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兩岸記者在青海


  2001年11月21日播出

  主持人 李峰:海峽兩岸記者“西北行”聯合採訪團,在圓滿地完成了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採訪之後,採訪的第二站,是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省,那麼這些來自海峽兩岸的記者們,在青海又了解到了什麼呢?

  9月18日,海峽兩岸的記者們,前往青海省進行聯合採訪活動。青海省位於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從土地面積上講,青海省總面積72萬平方公里,為祖國大陸的十二分之一,相當於台灣省總面積的20倍。兩岸記者在青海省的採訪活動,是從參觀西寧市的市容市貌開始的。青海省省會西寧,位於青海省東部,湟水河畔,是唐蕃古道咽喉要地和“絲綢之路”青海道的必經之路。是青海政治、文化、交通的中心。在西寧市,兩岸記者們最直觀的感覺,就是西寧到處在進行城市建設。西寧市市長周勇智,帶領海峽兩岸記者參觀的第一個景點,也是正在進行中的,湟水河城區段一期治理工程。將西寧市一分為二的湟水河,多年來由於企業排污,百姓傾倒垃圾,造成市區內15公里長的河道越來越窄,每逢汛期泥石流堵塞河道,威脅全市。今年西寧市為了消除城市隱患,將原有寬度不足50米的河道,拓寬成能抵禦800立方米洪水衝擊,寬度在140米的複式防洪河槽,整個治理工程突出了生態建設,在沿河兩岸建成了12萬平方米的園林綠地和80個園林景觀,形成了水、綠地、亭閣,為一體的濱河遊園。在湟水河畔新建成的西寧市文化公園,和湟水河治理工程連為一體。公園音樂廣場是公園主景區,彩色音樂噴泉、音樂樂壇交相輝映。噴泉兩側設置了,描繪青海歷史和江河風光的,六組十二幅浮雕墻。噴泉北側的王洛賓銅像,向人們展示了西部歌王昔日的風采。在植物景觀配置上,以疏林草坪,配以高大的常綠落葉喬灌木和大型花壇,形成獨特的植物景觀群落,顯示著這座高原城市建設者們,開放創新,改善生態環境的建設理念。

  西寧市副市長 馬順清:現在我們致力於西寧的生態建設,主要的思路就是這麼幾個方面,一個就是實施三環的綠化戰略,第一環把西寧周邊的山脈,通過若干年的努力,讓西寧周邊的山綠起來,這是一環。第二環就是西寧郊區和城鄉結合部,城鄉結合部呢?我們要實施一個大的綠化帶,百米綠化帶。這個實施的狀況是非常好的,第三,就是城區裏頭的幹道綠化和遊園、園林的建設。

  西寧的生態環境建設,是西寧建設的一個縮影。在50年代,西寧市面積僅有5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萬,全市只有兩所中學。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全市固定資産總值還不到100萬元。 這是我們找到的幾張80年代初期西寧的照片,從照片我們可以看到西寧市改革開放初期的一些景象。今天西寧市所轄四區一縣,面積3456平方公里,人口187萬;有高等院校5所,專業拓展到 53個;少數民族在校生33萬人,佔全省學生總數的48%。海峽兩岸記者在採訪期間,正值“桃芝”颱風入侵台灣之時,由於青海無線通訊覆蓋全省,台灣記者身在青藏高原也能夠和在台北一樣,及時了解家人和公司情況。這在青海驛站通訊時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

  台灣華視記者 張其強:因為我們通過電話了解,目前像我所屬的華視,跟我的家裏目前都還好,據我所了解,台北地區水淹的情況非常嚴重,希望一切都沒事。

  和青海通訊事業發展一樣,西寧的一切都在變化之中,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目前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170元人民幣,已經接近祖國中等城市的消費水平。從台灣記者在採訪中,直接接觸到的青海交通運輸,就可以體會到,今天以西寧為中心,公路、鐵路、民航,在省內形成網絡,對外通達全國。

  台灣電視公司記者 莊濟維:應該在交通或者是住宿,安排方面應該都是非常便利的,只是説大家來看的心情,以前台灣同胞來這邊看,都只是從書本裏面得到的一些常識,根本沒有實地來,看過這個地方,所以有時候實地來看了之後,會有一種非常新奇。

  台灣中天電視臺記者 吳佩眉:青海(西寧)它是一個開發中的一個城市,給我印象中的青海(西寧)不太一樣,因為很多地方都已經陸陸續續在建設,這幾天看到的青海(西寧)呢,施工的地方非常非常多,交通也不是很便利,不過我相信在未來,在經過這一段的開發之後,未來青海省(西寧)一定可以建設一個,跟東部城市一樣的好。

  按照採訪安排,海峽兩岸的記者們,到了距西寧130公里,文成公主進藏和親曾經翻越的日月山,感受了海拔3200米高度,空氣稀薄、寒冷帶來的不適,也觀賞了總面積4573平方公里,祖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青海湖是青海發展高原特色旅遊的四大旅遊區之一。目前到青海湖每年旅遊人數都在40萬人次左右,預計隨著青海旅遊環境的日臻完善,青海湖旅遊將成為青海新的經濟增長點。領略了青海湖風光之後,記者們又來到了,被稱為“黃河第一壩”的龍羊峽水電站,進行參觀考察。龍羊峽水電站,位於青海省共和、貴南兩縣交界的龍羊峽進口處,平均海拔2700米。龍羊峽水電站是祖國大陸工程技術人員自行設計施工的,大型水利樞紐。電站總裝機容量128萬千瓦,年設計發電60億千瓦時,龍羊峽水電站是西北電網的主力電站,擔負著整個電網,調頻、調峰,穩頻、穩壓的任務。電站自1987年第一台機組開始發電至今,已累計發電558.07億千瓦時,創産值41.73億元。當台灣記者了解到這座壩高178米,壩長1227米,庫容247億立方米的水電站,是70年代末設計建造時,和這座大壩年齡相倣的台灣記者都感到十分驚嘆。

  台灣有線電視臺記者 黃建國:實在是太偉大了,那個工程真得是很浩大,我們的印象中,中國只要一旦要做任何工程,只要有利於國家的,那些任何重大工程,所有的民眾,他們絕對願意接受政府他們的支配,包括遷移,那一類的東西,因為我們知道這邊電力,也有支援到北京去,因為中國之大,能夠支援到北京去,我們想像得到那個工程,所付出的那些心力,是非常可怕的,那種勞力是我們一般沒有辦法去想像的。

  黃河流域龍羊峽到青銅峽共有918公里,已經建成的7座大中型水電站。兩岸記者參觀的龍羊峽水電站,就是其中的一座,除了龍羊峽之外,在黃河中游還有三門峽、萬家寨、龍門、小浪底等大型水電站,據保守計算,黃河流域可以開發的水能資源,為2202.93萬千瓦,而台灣目前發電總量為1807萬千瓦,那麼就是説,黃河流域待開發的水能資源,是十分豐富的。然而更讓兩岸記者振奮的是,按照黃河滾動開發計劃,國家在這條全長5442公里的祖國第二大河流上,還將有20座大中型水電站相繼建設。台灣第三核電廠年設計發電量190萬千瓦,在將要開發的水電站中,裝機容量560萬千瓦的拉西瓦水電站,就相當於三個“核三”,是最大的一座。

  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工會主席 郭秉周:拉西瓦電站是黃河上遊,現在目前已經規劃的,最大的電站,那麼實際上也就是,黃河流域最大的電站。那麼現在目前設計的, 它容量是560萬千瓦。那麼這個電站,現在在我們龍羊峽下游60公里左右的地方。那麼這個電站,由於它處於貴德縣境內的一個山谷裏,淹沒面積和人口遷移都非常小,建設的條件非常優越。那麼這個電站現在就是為了我們西電東送的一個最骨幹的電站,它的建成將對,把黃河上遊的電,送到華北地區,送到京津唐地區,山東地區,是一個最重要的電源。

  記者:這個電站什麼時候開始?

  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工會主席 郭秉周:現在我們已經搭了建設班子,正在做前期工作,做它的初步設計和規劃,同時做前期的現場的“四通一平”工作。

  記者:有沒有招商引資的設想?

  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工會主席 郭秉周:現在資金的籌措問題,準備要擴大,在原有的基礎上要擴大,要引進國內或者也有可能的話,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爭取有關政策引進外資。

  此次海峽兩岸記者“西北行”採訪團的記者都沒到過青海,因此對青海的藏傳佛教就感到特別神秘。9月19日,記者們又驅車來到了,距西寧二十五公里的塔爾寺,在塔爾寺記者們看到了許多獨立的佛塔、殿宇、經堂、僧舍和漢藏結合式建築群,也感覺到藏族人民對格魯派的創建者,藏傳佛教一代宗師宗喀巴,以及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讚的特殊情感。當天下午,由青海省政府領導以及有關單位的負責人,就兩岸媒體關注的問題與記者們進行了交流,當有記者問到,青海在西部開發中的發展思路時,蘇森副省長告訴我們。

  青海省副省長 蘇森:青海它是一個資源型省份,而且它的資源的話,有些是很有特色的,所以青海在經濟發展當中,以往我們對特色重視不夠,所以在結構上存在不少問題,比如説我們的産品結構、産業結構許多不適合市場需求,這是我們要下大力氣加以改變的,一定要結合青海的特色資源開發,比如説青海的鉀肥,氯化鉀的資源97%在我們察爾汗鹽湖,而鉀肥又是國家緊缺的、急需的,所以我們應該加大鉀資源的開發力度。再一個中藏藥資源的開發,高原特色的中藏藥,世界上也是很少的,如果利用生物技術,利用一些高技術、高科技,來加快生物資源的開發,它同樣前景也是非常大的,當然這裡面必須保護好生態,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

  海峽兩岸記者們在西寧期間,還參觀了青海金訶藏醫藥集團有限公司,青海金訶藏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依託著青藏高原2100多種動植物,把藏藥精品推向市場,形成了以種植、養殖基地、藏醫醫療、藏醫藥研究、藏醫學教育、藏藥生産、市場經營等,多位一體的集團型發展體系。它的生産經營利潤,每年都高達1.2億以上。當記者問到,如果臺商利用青海特色資源,到青海來發展,青海是不是歡迎時?蘇森副省長這樣告訴我們。

  青海省副省長 蘇森:我想一個是特色資源的開發,咱們可以給臺商企業,提供更大的空間。這也是産業調整所需要的。再一個的話我們現在青海,有很多企業,這些企業,它的基本素質還是可以的,比如説它的一些廠房、設備,它的條件還是可以的。我們歡迎台資企業到這來,哪怕採取收購、重組、嫁接的辦法,這也是改造我們傳統産業,很重要的方面,所以這一點我們已經做好準備,不僅把一些差的企業推出去,把一些比較好的企業,也可以推出去,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也可以推出去,所以歡迎他們從多方面來和我們合作,這個我們一定配合好。

  海峽兩岸記者在離開西寧之前,青海省省委宣傳部,為了加強橫向聯絡,專門組織了海峽兩岸的記者與青海省各媒體的記者,進行了交友聯誼會,在聯誼會上,記者們交朋友,敘友情,共祝青海的明天更加美好。

  主持人:青海以其自然風光、豐富的資源、和人文景觀著稱於世。在這次採訪當中,海峽兩岸記者也感受到了,青海人,為青海加快建設步伐,所做的努力。(編導:國盾)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