是加了英文註釋之後,對外是要擴大了“台獨”空間,也就是説讓別人看到如今“中華民國”已經被“台灣”取代了,對內來講是一種心理暗示,是為了培養以“台灣”為核心的這種“國家認同”,這是它的政治意義大於它的實際上的意義。

  主持人:有關這方面的一些問題,我們的記者也採訪了一些在京的台灣同胞,一起來聽聽他們的看法 。

  台灣電視製作人李銘:我跑遍那麼多國家,從來沒有因為我是“中華民國”的護照而被(對方)看輕我或是把我看高了規格,也沒有,我碰到了很多的大陸朋友,他們拿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護照出去外面,也沒有碰到這種鄙視,或是不應該的這種態度、這種對待,都沒有。其實都在於那個中國人本身是不是有做讓別人尊重,或是有讓別人看不起的地方。

  記者:那您覺得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台灣電視製作人李銘:我認為是“扁政府”當局自己想要隱隱約約地把“台獨”的傾向開始烙印在“中華民國”這個大名之下,他本身現在想一下子、一口氣想説“我要台獨了”,老百姓根本不會同意的。那麼他們又説這個護照是經過了(對)老百姓、大家的民意調查,沒有,我也沒有接到它的這個調查,根本沒有感受到有人問我們這個事情,所以不應該。它只是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説法,我認為。現在應該是要先把經濟整個帶動起來,使兩岸的經濟互動能夠緊密地結合在一塊兒,讓兩岸的老百姓都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那麼不是在意識形態上去改什麼“國號”啦、銀行的稱屬啦、還有什麼錢幣都沒有意義。應該是要使不管是人民幣還是台幣,都能夠成為流通的貨幣,成為國際上屈指可數的、有份量的錢幣,能夠引導國際的經濟形勢,那才是中國人的驕傲。

  主持人:從節目一開始我們就談到了,從去年開始台灣當局關於這個“新台幣”方面就做了一些動作,比如改所謂的“國幣”,關於發行貨幣的銀行也一再更改,那麼它這樣做它主要是出於什麼樣的一種考慮呢?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劉紅:它有它的特殊考慮,因為它這個銀行在五十年代搞幣值改革的時候,把它這個貨幣定位是新台幣,發行銀行是台灣銀行,現在改為由它的“中央銀行”來發行,因為這裡面涉及到一個貨幣的性質問題。發行貨幣的應該是國家的中央銀行。那麼以前國民黨的蔣家父子時期為什麼把它定為新台幣,而不當時叫“國幣”,他就是有他的特殊考慮:他覺得台灣是他的一個地區,台灣銀行來發行是作為一種地區性的貨幣來進行,也是考慮到一個中國的需要,這個也是跟前面我們談到的那個護照加注“台灣”二字性質是一樣的,就是它要突出台灣是一個所謂的“國家”,跟你“中華民國”已經不搭界。

  主持人:由此看出,台灣當局為了凸顯台灣島的主體意識也是煞費苦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劉紅:比如外交方面,它在外交的一些場地、場合,把那個所謂的“國徽”變成了“梅花”標誌,把那個美籍華人它稱為“臺美人”;比如説今年它在加入WTO世界衛生組織活動的時候,它把“台灣”就正式搬上了臺面;比如島內現在進行公務員考試裏面,把這個中國政治制度史它改成了台灣近代史,把中國史學史這些跟中國有關的統統都取消了。那麼我覺得它這樣幹,它確實是有自己的圖謀在裏面。第一個起碼我就可以説是跟李登輝分裂路線是相一致的,它搞的這些,今天談到的“貨幣改革”問題、“護照加台灣”的問題、所謂“國徽改梅花”的這些問題,它都是在做“台獨”紮根的工作,進行方方面面“去中國化”的這種工作。

  主持人:這些事情如果單個來看的話都是很細小的、很微小的事情,但是剛才聽教授一捋,就把這個系統化,確實感覺到非常聳人聽聞。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劉紅:所以它跟李登輝表現形式不一樣,“台獨”,一個是公開赤裸裸地從政治、體制、法律種種方面去做;一個呢,李登輝的(動作)已經完成以後,他就開始一步一步地從社會、從文化、從意識不同的層面一步一步地去做,這是很危險的。

  主持人:不過我聽到島內還有另外一種説法,有人説,台灣當局領導人他這種做法只是換換名稱而已,而且台灣當局領導人也一再宣稱説要維繫臺海的這種關係,那麼彭先生你怎麼來看待它的這種做法呢?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彭維學:我覺得可以打個比喻,一隻毒蜈蚣要往前爬,它的目標是為了要吃東西,它的每只足都在往前走,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吃東西。“台獨”現在也是一樣的,它的目標就是“台獨”,那麼它的每只“腳”骨子裏面都在推行一些“去中國化”“去民族化”的這些行動。最終目的就是要搞“台獨”。

  主持人:這種行為如果繼續這樣往下發展的話,您認為會帶來什麼樣的一種後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彭維學:它雖然搞了這些動作,但是從它這些動作的實際作用來看呢,可能用兩句話簡單地概括,一方面是“不得人心”、第二個就是“枉費心機”,這可以從四個方面看,第一個首先加劇了兩岸關係的緊張,第二個我們可以看到加劇了島內的朝野矛盾,進而加劇了島內政治經濟的危機,(第三)從島內民眾來講,是違背了島內民眾求緩和、求穩定、求發展的根本利益,那麼只會遭到島內民眾的反對。6月7日台灣的TVBS也公佈了一個新的民調,就是島內31%的人接受“一國兩制”,同時越年輕的接受程度越高。那麼這就説明了島內民眾是反對“台獨”的,也就是説“台獨”是不得人心的;那麼第四點就是台灣當局領導人所依賴的一些反華勢力,包括美國,它們也公開表示不支持“台獨”,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台灣領導人一意孤行地去搞“護照加台灣”的這些動作,不但不能達到目的,只能適得其反。

  主持人:對台灣民眾來説,千萬不要被這種小事所迷惑,不要一葉障目,而且要認識到“台獨”的本質。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劉紅:確實是這樣,因為現在就民進黨當局來講,它要做的事情很多,它的社會是“亂”、政局是“鬧”、經濟是“衰”、兩岸關係是“緊”、朝野是“鬥”,它要做的事情很多,無論是社會、經濟、政局,它都可以做,但是它這些事情它都不做,而它就整天忙著搞“台獨”的小動作,這個確確實實是作為台灣的領導人應該思考的。

  主持人:作為李登輝路線的繼承人,台灣當局領導人一直沒有放棄暗中推行“台獨”,並且以更加隱蔽、更加狡猾的手法在製造“事實台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事實畢竟是是事實,這種所謂的“善意”即使用再華麗的包裝也不可能蒙蔽台灣民眾和國際社會。 (編導:柴璐)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