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本期內容     往期查詢         



現代理念為農民增收廣開源


  2002年10月22日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中國報道》。我國三農問題的解決,關鍵在於提高農民收入,而農業生産結構不合理、農産品賣出難、農村剩餘勞力轉移難等問題,是制約農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我國政府針對這些問題,對各個方面政策進行調整,以新的理念為農民增收開闢新渠道。2002年7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12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0塊錢,同比增長了5.9%,這些都是與我國樹立現代農業理念,積極為農民增收尋找新途徑分不開的。今天的演播室,我們邀請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陳錫文副主任來談一談農民增收問題,首先請看記者發回的報道。

  解説:

  剛剛當選十六大代表的王樂義,是壽光市孫集鎮三元朱村的黨支部書記,今年,他帶領全村農戶建立了農業産業公司,用自己的名字給蔬菜註冊了品牌,當了24年黨支部書記的王樂義,如今又當上了德農三元公司的董事長。

  同期:

  壽光市孫集鎮三元朱村 黨支部書記 王樂義

  我們的目的,企業當然是賺錢,但是很重要的是要為農民增收。

  解説:

  德農三元公司成立之後,建立了公司加基地、加農戶的生産模式,公司直接與市場相連,按照市場需求,向農戶訂購特定品種和數量的蔬菜,在生産之前跟村民們簽定合同,生産過程中,又請來專家對農戶進行科學種田的培訓。産品成熟之後,以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價格進行收購。

  同期:

  壽光市孫集鎮三元朱村 黨支部書記 王樂義

  你只要按公司的標準化生産,出來的産品由我公司通過檢測合格,保證上市。無形當中,農民就增收了。

  解説:

  中國是一個有著9億農村人口的農業大國,中國政府一直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重要工作,九十年代,由於土地等農業資源減少,農副産品市場又出現供大於求的狀況,農業生産受到雙重約束,農民收入增加的速度有所下降,針對這一現象,各地都開始探索促進農民增收的新途徑。建立經營農副産品的龍頭企業、樹立農副産品品牌的方式受到有關專家的肯定。

  同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所長 張曉山

  農民開始在農業生産中重視品牌,實際上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提出的必然要求和趨勢,農民要想使自己生産的東西能賣得出去,能賣一個好價錢,就必須適應市場需求,所以農民也必須要研究市場的需求,而研究市場的需求也就是説要研究消費者,到底國內外的消費者有什麼樣的需求,需要什麼樣的産品,而消費者現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消費者現在很注重品牌,農産品的品牌,因為農産品的品牌本身是農産品的信譽,這個品牌本身蘊涵了無形的資産。

  解説:

  龍頭企業與農民簽定訂單,對農民生産提出規範化、標準化的要求,農産品的品牌質量得到了保證、龍頭企業的發展實現了良性循環,同時,農民産品的銷路問題解決了,農民增收也就有了保障。中國政府明確指出,扶持農業産業化就是扶持農業,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目前,扶持龍頭企業,發展訂單農業已經成為各地政府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同期:

  壽光市市委書記 徐振溪

  在新形式下,農民收入增加必須有新的觀念,新的理念。我們認為訂單農業的核心在龍頭企業。把龍頭企業做優、做強、做大,使科技含量提高,使龍頭企業跟基地緊密相連。

  解説:

  農業産業結構的不合理,一直是困擾中國農村經濟、阻礙農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有了跟市場挂鉤的龍頭企業,農業産業結構的調整也就有了方向。目前,根據市場供需情況,中國糧、棉、油等傳統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大幅度減少,同時,依據各地資源優勢增加經濟作物種植、推進發展畜牧業及水産養殖業。在産業結構調整中,各地農民收入都有了明顯增加。

  同期:

  壽光市營裏鎮農戶 丁文德

  原來就是一年就兩茬,一千斤麥子,大半千斤玉米就覺得比較穩定,也就是收入五、六百塊錢,純收入,一畝地。像這個冬棗,今年一千五、六是能收的。

  解説:

  目前,調整産業結構,搞好訂單農業,發展龍頭企業,以品牌意識規範農産品質量,以工業生産的理念管理農業生産,實現生産利潤最大化,已經成為各地政府促進農民增收的新模式。

  記者出鏡:

  目前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建構以市場為依託的現代農業模式、切實有效的增加農民收入,已經成為像壽光這樣以農業生産為主的地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與此同時,在像江蘇昆山這樣的經濟開發區,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也被列入政府的工作重點。

  解説:

  今年40歲費桃妹是石浦鎮華光村的農戶,4年前,在家裏人多地少的情況下,她進入當地一家民營服裝加工廠,成為一名工人。

  同期:

  石浦鎮華光村農戶 費桃妹

  我們村裏像我這樣年齡的有一千多人,現在大多數都到廠裏幹活了,他們每個人的收入都比以前好,以前,三、四年前,一年只有800元,現在一個月就能拿到800元了。

  解説: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第二、三産業的迅速發展帶來了對勞動傭工的大量需求,以民營企業為例,十餘年來,共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2億余人,這些剩餘勞動力的轉移,成為各地農民增收最重要的渠道。

  昆山市市長 王竹鳴

  市委市政府近幾年來,把安置農村的勞動力從事二産、三産這些産業作為一項硬指標。政府很重要的職能就是要解決老百姓的就業,我們去年解決了11000人(就業),今年上半年我們已經解決了6000人(就業)。我們也算了一本帳,每年解決一萬人就業可以使我們昆山整個農民的收入提高50塊左右。

  解説:

  目前,昆山市已有15萬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到當地企業,在未轉移的勞動力中,大部分由於知識結構和年齡的限制,不適於向第二、三産業轉移,在全國,有近20%的農民屬於這種情況,要實現他們的轉移、解決他們的增收問題,還是需要發展農業生産、建立新的農業産業模式。去年10月以來,昆山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示範區吸引外資3000余萬美圓,建立了良種培育、新特作物種植、高新技術農業等三大類29個從事現代化農業生産的企業,這些企業為一直從事傳統農業生産的農民帶來了大量就業機會。

  58歲的馬大奎是張浦鎮的農民,今年年初,他進入園區內一家臺商企業,在接受規範化作業的培訓後,成為這家企業的一名農業工人。

  張浦鎮施家涇村村民 馬大奎

  勞動呢,公司還發給我們,每個月發給我們600塊錢工資,大概每年拿到五 六千塊錢,對比我們實際種這個土地,肯定達不到這個要求。

  解説:

  園區內的企業每年可以吸納兩千余人進入園區務工,今年下半年,園區還將對15個新的投資項目進行認定,園區內勞動力的需求量將繼續增加。在山東、陜西、江蘇等很多地區,一大批類似的農業企業和農産品基地正在建立,它們的出現為進一步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開闢了新的渠道。

  昆山市市委書記 張雷

  我們想,農民增收的主渠道還是就業,昆山經濟發展比較快,我們有很多就業機會,尤其農村勞動力是大量的,你把這部分勞動力轉移出來,我們認為是我們昆山最重要的農民增收的路子。

  解説:

  中國農村人口較多,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不僅在昆山,而且在全國各個地區,都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關鍵所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通過各個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實現了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所長 張曉山

  要把這四億多農村勞動力中的相當一部分轉移到非農業就業崗位上去,這裡頭的話,我覺得政府這幾年一直採取了多方面的措施。當然一個方面就是説對進城打工、異地轉移放寬了限制,另外一個是著重發展小城鎮,小城鎮的發展實際上能夠促進農村人口的轉移,給農村中的勞動力提供更多的非農就業機會。還有一個就是説在農村中大力發展農業相關産業,包括這個農産品加工業等等,這些方面它不是直接搞農業,但是它實際上能創造很多的其他就業機會,比如説發展畜牧業等等,這些方面的話都是勞動密集型的。

  解説:

  今年上半年,全國農民外出打工人數在去年8000多萬的基礎上又上升了600萬,工資性收入的增加成為農民增收的最大亮點。

  專家指出,農業發展的水平,取決於國民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促進農民增收,需要來自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支持和配合。目前,中國政府正在從宏觀政策的角度對農民問題進行考慮,以期通過國民經濟全面、系統的發展來促進農業的進一步發展,為農民問題的解決、農民收入的增加開闢新通道。

  記者出鏡:

  在採訪中,昆山市委書記張雷説過這樣一句話:能不能真正做好農民增收工作,關鍵在於腦子裏有沒有現代農業理念,的確,無論是壽光的訂單農業、品牌戰略,還是昆山的招商引資、轉移剩餘勞動力,都是結合了本地特點,在現代農業理念指導之下進行的,在新的農業生産模式中,農民增收得到了保證。中國報道記者王諍綜合報道。

  演播室:

  主持人:歡迎繼續收看《中國報道》。針對農民增收的有關問題,我們現在開始採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錫文先生。可以説增加農民收入、減輕農民負擔是一直以來的話題,

  中國政府也在為增加農民的收入做著不斷地努力,但就目前來講增加農民的收入,主要解決的問題應該是哪些?

  陳錫文:有很多問題應該説在中國這麼一個農業人口特別多的國家,解決起來不是一朝一夕

  就能一蹴而就的,比如説制約農民收入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農民的勞動生産率比較低,這是因為中國人多地少這樣一個基本國情決定的,我們經常講農村有大量的剩餘勞動力,據一般人估計,現在有3億多農業勞動力,但是真正從實際需要來看,大概減少一半,也就是減少一億五六千萬人,大概是不會對農業生産有任何影響,反而使得是指勞動生産率提高、農民收入能增加,但是那麼多人要轉移到非農産業去,當然就不是那麼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提高勞動生産率這件事,是中國農業中最突出的大問題,當然它是一個要經過很長的時間,逐步才能解決的問題,第二個制約農民收入的突出的大問題,就是從90年代後半期以來,一直到現在,農産品的市場擴大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這幾年居民的消費價格指數是下降的,在這個背景下,一些最主要的農産品,比如説糧、油、肉、菜、糧食、油料、肉類和蔬菜,這四個最主要要的農産品,對於城鎮居民來説,就他的開支來看,比前幾年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是在減少,所以這樣從農民的角度來看,農民的農業收入,主要來自城裏人購買他的農産品,但現在城裏人購買他的農産品的金額,開支的金額在下降,那麼當然對農民的收入增長難度也比較大。

  主持人:像您剛才説到糧、棉、油的問題,現在的種植結構方面,怎麼樣來協調糧油經濟作物方面的種植結構也是一個很麻煩的問題,因為既要保證糧油的供需,而且又要保證經濟作物來提高農民收入的一個問題。

  陳錫文:所以這個本質上是個市場供求的問題。從我們這麼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來説,要基本上把吃飯問題,立足在國內來解決,適當地通過國際市場來調濟進口,根據這樣一個方針來看,我們保證13億國民的吃飯問題,顯然糧食作物要放在很突出的地位上,但是糧食也有一個豐年和欠年的問題,就像中央指出的,連續幾年來,從1995年到1999年,中國糧食是連續五年豐收,所以這個階段庫存的糧食很多,農民家裏也有些糧食沒有賣出去,整個社會節余是比較多的,因此在這樣一個供過於求的情況下,加快結構調整,多生産一些經濟價值更高的作物,市場更需求的作物,這樣既對滿足市場有好處,對增加農民收入也有好處,那麼如何處理好之間的關係,我想最基本的是兩個,一個就是要看市場的變化,哪些産品供過於求了,你就得實事求是的減少一些,哪怕它是最重要的糧棉作物,現在供過於求,你適當減少一些,不會影響市場的。那麼哪些産品供不應求了,就要增加生産,這就是所謂結構調整,在這個結構調整中,需要掌握的另外一個原則,那麼非常重要的一條,中國是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因此就像總理提出來的那樣,基本農田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只要有地在,實際上就是存糧于田,什麼時候需要糧食了,我一季一年産量就又上來了,所以這兩個關係把握好了之後,對於農民的增收意義是很大的。

  主持人:據7月1日國家統計局對外出打工的農民作了一下統計,現在在原有8000萬的基礎上,又增加了600多萬,外出打工是轉移農村勞動力的最好的辦法嗎?

  陳錫文:應該説是辦法之一,你必須要考慮到我們農村這麼多的勞動力,剛才講到勞動力還是對農業來説是過剩,所以它要往農業的外部轉移,前幾年改革開放以後,農民向非農産業轉移的基本途徑是進入當地的鄉鎮企業,過去鄉鎮企業在轉移農業勞動力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這20多年的改革中,有1億的勞動力從農業轉移到了農村當地的非農産業,就是鄉鎮企業去了,但是鄉鎮企業要進一步在農村擴大,要增加新的就業機會也不是那麼容易,所以從這個背景下,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外出流動,進城去就業去了,這塊外出流動就業的勞動力根據農業部門的統計,去年的整個打工收入大概超過3千億元,平均到每個農民身上,每個農民大約要合367塊錢,相當於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6%,所以從這個角度去看,第一,外出流動就業給農民帶來了增加收入的機會,而且從這幾年的情況看,打工收入的增長速度

  是農民各類收入中增長最快的一項,所以可以説在這個階段,打工收入對於增加農民收入是意義非凡的。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農民增收的來源已經不僅僅是農業了?

  陳錫文:是的,從這幾年的情況看,農民來自農業部分的收入大約就在50%到55%之間,就是一半略多一點,來自非農産業部分,大約在45%到50%之間,這是全國的平均數。你能發現一個規律,就是越是人均收入高的農村地區,農民的收入來自農業的比重就越低,比如説有的地區的農民,像上海郊區的農民,按省市自治區算,他是全國農民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區,今年大概可以在6000塊錢的樣子,上海郊區的農民來自農業的收入不到20%,80%以上是來自非農産業的,相反地對於傳統的內地農村地區來説,比如説有的省人均收入就是一千五六百塊錢,但是他的收入中70%以上都是農業的,非農産業的比重很小,所以從這個角度去看,農民的增收必須是農業和非農産業,這兩個方面一起去做,一方面要抓農産品的質量效益,另外一方面要抓農民的轉移就業,這兩手都抓好,農民的收入才能增長比較快。

  主持人:可以説增加農民收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所在,而轉移農村勞動力又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基本途徑,這還有好多矛盾,一方面就是提高農業的科技含量以後,減少了勞動力的就業,再一方面就是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好多的企業面臨著破産,有的甚至已經破産了,還包括鄉鎮企業,這樣也就對解決農村剩餘力縮小了空間、增加了難度,而且隨著社會的進步,還對勞動力的人口素質、文化層次要求越來越高,您認為怎麼解決這些矛盾呢?

  陳錫文:農業採用新技術有可能會節約勞動力,這是一個總的基本概念,但農業作為一個産業,它本身還可以往深度和廣度進一步去發展,比如我們過去水産業主要是捕撈,現在越來越多的發展是養殖,捕撈方面你採取了更先進的船網,勞動力可能會少用,但是你養殖業發展得越大的話,勞動力又會要多用,還有比如説我們很多沿海大城市郊區,很多農田過去種糧、棉、油,轉成了現在種蔬菜、水果、鮮花,你到大棚裏馬上就能看到,一個勞動力一年要侍候好一畝地的蔬菜、鮮花,強度都是很大的,從這個角度講,結構調整它還有可能使農業,增加吸納新的勞動力,另外我們過去農産品加工業很不發展,現在市場需要越來越多地

  經過加工的農産品,這也給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著就業機會,也提供著這樣一種空間,所以只要産業結構的調整,能夠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即使在技術進步的情況下,我覺得並不完全意味著只能減少就業不能擴大就業,這是一個方面。也就是説農業通過向深度和廣度進軍,還有擴展自身就業機會的這種可能性,還有比如説城裏,剛才講到很多國有企業在改革中,由於技術的問題,由於體制的問題,一部分工人下崗了,有人就擔心這時候農民進城

  會不會造成下崗工人再就業困難,我覺得對這個問題要辯證地看,會有一定的矛盾,但總體上你去看一下,我們下崗工人再就業的時候,他所選擇的職業,和進城農民到了城裏以後他所選擇的職業,我覺得更多的是一種互補型而不是一種競爭型,第三個方面我就覺得,通過整個國民經濟的結構調整,製造業加工業毫無疑問,運用新技術之後用的人會越來越少,但是全世界都表現一個趨勢,在社會進步過程中,不僅第一産業,就是農業的比重會下降,工業就是加工業、製造業的比重也會下降,發達國家的服務業的比重一般都佔GDP的70%左右

  甚至比70更高,我們國家去年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只有34.4%,和發達國家相比,佔的比重連它一半都不到,所以從這個角度去看,通過加快城鎮化,擴大第三産業,在國民生産總值中的比重,實際上還有巨大的空間可以去開拓。

  主持人:就目前來看,全國各地有沒有一些對農民增收方面的途徑、模式可以供借鑒或者推廣的?國際上其他國家有沒有這樣的模式、和先例經驗?

  陳錫文:我想從各地的經驗來總結,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最根本途徑就是發展經濟,對於農業要發展,對於農村的非農産業要發展,經濟發展了,農民收入水平才高,這是個最基本的途徑,國內國外看都是一樣的,我們一些發達地區農民收入水平高,和當地經濟發展是直接聯絡在一起的,第二個就是各級政府都要承擔起支持農業、保護農業這樣一種責任來。從國內外的經驗來看,這個方面做得好對農民增收是有很大幫助,也就是説從財政上,各級政府怎麼能夠盡可能地建立起一種有效地轉移支付的制度,讓工商業 讓城市創造的一部分財力

  通過轉移支付的辦法,能夠變成對農業農村的投資,同時通過政策,比如説完善我們的保護價格收購政策,完善農産品市場和流通的,這些設施建設,這些都可以減輕農民的負擔,所以從如何去增加農民收入這個角度,我想從各國的經驗來總結,一般來説是兩個大方面,一個是要千方百計讓當地的經濟發展,第二個是要努力地增加對農村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在這個基礎上再要尋找到能夠讓農民自己起來維護自己權益的各種各樣的辦法,比如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所以我們如何發展農民的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各種各類的專業協會和專業組織,讓農民自己起來維護自己的權利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主持人:這些年來在解決農民收入方面的問題最有成效的是哪些方面?

  陳錫文:從整個改革開放的過程來看,應該説農民收入增長所取得的成就還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中央提出來對增加農民收入要有新思路,要採取綜合性的措施,這幾年我覺得實際上中央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總理在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裏提到:第一要擴大退耕還林的面積,就讓中西部生態脆弱地區的農民從退耕還林政策中能得到實惠,既恢復了生態環境又增加了農民收入,第二擴大農村稅費改革的範圍,就2000年和2001年中央在安徽進行稅費改革,後來2001年江蘇省又自己進行了農村稅費改革,今年國務院又批准了16個省市區,進行稅費改革,平均情況看每一個省只要實行了稅費改革,按中央的政策去辦,每個農民平均一年,就可以減輕30多塊錢的負擔,這也等於他是增收,第三個中央也明確提出,國債項目要更多地向農村的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傾斜,比如説鄉村道路、人畜飲水工程,小水電工程、農村的能源,像沼氣池建設等等,還有草原牧區的圍欄建設等等。這些項目雖然很小,但大量農民可以直接參與,他們獲得了很多增收的機會,所以我想現在一方面是要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關心和支持農業,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有針對性的解決農民當前收入增長中的一些具體困難,一項一項去幫助他。應該説從2000年10月中央召開十五屆五中全會的時候,明確提出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到現在將近兩年時間這些具體的政策措施我覺得都在逐步地見效,對緩解農民的增收困難問題起到了很明顯的作用。

  主持人:中國政府對農民增收問題有沒有長遠的規劃?

  陳錫文:這個按照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的規定,從2001年到2005年之間,農民的人均純收入

  國家制定的計劃是每年增長5%,加快城鎮化的步伐,要讓更多的農業剩餘勞動力,和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來就業和居住,我想根本性的一個措施,就是中國什麼時候能做到城市人口的總量大於了農村人口,也就是這個比例關係倒過來,我們現在大概城鄉之間的比例關係還不到四六開,城鎮居民不到40%,農民超過60%,如果有朝一日,做到城鄉居民人口的比重能到五五開,甚至四六開,那個時候農民的收入才能夠説他和城市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才能逐步逐步地縮小,乃至於最後接近。

  主持人:陳主任,咱們今天的討論就到這兒,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觀眾朋友,歡迎收看今天的《中國報道》,明天同一時間再見。

  主持人:趙俐婷 責任編輯:李苒 導播:趙妍妍 字幕:寧曉鴻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