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兩岸IT業者相聚廈門共謀發展


  主持人 李峰: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海峽兩岸》節目。以“密切兩岸經貿交流、促進兩岸共同發展”為宗旨的,第六屆廈門對臺出口商品交易會,4月12日在廈門舉辦。交易會期間除了進行機電産品的交易之外,還舉行了“海峽兩岸IT産業合作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研討會”。來自兩岸的專業人士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地研討和交流。那麼,此次參展的台灣的IT業者,是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又是如何分析兩岸IT業的發展趨勢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到第六屆“臺交會”現場,去聽聽臺商們的看法。

  一年一度的“廈門對臺出口商品交易會”是海峽兩岸間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經貿交流盛會,由外經貿部授權,中國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和廈門市政府共同主辦。

  走進“廈門對臺出口商品交易會”會場,五花八門的産品著實令人眼花繚亂,這裡有電腦軟硬體産品、周邊設備、電子元器件、家用電器、視聽産品、通訊器材,還有各類機床、汽車等等。在眾多的展品中,生産晶圓用的設備,吸引了記者的目光。我們知道,晶圓也就是芯片的使用與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密切,比如數字電視,數碼相機、手機、電腦等諸多産品,都要由它來做數據信息的收集、儲存與加工。目前大陸芯片年需求規模達150億美元,並且每年還在以20%到30%的速度成長。台灣家榮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主管許端炎先生介紹説,大陸在2010年以前將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市場。台灣的業者正是看準這一點極力爭取赴大陸投資。像台灣的臺積電、聯電都有這方面的迫切需求。但是在台灣當局的“總量管制、相對投資、技術限制、研發留臺”等開放原則的限制下,至今未能成行。不過這些並不能阻礙台灣家榮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陸的銷售業績,像深圳中興電子和上海先進半導體,就購買了他們的晶圓生産設備。

  台灣家榮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處長 許端炎:我們這些機器基本上是支援切割、封裝的設備,像這邊的材料是封裝製程的一種工具。就是説,晶圓用手拿比較不方便,所以必須要放在這些工具上,然後用手來提,這樣手就不會碰到材料,不會損到IC的半導體。所以這邊就是一些工具,這個是黏膜,黏膜是把它放在晶圓上面,讓它不會散掉,所以基本上,我們這邊是支援IC半導體生産設備材料。

  台灣家榮股份有限公司的許端炎先生向記者介紹説,大陸在晶圓的研發、生産方面已具備相當的規模,加上台灣的8寸晶圓廠遲早要赴大陸設廠,因此他們提早佈局是非常必要的。

  台灣家榮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處長 許端炎:大陸這邊進步的速度非常快,我看再過幾年大概和台灣方面,大概可以不相上下。

  在第六屆“臺交會”上,我們發現,“來大陸會獲得重生的機會”這一觀點,在臺商中非常具有普遍性。

  台灣立陽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研發經理 楊仁塘:到大陸投資來不但是比較正確,而且最重要就是説,對産業本身能不能存活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有不少臺商參與“臺交會”除推廣産品外,更多的還有尋找合作夥伴。

  台灣立治有限公司 行銷總監 董孝英:我們是行銷跟研發的公司,還有系統(集成)的公司,我們希望能找到(大陸)合作的夥伴,最主要是技術服務的部分。

  實際上台灣的電腦及其周邊企業,在大陸的佈局十年前就開始了。像這家生産風扇的企業人士向記者介紹説,他們的同類企業在台灣有二十多家,這二十多家的風扇製造企業幾乎都已經在大陸設廠,大多集中在珠海、深圳、東莞等沿海城市。別小看這小小的風扇,它的市場需求量相當大。它適用於冰箱、彩電、汽車、電腦主機等産品。就拿電腦主機對風扇的需求量來看,每台主機至少要安裝2到3個風扇,用於主機的散熱。而據業內人士預測,2002年大陸市場電腦主機的銷售量在2000萬台左右,按每台主機安裝3個風扇來看,至少需要6000萬個風扇,這樣推算下來 ,2002年大陸僅電腦市場對這類風扇的購買量就要以億為單位來計算了。而且,這還不包括家電、汽車等産品對風扇的安裝、使用,可見其銷售市場的龐大。為滿足市場需求,台灣協禧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設計了千余種風扇産品,供客戶挑選。

  台灣協禧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業務部經理 柯明良:事實上到大陸投資是必定的一種潮流,因為很多代工廠,很多機箱廠、很多跨國廠都到大陸來,往市場靠攏我相信是每個企業都必然採取的措施吧。

  儘管台灣經濟正遭遇近50年來最嚴重的衰退,但來自島內和祖國大陸的台資企業的展位仍近400個,佔整個展會規模的三分之一。“臺交會”已被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高雄進出口商會等島內工商團體確定為每年固定參與的活動。

  主持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大量的數字産品,如數碼相機、攝像機、掌上電腦等等,已經開始進入越來越多的城市的家庭。包括未來的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産品,也將運用網絡技術。在網絡信息非常發達的今天,很多人已經習慣於從網絡上看新聞,通過網絡和朋友去聊天。可見IT産業的發展,産品的開發生産與普通百姓的生活是越來越密切。那麼,在這一領域兩岸的業者是如何共同謀劃未來的呢?在第六屆“臺交會”上,由兩岸IT業者參與的研討會,吸引了眾多的觀眾。

  應第六屆“臺交會”組委會邀請,4月13日上午大陸和台灣信息産業的部分高層人士會聚廈門,暢談信息産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就兩岸産業界開展合作進行了交流。

  到會併發言的嘉賓有眾多産業界名人,包括搜狐網首席執行官張朝陽、千龍網總裁周可進、中華留學人員創業協會會長周晉峰、中國項目網董事長王輝耀以及台灣數位聯合電信股份有限總經理程嘉君、台北市電腦公會副總幹事黃鋆鋇等。來自北京的,中華留學人員創業協會會長周晉峰先生認為,台灣信息産業發展了20年,在經驗知識、銷售渠道、研發技術等方面具有優勢,而大陸則在原料、勞動力資源、市場規模等方面有自己的優勢,兩岸可以加強合作共同發展。

  中華留學人員創業協會會長 周晉峰:兩岸之間的IT産業由於互補性非常強,合作大於競爭。但是隨著不斷地,本地企業發展,來得晚的台灣企業,恐怕壓力就會大。因為本地生産能力、開發能力,包括像資訊服務的,像搜狐一點都不差,不光是和台灣比,和國際比也一點都不差。所以來得晚的,面對本地化競爭的可能就會強一點。那麼,面對全球,我們的結合在一起的發展,無疑是大大提高了我們的競爭力和競爭優勢。就在成本上的,能夠引起的降低,和市場之間的貼近,我非常同意,中國IT市場將會進一步大幅度發展,從總量和排名上都還會有大幅發展空間,所以面對全球的競爭這種結合的發展,我相信會非常非常,增強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對我們競爭非常有好處的。

  台北市電腦公會副總幹事黃鋆鋇先生,在研討會上介紹説,目前臺商在大陸華南、華東的投資已形成群聚效應,並且很難向其它地方遷移。

  台北市電腦公會副總幹事 黃鋆鋇:華南跟華東聚集了相當多的資訊的人才,在各種考量之下,有&&羊,一家、兩家比較大型的廠商去那邊設廠的,當這些大型廠商設廠整個比較完備之後,它的下游跟上遊廠商也會跟著它一起去設廠。形成所謂的我們叫群聚效應,就是聚落效應,當這個聚落一旦形成之後,就很難讓這群廠商往其它地方來移動。

  黃鋆鋇先生認為,兩岸的信息産業規模同國際大公司相比還不夠,兩岸科技廠商應有定期聚會,共同探討如何發展中華民族的信息産業,把握全球市場。

  台北市電腦公會副總幹事 黃鋆鋇:其實,兩岸的合作是大於兩岸競爭,因為兩岸在IT産業這一塊的合作,是有相當大的互補性,以目前兩岸的這些IT産業,我們看到它的規模其實跟這些國際大廠來比,還是有大段的一個落差,即使像不管是聯想、或者是台灣的宏基,它的營業額大概差不多50億美金左右,但是比起像IBM上千億美金的,像HP幾百億美金的落差,還是相當的大。所以兩岸怎麼在這一塊的部分,其實可以再繼續地攜手,讓産業的廠商的規模更加的巨大。

  研討會上台灣業者程嘉君先生介紹説,台灣的製造業面臨轉型,而信息産業則須考慮從製造向服務轉型。台灣信息業界的問題大陸未來也可能遇到,建議大陸有識之士在軟體開發、系統集成、數據服務等方面多多發展。

  台灣數位聯合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程嘉君:從製造業轉到服務業最重要的是説,製造業通常接觸客戶都是大廠,事實上沒有接觸到最終的消費者,不管是企業或者是個人,現在往服務業走,必須要跟客戶更靠近。真正價值會産生在把很多解決方案提出來的部分,所以我想這個轉型的過程,最麻煩的地方其實是思維的改變。從製造業我把運籌做好,零組件拿進來,做成品質很好的東西,交出了門我基本上不太管後面的事情,但是服務呢?服務的話變成説你必須要持續的,提供客戶不同的價值,才有辦法把收入能夠持續地做進來。肯定這個轉型的過程中,相當相當辛苦,最重要其實是思維方式的改變,這個講起來挺抽象的,不過在很多嘗試的錯誤中間,慢慢慢慢會把這個精神給抓到。

  中國項目網董事長王輝耀在研討會上,特別強調“新華商”概念。他認為兩岸的企業家、商人都是“新華商”這一群體的組成部分,應該多加交流,共求繁榮。

  中國項目網 董事長 王輝耀:大陸經濟從計劃經濟延伸過來,中間沿用了很多計劃經濟的色彩,實際上現在中國要有市場經濟的路子的話,就必須要參與全球化的競爭,我覺得這裡面最大的挑戰,就是缺乏一批國際化的人才。這批國際化的人才,我覺得“新華商”會是一個很好的補充,新華商不僅包括了海外的“新華商”,也包括了台灣的“新華商”,香港的“新華商”。加上大陸內地的“新華商”,再加上海外回國的這些人員,有這麼一批人來推動。特別IT領域,它相當一部分是吸引先進的知識、先進的理念和觀念的人,有這批人來推動,我想在跟國際接軌方面會有很大的優勢。

  在研討會上,與會嘉賓在發言中不約而同地表示,信息産業的發展已經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兩岸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應該開展更多、更廣泛的合作。據不完全統計,第六屆“臺交會”簽訂的各類進出口貿易合同總金額已突破5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2%,其中兩岸間的貿易額約2億美元,對其它國家和地區出口約3億美元。

  主持人 結束語:很多參加“臺交會”的臺商以及學者們認為,兩岸之間IT産業互補性非常的強,合作大於競爭。面對全球市場的激烈競爭,兩岸攜手無疑將大大提高兩岸的競爭力和競爭優勢。好,感謝收看今天的《海峽兩岸》節目,下期節目我們再見。(編導:安倍含)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