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專家認為 中美共同利益大於分歧


  2002年3月20日星期三播出

  主持人 李峰: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海峽兩岸》節目。今年的2月21號,美國總統布什對中國進行了友好訪問,兩國領導人就雙邊關係和重大國際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並達成了廣泛共識,會談是積極的、建設性和富有成果的,對於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在新世紀向前發展具有深遠意義。但是我們也看到,海外也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誤讀布什總統訪問,極力貶低布什訪華的重要性,刻意突出中美之間的分歧。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布什訪華後中美關係的發展?該如何客觀評價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的分歧呢?今天我們的演播室邀請到的兩位嘉賓他們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的副所長陶文釗先生,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牛軍教授,歡迎二位教授今天的光臨。

  主持人:首先請問陶教授,布什總統從去年到上海來參加APEC會議到今年到北京來訪問,雖然每次的訪問時間都很短,但是中國的發展給布什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他自己的話來説,他真的沒有想到中國的發展會這麼快,那麼陶先生,您怎麼來評價這次布什訪華的成就呢?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 副所長 陶文釗:他兩次來到中國,先到了上海,現在又到了北京,他是1975年他父親在北京當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的時候來過,這20多年來,中國、上海、北京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確實給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在每一個 場合包括公開的場合,在記者招待會上,對清華學生的演講裏頭都講到這一點,我覺得這對他以後的對華政策是很重要的。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教授 牛軍:就像他在爬長城的時候,我看到有報道這樣説,他問身邊的人説,尼克松總統爬到什麼地方,當時工作人員告訴他爬到這兒,他説我一定要超過他,他又向上努力地爬了幾步,他身體很好,他本來就很能爬,就是説用自己的形體表示他想在他的任期之內,把中美關係再向前推進,是他的一種使命感表現在這方面。

  主持人:其實從布什訪華這件事情本身就非常説明問題,但是我們注意到,國外有一些媒體提到,布什在訪華期間,提到了《與台灣關係法》,於是就有人刻意誇大中美之間的分歧,在《與台灣關係法》上大作文章,他們認為美國是支持台灣獨立,陶教授您的看法呢?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 副所長 陶文釗:那麼我就想先簡單的説一下,《與台灣關係法》是怎麼回事,我們知道,中美兩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是在1979年的1月1號,中美的建交談判是秘密進行的,為什麼要秘密進行,就是因為當時在美國的國會裏頭有很多台灣的朋友,如果這個談判公開了,台灣就會去動員説服他國會裏頭朋友來阻止中美兩國建交,卡特總統只是在宣佈《中美建交公報》以前幾個小時把國會一些領袖叫來告訴他們有這個事,建交談判的時候當時中美兩國都同意,在中美建交以後,美國還可以和台灣保持非官方的關係,就是民間的往來,包括商業、經貿、文化的關係,所以卡特總統覺得,建交以後,應該怎麼樣來保持這種關係呢?他就向國會提出了一個《與台灣關係法》,在卡特總統原來的文本裏頭,沒有很多政治性的內容,但是這個東西一提交到國會裏去,國會裏就吵開了,結果經過兩個多月的辯論,國會裏頭就加入進去很多政治性的內容,我覺得有一點最主要的一個説法,它是這麼説的,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是基於這樣一種期望,即台灣問題將通過和平的方式予以解決,非和平的方式包括抵制和禁運,都是對西太平洋安全和和平的威脅,是美國政府所嚴重關注的,美國將繼續向台灣提供防禦性的武器、防禦性的服務,還一句話是,如果台灣海峽地區出現了所謂威脅台灣的形勢,總統將和國會按照憲法的程序進行磋商,採取適當的措施,但是如果發生非和平的情況美國會怎麼辦呢?這裡頭沒有説,它只是説,總統要跟國會來協商,採取一個什麼適當的辦法,而且説是美國嚴重關注的,關注到什麼地步,我會採取什麼措施,這裡頭沒有説,所以後來,中美兩國的學者都把它叫做一種故意的模棱兩可。

  主持人:應該説 《與台灣關係法》是美國的國內法,而且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的一個産物,是嗎?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教授 牛軍:對,當時它反映了美國國內在對華政策上,各種各樣的看法,各種各樣的分歧,但也反映了美國國會中一種反華勢力,也是他們施加政治影響的這樣一個結果,對這個問題我想換一個角度,補充一下陶教授的介紹,首先我們承認我們一直也在講,中美關係中是存在分歧的,而且在有些問題,包括台灣問題在內,還不止是台灣問題有非常尖銳的分歧,我覺得中國政府也從來沒有回避過這種分歧,不斷同美國有各種各樣的交涉,今天是這個問題,明天是那個問題,但是我們有一個對這些問題怎麼看,總體的中美關係發展怎麼估價的問題,就像前不久,我和陶教授在人民大會堂參加《上海公報》三十週年紀念會,當時的美國大使發言的時候,是這樣舉著拳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就是他對小布什總統的評價,什麼評價呢,就是説中美關係,他們認為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當然新的階段有它新的內容,我們還可以再研究,但總得我們是要本著解決分歧來看,另外有一些人是從什麼角度,就是希望中美關係對抗,寧可中美關係對抗,來誇大這些,來製造一種氣氛,每一次去做這種解讀。

  主持人:我們還注意到一則報道,就是呂秀蓮在2月23號,也就是布什訪華後的第三天,在一次座談會上她就公開散佈,布什是用行動來放棄與中共之間的三個聯合公報,對這個問題您注意到了嗎?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 副所長 陶文釗:2月28號晚上,美國大使館有一個招待會,招待會上我問美國大使館的政治參讚,我也提到這個事情,我説布什總統在兩個公開的場合提了《與台灣關係法》是不是表明美國的政策有什麼改變呢?美國大使館的政治參讚艾堅恩,他説:我跟大使討論了這個問題,我們知道,雷德大使是布什總統在耶魯大學的同窗好友,他們的關係是不一般的,布什總統親口對雷德大使説,我的政策沒有改變,他説你要不信,你可以去問問大使,當時克林頓總統也是這麼説的,我們美國對台灣政策有四個支柱,我們有三個聯合公報,一個《與台灣關係法》,不是説克林頓總統沒有講《與台灣關係法》,所以這次布什總統來講了,我覺得用不著大驚小怪,台灣有些人的大驚小怪或者借這個事情大作文章,恰恰是表明他們一種不健康的心態。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教授 牛軍:其實我想布什選擇的這個日期,訪華的日期,因為外電有很多報道評論分析,我是參加美國研究所的活動時聽到美國大使館的官員説這是認真選擇的,這個行動本身他是用行動肯定三個公報裏邊的第一個公報就是《上海公報》,而且把這個作為他處理對華政策的一個歷史性的起點,他自己把他評價在這個位置上。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應中國總理周恩來的邀請,訪問了中國。2月28日,中國總理周恩來與美國總統尼克松在上海簽署了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在《上海公報》中,關於台灣問題,中方重申:台灣問題是阻礙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關鍵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惟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別國無權干涉;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必須從台灣撤走;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旨在製造“一中一台”的活動。美國方面則聲明:美國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中美《上海公報》奠定了中美兩國建交談判的基石。1978年12月16日,中美發表了建交公報,建交公報明確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認並建立外交關係,美國政府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在1982年8月15日中美發表《八一七公報》中,美國承諾逐步減少對台灣的武器出售。《八一七公報》使中美雙方在解決建交遺留下來的美國售臺武器問題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所確立的各項原則,構成了中美關係穩定和發展的基礎。這也是三十年來中美關係得以不斷發展的基石。

  主持人:《與台灣關係法》是阻礙中美之間良性發展的一個障礙,那麼如何來看待《與台灣關係法》與中美之間的三個聯合公報之間的一種關係?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 副所長 陶文釗:前兩年,1999年、2000年的時候,美國國會當中還有一些人,以極右的共和黨的赫爾姆斯,他當時是參議院的外交委員會主席為首,提出一個《加強台灣安全法案》那麼那個法案就比《與台灣關係法》走得還要遠,幾乎要把美國跟台灣的關係升格成軍事同盟的那種關係,當然這個法案因為受到大多數國會議員的反對被擱置起來,所以美國國內確實在這個問題上有不同的意見,美國國內有不同的意見,中美兩國之間有不同的意見,我國政府經常説,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當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確實我們跟美國是有分歧的,所以這個《與台灣關係法》是阻礙中美兩國解決在台灣問題分歧上的一個重大的障礙,這一點可以説二十幾年來,我們都在跟美國進行嚴肅的外交鬥爭。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教授 牛軍:我們都一再講,其實我們看一看每次中美關係發生矛盾,幾乎亞太地區所有的國家都感到不安,都要在兩個國家之間進行遊説,甚至也包括很多在台灣的這些人,也在表示作出他們的關注,希望中美關係平靜下來,有些人就是正好完全是相反的思維,惟恐中美關係不出問題,發現一點問題就興高采烈,無限放大。

  主持人:那麼從剛才二位談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點,就是中美關係雖然出現了曲折,但還是表現出相當大的韌性,這種韌性是維持中美關係良性發展的一個基礎,是這樣的嗎,陶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 副所長 陶文釗:我們的共同利益是廣泛而深遠的,我覺得除了反恐,包括還有反對有組織的國際犯罪,打擊販毒,這是一個方面,第二個是經貿關係,中美兩國經貿關係的發展現在已經是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據我國政府的統計,去年我們的貿易額是805億美元,美國的統計比這個還要多,我們現在是美國的第四大貿易夥伴,這是很不容易的,第三個就是我們都要維持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和平和繁榮,我覺得布什總統就在這次到東亞三國訪問的時候,他在日本議會作演講的時候,説過一句話,為了子孫後代,我們要與中國共同構築一個和平繁榮的亞洲,我覺得這個話説得很好,他確實認識到,中國的重要性。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教授 牛軍:我們兩國有很多分歧但是這是布什本人的話,不能讓這些分歧影響我們兩個國家的正常發展。

  主持人:我想這種對話和接觸是中美關係良性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謝謝二位嘉賓今天的光臨,謝謝。從布什此次訪華我們可以看到,中美關係基礎是牢固的,大局是穩定的、向前發展的,美國政府對臺政策沒有改變,自尼克松政府以來,美國歷屆政府都奉行一個中國原則,遵守三個聯合公報。正因為如此,30年來中美關係雖然跌宕起伏,但總體保持發展的勢頭,布什政府的對臺政策與前任美國總統是基本一致的。好感謝收看今天的《海峽兩岸》節目,下期節目我們再見。(編導:翟鈺)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