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臺商“淘金”路在何方


  2002年9月3日星期二播出

  主持人李峰:近日,台灣當局為落實陳水扁提出的要臺商“南向”發展的建議,正紛紛研究各種可行政策,力圖在政策面上扭轉臺商赴祖國大陸投資的熱潮。那麼,臺商為什麼會大規模地在島外投資?在島外投資的廣大臺商都走過怎樣的艱辛曲折道路?他們中的很多人為什麼會選擇在大陸投資?今天我們《熱點透視》邀請到了兩位嘉賓,他們是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的劉震濤所長,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的所長曹小衡先生。

  二戰後,受到重創的台灣經濟,物資短缺,物價飛漲。國民黨接收台灣初期,經濟狀況沒有得到改善。40年代末,50年代初,台灣社會動蕩不安,國民黨為了在台灣站穩腳跟,採取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包括土地改革,金融改革等,再加上美國的經濟援助,台灣經濟趨於穩定。60年代,台灣開始推動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加工出口工業,先後設了3個加工出口區,同時通過財政稅收改革,吸引外資,擴大出口,使台灣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從以農業經濟為主轉變成以工業經濟為主。70年代,台灣繼續調整經濟政策,通過10大建設項目的推動,台灣的基礎建設和重工業得到發展,70年代末,台灣進入新興工業化地區的行列,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主持人:我們都知道台灣曾經被譽為亞洲的“四小龍”之一,特別是從60年代到80年代,將近20年的時間裏,台灣經濟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據了解,當時台灣經濟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了10%左右,那麼曹所長,您怎麼來看,台灣經濟在那個時期,迅速成長,迅速發展,它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天津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我想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方面的原因,當時的國際因素,整個國際,特別是發達國家進行産業結構的調整,台灣經濟的發展,60年代到80年代這段時間正好是趕上西方發達國家産業結構調整,這是一個,第二點我想就是島內的因素,當時台灣在60年代到80年代,由於從進口替代到出口導向,再到第二次進口替代的整個過程中,那麼台灣整個經濟發展是比較好,而且資金、技術有比較大的相應提高。這個支撐了它大概二十年的發展時間,比較高速的發展時間,第三個,我想就是台灣從60年代到80年代,他們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包括進口替代的政策,包括出口導向的政策,我想也對整個二十年來台灣高速發展,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主持人:回顧80年代台灣經濟迅速成長的時期,它主要呈現的特點集中在哪些方面?

  天津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從60年代已經開始比較快速增長,到了80年代同樣也保持這種增長速度,其中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特點,産業結構開始轉變。比如説1980年,台灣就搞了新竹科技園區,這個當時也開始帶動台灣島內高科技的發展,更吸引了美國、歐洲一些高科技産業到台灣發展,第一個是産業升級,第二就是有些傳統産業也開始有變化,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産業開始外移。

  80年代,隨著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興起,外向型經濟為主的台灣經濟受到影響,再加上美國對台灣施加了壓力,一方面要求台灣開放市場,另外一方面,迫使台幣升值。台灣島內的工資和土地成本迅速上升,這對台灣島內中小企業的發展造成了壓力,台灣經濟進入轉型期。在大陸實行改革開放之前,許多中小企業就近選擇了東南亞作為投資地。

  主持人:台灣的經濟,可以説是一種以外向型經濟為主體的,我們注意到,特別是80年代中期的時候開始,台灣的企業紛紛尋求向外發展的道路,劉所長您怎麼來看,台灣企業在那個時期,紛紛出走,它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台灣事實上到了80年代初期以後,出口、對外貿易大量增加,在這個過程中間,台灣的外匯積累相應地逐漸增加,主要是來源於貿易的順差,到了中期,大概1985年、1986年的時候,它的順差到了160億(美元)左右,它都沒有超過,這種情況下,美國就對台灣施加壓力,要求它台幣升值,當時台幣大概價位在40塊錢台幣一個美元的比價,最後一直壓,升值到25塊錢(台幣)左右這麼一個水平上。美國人第二個要求,希望它開放內部市場,在這種情況下,臺商,尤其是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經濟結構下,它的島內的競爭力就沒有了。所以它必須要走出去,走出去,走到哪去呢?當時因為大陸還沒有開放,所以它首先選擇了,特別對中小企業來説,就近就是東南亞市場,走出去的産業大部分也都是低檔的,就是勞動力密集型的。這種衣帽、鞋子、雨傘、塑料製品、玩具製品,這個東西相應來説,技術層次比較低,當時的市場情況還比較好,所以在東南亞,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比較多,那個時候越南還沒怎麼開放,所以越南吸引台資比較少,比較多的是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泰國這些地方,這個時候的外移完全是一種它的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可以説一种經濟規律的作用,跟所謂的後面提出來的,政府主導下的“南向政策”還不是一回事。

  90年代初,臺商對大陸的投資迅速增長,李登輝為了讓投資大陸熱急剎車,分散臺商對大陸的投資,第一次提出了鼓勵臺商投資東南亞的“南向政策”,以當時國民黨的黨營事業為投資東南亞的急先鋒。

  主持人:劉所長您怎樣來評價台灣的“南向政策”?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所謂李登輝正式提出“南向政策”,是在1993年、1994年,一個是為了阻止臺商到大陸來,第二是為了他的政治目的,這一波實際上是所謂的當時台灣當局去推動的,而推動這個事情的急先鋒是當時的黨營事業。事實上老百姓裏面的反應並不強烈。但是據我了解,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中間,不少臺商是受到了衝擊,這個衝擊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金融危機中的匯率造成的,對他們的衝擊,這是一個,另外一個,就是社會的穩定的因素,對他們也是心理上的影響蠻大,所以有一些關掉了,有一些轉過來,這個並不是説,我們把他拉過來,而是他們自己選擇了,他們在這裡已經投資,有一個比較。我們一般見到臺商,我問他,你為什麼到大陸來,李登輝叫你們到東南亞去,為什麼你們不去,他們就會講,講一些各種各樣的原因。當然也有一些個別的情況,比如説,我們當時受美國的紡織品的配額問題,有些人就到東南亞去,因為那個地方可能提供一些配額,總體上來説,我認為李登輝的“南向政策”是失敗的。一個就是他政治上想打通跟東南亞國家的關係,事實上是沒有達到,他倒是搞了一些花樣,什麼“度假外交”,“旅遊外交”,亂七八糟,事實上是鬧劇,這是一個,第二從經濟上説,並沒有説臺商到東南亞去以後,給台灣經濟帶來多大的好處,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目的,但是事實上不是那麼回事。

  80年代初,兩岸關係緩和,少數臺商以通過第三地的方式,開始到大陸進行試探性投資,1987年,蔣經國開放了島內人士赴大陸探親,許多臺商開始到大陸投資,但是企業規模還比較小。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大陸的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期,臺商開始大規模地投資大陸,僅1992年一年投資大陸的臺商達到1萬家。1994年國務院召開了全國對臺經濟工作會議,會上提出祖國大陸是臺商發展經濟的腹地,同時提出了對臺商投資大陸,“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政策,此後,臺商投資大陸興起了第三波熱潮,科技密集型産業開始進入大陸。

  主持人:有沒有這樣一個比較數字,到目前為止,臺商在東南亞發展的規模和與在大陸發展規模的比較。

  天津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 所長 曹小衡:根據台灣官方的統計,大概在整個東南亞投資現在大概是300多億美金,那麼在大陸的,按照台灣“中央銀行”的統計,實際到資額,到大陸投資的金額,大概是1000億美金左右。

  主持人:我們再看時間問題有一個吻合,當時大陸提出“三通”呼籲之後,從80年代開始就有少量的臺商到大陸來投資,那時候恰恰也有一部分臺商已經走向了“南向”發展道路,時間到了今天,這兩條不同的道路,對於臺商來説,他們的結果又是怎樣?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我們來衡量一個地方的投資環境,不能以個別企業辦得好,還是不好來作標準,事實上我們也有一些地方,在我們大陸也有個別的地方辦得不成功,也有個別的企業遷到東南亞去,前不久,我知道廣東有一些臺商做鞋子的,他們到越南去了,因為什麼呢,他説廣東那個地方相對勞動力成本高了,到那邊去,所以我想這種來往是正常的。但是總趨勢來看,一個就是産業的層次在大陸這邊,我想比在東南亞這邊投資要高,而且趨勢就是高科技産業往大陸來走,資金密集型的往大陸來走,什麼道理,一個,中國經濟發展快,中國市場大,他要看到這個遠景。所以規模大的在這邊比較多一些,現在到東南亞國家去的,據我了解都是比較接近民生的,還是服裝、食品,生活用品,我們這裡説法叫輕紡工業多一些,這裡面還有原因,台灣有一些傳統産業,比如説一些水泥、有些水泥製品,有些紡織,這裡我們的産業政策,因為也還是有一些限制,所以它們,這些傳統産業也還是願意往東南亞去,這也是原因,所以我覺得是這樣,我們不能説,到東南亞去就一定會失敗,但是我想的話,看它的産業層次,看它的規模,看它的發展趨勢,我感覺到還是在祖國大陸這邊有更大的吸引力。

  大陸社會的穩定、繁榮,經濟的快速成長,申辦奧運的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無一不吸引著廣大臺商到大陸投資。從台灣官方的統計來看,台灣島內已經對外投資的廠商中有74.7%已經在大陸投資設廠,其中54.8%的企業營業額持續增長。兩岸經貿往來熱絡,台灣“經濟部”日前公佈去年兩岸貿易總額首度突破300億美元大關,佔台灣去年對外貿易總額的11.2%,台灣順差金額高達199.39億美元。在此背景下,今年8月陳水扁提出了台灣要走自己的路,隨後重新提出了投資東南亞的“南向政策”。對於陳水扁“南向政策”的老調重談,台灣工商界反應冷淡,台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辜濂松説,只要大陸能賺到錢,他爬也要爬去。

  台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辜濂松:大陸和台灣是最近,而且講一樣的話,兩岸可以互相了解,同樣中國人,這種地方,你假如説為了政治而不去,讓外國人去,我們政治説可以去了,沒有位置了,太晚了。

  而多年前,曾經配合台灣當局的“南向政策”,投資菲律賓蘇比克灣的台灣宏基集團總裁施振榮則表示,台灣製造業要走自己的路,佈局還是要到大陸。

  台灣宏基集團總裁施振榮:我們如果借重大陸,也是我們走我們的路,全球的資源就是我們的資源,所以我們應該要有主見。

  主持人:對於臺商來説,經濟規律,經濟利益是他首要的驅動力量,我想臺商選擇大陸是他自主的一種選擇。剛才我們探討了台灣“南向政策”,已經實施了,從1993年算起的話,已經將近七、八年的時間了,可以説在亞洲金融風暴的時候就已經名存實亡了,直到今天我們又聽到陳水扁又重提新的“南向政策”,他提出這種政策,他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天津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我想還是跟李登輝時代的考慮,基本上沒有根本的變化,一個是政治方面,還是想通過經濟手段來達到政治目的,這是一個方面,第二個方面是在經濟方面,試圖創造,給臺商創造機會走出去,我想最重要的目的還是政治方面的目的。

  主持人:曹教授您怎麼來看,陳水扁這種“南向政策”會對臺商來説,有什麼樣的影響?

  天津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他該去的他會去,不該去的,你再怎麼道德勸説也好,利誘也好,他也不會去,為什麼?這個就是目的不一樣,他最後的行動也會不一樣,臺商的目的是為了贏利,那麼他一定是尋找投資環境最好的地方去,最能贏利的地方去。

  主持人:今天我們談論話題的主要內容是,首先回顧了台灣從60年代開始的經濟發展的道路,曹教授您認為,從這段歷史到今天的現實以及對於未來的判斷,對於臺商來説,他的發展之路會是怎樣的呢?

  天津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 所長 曹小衡:我想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説,就是臺商要發展,要繼續生存,要壯大,那麼我想他必須要按照經濟規律來走才行。有專家指出臺商持續到祖國大陸投資,並能夠取得相當不錯的業績不是偶然的,它表明祖國大陸的經濟改革是成功的,日趨市場化的社會經濟,為包括臺商在內的世界各地的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另一方面,臺商早已拋棄了意識形態的束縛,他們總是從追求利潤的角度去思考他們的投資方向,而無論在什麼樣的地方投資,一個不穩定的社會環境是不會對投資者有吸引力的。這是市場經濟的法則。(編導:羅怡)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