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本期內容     往期查詢         



中國政府致力於建立新型農村衛生服務體系


  2002年10月30日節目

  主持人: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已初步解決了廣大農村的缺醫少藥的問題,有效地改善了農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質量,提高了農民的健康水平。為了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增加農村衛生投入,深化農村衛生改革,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今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做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10月29日到30日,國務院在北京召開了全國農村衛生工作會議,探索新型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稍後我們還將在演播室就農村衛生改革和發展問題採訪衛生部副部長朱慶生先生。

  國務院副總經理李嵐清在全國農村衛生工作會議上總結了農村衛生工作取得的巨大的成就,並指出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要求各地一定要充分認識做好農村衛生工作的重要意義。李嵐清重點強調,要做好農村公共衛生工作和重大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積極探索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快農村醫療衛生機構的改革步伐,建立城市衛生系統對口支援農村的制度和農村巡迴醫療制度,加強農村衛生技術人員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要求各級政府把農村衛生工作擺到重要位置,加大投入。

  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指出,要把醫療衛生工作重點放到農村,積極探索建立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新路子,各級政府一定要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

  在這次全國農村衛生工作會議上,山東、湖北、吉林、江蘇、廣西、青海六省區建立新型農村衛生服務體系的作法受到表彰。衛生部、國家計委、財政部、教育部、農業部圍繞具體落實《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提出了在增加農村衛生資金投入,加強農村衛生服務網絡建設,培養農村衛生人才等方面的設想和目標。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在各方面為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創造條件,尤其在改革開放以來,在新世紀的衛生工作中,把農村工作作為整個新時期衛生工作的重點,使農村衛生醫療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村的衛生服務網絡基本建立起來,農村的初級衛生保健也取得巨大成果。

  但是在某些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民看病難,看不起病的情況,還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有些已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

  針對農村工作的狀況,去年5月國家相關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從改革體制、健全農民衛生網絡,提高衛生人員素質,完善衛生經濟等方面提出發展思路。而事實上,中國不少地方已各自根據當地實驗情況探索出了切實可行的辦法。

  從加強資金投入,健全農民衛生服務網絡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和思路。

  記者:在這次農村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國家計委、財政部、教育部、農業部圍繞具體落實《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提出了在增加農村衛生資金投入,加強農村衛生服務網絡建設,培養農村衛生人才等方面的設想和目標。山東、湖北、吉林、江蘇、廣西、青海六省區介紹了他們做好建立新型農村衛生服務的經驗。

  山東煙臺186所鄉鎮衛生院是1999年之前,三分之一生存艱難,服務設施簡陋,服務質量難以保證農民看病人需求。農民普遍認為看病難、看病貴。現在山東煙臺農民看病的總是大大改觀,三年來實施的市、縣、鄉、村務人員錯層下沉的辦法,使優秀的醫生直接送到各自下一層的醫療機構,把優良的技術和服務直接送到農民面前,解決了農民看病貴且難的問題。

  龍口市北馬鎮農民劉孔全今年8月患心肌梗塞和腦血栓被送到龍口市鄉鎮衛生生院。如果是幾年前類似這樣危重病,這個衛生院則沒有能力承擔。農民劉孔全經過幾個小時的搶救保住了生命,醫藥費花了9000多元,而跑到煙臺大醫院至少要花兩萬元左右,給劉孔全看病的就是從煙臺大醫院下來的大夫李莉。

  李莉是煙臺市毓璜頂醫院心血管科副主任醫師,今年4月,她被對口換下到龍口市鄉鎮醫院,她在這個醫院仍然享受著原單位一切待遇,醫院從方便看病角度給她在醫院裏安排了宿舍。

  山東省煙臺市毓璜頂醫院副主任醫師 李莉:作為他們這一級的醫院,有一些病人在我們沒來之前都很少見到,像急性心梗、心衰的病人、腦血管、腦出血的病人、大面積腦梗塞的病人都很少見到。從我們來到以後,幫助他們搞了一批的培訓,像建立了CT、胃鏡、B超、動態心電圖這些都幫他們建立,他們現在已經比較具規模了。

  大夫趙錫堂,年近60,品德好,醫術高,農民得知往常需要專家號的煙臺市名醫生下到了龍口市鄉鎮衛生院,紛紛找他看病,趙大夫每天的接診量都在70人左右,給醫院帶來了很大收益。

  山東省煙臺龍口市 農民:外面有人反映,龍口醫院有專家來這兒治病,挺好的。有很多重病號都在這兒治好了,錢花得也不多。

  山東省煙臺龍口市鄉鎮衛生院院長 姜兆友:通過毓璜頂(醫院)專家的傳幫帶和全院職工的積極努力,醫院的業務收入三年內翻了三番。門診量、住院量成倍增長,外科能夠做很多高難手術。內科病人,許多疑難病、危重病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1999年,煙臺市做出衛生技術人員錯層下沉的決定,市一般醫務人員下到鄉鎮一級,鄉鎮一級下到村一級衛生服務站,每半年一輪換,工資還由原單位支付,部分醫療設備自備,而醫療收入全部交給沉下去的鄉鎮衛生院。

  山東省煙臺市副市長 田明寶:我們從1999年開始,經過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我們錯層下沉的方式,將全市的衛生資源進行全面的優化配置,把衛生資源流向農村。經過三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了適應新形勢下,新型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龍口市海岱鎮衛生院下來一批解放軍107醫院大夫,郭仁道就是其中一位,他是107醫院心腦血管專家,為人非常謙和,對病人非常盡職盡責。

  山東省煙臺市解放軍107醫院副主任醫師 郭仁道:來了以後,領著他們查房、講課到社區搞服務,把這裡面的一些衛生技術人員輸送到我們部隊學習。

  專家名醫下鄉了,農民一傳十、十傳百,他們再也不用坐長途車上煙臺了,手術費、床位費等項目費算下來正好是大醫院的一半。

  農民常桂花得化膿性膽囊炎,連夜趕到鄉鎮衛生院,但沒帶那麼多的錢,院長王喜立即把自己的錢借給了這位農民,並立即實施了手術。

  山東省煙臺龍口市大陳家鎮安家村病人家屬:如果到大醫院就得花一、兩萬元人民幣,這個病治不起,但是在這個海岱鎮衛生院,有個四、五千元人民幣這個病就能治了。

  過去這個鄉鎮衛生院冷冷清清,農民不願來,現在情況變了。

  這個鄉鎮醫院又把自己培養出來的9名醫生派往村一級社區衛生服務站。內科醫生於興軍下來已經很長時間了,就是其中之一,他一人承擔看三個村的一千多戶農民是防病治病。83歲的農民王淑雲突發急病,家屬人一個電話打到材衛生站,沒出五分鐘于大夫就到了農民家裏。

  山東省煙臺龍口市海岱鎮三甲于村 病人家屬:他們的技術經驗肯定比赤腳醫生好,藥品什麼都挺好的,俺家有病人全都找他們。

  三年時間,煙臺市共派出近三千名衛生技術人員,分別錯層下沉到800多個鄉鎮衛生生院和材衛生服務站。同時由於市、縣、鄉進行縱向聯合經營,減少了投入,提高了人才和設備的利用率,避免了重復建設,積極推動農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記者在煙臺招遠市蠶莊鎮看到這個鎮的農民當天看病就能立即報銷。

  山東省煙臺招遠市蠶莊鎮農民:每年就是交10塊錢的合作醫療費,要是住院是70%的報銷。

  山東省煙臺招遠市衛生局局長:每個農民,每年市政府拿出1塊錢來作為合作醫療補助,同時鎮政府,要求各鎮政府每年拿2塊錢,要求各行政村每年(為每個農民)也是拿出2塊錢,不低於2塊錢標準籌集,平均籌資按照20元平均,農民的集資,也就是説一年合作醫療費全市是800多萬元人民幣,加上市財政這一塊幾百萬元。這部分錢全部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現在煙臺市65%的農業人口已經享受合作醫療,病號解決了農民因病致貧的問題。

  山東省煙臺市副市長 田明寶:在積極推進多種形式合作醫療制度的前提下,我們自己來探索,包括大病統籌資金等新型的保障體系,我們還在鄉鎮衛生院所承擔的預防保健、公共衛生管理等職能所需的費用,必須由政府承擔下來。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自己推進農村的醫療市場的改革,引進多种經濟成份,共同來興辦農村的醫療衛生事業。

  據了解,中國大多數的農村地區實行了合作醫療制度。

  記者:這次會議圍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具體商討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等七個方面的措施,衛生部決定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做的農村衛生工作。《中國報道》記者李德瓊綜合報道。

  主持人:圍繞中國農村衛生工作的相關問題,我們現在開始採訪衛生部副部長朱慶生先生。據我們了解,這次全國農村衛生工作會議是建國以來第一次,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召開這個會議,具體要解決哪些方面的問題呢?

  朱慶生:這次會議主要是研究如何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應該説在解放50多年來,尤其在改革開放20多年來,黨中央和國務院一直非常關注農民的健康問題,農民的健康問題在這20多年來,應該説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農村的衛生事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農民的健康水平,農民的期望壽命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就全國而言,整個農村衛生工作仍然是我們國家衛生工作的一個薄弱環節,城鄉居民健康水平差距在拉大,在農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情況。所以農村衛生工作也面臨新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現在農村衛生投入還不足,農村衛生改革也相對滯後,農民合作醫療制度也不健全,農村的衛生人才也比較匱乏,農村衛生機構的設施條件也比較差,等等這些問題都直接障礙了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和農民健康水平的保障問題。

  主持人:通過這次會議能不能加大對農村的投入呢?

  朱慶生:應該説這次會議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了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這是面對在新情況下,中央就農村衛生工作一些重大問題做出的決定,這應該説是新時期我們農村衛生工作的一個綱領性文件,在這個決定中,主要就如何加大農村衛生工作的投入,進一步深化以農村衛生院改革為主的農村衛生改革,以及如何為農村培養適用人才,加大城市衛生對農村衛生的支持力度和衛生扶貧,同時要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民的醫療救助制度,貧窮農民的醫療救助制度。

  主持人:能加大多大的資金量,這個可以給我們透露嗎?

  朱慶生:這次在決定中已經做出了明確規定,就説是政府要對公共衛生、預防保健、健康教育,這些經費要給予保證。同時對農村的人才培養,農村的基本建設,設施建設要加大投入,而且更為重要的一點,也是在這次文件中,明確做出決定和規定的一點,就是從2003年開始,中央財政將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對中西部地區,除去城市以外的所有參保農民每年給予10塊錢的補助,同時地方政府也根據參保農民的情況,在中央支持的基礎上,也要配套10塊錢資金,如果説對於中西部地區來講,如果説是有中央每個農民的10塊錢,再有地方政府的10塊錢,應該説這對於農民的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起了一個積極的引導和很大的支持作用。再加上農民自己交納的、自願交納的經費,應該説這對建立農民的合作醫療制度起了一個非常至關重要的關鍵性作用和保障作用。

  主持人:這次對中西部地區加大資金投入政策方面還要傾斜,是不是也是會議的一個重點呢?

  朱慶生:對,剛才我説了,因為對於合作醫療制度的投入來講,中央這次主要是支持中西部參保的農民,參加合作醫療制度農民的投入,另一方面來講,就是從2003年起,中央對於衛生事業的投入,其增加的部分主要用於農村衛生工作,也就是説中央把對衛生投入的傾斜力度,大大傾斜于農村,而且主要傾斜于中西部地區和貧困地區。

  主持人:朱部長,在前面的新聞中,我們看到了山東煙臺為農村的老百姓提供了比較優質的衛生服務,中國其他地區的農村衛生服務情況怎麼樣呢?

  朱慶生:像我們山東省泰安地區,他們組織醫療集團,像我們吉林省富縣組織的扶貧醫院,像浙江省開化搞的駐村醫生,我們的鄉鎮衛生院或者縣裏醫生駐到村裏去,以及河北某縣搞的連鎖醫院。等等多種形式的,就是縣鄉村這種聯合的、合作辦醫的支持,為農民服務的這種新的模式,應該説同煙臺這種模式,雖然在做法上不一樣,但他們所取得的效果都是一樣的,都是受到農民的歡迎。

  主持人:在改革開放以後,農村的衛生服務工作有什麼新的變化嗎?

  朱慶生:現在農村人的期望壽命,我國農村人們的健康保障水平,農村醫療設施的條件,農村衛生院的服務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進行了一些改革,像我們現在在鄉鎮重新組合的基礎上,鄉鎮衛生院的機構也進行了資源調整。另一方面鄉鎮衛生院內部的機制,它的用人機制,它的管理機制也進行了一些改革,應該説這些改革,無論是鄉鎮衛生院資源的重組或改制,鄉鎮衛生院內部機制的改革,對促進衛生院改革,促進農村衛生院發展是起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來講,從現在來講,過去我們都是國家或者集體辦的鄉鎮衛生院或者機構,現在已經允許農村,凡是符合資格的,經過認證的,符合條件的醫生可以在鄉村舉辦民營的醫療機構,也可以舉辦個體診所。

  主持人:朱部長,據您掌握的情況,中國現在各地區在構建農村衛生服務體系方面有什麼新的方法嗎?

  朱慶生:應該説我們中國是一個三分之二的人口在農村,中國的農村衛生服務網絡,就全國而言是比較健全的,現在我們全國農村有4萬8千多所鄉鎮衛生院,其中有中心衛生院9000多所。另一方面我們全國90%的行政村都建有村衛生室,平均每個村衛生室有1.8個鄉村醫生或者是衛生員。另一方面在我們縣一級,全國有2000多個縣醫院,有1200多個中醫院,有1600多個縣一級的防禦機構,還有1300多個縣級的婦幼保健機構,從縣、鄉、村,我們三級網絡在全國基本是覆蓋的,也是比較健全的。同時現在,隨著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這幾年,我剛才説到的,又允許了一些民營的、個體的診所、醫院,應該説現在中國的服務網絡是一個社會化的。

  主持人:我們知道中國農村以前有合作醫療制度,合作醫療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合作醫療在現在在新形勢下,是不是賦予了新的內容呢?

  朱慶生:應該説合作醫療制度是中國農村衛生的一項創舉。但是隨著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體制的改變,原有的、傳統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現在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在的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和農民對於衛生服務的需求。原來它的籌資機制主要是以集體經濟為主,而現在隨著農村經濟體制的改變,在轉軌過程中,農村來講,它已經不是集體經濟為主了,所以原來的合作醫療所賴以生存的集體經濟在逐漸削弱,而這次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定裏頭,明確了要建立新型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新型的合作醫療制度來講,就是説在政府的組織和政府資金的支持下,由農民交納一定經費建立的這種互助合作的,抵禦風險的,抵禦疾病風險的帶合作性質、機制的這麼一种醫療制度。這還是在中央文件裏第一次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可以説從解放以來,從50年代、60年代以來,中央在合作醫療制度上最大的投入。

  主持人:朱部長,我們常常聽農村的農民反映,説他們一方面是缺錢看病,另一方面是好不容易湊足了錢了,又缺少高素質的醫生,往往耽誤了治大病,怎麼樣才能夠引導更高素質的人才到農村去服務呢?衛生部在這方面有沒有什麼措施呢?

  朱慶生:在這次決定,關於農村衛生隊伍的建設採取了以下幾方面的措施,第一個就是要我們跟教育部研究,要舉辦為農村培養適宜於人才的新的教育模式,主要是要在西部地區試點舉辦由初中畢業學五年,或者高中畢業學三年醫學的這種大專定向培養的為農村服務的醫生。第二點,我們對現在已有的在農村的農村醫務人員要加強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技術水平。第三條,就是我們要組織城市的醫務人員到農村去支持農村的醫療衛生工作。就是要組織城市的醫療隊向農村巡迴醫療,到農村去不但為農民防病治病,同時要為農村培養農村的醫務人員,提高他們的業務技術水平,從而使他們成為一支不走的農村醫療隊留在那裏。同時也請農村的醫務人員,給他們一些優惠政策,到城市比較大的醫院、上級醫院,進行進修學習,減免一些進修費用,使他們能得到進修、培養和提高的機會。

  主持人:朱部長,您認為中國政府在農村衛生改革方面,還應該在哪方面加大力度?

  朱慶生:第一個就是要改變我們的辦醫模式,要改變過去完全由國家或者集體,也就是公立舉辦衛生機構,這種形式要變成國家、社會、個人,都能舉辦農村的醫療衛生機構。第二來講,就是我們現在要改革現在農村鄉鎮衛生院的管理體制,因為現在我們農村鄉鎮衛生院基本上是由鄉政府來管理的,我們將在這次決定中明確規定,將把農村鄉鎮衛生院管理體制上收到縣一級。第三條來講,也就是説在原有的我們鄉鎮衛生院改革的基礎上,我們根據農村鄉鎮機構的調整,我們還要繼續進行鄉鎮衛生院的資源重組,或改制。第四個就是我們要加大鄉鎮衛生院內部用運行機制的改革,這裡包括它的管理體制、管理機制,包括它的人事制度,也就是要採取全員聘用,競爭上崗,這種內部運行機制的改革。第五個,加大城市支持農村的力度,鼓勵城市多餘的醫務人員,鼓勵城市離退休的醫務人員,到農村去興辦衛生醫療機構,到農村去服務。而且在國家的財政、稅收政策上要給予優惠。

  主持人:趙俐婷 責任編輯:李德瓊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