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本期內容     往期查詢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中國申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


  2002年11月2日節目

  主持人:自從150多年前首屆世界博覽會在英國舉辦以來,國際大都市一直熱衷於舉辦世博會1889年的世博會建造了一個主題塔,也就是著名的埃菲爾鐵塔,至今成為法國和巴黎的象徵。今年12月3日,國際展覽局132次大會將投票表決2010年世博會的舉辦城市,參加競爭的中國上海在世博會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城市”的主題,並且認為“2010年世博會如果能在上海舉行,將是在一個合適的國家、一個合適的城市裏、以一個合適的主題舉辦的世博會”。日前,《中國報道》記者專程赴上海,就申辦2010年世博會的有關情況,採訪了主管申博工作的上海市常務副市長蔣以任先生,那麼您怎麼理解這三個合適?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 蔣以任:這是非常有自信心的一種説法,因為世博會以前都在發達國家舉辦,這是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而且是在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舉辦,所以是在合適的這樣一個國家舉辦,上海我們這十幾年發展,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無論從經濟實力,無論從技術設施,無論從舉辦展覽會的能力來説也是具備,比如説我們成功地舉辦99年的財富論壇,2001年的APEC會,包括今年的亞航年會,都成功舉辦,這方面舉辦會的能力比較強,所以在上海這樣一個合適的城市我們是有信心的,同時我們的主題是多創新,還沒有哪次世博會講到城市這樣一個比較綜合性的發展,這樣一個描繪它藍圖、未來以及現代一些問題的討論,好像還沒有,第二個確實有一個時代性,因為全世界都有城市,城市怎麼發展,特別是21世紀人類文明的發展,城市佔了很重要的地位,它有一個時代的要求,覺得還是很有意義的。第三個就是廣泛性,全世界都有城市,當然城市概念的理解不一樣,有的是發達國家的或者是發展中國家的城市,理解的概念不一樣,但是討論題目倒是很廣泛,城市的經濟、城市的文明、城市的環境保護、城市的生態、城市的科技等等,城市的生活,所以它廣泛性比較大,容易被人家説參與,所以我們説三個合適辦得最有吸引力,最成功、最難忘的、最精彩的世博會,創造良好的基礎的。

  距離上海市中心35公里的松江區一所小學內,保留著一座唐代經鐘,這是上海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地面文物,在上海開埠前,松江一直是上海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上海之根的美譽,現在的松江又從上海的管轄縣成為了這個城市的一個區,除了上海第一家國家級出口加工區和第一個市級工業園區在這裡落戶,松江還建起了佔地8600畝的大學城,上海的一些名校紛紛在這裡集中建立新校址,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對外貿易學院的學生,已經開始在這座有圍墻的大學城裏上課,上海惟一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蛇山國家旅遊度假區,2001年共接待遊客281萬人次,旅遊業的總收入5億3千多萬元人民幣,客流量的90%以上來自上海。

  上海松江區文聯名譽主席 張如皋:歷史上我們松江是上海的農村,但是現在我們松江是上海的有機組成部分,尤其是我們現在辦了這個大學城,一萬多新生入學,完全建成將有10萬學生入住松江,這對上海的經濟、文化的發展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所以上海和松江之間是一種魚水相連的關係。

  據了解,上海原有的十個區、十個縣,除了保留一個特別的現代農業觀光縣外,其他都將成為上海市區,2001年上海國民生産總值中三産佔50.7%,二産佔48%,一産只佔1.3%,上海從農村演變而來,上海的農村又正在逐漸地成為城市。

  記者:對於上海農村與上海這座城市的關係有這樣一句話來描述,70年代農村為城市送糧,80年代農村為城市送菜,到了90年代,農村為城市輸送氧氣,鄉村的發展依靠城市的支持,而隨著鄉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更多的鄉村又變成了城市。《中國報道》記者孟濱在上海松江區報道。

  主持人:據我們了解現在上海還是有一部分農村的,但是在將來可能這十個縣也要變成為十個區,那是不是意味著上海將來就沒有農村了呢?

  蔣以任:以前上海人老是説不願意到郊區去,寧要市裏一張床,不要郊區一間房,現在情況大大改變了,所以我們對於城市建設向郊區擴展,一城九鎮,建立一些有規範的、有風格的小城鎮建設,也就是我們擴大城市化的進程,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説,到2010年上海的城市化、城鄉一體化的進程會有很大得加快這個速度,某種意義上説什麼地方叫農村,什麼地方叫城市,這方面差別好像越來越減少,因為本身城市來自於鄉村,從鄉村發展過來,上海原來地方很小,發展為城市中心,往往城市發展又促進了鄉村的經濟的發展,包括生活、文化素質的提高,本身就是一體化的過程。然後保留鄉村,又使城市有一種休閒的、空間、綠化的這種生活更美好的場景,我覺得這是互動關係非常重要的。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全球最大家居零售商瑞典宜家的銷售額達到96億美元,相對於全球10%的平均增長率,宜家在中國市場實現了高達43%的增幅,這令宜家對中國情有獨鍾。而對中國上海情有獨鍾的是宜家上海公司的總經理、加拿大人林加文,他在上海的家位於市中心,雖然經營著北歐傢俱,林加文的家卻精心佈置成了他喜歡的中國傳統裝飾風格,每天早晨他都會在陽臺上看著鍛鍊身體的人們和提著菜藍子買菜的上海老太太,他説這讓他感受到生活在上海市民的生活當中。

  宜家上海公司總經理 林加文:這是上海過去的一面,非常溫暖的一面,上海也有另外一面,非常開放,非常現代,就像最近的浦東,我在浦東買了一套公寓,你在浦東可以看到上海未來的100年。

  每到週六下午,林加文都會和一些同樣來自加拿大的朋友去打一種北美棒球,在上海生活的1600萬人當中,越來越多地外地人、外國人融入了這座城市,這座城市也完全接納了他們。像上海的老建築群石庫門酒吧區,就讓來到上海的外國人找到了他們本國文化背景的家。

  記者:有人説,上海外灘的建築最能體現這座文化的多元性,這裡因為集中保留了近代多個國家不同風格的建築而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會,如果2010年的世博會能夠在此地舉行,那麼各參展國將會按照各自國家不同的風格設計並建造場館,隨著新的設計理念和新型材料的應用,以及2/3場館被永久性保存,到時候黃浦江兩岸將會出現一個新的現代萬國建築博覽群。《中國報道》記者楊海莉在上海外灘報道。

  主持人:説到上海肯定很多人印象中都不太一樣的,但是有一點大家是公認的,那就是上海的包容性非常強,作為市長,您有沒有統計過在上海1000多萬人口中,有多少外來人口?有多少外國人?

  蔣以任: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有了一個比較好的數字,作為外來人口在半年以上,上海是387萬,他主要是以經濟動力,就是説務工、務農、經商都比較多,這裡面佔了284萬,73.4%,上海應該是有包容性,上海發展是全國支持的結果,上海改革開放是全國支持的結果,所以我們也為全國服務,所以外來人口為上海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很大貢獻,同時我們的國際友人也很多,到上海旅遊的外國人再加上境外的港澳臺地區,差不多每年200多萬人來旅遊,我們目標更多,國際化城市化應該更多。

  主持人:除了人員的來往以外,上海的外容性還體現在文化上,因為上海一直有接受外來文化的歷史,這點從上海的建築、餐館或者是酒吧都可以看出來,您覺得這些外來的文化給人們帶來多姿多彩的生活的同時,還對這座城市有什麼影響?

  蔣以任:上海的二三十年代,中國的美術、文學包括電影、出版等等,都好像發源於上海,比較多的在二三十年代,所以在這樣一個過程中,也形成了海派文化的一個底蘊,所以實際上上海本身是全國各地、全世界中外文化的一個聚集點、交融點,特別改革開放以來,上海文化方面的發展也很快,跟國際交流也很多,差不多每年有幾百個大的節日或者文化交流活動,全世界都來,友好城市也經常來,在中西方交流這樣一個過程中,必然會産生一個新的文化的閃光點,我們也希望通過世博會,這個閃光點能夠發出更大的亮光,海派的文化有更大的發展。

  繼南浦、楊浦、徐浦大橋後,在上海鬧市區,橫跨黃浦江的又一座大橋,全長8.7公里,橋面寬37米的盧浦大橋日前合龍,站在盧浦大橋上看到的黃浦江兩岸,就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會址所在地,這座大橋的建設,將提高上海的航運能力,同時使2010年往來世博會兩岸園區更加方便,而盧浦大橋的建設,也充分利用了現代高科技手段,拱橋跨度世界第一,主跨550米,集斜拉橋、拱橋、懸索橋三種施工工藝為一體,在國內建橋史上焊接量最大,焊縫總長度30公里延米長,單體吊裝重量最重,達850噸,建橋中使用的水平索最長,直徑也最粗。

  上海建工集團盧浦大橋主橋項目部基礎公司副總工程師 顧海歡:整個羅湖大橋主橋大概有35000噸的鋼材,再加上以後橋面的鋪裝,和以後汽車的合載,這部分合載産生的水平面大概接近2萬噸左右,這2萬噸水平面靠什麼來承擔呢,就靠這個水平鎖,羅湖大橋總共用了16根水平水平鎖,這麼大的張力、這麼大規格的水平鎖在國內現在可能還沒有。

  國際空港、城市地鐵、跨江大橋、高架環線、輕軌交通,世界上最先進的交通設施像魔術般地在上海出現,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推動,上海在全國率先成立了技術産權交易所,和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服務中心,解決科技與産業資本、金融資本結合上的難題,上海還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地區性的寬帶互聯網交換中心,相當部分的城市小區已經接入了寬帶網,而眾多高素質人才在這座城市集中,也加速了上海的發展。

  記者:據了解,目前上海市的科研部門正在研究到2010年可能出現的重要科技成果,把他們作為世博會上科技創新的展示內容,同時也想通過世博會引入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創新成果,使薈萃的科技內容,在2010年舉辦的世博會上得到充分體現,也讓世博會成為一次科學技術交流的盛會。《中國報道》記者索鏈在上海盧浦大橋報道。

  主持人:世界上有些最先進的科技,無論是在上海的交通還是其他各個方面都能體現出來,比如説現在上海建立的大橋,還有我們的磁懸浮列車等等,那麼您覺得這些科技的引進,對於改變上海這個城市,對於改變人們生活的品質會有哪些影響?

  蔣以任:你像交通,我們希望是把科技含量的制高點都能在上海得到體現,我們得到了科技部的大力支持,比如説磁懸浮列車,這就是新興的一個産業,交通方面的發展,另外本身上海的信息化過程,政府電子辦公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另外現在我們大力推廣銀行卡、信用卡,也是大大便利人們的生活,同時對整個金融是一個非常安全的一種措施,也是用高科技的辦法解決,另外我們上海確定了生物醫藥、原材料、信息産業作為我們非常大的增長點,你想新的生物醫藥藥品,對於人們生命健康、對於生活各個方面市場所需求的各種新的來源,我們非常衷心希望世博會展示全世界的科技,我們從中想吸取更多的營養,也是加速上海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過程,上海高科技發展的過程。

  從上個世紀20年代到70年代,高24層的國際飯店一直是上海的第一高樓,70年代41層上海賓館的建立,結束了國際飯店獨領風騷50年的歷史,改革開放後的1990年,由美國人投資、45層的波特曼大酒店成為上海的最高建築,波特曼一度是改革開放的上海的標誌與象徵。1998年參加上海財富論壇的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和2001年參加APEC美國現任總統布什都是下榻這家酒店。最近幾年,波特曼的年營業額都有百分之十幾的增長,今年上半年平均客房入住率在80%以上,以至於記者要採訪酒店的總經理,卻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空房間。

  上海波特曼麗嘉酒店總經理 狄高志:尤其是去年APEC會議的成功舉辦,為上海帶來了更多的商機,所以這對整個酒店業來説也是受益不少,很多商務客人都會入住各種各樣國際化的酒店,當然還有航空公司、餐廳,整個上海經濟都非常活躍。

  波特曼是上海第一批七家五星級酒店之一,現在上海的五星級酒店已有15家,而包括浦東經貿大廈在內的高樓更是一座座地很快建立起來。波特曼所在的南京路被稱為中華商業第一街,每天的客流量達300萬人次,一年的營業額有75億元人民幣,而去年淮海路的營業額超過了南京路,徐家匯也已經成長為新型的商業中心區。

  記者: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上海的國民生産總值都在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在增長,在2001年,上海的人均GDP達到了4500美元,而預計到2010年,上海的人均GDP將達到9000美元,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上海已經成為中國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龍頭。《中國報道》記者田超穎在上海徐家匯商業區報道。

  主持人:蔣市長,我注意到有一個科研部門曾經對中國大城市,五個大城市的人們走路速度作過測算,結果是上海人的走路速度是最快的,這種快就使人想起上海的經濟發展的速度也是非常快,如果上海成功地舉辦2010年世博會的話,對於上海的經濟增長這個前景是不是也很誘人?

  蔣以任:如果申辦成功的話,我們八年有一個巨大的抓手,發展的抓手,特別是黃浦江兩岸的開發,我們提出這樣的目標,世博會現在預測的投資,世博會場館本身的投資是30億美元,差不多五個平方公里,關鍵是它的帶動經濟,它帶動城市的交通,城市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城市的各種人們生活美好的這種住房、休閒場所建設,文化的建設,帶動量是非常大的,我們估計五倍到十倍,同時我們也希望世博會非常重要的一個宗旨,為全國服務,使我們長江三角洲的城市群得到很大發展,因為有7000萬人次,肯定來自於全國,來自於全世界,所以我們的兄弟省市都非常支持我們申辦世博會,我們希望最大限度地能夠發揮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輻射能力、輻射功能,增強我們的競爭能力。

  1997年在江西工作了30多年的王文邃老先生回到了上海,週末他和妻子把孫子送到社區的青少年活動中心後,都要來到老年活動中心參加社區京劇團的活動。王老先生當天演唱的是京劇《捉放曹行路》的片斷,包括京劇團,在上海閘北區臨汾路社區共有20多個團隊、2000多名成員,王先生的妻子姚庭珍是社區舞蹈隊的隊員,參加社區活動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

  上海市閘北區臨汾社區 姚庭珍:我們社區就是早上保健操、太極拳還有廣播操都有,我都喜歡。

  上海市閘北區臨汾社區 王文邃:年齡大了以後,有時候傻乎乎一個人呆在家裏邊老有心事,這個情況,有這些同志、老同志,尤其女同志,咱們都個人唱個人的,相互之間交流交流,學了不少東西。

  據了解,閘北區臨汾社區共有23000戶居民,69000人,社區服務中心、圖書館等場地全天向市民免費開放,在小區工作的外地民工組成的舞龍隊,還曾經在閘北區的社區活動評比中獲得過獎勵。

  上海市閘北區臨汾社區舞龍隊隊長 崔淮河:上海人拿我們當自己人一樣對待我們,我們心裏感覺到特別開心,心裏面感覺到是社區的一員。

  上海的社區服務中心還為居民提供各方面的服務,比如職業介紹,組織志願者輔導青少年等,應該説每個社區都在致力於這樣一個目標,就是讓居民的生活越來越富有高尚的情操和色彩,使他們安居樂業。

  記者:在上海,豐富的社區文化活動已經成為人與人之間相互聯絡的一個紐帶,它已經成為大多數居民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和諧社區的建立已經構築起高質量的城市生活,同時上海更希望在2010年成為來自世界不同國家、不同社區人們的一次聚會,在聚會上人們廣交朋友,發展友誼。《中國報道》記者李德瓊在上海閘北區臨汾社區報道。

  主持人:前面我們談的很多都是這個城市怎麼樣發展和我們的優勢,但是最終還是要落實在生活更美好上,那麼談到生活更美好,可以説在上海現在老百姓基本上都生活在社區裏面比較多,里弄越來越少了,您覺得上海的這種社區生活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

  蔣以任:我想社區生活還是總的體現以人為本,安居樂業這個宗旨,希望通過世博會這八年的推動,以及世博會以後的效益,包括城鄉一體化的進程,能使我們社區構築一些更美好的藍圖,比如説安全的治安環境,優美的生活環境,還有高雅的文化氛圍,以及便捷的服務網絡,把它構架起來,使得社區成為一個城市最最美好的細胞。

  主持人:讓我們在這裡共同祝願中國申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圓滿成功。

  主持人:王世林 責任編輯:楊海莉 導播:趙妍妍 字幕:寧小鴻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