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本期內容     往期查詢         



中國再次掀起科普工作新高潮


  主持人: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中國報道》。在科技發展對社會影響越來越大的今天,公眾科學素養的高低與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前不久結束的中共16大制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而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明顯提高就是衡量這一戰略目標是否實現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以科學的思想武裝人,提高民眾的科學素養正在成為中國黨和政府當前非常重視的問題。12月18日,由科學技術部、中宣部和中國科協聯合主辦的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次會議將進一步推動中國科普事業的發展。

  12月18日,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會議在北京京西賓館舉行。會議中心議題是學習貫徹中共16大精神,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推進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總結和交流1999年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會議以來各地方、各部門科普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經驗,研究和部署今後一個時期加強科普工作的任務和措施。

  李嵐清副總理出席了會議,並在會議上作了重要講話。

  科技部部長徐冠華作了《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實施〈科普法〉,努力開創我國科普事業發展新局面》的報告。中宣部副部長胡振民與中國科協副主席徐善衍分別發表講話。

  會議表彰了中國科技館、天津科技館、中共昆明五華區委等106個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集體、中國科學院王元院士等160個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同時,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國科協命名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等100個單位為第二批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許多單位的代表紛紛表示,在全社會廣泛深入地宣傳科學精神,增強公眾的科學意識,提高國民的科技素質,是發展科學技術事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為此,各地都並制定了一系列計劃,推進科普工作的開展。

  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 陳超英:明年我們想也制定了一個我們自己的科普法的一個實施的細則,另外我們也制定了一個百萬公眾科技素質普及的這樣一個規劃,我們也建立了一百多個科學普及的基地,對廣大人民群眾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將起到很大的普及的作用。另外我們對領導幹部也定期地舉行科學技術的講座。

  湖南省科協常務副主席 王鳳飛:我們湖南科協的科普工作,原來農村這一塊很有特色,主要就裝了農民實用技術的培訓,然後又做了科普示範工程,我們從98年起,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在全省建成了14個全省的和全國的科普示範縣,一百多個科普示範鄉鎮,1400多個科普示範村。

  自199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決定》發佈以來,科普工作受到了中國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國家建立了科普工作聯絡會議制度。國務院2001年批准自2001年起,每年5月第三周在全國範圍內舉辦“科技活動周”活動。今年6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普及法》,將科普工作納入到了法制軌道。科技部、中宣部、中國科協已先後於1996年、1999年聯合召開了兩次科普工作會議,有力地推動了科普工作的開展,初步形成了全社會關心、支持科普工作的良好氛圍。近年來,我國的科普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目前我國共有各類科技場館425座,這些科技場館去年舉辦的科普活動接待人數約為1500萬人;現在,我國每年出版科普讀物7000多種,大部分省級以上電視臺都設立了科教類頻道,製作了大量通俗易懂的科教影視節目;1996年以來,全國各級科委、科協共組織800多萬科技人員下鄉為農民舉辦了220萬次科技培訓。

  記者:未來的國際競爭,歸根結底是科技實力的競爭。科技實力的競爭不僅體現在開髮尖端技術,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更體現在能夠源源不斷地提供高素質的科技人才,因此世界各國十分重視勞動者科學技術素質的提高,紛紛制定相應的戰略和對策,例如,美國就推出了2061計劃,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美國的基礎教育和科學教育水平,歐盟在2002到2006年的科研開發第六個框架計劃中,就設定了科學與社會專項,目的就是要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投身科學事業。

  1995年開館運營的天津科技館佔地4萬平方米,共展出318件(套)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藝術性于一體的展品,按聲、光、電、力、磁、計算機等學科和技術門類分為14個展區,今年8月還落成了數學廳,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不斷激發起人們探索科學奧秘的熱情。對此,來自天津市一所重點中學的高級物理教師賀老師身有體會。

  賀老師在四十年的教學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她一直沒有找到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既能夠使書本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從而使中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時也可以開拓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全面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推廣,這個問題就顯得更加急迫。

  天津市二中高級教師 賀雅雯:正好那時候科技館有一個科研項目,科研項目就是研究怎麼樣把科技館跟學校的教學能夠聯絡溝通起來,而且互相促進,他們物色幾個實驗校,就選中了我們,所以我們就是一拍即合,積極地參與了這項活動。

  天津科技館的這一計劃,使得賀老師的想法變成了現實。她與同事們一起,多次組織學生到科技館參觀,將課堂直接放在了科技館內。

  天津市二中高級教師 賀雅雯:以前我們講課的時候,有的實驗很難做,舉個最典型的例子吧,比如説屏蔽,屏蔽做實驗的時候,也有金屬網罩,然後在裏頭放上靜電劑,這個東西都是死物,然後學生看一看相關的現象,我們到這裡上課的時候,那就利用它這裡的法拉地籠,把同學選兩名膽大的,就擱到法拉地籠裏面,然後鎖蔽起來,加電壓,電壓升到將近10萬伏,但是學生在裏頭安然無恙,感受是非常地深,像這樣的實驗如果不到這來,在課堂裏那是不可能完成的。

  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績,而且還提高了他們觀察與研究事物的能力。學生們寫出了許多科技小論文,並且完成了幾十件科技小製作,綜合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而這一切正是天津科技館堅持普及科學的宗旨,為公眾提供特色服務,建設名副其實的科普基地的主要目標。

  天津科技館館長 吳凡:我們科技館的職責是讓科學走進公眾,讓公眾理解科學,我們的公眾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辦好常設的展覽,因為常設的展覽就是通過互動式的展品,幫助公眾探索科學原理的發現過程,幫助公眾理解科技進步和他生活、和社會進步的關係,我們第二個方面就經常舉辦臨時性的主題展覽,這些展覽主要就是針對公眾所關心的熱點的一些話題、科學事件、科學人物,把它用展覽來表現出來。這樣通過科技館的活動,我覺得受到了廣大公眾的歡迎,大家感受到科技館是對青少年開展素質教育最好的校外活動陣地,也是公民、公眾進行文化休閒的一個好去處,當然也是展現了我們市民精神文明建設這種風貌的一個窗口。

  近年來,世界各國的科普事業經歷了一個廣義化、全面化和系統化的過程,從科學普及階段到公眾理解科學階段,現在已經進入到了一個科學傳播的新階段。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已經開始關注科技發展對於社會和經濟的巨大影響。這一切都要求科普工作能夠不斷創新、滿足人們全面發展的需要。

  觀眾:物理本來就是從物質挖掘出來的道理,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這些理論上的學習,好像就變成了一種特別特別平面的東西,但是到了科技館來了以後,又把這些特別平面的、特別死的道理又變成了那些活生生的、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那些東西,所以這樣一來興趣當然就提高了。

  觀眾:這裡頭的一切東西是那麼的新鮮,我們有許多好奇感,所以總想伸手去觸摸這一切的展品。

  記者:據一項最新的公眾科技知識調查顯示,有52%的美國人和59%的歐洲人甚至不知道 “電子比原子小”這樣簡單的常識性問題。這表明,儘管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但世界範圍內科技知識普及不足的問題依然嚴重。因此,切實加強科普工作,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宣傳科學思想、傳播科學方法,依然是我們急待解決的問題。

  主持人:觀眾朋友,歡迎繼續收看《中國報道》。下面我們針對中國科普工作的問題,採訪石定寰先生,石先生您好,歡迎您來到我們的演播室接受採訪。我們每個人從小都讀過科普讀物,有的還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從某種意義上講,科普讀物不僅使我們學到了科學知識,而且還培養了我們的科學精神和思想,有些人就説,科普可以影響一個人甚至一個國家的未來,您對科普的意義怎麼理解?

  石:我想科普實際上是用一種為公眾所能接受的,而且是為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的公眾所能接受的這樣一個科學技術的知識,包括科學的方法、科學的精神,科學的思想,我想這些東西對於一個人來説,它是産生潛移默化的這樣一個影響,包括像我們小的時候,當時看到的像高士其的這樣一些科普讀物,像看到《知識就是力量》這樣的科普雜誌,都給我們一生産生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使我們從小的時候就可能嚮往科學、熱愛科學,希望自己將來能夠從事科學事業,而作一個為國家有用的人,我想這個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從今天我們國家面臨著一個新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新的階段來講,我想如何能夠提高我們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的素質,對於我們實現這樣一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對於我們更好地落實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更好地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我想這些問題都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科普可以使我們更多人了解科學、熱愛科學,用科學的思想來從事自己的工作,提高我們廣大勞動者的素質,也可以在科普的大量活動當中,培養一批人,從小就熱愛科學,立志獻身科學,為我們未來的科學事業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我想在這些方面,都對我們國家長遠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性的意義,基礎性的作用。

  主持人:從前面的新聞當中我們看到了,這次科普工作會議得到了中央領導和地方各級的高度重視,這已經是第三次在全國範圍內的科普工作會議了,可不可以説,我們正在掀起新中國建立以來的又一次科普熱潮,可以這樣説嗎?

  石:我想應該可以這樣説,因為我們第一次科普工作會是在1996年召開的,當時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於加強科學普及工作的這樣一個意見的基礎之上,在各個部門的共同努力之下,第一次召開這個會議,來推動在新的形勢下的科普工作,第二次會是在1999年召開的,當時是在黨中央作出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這樣一個重大決策之後召開的,在科教興國的戰略當中,加強我們科技教育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的素質,作為發展我們經濟社會放在一個突出位置,把科普工作放在一個突出位置。第三次我們這次會召開的前夕,我們一個是召開了十六大,提出了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這樣一個宏偉目標,提出要進一步實施兩大戰略,特別是在今年的6月份,我們全國人大又通過了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科學技術的普及法,這樣就使得我們的科普工作更加走上了一個依法來行事的這樣一個新的局面,我想這對於我們推動整個科普工作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我想將會掀起一個新的高潮。

  主持人:就像您前面説的,從今年6月份科普法實施以來,它標誌著中國在加強科普教育,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方面,進入了法治化和規範化的新階段,中國在宣傳和推廣科普工作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石:我想在這方面我們根據科普法的要求,我們進一步完善了我們的組織,加強了我們的組織建設,建設我們科普工作的組織體系,這裡麵包括進一步發揮政府有關部門的作用,比如説我們在國內我們已經組成了由科技部、中宣部和中國科協&&的由十多個相關部門共同參加的這樣一個科普工作的聯席會議制度,通過這個聯席會議,加強對整個全社會的科普工作的宏觀指導,包括重大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協調各方面的活動,我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組織措施,同時現在我們也要求各個省市也相應地建立這樣一個工作協調機制,加強政府的宏觀對科普工作的指導,第二方面來講我想就是進一步發揮各個群眾組織、各個社會力量,特別是中國科協,在科學普及工作當中的這樣一個主力軍作用,因為我們的科協,從中央一直到地方包括到各個層面、各個行業,甚至包括到企業,都有科協的群眾性的組織,他們應該實際上是我們從事科普活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力量,所以我想在這方面,我們要進一步發揮科協在這方面的積極作用。另外一方面,我們現在做的一項工作就是進一步制定相關的政策,比如説如何更好地制定一些有關稅收的優惠政策,來鼓勵企業、事業單位、鼓勵社會的公眾,來向科普進行投入,包括通過捐贈的辦法,通過建設科普場館的辦法,來加強科普基礎設施的建設,我想這是政府要做這方面工作的。另外一方面就是我們在制定具體的政策措施,來鼓勵科普讀物的這種編寫,鼓勵我們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在從事科學研究過程當中,也能夠以比較通俗的這樣一種形式,來把科普讀物來更多地創作出來,滿足社會上的需要,同時應該是更加充分地利用多樣化的手段,特別是我們發展到現在信息化的社會,我們有更多的科普手段,除了科普讀物以外,我們更多的聲像資料,通過我們的電視,通過我們各種媒體,通過我們的遠程教育等等,我想都是進一步推動我們科普工作非常重要的方面。這樣來繁榮我們科普讀物、科普聲像作品的這樣一個市場,給人們更多豐富的精神食糧,我想這是我們正在進行的,正在開展的工作。再一方面工作我想就是科普的場館,現在科技部也正在和有關部門包括中國科協各個方面,正在進一步制定有關加強場館建設的這方面的規劃,加強這方面的指導,同時也鼓勵除了國家、地方政府建立一些高層次的、高水平的、綜合性的場館以外,我們也積極在鼓勵包括社會力量、包括個人、包括企業能夠參與這個場館的建設,據我了解,現在我們有一些大院大所,他們有了一定的實力以後,也結合他們從事的科研工作,科技創新活動,在某一個專業來建立這樣一個科普的場館,來向社會公眾進行科普宣傳教育,某些企業也可以結合他們的工作,來做這方面的工作。比如像我們的核電站,比如像我們的船舶工業,比如像我們的航空工業,據我了解他們都有這樣的打算,正在準備在這方面有所加強,所以我想進一步調動社會力量,將會使我們國家科技場館、科普場館的建設上,會出現一個新的局面,不僅有像北京的中國科技館,像上海的科技館,天津的科技館,這樣一些高水平的、國家級的這樣一些科技館,也能夠出現一些專業的、不同行業的科普場館,我想在這方面會有更好的局面。另外一點我覺得就是在加強科普的投入上,從今年開始,我們也正在在我們的預算當中,在我們經費的安排當中,將要安排更多經費,來給予科普工作必要的保障。同時我們將進一步組織好科技活動周這樣的活動,我們已經進行了兩次全國性的科技活動周的活動,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經在全國引起了很大反響,我們現在正在積極籌備明年的科技活動周,根據科普法,進一步來把科技活動周的質量提高,動員更多的人來參與,我想這些措施將是我們在貫徹實施科普法之後將要進一步推進的工作。

  主持人:觀眾朋友,在前面的時間裏,科技部秘書長石定寰先生給大家介紹了中國科普工作的相關問題,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們將繼續就有關問題進行採訪,好,稍後見。

  主持人:應該説提高民眾的科學素養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任務,目前科普工作面臨著哪些問題和障礙需要解決呢?

  石:我想一個問題是要進一步提高各級政府和我們全社會對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真正把科普工作納入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樣一個宏偉目標,以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這樣一項重要內容、重要任務,我想這是必須要很好解決的,同時要把科普工作,把一般地普及科學知識和普及科學思想、弘揚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要把它很好地結合起來,我想這對於全面提高人的素質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點我想就是要進一步按照科普法的要求,使我們科普工作能夠法制化、規範化,各行其責,我們的政府要負起政府的責任,我們的社會團體、社會力量,也要擔當起社會力量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全社會、全民,大家都來參與科普、支持科普,造成一個良好的環境,我想這是很重要的。第三點就是要進一步強化對科普的投入,這個投入我想政府應該作為引導,我們的各級財政應該在財政預算當中,要認真地安排落實有關科普的經費,而且要逐年能夠做到有所提高,同時通過政府的引導,也能夠吸引全社會的各個方面,來加強科普的投入,包括企事業單位的投入,也包括個人投入。實際上現在我們已經有一些場館的建設,是很多民營企業家他們在投入,我想我們應該進一步鼓勵社會各個方面的力量,來加強這方面的投入,當然要國家制定相應的經濟政策,來鼓勵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眾對科普的投入,在投入的基礎上,有保障的前提下,我們要進一步加強科技場館的建設,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強科普讀物的包括各種聲像作品的這樣一個創作,更好地培養一支從事科普工作理論研究、科普讀物和科普作品創作的這樣一支隊伍,我想就像過去我們能夠産生了像高士其這樣一些知名的科普作家一樣,我們也希望在我們未來能夠産生更多像高士其這樣優秀的科普作家,來滿足我們全社會對於科普工作的需要,我想這些是我們要進一步來解決的問題。

  主持人:普及科學、掃除愚昧可以説是全世界文明社會的共同追求,國際上有沒有什麼先進的經驗供我們借鑒?

  石:我想從國際上來講,科普也一直是世界各國都在努力推動的這樣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們也經常到國外去考察,我們比較羨慕的一個是國外有很多比較好的科普場館,很好的科普設施,很生動、很形象地把人類文明史、把人類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史、把未來的科學技術進步的前景,用一種非常通俗的、非常直觀的這種形式給大家展現出來,可以説引起了廣大公眾包括各個階層的公眾,無論是青少年還是成年人,還是老年人,引起他們對科學的追求,科學的興趣,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再一個就是科普讀物非常豐富,各種各樣科普讀物,科普聲像作品,能夠給人們有更多的材料、資料,來享受到科普帶給人們的這樣一些精神食糧,我想在這些方面,很多東西都是值得我們來很好借鑒的。另外一點我覺得在國外調動社會各個方面的力量,不完全是由政府來直接出面做這項工作,而是通過制定政策,制定相關的法律,調動社會的資金,比如建立各種基金會,來支持各種科普事業,建立各種場館,包括鼓勵一些大的公司、民間的機構,來建立這樣一些機構,我想在這些方面都是制定和創造了很好的經驗,這些方面應該説值得我們借鑒。而且從現在來看,各國也進一步把科普的工作,納入到他們國家的科技計劃中,通過國家的計劃,來給予更大的保證。比如説在歐盟的第六科技框架計劃中,就把科學與社會這樣的內容,納入到它的框架計劃,通過政府的引導和支持,進一步推動科普在新的科技革命日新月異新的條件下,能夠有更大發展。

  主持人:在前不久舉行的第三屆世界科技記者大會上,中國的科普工作,可以説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稱讚,您就目前的情況來相比,中國的科普工作和世界的相比還有哪些不足?

  石:我想剛才你談到這個情況,一方面我們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在科普工作上應該説做了大量工作,在我們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能夠把我們的科學知識,通過各種途徑向我們廣大民眾去給予傳播,來培養全民族的這樣一些科學思想,普及科學知識,引起人們對科學的興趣,我想做了大量工作,成績是很大的。但是應該説我們工作還有很大的不足,一個方面我覺得體現在我們的發展很不平衡,我們的科普工作恐怕在我們的東部地區、經濟發達地區相對來説做得比較好,而在西部地區整個科普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得到重視、提高和改善,在廣大知識界相對來説科普工作可能還比較好,但是在廣大勞動者當中,這方面還遠遠不夠,像這樣一些問題,我覺得我們應該進一步來解決。另外剛才我談到的,我們的基礎設施、我們的科普讀物、我們的全社會的共同參與等等,我想在這些方面,我們和這些先進的國家、發達國家來説,應該説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是我們下一步要進一步解決的這樣一些問題。

  主持人:進入21世紀以後,科普工作面臨的一個挑戰就是科普工作怎麼樣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怎麼來應對?

  石:我想進入21世紀以後,我們科學技術的發展將進一步顯示它日新月異的這樣一種局面,科技的變化實在是太豐富了,怎麼樣能夠把科技的創新和我們的科學普及兩者很好地結合起來,我想這是我們面臨的很大的任務,我們既需要有一支從事科技創新的大軍,來直接從事有關高新技術領域的研究發展的一些工作,但更需要把這些研究成果能夠普及到社會,普及到廣大公眾,提高公眾的科學素質,來改善我們公眾的生活質量和勞動者的素質,以便更好地從事我們各种經濟社會的活動,同時通過這種普及,也使得我們有更雄厚的基礎,使得更多人能夠認識科技、了解科技,關心科技、願意從事科技,我想為我們未來的創新活動提供一個充沛的人力資源的大軍,我想是我們未來把科普工作和我們科技創新工作要緊密結合起來,必須要很好解決的問題。

  主持人:石先生,感謝您就中國科普工作來到我們的演播室接受採訪,謝謝您。觀眾朋友,也感謝您收看今天的《中國報道》,明天同一時間我們再見。

  主持人:趙俐婷 責任編輯:陶躍慶 導播:趙妍妍 字幕:寧小鴻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