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從呂秀蓮出訪看台灣“務實外交”


  2002年1月16日星期三播出

  主持人 李峰:年關將近,台灣地方政府資金吃緊,有的地方透支總金額約在800億到900億元新台幣之間。但是1月12日,台灣所謂的“副總統”呂秀蓮到巴拉圭出訪卻帶走了價值近4000萬美元的兩架直升飛機。同時利用到尼加拉瓜參加總統就職典禮的機會,在美國逗留三天,過境美國期間公開向媒體表示説“台灣已不再孤立,已經走進世界,已不是邊緣角色,而是樞紐角色”。那麼台灣目前是否已在“外交”上有所突破?台灣當局的“金錢外交”、“過境外交”是否能拓展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呢?今天就這話題,我們演播室邀請到了兩位嘉賓,這位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的郭震遠教授,郭教授,歡迎您,這位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美洲研究室副主任袁鵬先生。歡迎您袁先生,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背景資料。

  1月9日,台灣所謂的“副總統”呂秀蓮率領30多人的特使團到尼加拉瓜參加總統就職典禮,並順道訪問巴拉圭。同時呂秀蓮還為巴拉圭空軍帶去了兩架直升飛機,每架直升飛機的價格近2000萬美元。據了解,台灣預計援贈巴拉圭直升機的數量為六架,總價值約為一億兩千萬美元。首批兩架直升機已于去年完成了贈與。有媒體戲稱,台灣除了“金錢外交”“務實外交”以外,現在又多了一個“贈機外交”。另外呂秀蓮利用到尼加拉瓜的機會過境美國紐約。按照陳水扁過境美國的模式,呂秀蓮過境美國應該是“安全、舒適、便利”地進行私人活動。但在美國逗留的三天期間,呂秀蓮仍不改她“寧鳴而生,不默而死”的性格,在美國向媒體發表公開談話,大談兩岸關係。呂秀蓮在美期間還與美國一些國會議員見面,大搞遊説活動,希望美國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

  據台灣媒體報道,台灣“外交部”2002年度總預算約為270億元新台幣左右。台灣的臺綜院是全世界最肯花錢對美遊説的“非政府組織”,台灣每年的總遊説費用為421.7萬美元。台灣中天頻道《文茜小妹大》的著名新聞評論員陳文茜認為台灣當局的“外交”手段可以説是花樣百齣,除了“金錢外交”“凱子外交”還有“賄賂外交”。

  陳文茜(台灣中天電視資訊臺主持人):社會在批評台灣政府叫 “凱子外交”而這個名詞是以前民進黨在“立法院”發明的,談的就是説,我們以“國家”對國家的身份,使用“外交部”裏的秘密預算,然後直接去金援另一個國家,由於金援的金額相當龐大,那麼我們稱之為“金錢外交”或是“凱子外交”。“賄賂外交”是什麼?比如説你是某一個美國的參議員,我希望你來支持我們,但是在美國政治獻金法裏頭,外國人,特別是外國政府,是不可以捐錢的,於是我們不要透過政府的方法,我透過私人帳目的方法,私人帳目不捐到你美國的帳戶裏頭去,我捐到你這個參議員,你在拉丁美洲可能有一家公司,那我捐到你公司帳戶裏頭去。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一個現象,台灣當局的一些領導人比如説在出訪中南美洲的時候,他其實更多的筆墨是花在過境美國這個關節上,在美國的造勢非常大,所以有台灣的媒體評論説實際上台灣所謂的“過境外交”它主戰場是在紐約,郭教授您的看法?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教授 郭震遠:當然到中南美洲去,他肯定是要從美國過境,原來在克林頓政府時候,對於台灣領導人過境美國限制很嚴格,所以那個時候,李登輝有一次飛機都沒有下來,而現在美國政府在這一點上放寬了對台灣領導人的限制。所以才有陳水扁去年過境美國在紐約停留了那麼兩三天時間,再有這一次呂秀蓮在美國過境停留,所以台灣領導人以為這是一個天賜良機,所以就要在這個地方充分來加以利用。

  主持人:這也反映出台灣當局非常倚重美國這種心態。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 美洲研究室副主任 袁鵬:台灣的領導人都先後過境紐約,因為從這個意義上講,台灣確實已經把紐約當成它的主戰場,而且台灣所謂的這些領導人,利用這種機會,已經把所謂的“過境外交”變成了一種“境內外交”,在紐約一方面約見一些政府官員,陳水扁去年見了二十多位國會議員,這次呂秀蓮也是見了三位國會議員,與此同時,兜售自己有關兩岸關係的一些理念或者思想,比如説陳水扁去年提出了“新五不”在紐約,今年呂秀蓮又提出了“用一個中華取代一個中國”,因此從她整個接觸的層級,她的宣傳的方式還有她活動的頻率來看,確實已經把紐約當成她的突破口,我想這一點,如果聽任發展的話,今後可能會對兩岸關係甚至中美關係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一些傷害。

  主持人:的確這種事態值得我們嚴重地關注,正如剛才袁教授提到台灣當局一些領導人希望借這種機會在國際上兜售他的政治觀點,比如説呂秀蓮這次提出來就説台灣已經走進了世界,已經不再是孤立的,它已經不再擔任的是一種邊緣性角色,而是一種樞紐性角色,對這種看法郭教授您的觀點?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教授 郭震遠:怎麼叫不是孤立角色,在全世界所謂的和台灣保持“外交”關係的二十七、八個小國,再説要不是所謂孤立角色,你台灣使勁推行“務實外交”幹什麼?至於説台灣已經成為樞紐角色,這更是叫人聽了以後非常滑稽,它怎麼個樞紐,在國際政治關係當中,經濟關係當中,安全關係當中,哪一個關係當中成為樞紐角色。

  主持人:除了剛才談的呂秀蓮的這種個性問題,比如説她喜歡説大話,愛大放厥詞個性特徵之外,實際上也反映台灣希望借此拓展自己國際地位的一種政治訴求。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 美洲研究室副主任 袁鵬:她之所以説出這種話,也有她的一定所謂的根據,首先一點就是它加入WTO,然後已經獲得美國支持,它以觀察員身份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另外,最近它又以觀察員身份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除此之外,像高雄市準備申辦2010年亞運會,2007年的大運會,還有所謂過境紐約等等,以及美臺軍事關係提升,所以她可能是從這樣的一些角度來看,認為自己好像就“走出了邊緣,走進了世界,成為了樞紐”,實際上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我覺得所有問題,它都沒有逃出一個中國大框架,首先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仍然承認一個中國,承認中國的代表性,除此之外,聯合國席位問題,包括美國跟台灣實質關係它也受中美關係以及一個中國政策框架的束縛,同時過境紐約,美國國務院還是以私人的、非官方的簽證,同時嚴格禁止她見媒體,所以呂秀蓮這次見媒體也得罪了美國官方,同時在輿論界引起了不好反響,從這些來看,有所突破,但是仍然還不能成為所謂的樞紐,仍然還是國際政治舞臺的一個邊緣角色。

  主持人:我們知道台灣希望加入聯合國但是根本沒有這種可能性,所以台灣希望加入一些國際性組織來提升它這種“國際地位”,比如説呂秀蓮就借這種機會在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方面大做文章,具體情況怎麼樣?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 美洲研究室副主任 袁鵬:台灣民進黨策略很明確,它的政治目標是以地方包圍中央,在“外交”上它希望通過聯合國的外圍組織突破來實現進入聯合國的最終目的,外圍組織它目前就鎖定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兩個“國際人權公約”,另外一個就是世界衛生組織,目前進展就是美國國會都通過了對它的支持案,但最終政府還沒有明確表態,這個我想會成為今年中美關係,甚至兩岸關係的一個主要鬥爭點,或者一個摩擦點,但是我想只要中美關係保持一個良性的發展,我想這點突破還是有難度。

  主持人:剛才袁教授提的他們採用一種外圍的作戰的一種辦法,比如説它推行這一系列“金錢外交”,“凱子外交”,包括“賄賂外交”等等,這一系列這種名目之下,它希望達到的一種目的是什麼?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教授 郭震遠:它推行“務實外交”是它整個在處理兩岸關繫上的一個重要一翼,我們經常講它的核心是搞分裂,搞“兩個中國”,搞“一中一台”,這是它的核心兩翼。一翼是處理兩岸關繫上,這種設置種種障礙,否定一個中國原則,否定“92共識”,這是一翼,另外一翼是力圖在國際上凸顯台灣所謂的“主權國家”這樣一種形象,它的務實外交就是為了在國際上凸顯台灣這種“獨立主權國家”形象服務的,所以它無論什麼“外交”,都是圍繞這一個目的來的。

  主持人:由此我們想到另外一個問題,縱觀台灣整個政治生態,台灣很多政治領導人他做某種事情,是有非常鮮明的個人色彩,比如説為自己積累某種政治資本,所以透過這次台灣當局領導人出訪這種事情,袁教授您怎麼來看,它到底更多的成分是為了台灣社會來拓展“國際生存空間”還是為了自己積累某種政治資本。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 美洲研究室副主任 袁鵬:首先他有為自己謀求私利的這個部分,因為“務實外交”有人把它分了很多層次,除了“金錢外交”以外,“過境外交”以外還有所謂的“度假外交”、“秘密外交”等等,名目繁多,它有為台灣擴展“國際生存空間”這樣一個終極目的或者一個根本目的,擴展“國際空間”,它想來幹什麼呢,一個是想獲得台灣所謂的“主權”尊嚴同時為將來有可能獨立預做打算,還有第三種可能,就是即使未來兩岸要談判,它也通過擴“展生存空間”來增加兩岸談判的政治籌碼。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教授 郭震遠:它這個“國際生存空間”問題,我們談過多少次,台灣是一個島嶼,它又是外向型經濟,它確實有一個需要和世界各國在經貿上、文化交流上甚至人員,就説旅行、商務活動,對於這些我們從來都是持一個叫做不持異議的態度,但是它問題就在於以拓展“國際生存空間”為名,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之實,這一個作為從大陸來講是堅決不能允許的,因為允許它這樣做,就等於給它搞“兩個中國”、搞“一中一台”,開了一個口子,所以在這點上我們是絕對不可能給它有任何的鬆動。

  主持人:由此可見,如果聽任這種“務實外交”發展會對兩岸關繫帶來相當不利影響。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 美洲研究室副主任 袁鵬:台灣的外交或者所謂的“國際空間”要擴展,有一個前提,“外交”空間的擴展必須在一個中國的框架內,必須兩岸坐下來談,由談出的結果也許比現在效果更好,大家談出來一個比較理想的結果,可能比他花錢左衝右突,辛辛苦苦更有成效,而且更符合台灣人民利益,所以最終我覺得台灣的“務實外交”也好,“國際空間”也好最終還必須回到談判桌來,然後由兩岸中國人自己談出一個比較富有智慧性的結論。

  主持人:我非常贊同袁教授的看法,就説兩岸只有坐下來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來進行平等對話,才是比“務實外交”更務實的一種做法,好非常感謝二位嘉賓今天的分析。謝謝。台灣當局借度假、私人訪問、過境、旅遊或者學術訪問等各種名義到世界各地活動,而且不在乎什麼名義,也不顧什麼身份,只要能走出去,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都可以接受,目的是想拓展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頑固地製造“兩個中國”,這種圖謀不僅不可能得逞,反而對台灣的生存和發展造成極大的損害,也勢必給兩岸關繫帶來極大損害。(編導:賀亞莉)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