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兩岸記者重慶行


  2002年8月22日星期四播出

  主持人 李峰: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海峽兩岸》節目,日前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和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聯合舉辦了“海峽兩岸記者西南聯合採訪活動”。來自海峽兩岸18家新聞媒體的27位記者來到了西南的重慶、雲南進行了實地採訪。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台灣記者在重慶採訪期間最關注哪些方面的內容?請看記者的報道。

  7月1日,海峽兩岸記者西南聯合採訪團來到了西南採訪的第一站----重慶,開始進行為期四天的採訪活動。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是由國臺辦和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共同主辦的,來自海峽兩岸18家新聞媒體的27位記者參加了此次聯合採訪活動,其中包括《聯合報》、《中國時報》、台灣中天電視臺、東森電視臺等台灣的主要媒體。

  海峽兩岸記者西南採訪團 團長 李安:今年是重慶成為直轄市五週年紀念,五年以來,重慶市的變化也是翻天覆地的,這樣的話讓記者來也看一看這五年的發展,五年的變化。

  重慶是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是中國西南地區和長江上遊的經濟中心。面積8.24萬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近3100萬人。重慶城區地跨兩江,依山勢構建,看起來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故有“山城”之稱。直轄五年重慶發生了很多變化。以交通工程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公路通車總里程突破3萬公里,長江、嘉陵江上架設的大橋現已達到20座。另外城市面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相繼建成了人民廣場、解放碑購物中心、兩江濱江路等一批城市標誌性建築。

  台灣《中國時報》的記者亓樂義四年前到過重慶採訪,這次隨海峽兩岸記者團到重慶採訪,他發現重慶的城市面貌、基礎設施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

  台灣《中國時報》記者 亓樂義:這次我覺得挺意外,因為四年前我看它,基本上還看得出來它是一個內陸城市,這次來,感覺上不像是個內陸城市,有點像沿海的大城市,感覺衝撞力比較強,特別是在長江兩岸邊的房子,那時我記得我剛來的時候,高樓也只有幾棟,還很明顯看得出來,只有幾棟高樓,大部分都是矮平房,現在等於是高樓是一片,所以這四年它進步相當快。

  在重慶,台灣記者們不僅關注直轄市5年來的變化,更為關注處於長江三峽工程庫區的移民搬遷和安置情況。

  台灣無線衛星電視 記者 林大法:我們只是希望説,讓我們的觀眾了解整個三峽大壩工程這麼重要的背後,有這麼大的一個移民工程在進行,而這個工程是怎麼來進行,又怎麼樣讓這些民眾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

  解説: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已經開工建設的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工程完工後,將形成600余公里長,1084平方公里面積的水庫。據測算,三峽庫區淹沒區最終移民將會達到120多萬。早在20世紀80年代,三峽已經開始移民試點工作,先後探索出了就地後靠,投親靠友,外遷等多種移民方式。重慶市受淹沒地區移民的任務約佔全部移民80%,從2001年7月開始進入外遷移民高潮,平均每天都有1000多名移民遷至上海、廣東、山東等省市,2001年一年,重慶市共搬遷移民11.6萬人,到2009年三峽工程建成時,重慶市將要搬遷安置移民103萬人。

  解説:三峽移民目前的生活情況怎麼樣?他們是否支持三峽工程建設?這些問題是台灣記者們關注的焦點。為了實地了解三峽工程移民情況,來自海峽兩岸的記者驅車來到了距重慶100多公里的涪陵區清溪鎮平原村一社。涪陵區清溪鎮平原村一社位於長江南岸,共有23戶, 112人搬遷到這裡。2000年政府對該社的移民進行了生活安置,建房上採取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基礎設施建設,分戶建房的辦法,使移民都住進了新居。

  台灣“中央通訊社”的記者曾淳良説,平時在大陸採訪不大可能到這麼基層的地方,因此他抓住這一難得的機會,在移民張國明家中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採訪。張國明今年65歲,原來和村裏人都住在堤壩下面,移民時採取就地後靠的方式,一家5口人目前住在這個三層小樓房裏。樓房面積有300多平米,張國明家的一樓是客廳。

  台灣“中央通訊社”記者 曾淳良:我們看一下你家裏目前政府提供給你的狀況,好不好?

  移民 張國明:可以。

  台灣“中央通訊社”記者 曾淳良:蓋這棟房你自己花了多少錢?

  移民 張國明:我的房子嗎?花了6萬多塊(人民幣),

  台灣“中央通訊社”記者 曾淳良:6萬多塊,政府有補助嗎?

  移民 張國明:政府補助。

  台灣“中央通訊社”記者 曾淳良:多少?

  移民 張國明:政府補助我2萬多。

  張國明家的二樓有三間房,其中一間也是客廳,另外兩間是臥室。客廳裏擺放著電視、音響設備和沙發。

  台灣“中央通訊社”記者 曾淳良:你行啊,住這個地方也看起來很不錯。

  移民 張國明:比過去好得多,比過去強得多。原來我住的是蓋的瓦,土房子,墻都沒有用磚,就是用泥巴、板子做起的。

  台灣“中央通訊社”記者 曾淳良:你們全部這個村裏面都滿意嗎?國家的照顧?

  移民 張國明:比以前的條件好得多。

  張國明告訴曾淳良,移民後,村裏的交通也方便了。

  移民 張國明:下雨天,隨便走,這裡到鎮上,鎮上挺遠的,(腿上)可以不糊泥,好得多。原來我們在下面路也沒有修,就是那個泥路,下雨天,簡直不敢走,一走啊,這裡都打濕完了。

  在張國明家記者看到廚房整潔乾淨,張國明的老伴説,搬了新居,廚房裏用的都是清潔的燃料,不僅可以燒沼氣還可以燒煤氣。免去了燒柴的煙熏火燎之苦。

  張國明老伴:原來下面就是燒柴,原來沒搬以前就是燒柴,現在搬上來了就是燒液化氣,燒了以後,又打起沼氣了,又燒沼氣,方便多了,又乾淨是嗎,又乾淨,又沒有灰灰,又不熱,燒柴又很熱,灰灰又多。

  在涪陵區清溪鎮平原村一社台灣記者深入到每家農戶,看房屋,看田地,問收入。實地採訪讓台灣記者們了解到了真實的移民情況,也解答了他們心中的疑問。

  台灣東森電視 記者 蔡廷玉:在我沒有來到重慶之前,三峽移民給我的感覺都是哭哭啼啼、心不甘情不願的,我們實地去採訪,他們感覺都很愉快,而且通過整個移民工程使他們整個物質條件都提升了,生活條件也改善了很多,所以大家都很高興。我想作為一個外來的,但是又很關心這塊土地的人民來説,我們是很樂意見到這樣的結果。

  解説:據了解,移民搬遷給庫區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移民的生活與先前相比,出現了很多可喜的變化,在土地方面的數量略有增加,土地的質量也明顯提高。因為移民前的土地多為坡地,而現在多為水田和平地。另外基礎設施也得到了改善,庫區原來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多數地區只有鄉間的泥濘小路,而遷入地的道路等基礎設施都較為發達。同時移民的住房條件也大為改善,大多數移民利用房屋拆遷補償費用建起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另外移民在遷入地的土地上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收入也有了穩定增加,部分地區增幅較快。

  在重慶採訪期間,台灣的記者們不僅關注三峽工程的移民問題也關注著三峽工程所帶來的文物保護問題。在重慶市政府組織的重慶市情介紹會上,台灣記者們問得最多的也是關於三峽的文物保護情況。

  台灣“中央通訊社”記者 曾淳良:庫區這麼多的中華文化的文物,如何來保留、保管、保護?

  重慶市文化局 副局長 李自治:在搶救工作方面,有三個方面工程,一個就是對我們已經探明的在地下的文物進行挖掘式保護,因為三峽工程水淹,地面地下文物就不能再現,就被水淹掉了,我們在探明的情況下進行保護性的搶救,就是把它挖掘出來。第二個搶救就是對地面文物進行搬遷,比如比較出名的張飛廟,因為它是在水位線以下,被淹沒掉,就整體性搬遷,第三個就是對地面文物進行加固,因為它涉及到水位對它的影響,可能一部分,那麼就進行包括圍堤,包括加固,這樣處理。

  長江奔流而去,蘊藏豐富的水能資源和壯麗秀美的自然風光,也孕育了中華民族古老的文明,在三峽庫區,僅列入國家文物保護規劃的文物保護點就多達1087處。漢代石闕、白鶴梁石刻,石寶寨古建築,張飛廟,屈原祠、白帝城等等沒有一處不是代表古代文明史的重要文物。隨著135米水位線蓄水日期的臨近,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工地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文物搶救發掘現場。到目前為止,地下文物已完成40多萬平方米的發掘工作,40多個文物點已經完成全部規劃任務,已經出土文物3萬多件,其中珍貴文物千余件。

  在三峽眾多的文物保護工作中,國家級重點文物—重慶涪陵白鶴梁題刻的保護工作引起了記者們的關注。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白鶴梁題刻位於重慶市涪陵區的城北江心,是一道天然石梁,梁脊僅比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米,平時隱沒于江水之下,每年冬春之交水位較低時才露出水面。從唐代廣德元年以來,人們在這道天然石樑上,用刻石魚的方式記載當年最枯水位,歷代的人們將石魚出水的時間,石魚距枯水線之間的尺度,觀察者的姓名及情景等資料,以詩文形式刻記在石樑上,共有從唐代以來的文字題刻160余段,30000余字,被譽為“水下碑林”。白鶴梁題刻堪稱保存完好的世界惟一古代水文站。當今,它對研究長江流域的綜合開發,內河航運、農田灌溉、橋梁建設城市供水都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

  由於三峽工程建成後,白鶴梁將全部浸沒水下。因此國家將白鶴梁題刻的保護工作作為三峽庫區文物保護的重點,並準備了多種方案,目前都在進行詳細論證。2001年1月31日,白鶴梁保護工程資料留取階段正式展開。白鶴梁保護工程首先要圍住江水保護石樑上的題刻,並對白鶴梁水上水下所有題刻進行拓片、翻模。同時還要進行題刻表面加固和防沖蝕實驗。另外專家還選擇在岸上整體複製的保護方案,既可全年重現白鶴梁昔日風采,又為將來條件成熟時建立“水下博物館”留下空間。

  由於海峽兩岸記者西南聯合採訪團到達涪陵區採訪時,不是枯水季節,因而還不能一睹白鶴梁的真容,只能在涪陵博物館的白鶴梁展廳看看白鶴梁題刻的拓片。雖然只能看到拓片和模型,但是這也讓台灣的記者們第一次了解到了如此重要和精確的水文記錄。

  台灣《中國時報》記者 亓樂義:本來我不曉得原來中國還有這樣一個水下的水文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記錄。我也是第一次聽過。

  在重慶市,海峽兩岸記者西南聯合採訪團不僅把目光對準重慶在政治、經濟方面所做的努力,還把鏡頭對準了重慶市的社會民俗風情,重慶火鍋、銅梁火龍、大足石刻這些鮮活的素材都是記者們捕捉的對象。

  主持人:三峽工程的建設讓人們把更多的關注目光投向了重慶市,而來自海峽兩岸的記者們也用手中的筆和鏡頭把焦點對準了這座年輕的直轄市,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採訪時間,但它的變化、它的成長、它所面臨的機遇卻給台灣的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編導:賀亞莉)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