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本期內容     往期查詢         



開發核能 造福人類——和平與公眾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主持人: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中國報道》。核能作為最終解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能源,由於長期以來,關於核能和平利用的公眾宣傳不足,加之過於渲染核能的破壞力,致使人們對於核能的利用限于片面了解,甚至造成核恐懼心理。日前,國際原子能機構與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在北京聯合召開了 "核能與公眾"國際研討會。就此相關話題,稍後在演播室裏我們將採訪參加此次會議的兩位嘉賓,一位是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幹事沃納爾博卡特(Werner BURKART),另一位是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徐玉明,首先請看記者從會議現場發回的報道。

  2003年4月8日,來自10多個國家的近200余位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雲集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參加由國際原子能機構與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聯合舉辦的核能與公眾國際研討會。會議其間,國際原子能機構和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的官員及各國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就核能安全、公眾接受、核技術發展等內容闡述了各自的觀點。

  另外,研討會還通過多種交流方式,揭去核能神秘的面紗,增加核透明度,讓人們公正、客觀地認識核能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廣泛應用,使中國與周邊國家核能的和平利用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

  主持人:您二位都是參加這次國際研討會的嘉賓,我們想知道為什麼把這次研討會的主題定為核能與公眾?

  徐:應該説整個核電發展過程每一步都是同公眾的關心支持或者説是他的態度分不開的,在核電發展的初期,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眾對核電都是抱著支持的態度下,特別是在70年代石油危機以後,70年代80年代這一階段應該説大多數國家都是把核能看作是解決未來能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惟一的選擇,所以全世界建了很多核電站,那麼到了1979年發生了三厘島事件,1986年4月26號又發生了切爾諾貝利事件,這兩次事件應該説對核電的影響比較大,公眾對核電的一種信心或者説一種可靠性有一種疑慮在一部分國家産生了,這就直接影響了核電的發展。所以現在在世界上一種普遍的看法,特別是在1999年英國的一個叫英國皇家國際關係學院專門做了一個關於核電方面的公眾研究,就是關於未來世界上,民用核動力未來發展的影響,這裡它把所有影響到核電發展的15個因素當中認為最重要的,根據專家的評分最重要的或者是比例最大的就是決策作用跟公眾的意見這15個因素當中,這一條就佔到26分,佔到十分之一以上。

  沃那爾:我認為核電發展取得成功要有一個透明度,我認為在這兒過去有個錯誤,政府認為他們對民眾做了正確的事情,而現在由於媒體宣傳的公開,加之各種能源選擇間的競爭,(在發展核電時)你必須使公眾了解到你需要解決的問題、可能採取的辦法,從IAEA(國際原子能機構)角度來説,我們一直希望核電發展能夠與公眾進行公開交流,保持對公眾的高度透明,這就是本次研討會的主要內容。

  主持人:徐主任 1986年前蘇聯發生了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您能介紹一下這次核事故所造成的後果是什麼?

  徐:因為這種機型它本身沒有一個安全殼,是屬於原來蘇聯設計的一種安全上有缺陷的,一種石墨作為慢化劑、用沸水作為冷卻劑的這麼一種堆,所以它一旦發生破壞以後,它堆裏放出的放射性物質全部進入了環境,不光影響到周圍很大一片地區,而且對整個北半球都造成一定的環境影響,另外這個事故以後,也造成了人員傷亡,根據聯合國最權威的國際機構,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2001年 也是事故以後15年,2001年5月份調查的一個結論,切爾諾貝利事故造成了31個人的死亡,其中28個人是因為搶救隊員、工作人員受到了強烈的輻照死亡,3個人是因為在爆炸過程當中,還有其他的原因造成死亡,另外兒童甲狀腺大概有10萬分之一的增加,所以發生事故以後應該説,使整個核電建設進入一個低潮。

  主持人:1986年發生了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給人的健康和環境帶來了嚴重影響,您是怎樣看待核電發展的安全問題?

  沃那爾:很顯然像切爾諾貝利這樣的核事故是不能夠被人們接受的,但我們必須看到,核電站本身同發生事故的核電站相比是安全的,比如説中國及其鄰國歐洲、美國,他們的核電站總共有著超過一萬堆年的良好記錄,另外美國三厘島核事故還表明,存在這樣一種可能性,即使在堆芯熔化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把放射性限制在一定範圍內,對環境沒有造成損害,可以説核電的安全能夠保持在一個很高的水準上。

  徐:通過切爾諾貝利事故、三厘島事件以後,搞核電的各方面人員,他們看到了核電一旦發生事故,帶來的一些嚴重的影響,所以在核電的設計、設備製造跟運營當中,也採取了非常多的措施,對核電進行了很大的改進 。另外我們整個對核電廠的安全要求,現在如果發生重大事故,也就是發生像三厘島這樣設備毀壞的事故,重大毀壞的事故,要求是達到10的負五次方堆年,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現在全世界運行的核電機組一共是400多個,就算500個機組發生事故的概率,200年以上才可能有一個機組發生堆芯熔化的事故,對於發生切爾諾貝利這樣的大規模的放射性釋放的事故,我們要求是10的負六次方,也就是説現在所有的堆加在一塊,2000年以上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故。

  主持人:博卡特博士,除了安全方面的因素,還有哪些因素制約核電發展?

  博卡特:核電在西歐50-60年代被認為非常好、是最好的能源,未來發展的希望,例如大力發展核電的法國,核電佔總發電量的77%,但是在那之後核電發展有所倒退,有許多原因,比如切爾諾貝利事故、三厘島事故以及人們認為它可以用來製造核武器,從而對發展核電産生疑慮,從經濟發展角度來看,核電發展週期比較長,前期投資比建造天然氣、石油的發電廠成本要高,但在以後的30-40年中,它的運營成本是比較便宜的,但在60年代後,歐洲利率比較高,能源工業正在私有化,人們都在著眼于未來10年的短期效益,這成了核能發展的劣勢。

  主持人:徐主任,中國就發展核能這個問題是持什麼樣一個態度?

  徐:80年代以來在中央政府的直接領導下,我們國家在三個核電基地,一個是浙江秦山,一個是廣東的大亞灣,另外一個是江蘇連雲港的田灣,這三個核電基地,我們先後建設了6座核電站、11個核電機組,到現在為止我們11個機組當中,有7個機組已經投入了商業運行,還有10個機組在建設當中,其中2個機組今年我們有可能投入運行,還有2個機組在2005年以前也可以陸續投運,這些機組的投運,應該説既解決了當地特別是沿海地區我們缺乏一次能源,當地電力比較緊張,我們核電投運以後,一共産生了1000多億的電量,對於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緩解當地電力缺乏的局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我們核電機組運行情況非常好,剛才在大亞灣的片子裏也看到了,我們整個對環境的效應非常好,對環境沒有帶來任何不利的影響,所以這樣又增強了我們公眾接受核電站的信心,對我們下一步核電的發展,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主持人:觀眾朋友,就目前中國核電站運行情況,本欄目記者幾天專程到大亞灣採訪,下面請看記者發回的相關報道。

  大亞灣核電站是中國第一座成套進口的大型商業核電站,它位於廣東省深圳市東部的大鵬半島上。大亞灣核電站年發電量約130億度,70%供應香港,30%供應廣東。可以説,大亞灣核電站的建成為廣東和香港經濟發展輸送著巨大的能量,對確保粵港兩地用電高峰期的用電做出積極的貢獻。但是由於大亞灣核電站西南距香港市中心僅有50多公里,西距深圳市中心也只有45公里。所以,在大亞灣核電站建設初期,香港等地的市民對核電站的安全産生了擔心。

  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賀禹:剛開始建設核電站的時候,當初在香港民眾有一個百萬人簽字的這麼一個情況,就是反對建設核電站,包括一些議員對我們的核電還是缺乏一些(認識),或者説是認識不太足,或者説是認識不太深刻,通過這麼多年,大亞灣核電站一直請香港的一些知名人士,還有一些民眾、學生,到大亞灣來參觀,通過介紹了解核能,他們現在對核能應該説是已經比較放心或者説比較了解這麼一個情況。

  從1994年大亞灣核電站一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至今,核電站良好的安全穩定生産業績打消了人們的疑慮,同時也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這是距大亞灣核電站不到兩公里的鵬城村,以前由於地處偏僻,這裡的村民世世代代靠打魚種田為生,自從大亞灣核電站建成以後,當地人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廣東省深圳市鵬成村村民 何添:這條公路一直通到核電站以後,每天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比過去老是種田,那時候沒有和什麼人來往,好得好多。

  何添老人的家就在村中間,以前老人一家也是靠種田為生,如今何添老人已經擁有千畝荔枝園,家裏也住上了三層小樓。當問及老人對核電站安全是否擔心時,老人的回答非常輕鬆。

  何添:我們現在國家科學很發達,技術很高明,説起來也不怕,因為八幾年建核電站到現都沒有發生事故,所以不用害怕。

  如今,鵬城村的村民幾乎都像何添老人家一樣住上了小樓,而且據村幹部介紹,三分之二的村民已經擁有了自家小汽車。

  廣東省深圳市鵬成村村幹部 袁水和:自從核電站建設之後,對當地一些道路、交通設施還有當地的一些市政配套建設,幫助我們投入,還有資金的支持,有一定的力度,也是覺得很多實質的村民生活所需要的一些配套的一些需求。

  為了確保當地生態環境不遭破壞,保護公眾的健康與安全,中國對核電站環境工作實行了"雙軌制",即核電站自身進行監測,地方環保部門對其執行獨立的監測性監測。為此,廣東省環保部門也專門組織了輻射環境監測隊伍,致力於大亞灣等核電站周圍環境監測。

  大亞灣核電站環境監測科高級工程師 陳躍:核電站的周圍我們總共設了10個環境監測站,我們可以看到,在大坑這個點、大鵬,也都有省環保局他們設立的相同功能的這樣的一個監測站,在這個長島(平州島)附近也有香港天文臺設立的監測站,所以整個10公里範圍內我們叫共有10個站來監測大亞灣核電站和嶺澳核電站在正常運行期間環境輻射的伽瑪計量率的情況。

  目前,大亞灣核電站、廣東省環保局、香港天文臺三家對大亞灣核電站周圍的大氣、水體和田野等3大門類20余個監測項目開展獨立的監測。根據廣東省環保部門監測結果顯示,大亞灣核電站放射性液體排放總量呈現逐年減少,從開始運行時佔年排放限值的11%,到2002年只佔年排放限量的0.35%。另外,對核電站周圍50公里範圍環境輻射水平監測結果也顯示,核電站運行近7年後陸地環境輻射水平與運行前相當。在香港天文臺的監測結果報告中,也表明2002年大亞灣核電站運行狀態良好。

  廣東省環保局副局長 李治燕:總的來説核電站運行這九年來對環境沒有産生從觀察上的影響,從上面情況看,核電站確確實實是到現在我們可以這麼説,它還是一個清潔的能源,是一個環保的能源,是一個安全的能源。

  據世界核營運者協會(WHNO)2002年6月公佈的8項性能指標,大亞灣核電站有5項指標進入國際中間水平,4項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輻射防護方面,2001年電站從業人員的個人劑量和集體劑量遠優於國家標準,繼續保持世界先進水平。看著在碧海藍天映襯下,風景秀麗的大亞灣核電站,人們早已把他當成了一個休閒參觀的好去處。如今中國已經擁有三個核電基地,除大亞灣核電基地外,還有秦山核電基地、田灣核電基地。

  記者: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建設中,對能源的需求與日俱增。核電作為一種技術成熟,可大規模生産的清潔能源,將逐步在中國能源體系中佔據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經濟比較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發展核電將成為改善能源結構,減輕環境污染的重要選擇。《中國報道》記者霍虹綜合報道。

  主持人:當人們談到核電時往往會想到核武器911之後,核不擴散成了一個熱門話題,您能不能談一談這件事情對於核能的和平利用有什麼影響?

  沃那爾:我們可以明確地説,到目前為止所有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都沒有通過民用核能實現其核武器計劃,包括美國、英國、中國,比如中國是在核電發展20年前就擁有了核武器,我們有一個國際機制,防止核材料的轉移,坦白地説,從這些反應堆裏提煉出的钚遠未達到製造核武器所需的要求,只是理論上可以被用於軍事目的。

  主持人:您能告訴我們國際原子能機構將採取哪些辦法解決剛才談到的核不擴散問題?

  沃那爾:如果要想和平利用核能,我們必須要有一個牢固的核保障機制,這就是IAEA(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主要工作之一,現在已經有180個國家簽署了NPT(核不擴散條約),這基本上是一個全球性的公約,公約規定,所有國家都有權利發展民用核能,也都應該得到別的國家支持,但是他必須公開,自己的核能發展計劃,使它置於國際的監督之下,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有核保障監督機制,為什麼我們在世界各地都有監察員。

  主持人:徐主任,西方反核勢力非常強大,這些反核勢力是否對發展中國家和平利用能源産生負面的影響?

  徐:西方的反核勢力有時候對中國是有些影響,但這個影響我覺得主要是表現在思想上和輿論上,比方剛才我説了,切爾諾貝利事故是非常嚴重的事故,災難性的事故,但切爾諾貝利事故實實在在地因為事故死亡的是31個人,西方有些報紙炒作説死了7000人,中國有的報紙上也登切爾諾貝利事故死了7000人,西方一些不正確的報道,有時候在我們的報紙上也會反映出來,可能沒有進行核實,沒有進行調查研究,這種應該説對人們思想上産生一些混亂,産生一些影響,這是有的,但是西方的這種反核的勢力,我剛才説了並沒有影響到中國大多數的輿論跟大多數的公眾,中國在發展核電問題上並沒有受到西方反核勢力的影響而停滯或者説延緩。我們的核電站按照我們國傢具體情況,按照我們的計劃,當然也有我們自己的問題、困難,或者解決問題的途徑來解決。

  主持人:博卡特博士,自從加州大斷電事故以後,美國總統布什表示,美國將發展清潔資源無限的核電,這是否意味著國際間將再掀起核電高潮?

  沃那爾:現在還沒有這樣,目前核電佔世界總發電量的16%,在全世界我們總共有超過440座反應堆在運行,前邊提到法國核電佔總發電量77%,一些歐洲國家,日本、韓國的核發電量佔總發電量47%左右,即使這樣,加上中國、印度、俄羅斯正在建造的核電站,目前也只佔世界總發電量的16%,還有所倒退,而你提到美國,美國政府從長遠考慮明確表示,他們對進口的石油、天然氣的依賴程度太高,所以他們希望能夠發展核電。

  徐:關於美國總統發表國情咨文以後,會不會在世界範圍內掀起第二次核能高潮的問題,我認為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外部因素,一個是核能開發的內部因素,所謂外部因素主要是看看將來我所需要的常規能源是不是很容易得到,我們一些可再生能源,像風能、太陽能利用能不能很快提上議事日程,另外我們對二氧化碳、溫室效應的容忍的程度,或者説緊張的程度到底有多大,這些問題上,外部的環境也就是核能的需求,從核能內部來説,也就是核能本身,能不能有一種更好、更經濟、更安全的堆芯能夠取代其他的一些堆芯。

  主持人:最後也請您介紹一下中國目前發展核電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前景。

  徐:目前在我們東南與全國的電力基本是平衡的,但是在一部分經濟發展比較快的地方,東南沿海,包括廣東、浙江、江蘇現在電力比較緊張,缺電,特別是黨中央提出來關於我們將來到2020年(經濟)要翻兩番,全面建設小康這個目標,我們經濟翻兩番,能源至少也得翻一番,也就是説要從現在的3億4千萬千瓦左右,到2020年達到8億萬千瓦左右這麼個數字,現在我們目前能源上來説,結構並不是合理的,我們再往上翻能量絕對不能,再用過去大量的化石燃料,高比例的化石燃料來填補我們能源發展空間,就需要找一种經濟的、安全的能源,應該説現在可以大部分利用的,而且經濟上有競爭力的能源也就是核電,現在有一種設想,如果説我們將來到2020年核電能夠達到3000萬千瓦,那我們可能對整個電力供應的貢獻就會更大一點,所以這樣的話,就是按照這麼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低的比例來説,也就是説現在開始,我們差不多每年要建設一到兩個百萬千瓦的核電站,這樣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

  主持人:感謝二位嘉賓來到我們的演播室。同時也感謝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收看本期的《中國報道》,謝謝,再見。

  主持人:楊福慶 責任編輯:霍虹 導播:趙妍妍 字幕:寧小鴻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