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李敖與大陸觀眾的第一次對話(四)


  2001年12月31日播出

  主持人 李峰:在今天的節目當中,我們將播出中央電視臺與台灣中天電視聯合製作的衛星連線《李敖與大陸觀眾的第一次對話》的最後一部分。李敖先生從1949年離開大陸到台灣以後,就一直沒回過大陸,那麼李敖先生對於祖國大陸有著怎樣的情感寄託,他腦海中的北京又是怎樣一幅景象,當年在北京四中讀書的同窗學友又有什麼樣的話要對他説呢,在今天的節目當中,我們就一起來聽一聽李敖先生的大陸情緣。

  主持人:我知道您在1949年離開大陸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我曾經拜讀過這樣一首詩叫“陸根記”,詩裏是這樣寫的我還記得非常清楚,“飄洋過海乃懷陸根,我雖不往一往情深”,寄託您胸懷大陸,志留台灣的一種情感,我想知道您對大陸現在還有什麼樣的一些印象?

  台灣作家 李敖:我14歲,不到14歲離開了北京,那時候我在北京四中,今天在座的還有四中的我們的學長,老師,我離開北京,然後到了上海念了半年的書就到了台灣,我對大陸,尤其對北京有了最完整的回憶,可是那個北京還是有城墻的北京,當然現在只剩下了一兩個城門樓子的北京了,所以對我來説,如果我回到北京來,已經人非,固然是人非可是也不是物是了,我們説物是人非的確如此。北京,我想像中的北京跟現在的北京已經不一樣了。如果從懷舊的觀點來看,就像我媽媽回到了北京,回到我們內務部街甲44號,我媽媽回去的時候,一回去就哭了,什麼原因呢?原來那個家庭裏面本來是我們一家10口人家住在裏面,現在我媽媽回去的時候,發現10口人家只有她一個人回去了,可是面對的是10戶人家住在裏面,變成大雜院了,所以我們覺得舊夢重溫,就是破壞舊夢,我可以告訴大家,真正的聰明人也許應該避免舊夢重溫。我的一個好朋友他是浙江人,50年後他約來了他浙江的以前的女朋友,約好了,他説當年我們在那條小河旁邊,在那個樹底下,那個石頭旁邊我們重新再見一次面好不好,他的女朋友同意了,就已經約好了,我的朋友就先到了現場,還是那條當年的河,當年的樹,當年的石頭,他坐在那裏等他當前的情人,青梅竹馬的情人出現,結果遠遠的看到一個老太太,又笨又老,又胖又醜,還羅鍋,我想羅鍋北京話大家聽懂了,台灣叫瘸子或者叫駝背,還羅鍋,他第一個反應就是要逃掉,回來以後心都碎掉了,我説你活該,你為什麼去追尋,要舊夢重溫呢,這個舊夢是不能重溫的。各位我告訴你們,為什麼我不回到北京來,因為我怕看到滿街的羅鍋。

  主持人:但您有沒有想到過,也許您到了北京之後,來到大陸之後,您看到的景象比你想像的情況還要好,大陸的發展已經得到了世界的公認,而且我想您會透過很多的媒體了解大陸的進步。

  李敖:沒有錯,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我不需要到月球上面才知道月球的情況呢,為什麼呢?我們現在的科學有人去登月,我也沒有體力爬到喜馬拉雅山、爬到聖母峰,為什麼呢?我爬不上去了,所以我看到那種登山家,那種攝影師拍的照片拍得不更好嘛,所以我的意思,北京對我説起來就這樣子,好比説你們北京外面的定陵,明十三陵,定陵我沒有去過,我買了兩本定陵的發掘報告,一本書一下午看,看了二三個小時發現我對定陵的了解在平面上比你們還多,你真正到了現場那個地下冷颼颼的,並且你們看得到皇帝真的面目嗎?沒有了,如果你有很豐富的想像力的時候,你自然會天馬行空,從一堆死馬的骨頭裏面能夠天馬行空,如果沒有這種本領不能夠做文學的創作的,因為你的一切經驗都要靠自己做經驗來做基礎的時候,你不可能去做漢奸以後才能寫漢奸的生活,那樣這種人太笨了,所以我認為,我們要從間接的經驗,從外面的報道裏面來了解,我從北京,今天的北京的美麗,北京的壯麗,北京的壯大,北京的改變,我都從書裏面,從電視裏面,從畫片裏面,從電影裏面我都可以看到,我覺得我其實是跟你們在一起。

  主持人:能不能借這個機會再給我們回憶一下,當年您在北京,在小時候的一些軼聞趣事,比如我知道您姐姐的回憶錄當中就提到,您其實在小時候是一個非常沉默寡言,非常沉靜的一個小孩。

  李敖:一般小孩玩的事情我都不太玩,為什麼呢?我比較喜歡看書,自己也在那兒看書,所以我從小就養成了一個看書的習慣,我也去,北京在冬天的時候,北海結冰,我也去溜過冰。這是一個動態的北京畫面,可惜你們看不到了,還有一些也是你們所看不到的東西我也看到了,因為現在,比如説北京的天橋的一些東西,廠甸一些東西,我們那時候逛廠甸的時候,真的可以找到一些舊書,現在可能不太那麼容易找到了。

  主持人:在李敖的這個《快意恩仇錄》這本書當中我讀過這樣一段話,“大陸是但我不在其內,台灣是我的鄉土但我被見於外,不過對於我來説,在內與見外皆屬過眼煙雲,終歸中國是我的鄉土,在這鄉土上大陸也好,台灣也罷對我都是一樣的,我的終極是在無何有之鄉,在廣漠之野,在中國以人類的歷史定位”,我想讀了李敖先生這段話,也許能讓我們更多地去理解李敖,去感受李敖,那麼在節目的最後我要特別介紹一下兩位嘉賓,就是來自北京四中的李敖的同班同學史昌溫先生,和吳植榛先生,他們希望有機會能和你一起説幾句話,史先生。

  北京四中李敖同學 史昌溫:我叫史昌溫,我讀了你這本書以後,看到你當時回憶1948年的社會的混亂現象,我想起了李慎言老師在班上念過你的一篇作文給我的印象一直到現在,我們的國文老師,對,國文老師李慎言,你當時在你的作文裏面批評了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在上海搞經濟督導員是假的,説還不如張君邁在天津搞的“打虎”,這個事情給我的印象一直很深。

  主持人:史先生能不能介紹一下您現在的狀況?

  史昌溫:我是在四中一直上了六年,畢業以後在清華上了六年,然後一直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工作,搞計量,現在已經,1995年就退休了。

  主持人:吳先生有什麼話要講?

  北京四中李敖同學 吳植榛:我也是1948年入學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李敖當時是我們考的第一名,當時我覺得他的敖應該是下面有一個魚字的鰲,就是獨佔鰲頭的鰲,也是現在鰲拜的鰲,可是他不是,惟獨就是現在公孫敖的敖,我對他的印象,他確實像他所説的,在班上也是很沉默寡言的,不怎麼講話,就知道讀書。另外我覺得他能考上四中第一名的話,也是他的小學的基本功還是不錯的,另外這麼多年的磨煉,現在看來他的文章寫了這麼多,也和他小學時候受到的,中學受到的一些教育還是分不開的,另外我也覺得在這個機會上,四中我們這個班的同學還是希望李敖能夠回來看一看,畢竟這50年大陸上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絕不是像李敖剛才所説的好像神遊就可以了,我覺得身臨其境的話,會比神遊更好一些,我最後送你兩句話,就是“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我希望你能夠有這項志向回來看一看,完了。

  主持人:為了讓您看看北京四中現在的狀況,我們的記者專程去拍了一個小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黃城根北街的北京四中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創建於1907年,初名為順天中學堂,1912年改名為京師公立第四中學校,1949年定名為北京市第四中學校,1988年由完全中學改名為純高中學校。如今的四中佔地43000平方米。1983年北京市投資翻建四中,使學校的設施煥然一新。

  如今的四中,能勾起李敖先生回憶的恐怕只有這個老校長室和四中的老校門了,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它們依然保存完好。不過保存得最好,能讓李敖先生吃驚的也許是這張李敖先生的學籍卡,在這張泛黃的卡片上,詳細地登記了李敖先生當時的年齡、家庭狀況和在四中的學習成績。

  史昌溫:我從吳植榛得到了你台北的一個地址,後來託人帶了兩份咱們四中的校友報過去,不知道那位先生給帶到沒帶到,如果你希望得到咱們四中的校友報,我以後我們每期都可以給你寄過去,上面有很多咱們的老校友各種情況,也包括現在四中隨時發生新的變化,每年都有好幾期,我想將來可以和你加強聯絡。

  主持人:借此機會李敖先生是不是可以公佈一下你的通訊地址,讓更多的讀者朋友能有機會給你聯絡。

  李敖:謝謝,我先感謝我的兩位老同學,他們精神,記憶都這麼好,的確,那一屆我在考初一的時候,我是整個四中我考了第一名,並且謝謝老同學用陶淵明的詩來勉勵我,並且老同學談到了我們國文老師李慎言,我特別提醒老同學,我在北京念小學的時候就知道這位國文老師,我看過他的一本書叫《長城明陵遊記》,所以我這次看了你們以後,我真是舊情澎湃,我的地址是台北市敦化南路1段306號,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們,你們信封上寫台灣李敖收,我就收到了。

  主持人:今天非常高興能和李敖先生能有這麼一次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我知道很多朋友還是意猶未盡,我們希望今後會有更多的機會讓大陸的讀者和李敖先生進行這樣的對話,好,非常感謝李敖先生,也感謝晶玉,也感謝現場的所有的觀眾朋友們。

  李敖:再會,後會有期各位朋友和老朋友。(編導:賀亞莉、高輝)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