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兩岸記者雲南行


  2002年8月23日星期五播出

  主持人 李峰:海峽兩岸記者西南聯合採訪團在結束了重慶的採訪之後,又馬不停蹄地來到了雲南省。在重慶他們關注的是關係國計民生的三峽工程建設,在雲南的採訪似乎就輕鬆了許多,因為他們關注的目光轉向了雲南的旅遊資源。神秘的瀘沽湖風光和美麗的麗江古城成了他們採訪的重點。請看記者的報道。

  7月5日,海峽兩岸記者西南聯合採訪團一抵達昆明,就受到了雲南省領導的親切接見。雲南省常務副省長牛紹堯向海峽兩岸的記者們介紹了雲南省的有關情況,以及台灣民眾到雲南旅遊的情況。2001年共有23萬人次的台灣同胞到雲南旅遊,雲南所有的旅遊景區幾乎都有台灣同胞的足跡。

  雲南地處祖國西南邊陲,西南與緬甸、老撾、越南三國接壤,雲南是全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不同的居住地域,不同的社會結構、獨特的風俗習慣,多彩的文化藝術和不同的語言文字,為雲南增添了令人神往的色彩,也使雲南擁有了豐富的旅遊資源。

  在這些旅遊資源中,具有神秘色彩的瀘沽湖摩梭風情是台灣記者們最為嚮往的,摩梭族的神秘走婚制是否和人們心目中的一夜情是一個概念呢?帶著疑問,海峽兩岸記者西南採訪團的記者們踏上了去神秘女兒國的路途,車子沿著一條崎嶇的山路盤旋而行,穿越了座座高山和層層峽谷。雖然路途遙遠,一路顛簸,但是當第一眼看到瀘沽湖時,台灣的記者們都認為不虛此行。

  台灣《聯合報 》記者 汪麗絹:我是第一次看到瀘沽湖我覺得很漂亮。非常漂亮。

  瀘沽湖是一個天然的內陸淡水湖,位於雲南與四川兩省交界處,面積50平方公里,海拔2680米,平均水深45米,湖中有八島十四灣和一個海堤連島,湖岸植被蔥鬱,清山環繞風光旖旎。

  瀘沽湖的四週,居住著三萬餘名摩梭人,他們因至今仍沿襲著帶有明顯母系社會特徵的家庭結構和走婚習俗,而被社會學家稱為東方“女兒國”。海峽兩岸記者西南聯合採訪團的記者們來到了瀘沽湖畔、格姆女神山下的寧蒗縣永寧鄉里格村。這個村莊有32戶人家,木樓依湖而建,是摩梭民風保存較完好的一個村莊。夕陽斜照中,瀘沽湖上水光瀲艷,摩梭姑娘、摩梭小夥子們坐在豬槽船上緩緩劃過,伴著湖邊村莊的裊裊炊煙,這一切是那麼寧靜、恬淡,恍若世外桃園。

  摩梭人在遠古的時候,屬於羌人部落中的遊牧者,在同自然界索取物質條件的漫漫歲月裏,最終定耕定牧在以瀘沽湖為中心的雲南寧蒗、麗江和四川的鹽源等地。目前中國約有五萬多名摩梭人。

  摩梭人的家庭一般由十幾人組成,多則三十余人。家庭成員中,祖輩只有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輩則只有母親、舅舅和姨母。家中由輩份最高的外祖母統帥,由一名能幹的婦女負責安排生産勞動及操持家庭經濟,保管財物,家人都絕對服從她的安排。其實最能體現這種母系氏族文化特徵的是摩梭人的走婚制。目前,瀘沽湖大多數摩梭男女仍實行這種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

  在摩梭語中,“阿夏”是情侶的意思,又是對自己愛人的一種親昵的稱呼。男女雙方一旦確立阿夏關係,男阿夏在完成一天的生活勞作後,黃昏時刻到女阿夏家去夜宿,女阿夏則在自己的花樓中迎接他的到來,第二日清晨男阿夏陸續走出各自女阿夏家門,回到母親家裏,開始一天的生産生活。男女雙方終身在各自母親家中生産生活,雙方除婚姻關係外,沒有家庭經濟關係,子女由母親撫養。男方視自己的經濟能力,給予幫助和關愛。阿夏雙方感情一旦破裂,雙方立即停止走婚,轉而重新尋覓走婚伴侶。由於雙方不存在子女撫養、財産分割等問題,因而關係解除比較自由。姨表、叔伯兄弟姐妹之間禁止走婚。

  家住裏格村的謝拉克已有36歲,家裏有20多口人,東森新聞的記者在採訪時,恰巧碰上她已經結交了三年的阿夏正在她的家裏。

  台灣東森電視 記者 蔡廷玉:阿夏關係有多久?

  摩梭人 謝拉克:阿夏關係可能就是五年多。

  台灣東森電視 記者 蔡廷玉:你們認識多久才開始進入這個阿夏階段?

  摩梭人 謝拉克:三年。我們摩梭大家庭就是走婚制就是男不娶,女不嫁,我們婚姻方面晚上男方走女方家。

  摩梭人的房屋為木料結構,四壁由剝過皮的原木兩端砍上卡口壘制而成,俗稱“木楞房”,一般為三方一照壁式四合院,分正房、經堂、花樓。

  摩梭人 謝拉克:我們摩梭大家庭我們幾代人在一起,這個房子是我們祖母房,就是可以是廚房,可以是祖母房,然後這個是經堂,經堂是我們摩梭大家庭大小(人)誰不舒服,喇嘛唸經、作法一般任何人都不能進去,然後這個房子是男人走婚的房子,這個是摩梭姑娘花房,花樓在這邊,如果男方開始談戀愛、走婚,從外邊翻窗戶進來。

  在瀘沽湖兩天的採訪時間中,海峽兩岸的記者們深入到摩梭人的家庭進行採訪,他們的鏡頭攝下了瀘沽湖美麗的風光,他們的筆也記下了摩梭人對愛情的執著。

  台灣東森電視 記者 蔡廷玉:我之前看了一些資料,很多人覺得説這是不是跟我們現代人的一夜情是不是差不多的,但我實際去了解,我的感覺是我覺得他們這種走婚制度反而比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婚姻就是所謂的“一夫一妻制”説不定那種感情是更堅固的,因為他們要先有感情基礎,才能夠去走婚,而且我問了好幾個老阿日(奶奶),她們一輩子就這麼一個阿夏而已。

  被譽為“高原水鄉”的麗江古城是這次海峽兩岸記者採訪團雲南之行採訪的另一個重點。麗江古城地處滇西北高原,是納西民族的聚居地.據史學家考證,納西族原是中國西北古羌族人的一個支系,大約在公元3世紀,遷徙到麗江地區定居下來。

  在賓館稍做休息後,海峽兩岸的記者們就到了有800多年曆史的麗江大研古城進行採訪。麗江古城古樸自然,兼有水鄉之容,山城之貌,是祖國大陸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古鄉鎮。麗江雖然稱為城,卻是一座沒有圍墻的古城。據説這是因為當時的土司姓木,木字加了圍墻就變成了“困”,因而麗江古城就沒有修建圍墻。雖然這個傳説並沒有得到考證,但是正因為麗江坦蕩胸懷,廣納開放,才使它成為茶馬古道上的重鎮。看著麗江古城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景象,台灣中天電視的記者李雅惠在古城的流水旁進行了現場報道。

  台灣中天電視 記者 李雅惠:水是納西族的命脈,在麗江古城裏頭,小橋流水戶垂柳人家的美麗畫面,足以媲美大江南的美麗風光。

  的確,古老的麗江古城隨處可見清澈的水,潺潺水聲“嘩、嘩”直響,水底的石子清晰可見。“城依水存,水隨城在”,有800多年曆史的古城因水而多了幾分魅力。古城有幾十條小河,玉龍雪山流下來的水被引向古城的每一個角落,一些小街、小巷沿水而建。古往今來,納西人都喜愛在房前屋後種樹栽果,在庭院養花,古城因此出現了“家家流水、戶戶垂柳”的景象。

  麗江古城裏水多,因而古城裏橋也多,共有大大小小475座橋,有的橋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在麗江古城,街道是由五彩的石頭鋪就的,別小看這些石頭,它們也有800多年的歷史了。凹凸不平的石面經過數百年的摩擦和洗刷,已變得圓潤和光滑,在小雨中散發著一種古樸的質感。迎著小雨、跨過小橋,走過石頭路,你會感覺到歷史的厚重就在身旁。

  居住在古城裏的納西族是一個具有藝術才能的民族,納西族的男人是琴棋書畫煙酒茶樣樣會,麗江旅遊開放後,納西族的男人們也發揮他們的藝術才能,在店面裏售賣自己雕刻、繪畫的包含著納西族東巴文化的藝術品。早在數千年前,居住在雲南麗江地區的納西族祖先就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東巴圖畫象形文字,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存活著的遠古文字。如圖似畫的納西東巴象形文字僅有2100多字。在麗江大研古城的紅房子畫室裏,中天電視的記者認識了納西族的楊竹虎。

  台灣中天電視 記者 李雅惠:納西族的男人琴棋書畫煙酒茶樣樣行,在我旁邊這位小虎就是標準的納西族人,你平時從事什麼樣的活動?

  紅房子畫室 楊竹虎:平時我就雕刻、雕刻工藝品,有空的時候就玩一會自己的樂器。

  台灣中天電視 記者 李雅惠:還有養鳥、養蘭花。

  紅房子畫室 楊竹虎:對,這是納西族傳統的,養花養鳥,每家都養的。

  這間只有6平米多的畫室裏,挂的都是楊竹虎雕刻、繪畫的作品,這些納西文字在記者的眼裏看起來不像是字,更像一幅抽象的藝術畫。

  紅房子畫室 楊竹虎:這是代表“花好月圓”,意思就是,這個就代表“花”的意思,這個是代表“好”,“月亮”就是這樣寫的,納西的文字,“圓”就是這樣,這個很容易看出來,“花好月圓”。這個就是代表男孩勇敢,因為這是代表一個男人手裏拿著一個戰旗,就表示了他勇敢的意思,這是象形文。

  麗江古城除了賣藝術品的店舖還有咖啡店和酒吧。這些酒吧也都是面水而設,水邊有樹,樹影婆娑,遊人們就在岸邊品嘗咖啡、喝茶聊天,這一切使麗江古城裏瀰漫著一種特有的從容和恬靜。看著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古城,台灣的記者們也不禁嘖嘖稱奇。

  台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記者 劉善群:在納西古城開放觀光以後,屬於外來的酒吧文化也接踵而至,但是納西民族有著喜歡接受外來文化的特色,因此在這裡可以看到傳統和現代融合的景象。

  遊覽了麗江古城,了解了東巴文字還並沒有對納西族的文化完全了解。許多遊客認為如果不聽納西古樂就不算真正到了麗江。在古城“大研洞經古樂研究會”的大院裏,你可以聽到正宗的納西古樂。納西古樂亦稱麗江洞經音樂,被國外人士稱為“在中國各地已經失傳的音樂”,其中保存了部分的唐宋名曲。古老的樂器在老人們的手中發出無比舒緩、美妙、和諧的聲音,典雅的調子,柔和的旋律,悠長的流韻,有如空谷之風、天外之響,溢滿你的心間,把你引入一種虛無縹緲的意境。而此時,樂師們也一個個閉上眼睛,陶醉和沉迷在自己奏出的美妙幽雅的古曲之中。

  西南採訪活動結束了,十天的行程雖然緊張卻給兩岸的記者們一個交流的機會,也使台灣記者更加了解祖國的西部。

  海峽兩岸記者西南採訪團 秘書長 楊毅:通過這幾天採訪,應該説給我們海峽兩岸記者展現了一個真實的西部,一個真實的重慶,真實的雲南,我想這就是一個真實西部,既有困難,又有希望,既有挑戰,更多的是機會。

  主持人 結束語:海峽兩岸記者西南聯合採訪團在重慶和雲南進行了10天的採訪,採訪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環保、民族風情等方面,一路走來,一路採訪,記者們都積累了豐富的素材,相信通過他們手中的筆和鏡頭,必將把多姿多彩的西部風情展現給台灣民眾,讓人們從中看到一個真實的西部。(編導:賀亞莉)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